汽车操纵稳定性测试实验ppt课件_第1页
汽车操纵稳定性测试实验ppt课件_第2页
汽车操纵稳定性测试实验ppt课件_第3页
汽车操纵稳定性测试实验ppt课件_第4页
汽车操纵稳定性测试实验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教学系列课件 汽车操纵稳定性测试实验 本节主要内容 简介汽车操纵稳定性能方面理论知识 操纵稳定性能试验目的和要求 主要仪器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实验步骤 重点 基础理论 试验数据处理 一 理论基础 1 操纵稳定性定义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是指在驾驶者不感到过分紧张 疲劳的情况下 汽车能够遵循驾驶者通过转向系统及转向车轮给定的行驶方向 且当遇到外界干扰时 汽车能抵抗干扰而保持稳定行驶的能力 评价方法 操纵性可用汽车实际运动参量和驾驶员要求的运动参量之间的接近程度和渐进过程时间的长短来评价 操稳性测试 一 理论基础 1 操纵稳定性定义 操稳性好的表现 1 根据道路 地形和交通情况的限制 汽车能够正确地按驾驶员通过操纵机构所给定的方向行驶 2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具有抵抗力图改变其行驶方向的各种干扰 并保持稳定性的适当能力 差的表现 速度达到一定值时发 飘 转向迟钝 过多转向 丧失路感等方面 操稳性测试 一 理论基础 2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基本内容 1 方向盘角阶跃输入下进入的稳态响应表征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转向盘角位移输入的时域响应 2 横摆角速度频率响应特性在转向盘正弦输入下 频率由0 时 汽车横摆角速度与转向盘角的振幅比及相位差的变化曲线图形 3 回正性一种转向盘输入下的时域响应 4 转向半径评价汽车机动灵活性的物理参量 操稳性测试 一 理论基础 2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基本内容 5 转向轻便性它是评价转向盘轻便程度的特性 6 直线行驶性它反映了汽车在直线行驶时在外界侧向干扰输入下的时域响应 7 典型行驶工况性能它是指汽车通过某种模拟典型驾驶操作的通道的性能 8 极限行驶能力它是指汽车处在正常行驶与异常危险运动之间的运动状态下的特性 表明了汽车安全的极限性能 操稳性测试 一 理论基础 3 稳态响应与瞬态响应1 系统输入给转向盘一个角位移输入 称为角位移输入 给转向盘一个力矩输入 称为力矩输入 2 输入种类有阶跃输入 正弦输入 脉冲输入3种 操稳性测试 一 理论基础 3 稳态响应与瞬态响应3 时域响应 1 稳态响应 系统输入为周期性或恒定性的 输出也是周期性或恒定性的 输入和输出之间相对稳定 2 瞬态响应 从转向至稳态响应的中间过程 即系统输入为周期性或恒定性而输出不是周期性或恒定性 两者不保持相对稳定 操稳性测试 一 理论基础 3 稳态响应与瞬态响应4 稳态转向特性不足转向 中性转向 过多转向 操纵稳定性良好的汽车应具有适度的不足转向特性 一般的汽车不应该具有过多转向的特性 操稳性测试 一 理论基础 4 操纵稳定性的评价与试验方法主观评价方法 让试验评价人员根据试验时自己的感觉来进行评价 即感觉评价 客观评价方法 通过仪器测出表征性能的物理量如横摆角速度 侧向加速度 侧倾角及转向力来评价汽车操纵稳定性 可用室内台架试验 测定并评价有关操纵稳定的性质 也可通过道路试验 计测汽车转弯和越线行驶的运动状态 操稳性测试 二 实验目的及要求 1 了解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含义及包含内容 2 测定横摆角加速度 侧向加速度 侧倾角和转向力或力矩等评价参数 3 了解通过蛇行试验来检验汽车随动性 收敛性 方向操纵轻便性 事故可避性等 4 熟悉实验步骤及各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 三 实验所用的主要仪器和设备汽车操纵稳定性测试仪 操稳性测试 四 实验设备的工作原理 汽车操纵稳定性测试仪组成 带水准仪传感器垂直陀螺仪显控器电源电缆连接电缆遮光罩 操稳性测试 五 实验方法和步骤 1 场地布置在试验场地上按下图 图1 37 的形式布置桩标10根 桩标间距符合表1 7的规定 操稳性测试 五 实验方法和步骤 2 试验基准车速 操稳性测试 五 实验方法和步骤 3 测试仪器安装 略 4 实验步骤 1 实验汽车以近似基准车速1 2稳定车速直线行驶 在进入试验区段之前 记录各测量变量的零线 2 蛇行进入试验路段 同时记录各测量变量的时间历程曲线 图1 38 图1 39 图1 40 及汽车通过有效标桩区的时间 操稳性测试 五 实验方法和步骤 4 实验步骤 3 试验按自行规定的车速间隔 从高到低 每1个车速各进行1次 共10次 撞倒标桩的次数不计在内 4 准确记录试验的各项有效数据 5 处理试验数据 并拟合画出平均横摆角速度与车速的关系图 平均转向盘角与车速的关系图 平均车身侧倾角与车速的关系图和平均侧向加速度与车速的关系图 操稳性测试 4 实验步骤 5 处理试验数据 蛇行车速为式中 ua为第i次试验的蛇行速度 km h L为标桩间距离 m N为有效标桩区起始至终了标桩数 N 6 为第i次试验通过有效标桩区的时间 s 五 实验方法和步骤 操稳性测试 4 实验步骤 5 处理试验数据 平均转向盘角为 五 实验方法和步骤 操稳性测试 转向盘转角变化过程 4 实验步骤 5 处理试验数据 平均横摆角速度为 五 实验方法和步骤 操稳性测试 横摆角速度变化过程 4 实验步骤 5 处理试验数据 平均车身侧倾角为 五 实验方法和步骤 操稳性测试 车身侧倾角变化过程 4 实验步骤 5 处理试验数据 平均侧向加速度为 五 实验方法和步骤 操稳性测试 七 实验报告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1 实验过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