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教学设计.doc_第1页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教学设计.doc_第2页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期 年 月 日教学内容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共几课时 1课型新授第几课时 1 教学目标1、了解“年轻精神”的品质。2、体会情理交融的语言特色。3、学习本文的正反对比的手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 了解“年轻精神”的品质。演讲词的结构及特点。难点: 正反对比的手法教学资源学生已学过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可比较学习。 预习作业1、 完成课前思考。2、收集萧红的文学常识。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一、 情境导入:清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曾这样热情歌颂少年,他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二、检查预习交流有关萧红的文学常识三、整体感知1、 朗读课文2、 归纳文章主要内容:阐述“年轻精神”的特征。四、辨思赏析1、 文章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第14段),开头:赞颂萧红“一生为人民解放事业奔走”的精神,引出“年轻人”的话题。第二部分(第5一11段),主体:阐明“年轻人”的内涵,论述“年轻精神的品质”的三个特征。第三部分(第12段),结尾,号召大家向“年轻精神”饱满的青年学习。2、读4、5两个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年轻人?明确:一个人的年轻不年轻,并不是专看生理上的年龄,而主要的还是看精神上的年龄。(2)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明确:正反对比论证。3、读710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年轻精神的品质特征有哪些? 明确:第一、是真理的追求者;第二、是博爱的实践者;第三、是勇敢的战士。4赏析重要句子的含义:1、“使自己年轻”:是对年轻人自身的要求,要求年轻人成为真理的追求 萧红(19l1一1942),是在鲁迅先生培养下成长起来的现代女作家, 代表作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 抗战爆发后,从日本回国参加抗日斗争。1942年病逝于香港,葬在靠近海边的浅水湾,年仅32岁。萧红把一生都献给了人民解放事业,在她身上有着年轻人所应有的精神品质。为了纪念这位年轻卓越的女作家,1948年,一大批民主的、革命的文化人在萧红墓前举行集会,郭沫若在会上作了五分钟即兴讲演。小组合作探究补充作用:爱憎分明、思想倾向鲜明找出最能体现这些精神品质的关键词语。明确具体内涵:1、 追求真理、追求进步、虚心坦诚2、 正直善良、大公无私、见义勇为、乐于奉献3、 勇敢坚强、不怕牺牲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者、博爱的实践者、勇敢的战士。(讲的是“修身”2、“使中国年轻”:是要让年轻人明确,修身的目的是为了“治国”,是为了使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自由民主的新中国,并使之繁荣昌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一句是鼓励年轻人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五、拓展延伸:讨论巴金的名言:为了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去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六、小结课文:语言特色:(l)开题自然,妙趣横生。(2)观点鲜明,中心突出。 (3)富有哲理,充满激倩。 (4)多用短词,简练风趣。 七、课堂检测。 可以安排仿写。思考角度:人生意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