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进伟人内心 读出少年壮志 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七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课时设计理念: 发展与创新教育,说到底就是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本着“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基本理念,本课的教学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紧扣“中华不振”自主研读课文。教师点拔,引领学生在读中想象画面,在读中体会感情,在读中启发思索,学生读有所悟后再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以表达内心感受,陶冶情感,净化心灵,树立志向。 教学目标:(基本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周恩来立志的过程。2、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周恩来内心的情感变化,感受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教学重点)(发展目标):1、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树立“为中华之腾飞而读书”的远大志向。(教学难点)2、引导学生在研读悟读拓展阅读的基础上,表达并交流自己关于成长的感受。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聊天,走近课文师:同学们,你们每天顶着晨光,踏着暮色,脚步匆匆地来到学校学习,我想问一下,你为什么而读书?师:100多年前,有一个年龄与我们相仿的少年也回答了同样的问题,他的回答是(生齐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请你们清晰而坚定地读一遍,能不能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再读一遍课题。二、复习旧知,引出“不振”1、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周恩来之所以这么小立下这么远大的志向,那都是因为(生答:中华不振)板书师:齐读一遍“中华不振”,请说说你对这个词的理解。2、导入新课: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伯父的一句“中华不振”令周恩来疑惑不解,直到他在租界里亲眼目睹了那一幕才让他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文中哪个自然段具体讲了那件事?三、直奔重点,研读“不振”1、配乐范读。(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老师范读,边想像画面)2、说说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相机板书)3、品词析句,感受“中华不振”。 多媒体出示: 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 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此时妇女会对哪些人哭诉?又会哭诉些什么?面对着不幸的妇女,假如你就是那位巡警,你会怎样做?多媒体出示: 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师:这位妇女的亲人被轧死了,她本来以为巡警局会如何给她撑腰?师:结果呢?想像一下巡警会怎样训斥这位妇女呢?师:面对这样意外的结局,你有什么话想说?(小结语:这真是一个黑白不分,是非颠倒的世界啊,我听出了你的忿忿不平。)师:把你的感情送到朗读中再来读读这两句话。引读。自己的亲人被轧死了,却还要遭到训斥,这个妇女的心里该是多么痛苦啊!也许死去的是她活泼可爱的孩子,她心如刀绞。原指望(生答),谁知(生答)反而(生答);也许死去的是她相依为命的丈夫,她悲痛欲绝,原指望(生答),谁知(生答)反而(生答);也许死去的是她白发苍苍的母亲,她的心都要碎了,原指望(生答),谁知(生答),反而(生答)小结:这位可怜的妇女,遭受了如此大的不幸,她多么希望有人能帮一帮她呀。可是,中国的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这个可恶的巡警竟借助洋人的势力在自己同胞面前显示威风,真是可耻至极,这就是(生答)中华不振(板书 “!”)(过渡语:这位妇女的亲人被轧死了,那个肇事者到哪去了?)扣住关键词“得意扬扬”体会洋人的可恨。师:“得意扬扬”本指因成功而沾沾自喜,莫非他做了什么好事?师:轧死了人,人命关天啊,在当今社会,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呀,可他呢,却还在一旁(生:得意扬扬)师:那洋人凭什么得意扬扬?小结:为什么?为什么在我们中国的土地上洋人轧死了中国人却还在一旁得意扬扬,那都是因为(生:中华不振)板书“!” 多媒体出示: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齐读这些句子师:同学们,知道是什么让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吗?你能用一个词语形容当时围观中国人的心情吗?师:知道他们紧握的拳头最想干什么?用我们课文中的一个词语,那就是“惩处”。(多媒体出示)师:惩处谁?该不该惩处?想不想惩处?敢不敢惩处?为什么?用课文中的句子告诉我。(生答)(过渡语:为什么在外国租界里,我们中国人谁都不敢怎么样?那不是我们中国的土地吗?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租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地方呢?请看大屏幕。) 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齐读并说说,租界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周恩来和他的同学是怎样进入租界的?你从“闯进”一词中你还了解到租界还是什么样的地方?小结:这就是租界,这就是外国人灯红酒绿的租界,这就是不允许中国人随便进入的租界。就在这租界里,看着自己的同胞遭受欺凌,围观的中国人却什么也不敢说,什么也不敢做,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华不振)板书“!”4、师生全作读第八自然段。5、结合内容,小结“不振”师:看到这一切,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同学们,你们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吗?根据老师的板书来说一说。 说一说:“中华不振”就是衣衫褴褛的中国妇女那声声哭诉。“中华不振”就是“中华不振”就是“中华不振”就是 四、补充材料,深化“不振”师:在当时的中国发生这样的事情又何止这一件、两件啊!(课件出示:“华人与狗不准入内”等材料)师:看了这些事例,你还想说什么?小结:是呀,我们身为有血性有志气的中国人,看到这些,怎能义愤填膺,怎能不群情激愤?可是,这些不公平受欺凌的事情之所以会发生,那都是因为(生读:中华不振呀!)五、提升主题,研读“立志”1、小练笔:从租界回来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他究竟在想什么?请同学们拿起笔写一写他的内心想法。2、点名学生发言。(师:周恩来想了许多许多,但最最重要的是他明白了:他为什么而读书。)3、引读课文1017自然段。4、回归课题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九个字在周恩来的心中重复了无数次,因此,当校长提问时,他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齐读课题。这九个字是他今后学习的动力,因此他铿锵有力地回答齐读课题。这九个字是他一生信守的诺言,更是他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因此他满怀信心地回答齐读课题。5、走进“阅读链接”,了解中学时代的周恩来。让学生齐读“阅读链接”。小结:也正因为周恩来有如此博大的胸怀,他才成为我国伟大的周恩来总理!也正因为如此,他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尊重!六、联系实际,思索立志师:20世纪初,中国受帝国主义欺凌,压迫之时,周恩来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大志,如今21世纪了,我们的祖国已不再是那个任人宰割、任人欺凌的中国了,我们的祖国在世界上已经有了一席之地,但距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作为新时代的我们,你可曾想过,今天的你是为什么而读书?(点名回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哈尔滨市第四十六中学校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现场救护专业培训课件教学
- 生产线ERP系统集成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电子商务平台用户增长与留存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农副产品种植清洁技术集成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咖啡香薰产品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移动智能终端软件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防城港市市级机关公开遴选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东莞市市级机关公开遴选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现场急救知识培训新闻稿课件
- 2025年传动部件行业当前市场规模及未来五到十年发展趋势报告
- HBV感染中宿主细胞免疫应答与临床转归的关联探究
- 2025年福建省宁德市北京师范大学宁德实验学校公开招聘新任教师8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培训网上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 锚杆工程验收标准及记录表范本
-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Q1起重机指挥模拟考试题及答案2025
- 2025至2030中国广播电视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有效策略与实施路径评估报告
- 2025年秋期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小学语文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
- 美陈施工组织方案
- 中国阅兵仪式课件
- 2026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必背补充教材篇目(原文+注释+翻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