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管涌处理 PPT课件_第1页
基坑-管涌处理 PPT课件_第2页
基坑-管涌处理 PPT课件_第3页
基坑-管涌处理 PPT课件_第4页
基坑-管涌处理 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深基坑事故案例分析及总结 组长 刘运强组员 冯秀琛吕博文李亚雄陈伟 2 前情提要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 高层建筑物越来越多 深基坑随之增多 风险大的支护及降水工程技术与施工要求逐步严格并提高 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工程与水文地质条件 常给施工带来许多难点及问题 认真对待合理解决这类难题 就成为基坑开挖 基础工程施工中引起重视的关键 尤其在地下水位高 含水量大 承压水水头高的场地 基坑内管涌和漏水常有发生 从设计开始 到施工 都要充分考虑多种不利因素 提出支护 止水和降水的最佳方案 避免管涌和漏水发生 在基坑和基础施工时 往往要在地下水位以下开挖 尤其高层建筑的深基坑 基础埋深大 地下室层数多 在开挖中若发生管涌和基坑突涌会使地下水渗入 造成基坑浸水 使地基土的强度降低 土层压缩性增大 严重的管涌漏水会引发周边建筑物产生过大的沉降 其结果是增加了土的自身压力 形成基础附加沉降 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全 3 4 管涌产生的条件 原因 1在基坑开挖过程中 基坑底未做铺垫层及碾压 使底板自身没有好的水平或垂直防渗结构 加之坑内 坑外地下水水头差 产生的渗流压力传导将沿着坑内薄弱的粉粘土或粉土 水平流出产生流砂 2管涌的产生与地基土粗细粒度 厚度分布不均一 不连续接触有关 尤其承压水在垂直上升渗透中 于不同地层 流速 渗透力有较大差异 有可能将接触面上的细颗粒砂土带走 而导致接触面被冲刷或流土 3当基坑下有承压水存在 基坑开挖 减小了含水层上覆不透水层的厚度 到一定程度 承压水的水头压力能顶裂或冲破基坑底板 造成突涌 管涌 绕渗 最终破坏地基强度 给施工造成很大困难 5 总结 管涌与基坑突涌会造成基底顶裂 出现网状或树枝状孔隙 使地下水涌出 还带有土粒 砂粒 严重时会造成基坑边坡失稳 周边建筑物及支护结构大量沉降 位移 其结果是基底局部发生 沸腾 管涌冒水冒砂 使基坑积水 地基土扰动给施工造成很大难度和建筑物不安全隐患 6 深基坑突涌管涌产生条件分析 基底透水层厚度与承压水水头压力平衡的条件是 VH V1 h当H V1 V h时 基坑不发生突涌 当H V1 V h时 基坑发生突涌 H 基坑开挖后透水层厚度 V 岩土的重度 V1 水的重度h 承压水头高度 7 工程实例 8 9 针对这种情况 当时采用的措施 1 采用反压土 目的是增加坑内被动区面土压力 控制泥沙外流 2 高压注浆在管涌周围采用下部封堵地下水渗流通道 注浆压力 234 234 水灰比0 5 水泥浆内掺3 的水玻璃 注浆深度 控制在基3 7 5m内 深层注浆用于控制砂层承压水 浅层注浆用于加固土体 3对于基坑支护桩的水平位移先采用12m长土钉加固 同时在基坑止水外侧采用帷幕双排注浆 注浆深度14m 但在帷幕注浆的同时又出现新的问题 a注入的水泥浆液直接从下边基坑内管涌出 水泥浆根本不固结 b基坑支护桩位移更快 面对这种情况 不得不再采取新的措施 即先控制支护桩的位移 再制止管涌 10 位移处理方法 11 结语 1准确分析原因 采用针对性措施和方案 2要从根本上制止漏水 以免发生二次漏水 3挂网喷射混凝土止水时防止漏水压力过大将挂网和混凝土挤掉再次发生漏水 4注浆止水防止注浆压力过大而撑裂其他止水桩或堵漏处造成更大的漏水 5制止管涌最好还是先反压 后制止管涌 一般用双液注浆比较理想 但速度要快 一经发生管涌必须马上处理 以免发生支护位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