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肉牛生产(一)_第1页
第四章肉牛生产(一)_第2页
第四章肉牛生产(一)_第3页
第四章肉牛生产(一)_第4页
第四章肉牛生产(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肉牛生产 第一节生长发育规律第二节肉牛生产性能 一 体重的增长二 补偿生长三 体组织的生长四 牛在生长过程中各体组织比例的变化五 牛在生长过程中体化学成分的变化六 不同类型牛的生长发育特点 第一节生长发育规律 返回 犊牛出生后 在满足营养需要的条件下 体重的增长是沿着一条近似于S型的曲线进行的 在性成熟以前生长速度较快 性成熟后生长速度变慢 一 体重的增长 返回 动物生长的某个阶段 因营养不足 生长速度下降 生长发育受阻 当恢复良好营养条件时 生长速度比正常饲养的动物快 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后 仍能恢复到正常体重 这种特性叫补偿生长 二 补偿生长 返回 三 体组织的生长骨 在生后一直以一较稳定的速度生长 肌肉 在生后生长速度较骨快 速度也较稳定 但达到一定阶段后 生长速度变慢 脂肪 从出生到1岁间生长速度较慢 以后逐渐加快 返回 骨骼在体组织中的比例随月龄的增长而持续下降 肌肉在体组织中的比例随月龄的增长先上升而后下降 脂肪在体组织中的比例随月龄的增长而持续升高 四 牛在生长过程中各体组织比例的变化 返回 五 牛在生长过程中体化学成分的变化 水分 随其生长比例持续下降 蛋白质 随其生长比例持续缓慢下降 脂肪 随其生长比例持续增加 灰分 随其生长比例持续缓慢下降 返回 六 不同类型牛的生长发育特点 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 要饲养到相同胴体等级时 大型晚熟品种所需的饲养时间较长 出栏晚 小型早熟品种所需的饲养时间较短 出栏早 小型早熟品种较大型晚熟品种沉积脂肪早 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 要饲养到相同体重时 大型品种所需时间短 小型品种所需时间长 大型品种较小型品种增重速度快 返回 一 肉牛的生长性能指标二 肉牛的产肉性能指标三 牛肉的品质评定四 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肉牛生产性能 返回 一 出生重 二 断奶重 三 12月龄 18月龄 24月龄等阶段体重 四 日增重 五 牛的称重方法 六 用体尺估测牛体重的方法 七 饲料转化效率 一 肉牛的生长性能指标 返回 指犊牛出生后被毛已干但尚未哺乳前的重量 一 出生重 返回 指犊牛断奶时的体重 二 断奶重 返回 指牛在满12月龄 18月龄 24月龄时的实际体重 用秤称量 三 12月龄重 18月龄重 24月龄重 返回 日增重 指肉牛在某一生长阶段每天增长的体重 四 日增重 例如 计算公式为 返回 称重工具 地秤 感量小于0 5kg 称重时间 早晨 饲喂和饮水以前 注意事项 牛在秤上站稳 不动 牛的体重应均匀分布于秤台上 五 牛的称重方法 计算方法 每头牛必须在连续的两天早晨各称重一次 两次称量的结果之差不应超过其体重的3 取其两次称重的平均数作为该牛的体重 返回 注 本地牛 乳用型牛系数为2 00 兼用型牛 杂交肉牛系数为2 25 肉用型牛系数为2 50 六 用体尺估测牛体重的方法 返回 饲料转化效率 是指牛在饲养期间每单位增重所消耗的饲料量 一般以干物质表示 七 饲料转化效率 计算公式 返回 二 肉牛的产肉性能指标 一 胴体重 二 屠宰率 三 净肉率 四 胴体产肉率 五 肉骨比 返回 二 肉牛的产肉性能指标 指牛在屠宰后去掉头 皮 尾 内脏 不包括肾和肾周脂肪 蹄 生殖器官后的重量 胴体重 屠前活重 头重 皮重 血重 尾重 内脏重 蹄重 生殖器官及周围脂肪重 宰前活重是指屠宰前绝食24小时的体重 一 胴体重 返回 指牛胴体重占屠前活重的百分比 二 屠宰率 返回 指牛胴体净肉重占宰前活重的百分比 三 净肉率 胴体净肉重指胴体剔骨后的肉重 返回 指牛胴体净肉重占胴体重量的百分比 四 胴体产肉率 返回 指牛胴体中净肉重与骨重的比例 五 肉骨比 返回 三 牛肉的品质评定 一 牛肉的形态学组成1 牛胴体的形态学组成2 牛肉的化学组成 二 牛的胴体质量评定1 胴体外貌评定2 肉质评定3 胴体切块 返回 1 肌肉组织 三 牛肉的品质评定 一 牛肉的形态学组成1 牛胴体的形态学组成 2 不同肥度牛胴体的形态学组成 3 脂肪组织 幼牛首先在肌纤维和肌束之间沉积脂肪 皮下和腹腔的脂肪较少 成年牛主要在皮下沉积脂肪 而肌肉间沉积脂肪较少 公牛较阉牛及母牛具有较多的瘦肉和较少的脂肪 阉牛较公牛 母牛容易将脂肪沉积于肌肉间而形成大理石纹肉 重要性 肌肉组织中含有适量的脂肪可大大改善肉的口味和发热量 含脂肪少的肉吃时质粗少汁 味较差 但脂肪过多又会降低营养物质的可消化性和肉的烹调特性 年龄 幼牛首先在肌纤维和肌束之间沉积脂肪 皮下和腹腔的脂肪较少 成年牛主要在皮下沉积脂肪 而肌肉间沉积脂肪较少 性别 公牛较阉牛及母牛具有较多的瘦肉和较少的脂肪 阉牛较公牛 母牛容易将脂肪沉积于肌肉间而形成大理石纹肉 脂肪在体内的沉积规律及影响因素 4 结缔组织 胴体中的比例一般在9 12 一般幼龄牛 较肥的牛 劳役较少的牛 母牛含量较低 5 骨组织 由致密的表面层和海绵状的内层所构成 骨松质和骨内腔充满骨髓 在胴体中的比例一般为10 20 一般肉用品种牛 较肥的牛 母牛的比例相对较少 返回 2 牛肉的化学组成 牛肉的化学组成 水分蛋白质脂肪灰分 影响因素 年龄 幼龄牛肉的水分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 肥度 经过肥育的牛水分含量低而脂肪含量高 不同肥度牛肉的化学组成 返回 二 牛的胴体质量评定1 胴体外貌评定 1 胴体大小一般以胴体重或半胴体重表示 2 胴体结构指胴体的总体外观状况 包括胴体的形状 外部轮廓 胴体厚度 宽度与长度等 一般按五级标准评定 胴体外观结构的分级 1 5级 彩图 1 2 3 4 5 指胴体皮下脂肪的覆盖程度 以分布均匀 覆盖度大 厚度适宜为佳 一般分为5级 1 2 3 4 5 3 皮下脂肪覆盖度 4 皮下脂肪厚度 包括肩 脊 腰 臀等部位的肌肉厚度 以丰满肥厚为好 5 肌肉厚度 指在第12 13肋骨间将胴体切开所测得的第12肋骨后缘的眼肌面积 6 眼肌面积 返回 根据眼肌横切面的脂肪在眼肌中的分布情况来评定 一般分为五级 A 肌肉间脂肪的分布 2 肉质评定 B 肌肉色泽 指肌肉的颜色与光泽 一般以鲜樱桃红色具有光泽为佳 评定方法为以肉的实际色泽与标准图谱进行对比 分为5个等级 C 脂肪色泽 指脂肪的颜色与光泽 以白色而有光泽为佳 评定方法是以皮下脂肪 肌间脂肪的实际颜色与标准图谱对比 一般分为五级 D 嫩度 它与肉的纹理及亲水力有关 纹理较细 亲水力较强的肉较嫩 可通过肉的颜色和纹理进行判断 也可用专门的嫩度以进行测量 它以切割肌纤维阻力的大小来判断肉的嫩度 指牛肉的食用口感 测定时取臀部深层肌肉1kg 切成2l立方厘米的小块 不加任何调料 在沸水中煮70分钟 肉水比1 3 然后再品评其鲜嫩度 多汁性 味道和汤味 E 品味 返回 3 胴体切块 返回 A 我国一般分割方法 返回 B 我国特殊分割方法 返回 C 华安肉类公司分割方法 返回 D 日本分割方法 返回 E 加拿大分割方法 返回 四 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因素 一 品种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二 性别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三 年龄与体重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四 饲养水平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返回 一 品种对生产性能的影响肉用型品种牛较乳用型品种牛 役用型品种牛生长速度快 屠宰率高 肉质好 返回 二 性别对生产性能的影响公牛生长速度快 瘦肉多 屠宰率高 饲料利用效率高 母牛肌纤维细 骨比例小 脂肪含量高 肉质好 阉牛的特点介于公牛与母牛之间 返回 三 年龄与体重对生产性能的影响年幼的牛较年老的牛生长速度快 饲料利用率高 年幼的牛较年老的牛肌纤维细 脂肪沉积少 肉嫩 体重大的牛较体重小的牛屠宰率高 返回 四 饲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