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基础实验人教版下:答案与解析含解析.doc_第1页
高三生物基础实验人教版下:答案与解析含解析.doc_第2页
高三生物基础实验人教版下:答案与解析含解析.doc_第3页
高三生物基础实验人教版下:答案与解析含解析.doc_第4页
高三生物基础实验人教版下:答案与解析含解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1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课后提升】1B【解析】X为NaOH溶液,软管夹关闭后液滴将向左移动,A正确;在2030 min内氧气平均吸收速率为(13065)11065 mm3/min,B正确;果蝇幼虫厌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CO2,无论是否进行无氧呼吸液滴都不会移动,C错误;对照实验应将装置中的果蝇幼虫换成等质量的死幼虫,并将该装置置于相同环境中,重复上述实验,D错误。2D【解析】装置a和b形成对照,变量为是否消毒,即是否有微生物。b和c形成对照,变量为种子种类的不同。b种子未消毒,在单位时间内,呼吸作用强度大于a,消耗的氧气多,同时两者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都被氢氧化钠吸收,所以b中消耗的氧气多,内外的压强差大,玻璃管中的水珠开始移动时的速率vb大于va。小麦种子中主要是淀粉,花生种子中含脂肪较多,脂质分子中含氧元素比糖类(淀粉)少,脂肪氧化分解时,需要的氧气比同等质量的糖类(淀粉)氧化分解时多,产生的热量多。如果b和c中都消耗了等质量的有机物,则c中消耗的氧气多,内外的压强差大,产生的热量多。a与c比较,即使不考虑是否消毒的问题,也应该是TaTc。3D 4B【解析】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的产物,故充入N2的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不变色,则说明马铃薯块茎细胞进行的是乳酸发酵;为防止马铃薯块茎上杂菌呼吸作用干扰实验结果,实验前需对马铃薯块茎消毒,检验CO2也可用澄清石灰水。5D【解析】装置一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所以装置一测量的是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的量;装置二中,清水不能吸收气体,也不释放气体,所以装置二测量的是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氧气量的差值。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有氧气的消耗,装置二中的液滴不动,说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氧气量相等,可知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不动,说明没有氧气的消耗,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有氧气的消耗,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多于消耗氧气量,可知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装置一和装置二的液滴均不移动,即没有氧气的消耗,也没有二氧化碳的产生,说明酵母菌既不进行有氧呼吸也不进行无氧呼吸。6C【解析】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在酸性条件下由蓝变绿再变黄,CO2http:/www(. 未来脑教学|云平台_溶于水使溶液呈酸性,所以可以用其检测CO2, A正确;甲组利用图装置探究酵母菌的有氧呼吸情况,则装置序号为CAB,其中C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CO2,从而排除对实验结果的干扰,B的作用是检验是否有CO2的生成,B正确;图中的NaOH溶液起到吸收CO2的作用,如果液滴不移动说明装置中的氧气没有被消耗,则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或者不进行呼吸作用,要只进行有氧呼吸,液滴应该由于氧气的消耗而往左移,要进一步确定呼吸类型,应该设置对照组,C错误;乙组利用图装置探究酵母菌的呼吸作用类型,必须设置对照实验装置,用等量清水代替NaOH溶液,其他条件不变,D正确。7(1)C、EB、FB、D、F(2)线粒体内膜能(2)H在线粒体内膜上有关酶的作用下,与氧气发生一系列反应形成水,DNP对该过程没有影响,但能影响线粒体内膜上ATP合成酶的活性,从而使能量未用于合成ATP,都以热的形式耗散;试管E中可发生有氧呼吸全过程,加入DNP后,该过程不受影响,但影响ATP的合成。实验2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课后提升】1A +未来脑教学云平台*(【解析】观察线粒体,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A正确;观察细胞中的脂肪,把苏丹染液滴到载玻片的花生子叶薄片上,并用酒精洗去浮色,B错误;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步骤: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C错误;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步骤:制片水解冲洗染色观察,D错误。2C【解析】观察 DNA和 RNA 分布的实验中,盐酸可使染色体的 DNA和蛋白质分离,而不是水解,A错误;洋葱根尖经解离后细胞已死亡,B错误;视野中观察到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的细胞,该细胞可能处于失水状态,也可能处于吸水状态,还可能处于动态平衡,C正确;因为温度既影响酶的活性,也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 D错误。3B【解析】依图示,甲细胞(洋葱根尖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而非细胞板上,故A项错误;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平均分配,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故B项正确;甲、乙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等,乙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甲细胞中的2倍,故C项错误;统计分裂期的细胞数目只能推算出间期与分裂期所占时间的比例,无法知道细胞周期长短,故D项错误。4A【解析】人体口腔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可被甲基绿染成绿色,A项正确;在观察大蒜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需经过解离、漂洗过程才能对细胞进行染色,B项错误;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在滤纸上扩散速度越快, C项错误;在光镜的高倍镜下观察新鲜菠菜叶装片,可以看到呈球形或椭球形的叶绿体,但其亚显微结构需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 D项错误。5C 6C【解析】“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用镊子把根尖弄碎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开来,A项正确;观察时要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的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B项正确;由于细胞周期中间期所占的时间最长,所以在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处于间期,而间期细胞中不能观察到染色体,C项错误;一天的不同时间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不同,因植物品种、室温等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故探究有丝分裂日周期性可为实验取材时机提供依据,D项正确。7(1)A组:培养液中加入体细胞。B组:培养液中加入体细胞,加入W。C组:培养液中加入癌细胞。D组:培养液中加入癌细胞,加入W胰蛋白酶统计并分析所得数据(其他合理答案均可)(2)如图所示(其他合理答案均可)【解析】(1)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题干中每一种实验材料的用途以确定自变量。培养液在各种细胞培养中都要用到,不可能作为自变量;联系细胞培养知识,分析判断胰蛋白酶的作用是将培养后的细胞分散便于计数,也不是自变量;要求与说明中“提供的细胞均具有分裂能力”说明W对正常体细胞和癌细胞分裂的促进作用均能在实验组中体现,都要与未加W的进行细胞培养的对照组做对照,因此实验应该分成四组(如下表),一段合适的时间后取样、计数、分析数据,然后与预期结果比较得出结论。分组A组B组C组D组控制变量培养液体细胞培养液体细胞W培养液癌细胞培养液癌细胞W预期结果增殖增殖速度加快增殖速度比体细胞快增殖速度最快(2)根据上表中的预期结果,画出相应的曲线(坐标系中细胞数目变化曲线符合预期结果即可),曲线画法见答案。实验3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课后提升】1B【解析】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由于经过了间期DNA的复制,则1个四分体中有2个A、2个a、2个B、2个b,即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若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四分体中只有A、a或者只有B、b,不能同时存在。2D 3AC【解析】本题图中染色体排列无规则,故A正确、B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可发生交叉互换,C正确;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应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刚开始不久,而不是前期结束后,D错误。4A【解析】由于高倍物镜镜头较长,故换用高倍镜时要从侧面观察,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A项正确;显微镜视野的亮度选择与观察细胞的大小无关,B项错误;要观察染色体不同层面的精细结构,需要用高倍物镜,但换上高倍物镜后只能用细准焦螺旋来调节焦距,C项错误;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D项错误。5D【解析】题中图像表示四分体时期,由于各着丝点均在端点,据此可知有6个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在减后期会分离。染色体1可能与3或4进入同一细胞中。6D 7(1)甲、丙、丁甲、丁不一定相同(2)卵母细胞在卵巢中不能分裂到该时期(3)成熟卵细胞的细胞质蛋白质诱导早期卵母细胞合成“促成熟因子”【解析】 (1)根据同源染色体的特征及行为特点可判断甲、丙、丁含同源染色体。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但着丝点不分裂,丙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上同一位点上的基因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2)卵原细胞的减数分裂是不连续的过程,受精后才能继续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3)通过注射不同的物质,比较结果可以发现,成熟卵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能够使早期卵母细胞成熟的物质,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能抑制蛋白质合成,即使有孕酮,也不能使早期卵母细胞成熟。故推测“促成熟因子”是蛋白质,孕酮能诱导早期卵母细胞产生“促成熟因子”。实验4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课后提升】1C【解析】低温诱导不会抑制染色体着丝点的分裂,而是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的两极、细胞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的作用是染色,不能用于固定;显微镜下观察,发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只有少数细胞,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看不到染色体,还有部分细胞有染色体,但可能是正常的有丝分裂。2A【解析】四个实验均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完成,因此都需要制成装片,A正确。实验使用盐酸的目的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的结合;实验中解离时用的解离液中含有盐酸;实验、不用盐酸,B错误。在实验中使用酒精的目的是洗浮色;实验中解离时用的解离液中含有酒精;其他实验不用酒精,C错误。实验(苏丹或)、(甲基绿和吡罗红)、(龙胆紫或醋酸洋红)需要染色,不需要染色,D错误。34D【解析】还原糖鉴定时,所用的是斐林试剂,需要将NaOH溶液与CuSOhttp:/www#. 未来脑教学云平台!4htt$p:/ 未来脑教学云平台*?溶液混合后再用,A错误。制作有丝分裂的装片时,解离后要漂洗,然后再进行染色,B错误。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先进行低温处理,然后再制成装片进行观察,C错误。过氧化氢加热易分解,因此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使用过氧化氢酶不能得到预期实验结果,D正确。4C 5C【解析】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步骤依次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低温可以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诱导分生区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是低温处理应该在制片之前,低温处理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此时细胞已经是死细胞,低温不起作用;细胞中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甲基绿能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能将RNA染成红色;视野中观察到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的细胞,可能正在失水,发生质壁分离,也可能正在吸水,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6B【解析】预实验的目的是探索实验的条件,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根据预实验的结果,当秋水仙素的浓度为6 g/L时,效果最好,当秋水仙素的浓度为4 g/L和8 g/L时效果次之,故在正式实验时秋水仙素浓度应设计在4 g/L8 g/L,B项正确。7B【解析】叶绿体色素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会导致色素溶解于层析液中,得不到色素带,A项错误;低温处理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若处理时间过短,则难以观察到染色体加倍的细胞,B项正确;制作洋葱根尖装片的过程包括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解离过程中细胞被杀死,只能观察到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不能观察到一个连续的分裂过程,C项错误;观察质壁分离过程,应先制作洋葱表皮的临时装片,再采用引流法使细胞浸润在蔗糖溶液中,D项错误。实验5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课后提升】1B【解析】在调查人类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在调查该皮肤病的发病率时应注意随机取样;在调查该皮肤病的遗传方式时应选取患者家庭进行调查。2C【解析】A项中是对基因组进行研究,紧扣了遗传因素这一要点,故其叙述符合研究要求;双胞胎有同卵双生和异卵双生两种,一般同卵双生的双胞胎的基因型相同,表现型相同的部分是由相同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表现型不同的部分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故B项中通过研究双胞胎是否共同发病,来判断该病的发病是否与遗传因素相关;C项中调查患者的血型,血型直接取决于红细胞表面凝集原的种类,因此调查血型不能推知患者相应的遗传因素;D项中调查患者家系,了解其发病情况,再与整个人群中发病情况作比较,可以判断该病是否是由遗传物质引起的。3D【解析】遗传咨询的基本程序:首先医生对咨询对象和有关的家庭成员进行身体检查并详细了解家庭病史,然后分析、判断遗传病的传递方式,接着推算后代患病风险率,最后提出防治疾病的对策、方法和建议。4Dhtt*p:/www.wln100.c|om 未来脑教学云平台$%DDDDDDDDDDDDD 5D【解析】酵母菌计数取样前需振荡,使酵母菌混合均匀,A错误;用解离液处理洋葱根尖细胞后,洋葱根尖细胞死亡,B错误;在探究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实验中,将各组淀粉与淀粉酶分别在相应温度下处理后再混合保温,避免淀粉与淀粉酶混合后温度发生改变,C错误;调査人群中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各小组调査的数据要汇总,保证调查的群体足够大,D正确。6C【解析】调查小丽家属的情况不能计算出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A项错误;由父母患病到弟弟正常可知该病为隐性遗传病,但不能确定是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遗传,B项错误;小丽的弟弟表现正常为隐性纯合子,小丽的舅舅和舅妈都正常,故小丽的表弟也是正常的隐性纯合子,二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C项正确;该病若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小丽是纯合子的概率为13,该病若为伴X隐性遗传病,则小丽是纯合子的概率为12,D项错误。7(1)不是1、3常染色体隐性遗传(2)AaBbAABB或AaBB(AABB或AABb)5/9【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类遗传病的判定和概率计算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1)代的1号、2号正常,代的3号女孩正常,或代的3号、4号正常,代的6号女孩正常,则此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由于-1和-4婚配、-2和-3婚配,后代没有患病的孩子,则此病在基因A、B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才能表现正常,因此-1的基因型是AaBb。-2的基因型可以是1/3AABB或2/3AaBB。则-5的基因型是2/3AABb,1/3AABB,因此如果-2和-5婚配,其后代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21/32/31/2+2/32/33/4=5/9。实验.6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课后提升】1AB 2B【解析】由图可知,与经蒸馏水(0)处理的玉米胚芽鞘相比较,用浓度为104 mol/L的NAA处理的胚芽鞘的长度较短,说明此浓度过高,抑制了胚芽鞘的生长。3A【解析】生长素类似物浓度梯度过大,不能说明 15mg/L 的 2, 4D 溶液浓度为最佳浓度。4Chttp*:/www.wln10(0.com 未来脑教学云平台#)CCCC adsf sadf asdf asdf asfd【解析】在实验中应设浓度为0的对照组,以比较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胚芽鞘的生长是抑制还是促进作用,A错误。d浓度是在设置的各浓度中促进作用最大的,但是不能确定是否为最适浓度,B错误。据图分析,a-d浓度时,胚芽鞘的生长长度均大于0浓度时的长度,因此都是促进胚芽鞘的生长,C正确。e和f浓度时,胚芽鞘的生长长度都大于0浓度时的长度,因此都是促进胚芽鞘的生长,D错误。5D【解析】由图可知:X浓度的NAA对于某植物插条生根有抑制作用,X浓度大于Y浓度和Z浓度;Y浓度的NAA对于某植物插条生根作用大于z浓度,但是不能确认Y浓度和Z浓度的大小关系,A错误;本实验只设置了3个浓度,设置组别太少,不能说明Y浓度为促进该植物生根的最适浓度,B错误;由图可知:X浓度的NAA对于某植物插条生根有抑制作用,Y浓度和Z浓度都促进插条生根,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错误;不加NAA的插条仍然生根,这是植物体内自身产生生长素作用的结果,D正确。6ACD【解析】高倍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到细胞膜具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结构,A错误;研究氧气浓度对植物叶肉细胞呼吸的影响时应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因为在光下会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影响容器内气体的变化,B正确;有丝分裂实验中观察到的细胞为死细胞,所以在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染色体加倍的连续过程,C错误;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的枝条,生根数量可能相同,如最适浓度两侧的不同浓度,D错误。7C【解析】观察图中根尖的弯曲方向,可以判断出向光一侧生长得快,背光一侧生长得慢,所以根尖弯向背光一侧生长;因为根据表中数据,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低浓度时促进生长,随着浓度升高,又开始起抑制作用,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http:+/%www.wln100.c_om 未来脑教学云平台(分析表格信息不能确定单侧光照射是否影响生长素的合成;根据表格信息,加入NPA后,根的弯曲角度明显变小,说明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实验7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课后提升】1A 2D【解析】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A项错误;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的培养液,B项错误;先将盖玻片放在在血球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并用滤纸吸去多余培养液,C项错误;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待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D项正确。3D【解析】增长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增加的个体数,在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不同阶段,可能具有相同的增长速率;在K值时,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de段种群个体数量下降,其主要原因是营养物质被过度消耗,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负值;本实验在前后之间形成自身对照。4D【解析】酵母菌无论是进行有氧呼吸还是进行无氧呼吸都产生CO2,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不能用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来判断,应该使用酸性的重铬酸钾进行判断,A错误;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最简便的方法是采用抽样检测法,B错误;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将葡萄糖溶液煮沸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微生物,C错误;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将试管震荡摇匀后再取培养液进行计数,D正确。5D【解析】血球计数板盖玻片下液体的厚度为 01mm,A错误;制片时,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用吸管滴加样液,B错误;该方格中酵母菌的数量应计为7个,只计数内部和相邻两边(一般是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及其夹角处的酵母菌,C错误;酵母菌失去了选择透过性才能被台盼蓝溶液染成蓝色,所以为死细胞,D正确。6D 7B【解析】每块血细胞计数板的正中央有2个计数室;每个计数室的边长是1 mm,深度是01 mm,故容积为1 mm1 mm01 mm;血细胞计数板使用时应先盖盖玻片后滴加培养液;计数时除统计小方格内部的细胞外,还需统计相邻两条边及其顶角的细胞。实验8土壤中动物类群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