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爱这土地_第1页
1.我爱这土地_第2页
1.我爱这土地_第3页
1.我爱这土地_第4页
1.我爱这土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八年级上册,义务教育教科书,1.我爱这土地艾青,板块:教学设计课件,教学目的:1.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正确划分诗的节奏,饱含深情地朗诵诗歌。2.了解有关艾青的文学常识和本诗的写作背景。3.学习有关象征的表现手法。4.深刻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诗歌。重点难点:1.关键诗句的理解。2.作者的思想感情。3.本诗的主旨。德育要点:学习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存亡的关头,为祖国献身的思想和对祖国的无限挚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教时安排:本课共分1课时。,我爱这土地,时代背景,这是一首在现代诗歌史上广泛传诵的名篇。抗战初期的1938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背景材料: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又称“七七”事变。自1937年4月开始,侵华日军经常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向中国军队挑衅,蓄谋为制造大规模侵华战争寻找借口。同年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附近进行实弹演习。深夜11时许,日军借口到宛平县城发枪数响,使演习部队“混乱”,一名士兵“失踪”,要进宛平县城搜查。这一无理要求,当即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正交涉间,日军突然向宛平县城射击,继而炮轰卢沟桥。我驻军二十九军、三十七师(冯治安部)吉星文团,忍无可忍,奋起自卫,此即为卢沟桥事变。7月8日中共中央通电全国,疾呼:“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的口号,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国民党在“和平解决”无望情况下,蒋介石于7月17日发表庐山讲话,宣布中国政府和军队准备自己抗战。7月20日,日本撕去“不扩大方针”面纱,向中国发动全面战争。“七七”事变发生,是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中国的开始,卢沟桥中国守军自卫反击,标志着中国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作者简介,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人。现代著名诗人。他生长在农村,自幼为贫苦农妇哺养,对我们民族的主体农民有着儿子般的深情。长大后的曲折经历、坎坷遭遇,使他很快成为一个革命者。早期诗作多诅咒黑暗,调子沉重忧郁;抗战时期的作品多为使民族觉醒而歌唱,格调高昂。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黎明的通知我爱这土地等。,太阳与土地是最能概括诗歌特色的两个概念。诗人对于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常常借助太阳这一意象得以表现。艾青仿佛是一位夸父,至死不渝地去追寻着太阳、光明和理想;作为另一方面,与诗人血脉相连的土地也是他一生一世都无法割舍的眷念。他曾说过:“这个无限广阔的国家和无限丰富的农村生活无论旧的还是新的都要求在新诗上有它的重要篇幅。”艾青对土地的关注,就是对祖国的挚爱。,作者风格,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朗读指导,你读了本诗后,有没有什么感想呢?你发现本诗写作上的什么特点吗?你认为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的呢?请大家先互相讨论,再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众说纷纭,相信自己,敢想敢说,1.点出土地情结。起始两句,诗人对土地的酷爱,已到了不知道如何倾诉的地步,于是他只能舍弃人的思维语言而借用鸟的简单朴素的语言倾泻他的感情。在诗人看来,这简单朴素的往往是最真诚热烈的,“嘶哑”的歌声正能抒发对土地的义无反顾的真诚和执着,于是土地情结的激越歌声由此响起。,2.倾吐土地情结。“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无比温柔的黎明”是作者所歌唱的对象,诗人没有沉溺于对“温柔”恬静的“黎明”的欣赏中,为了让自己的爱永远留给土地,他作出了庄严郑重的选择。,3.升华土地情结。一问一答,诗人由借鸟抒情转入直抒胸臆,太“深沉”太强烈的土地情结,已使人难以诉诸语言,只能凝成晶莹的泪水,涌动火一般的激情,叩击读者的心房,产生共鸣。,初析全诗“土地”,诗的第一节以一只鸟儿生死眷念土地作比,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第二节一问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托出了他那颗真挚的心:“因为我对土地爱得深沉。”,全诗结构,之间联系:这两节诗都饱含着诗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和无尽的热爱之情。就诗的感情发展而言,第一节蓄势,第二节感情的迸发,感情的升华。诗意层层递进。,1.诗中出现的“土地”“河流”“风”“黎明”象征了什么?“土地”象征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河流”“风”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黎明”象征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象征风起云涌的不屈不挠的抗战斗争。“温柔的黎明”象征光明的斗争前景。“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象征祖国大地遭受苦难,山河破碎,国土沦丧。,思考问题,2.诗人对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描写,蕴涵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对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当时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以及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3.诗中哪两句诗直接抒发了“我”对“这土地”的热爱之情?课文最后两句直接抒发了“我”对“这土地”的热爱之情。(也是全诗的主旨句),4.你怎样理解下面这两句诗?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念,为祖国献身的愿望。,5.“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一句,“嘶哑”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如果用“嘹亮”好吗?为什么?“嘶哑”表达了歌唱不已,真情无限的情怀,哪怕唱至喉咙充血,声音嘶哑,面对困难斗争的几多悲伤,也不会停息对大地的歌唱。如果用“嘹亮”,虽添了亮色,但少了艰辛,减弱了对大地挚诚感情的表达。因此,用“嘶哑”比用“嘹亮”好。,1.意象内涵丰富(象征手法)。2.抒情方式巧妙。,写作特色,中心归纳,作者运用象征手法,创造了一系列鲜明意象,抒发了对祖国真挚深沉的爱。,两首诗的背景不同:我爱这土地是充满硝烟的抗战时期,中国的土地是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写法不同:我爱这土地借用鸟的歌唱作比抒情言绪,中国的土地是直抒胸臆。主题相近:我爱这土地抒发诗人面对遭受苦难的大地,要为此而献身的强烈愿望,中国的土地是面对这块神奇的土地,表达永远思念的感情。两首诗都注重意象创造:如果说艾青是借助“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来描绘出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怒以及解放区的勃勃生机让人们看到抗战胜利的光明曙光。那么刘湛秋则是把对中国土地的讴歌,对中国人民的礼赞寄寓在典型新颖的意象之中。如“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既写出了祖国山川的秀美,又自然地暗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比较阅读,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要欢快地歌唱这个养育中华儿女的家园这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土地这个被太阳照亮的前程和那东方雄鸡崛起的时代然后,我的青春开始褪色为什么我仍面带微笑,心含希望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仿写诗歌,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要欢快地歌唱这被壮丽山河拥簇的土地这哺育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母亲这在世界上步步崛起的雄师和那每天来自大地上希望的曙光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流露出怀恋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仿写诗歌,练习,1.全诗中哪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土地”的热爱之情?,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2.“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一句中,能否把“嘶哑”一词换成“圆润”?为什么?,不能。诗人未用“圆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的歌喉,使人体味到了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国热情。,练习,3.“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