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名词解释1高层建筑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的建筑物。2房屋高度自室外地面至房屋主要屋面的高度。3框架结构由梁和柱为主要构件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4剪力墙结构由剪力墙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5框架剪力墙结构由框架和剪力墙共同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6转换结构构件完成上部楼层到下部楼层的结构型式转变或上部楼层到下部楼层结构布置改变而设置的结构构件,包括转换梁、转换桁架、转换板等。7结构转换层不同功能的楼层需要不同的空间划分,因而上下层之间就需要结构形式和结构布置轴线的改变,这就需要在上下层之间设置一种结构楼层,以完成结构布置密集、墙柱较多的上层向结构布置较稀疏、墙术较少的下层转换,这种结构层就称为结构转换层。(或说转换结构构件所在的楼层)8剪重比楼层地震剪力系数,即某层地震剪力与该层以上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之和的比值。9刚重比结构的刚度和重力荷载之比。是影响重力效应的主要参数。P10抗推刚度(D)是使柱子产生单位水平位移所施加的水平力。11结构刚度中心各抗侧力结构刚度的中心。12主轴抗侧力结构在平面内为斜向布置时,设层间剪力通过刚度中心作用于某个方向,若结构产生的层间位移与层间剪力作用的方向一致,则这个方向称为主轴方向。13剪切变形下部层间变形(侧移)大,上部层间变形小,是由梁柱弯曲变形产生的。框架结构的变形特征是呈剪切型的。14剪力滞后在水平力作用下,框筒结构中除腹板框架抵抗倾复力矩外,翼缘框架主要是通过承受轴力抵抗倾复力矩,同时梁柱都有在翼缘框架平面内的弯矩和剪力。由于翼缘框架中横梁的弯曲和剪切变形,使翼缘框架中各柱轴力向中心逐渐递减,这种现象称为剪力滞后。15延性结构在中等地震作用下,允许结构某些部位进入屈服状态,形成塑性铰,这时结构进入弹塑性状态。在这个阶段结构刚度降低,地震惯性力不会很大,但结构变形加大,结构是通过塑性变形来耗散地震能量的。具有上述性能的结构,称为延性结构。16弯矩二次分配法就是将各节点的不平衡弯矩,同时作分配和传递,第一次按梁柱线刚度分配固端弯矩,将分配弯矩传递一次(传递系数C1/2),再作一次分配即结束。第一章概论(一)填空题1、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规定把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的建筑物称为高层建筑,此处房屋高度是指室外地面到房屋主要屋面的高度。22高层建筑设计时应该遵循的原则是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方便施工。3复杂高层结构包括带转换层的高层结构,带加强层的高层结构,错层结构,多塔楼结构。48度、9度抗震烈度设计时,高层建筑中的大跨和长悬臂结构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5高层建筑结构的竖向承重体系有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筒体结构体系,板柱剪力墙结构体系;水平向承重体系有现浇楼盖体系,叠合楼盖体系,预制板楼盖体系,组合楼盖体系。6高层结构平面布置时,应使其平面的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尽可能靠近,以减少扭转效应。7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适用于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超过28M的非抗震设计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至9度抗震设计的高层民用建筑结构。9三种常用的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体系是指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二选择题1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时,应具有A抗震防线。A多道;B两道;C一道;D不需要。2下列叙述满足高层建筑规则结构要求的是D。A结构有较多错层;B质量分布不均匀;C抗扭刚度低;D刚度、承载力、质量分布均匀、无突变。3高层建筑结构的受力特点是C。A竖向荷载为主要荷载,水平荷载为次要荷载;B水平荷载为主要荷载,竖向荷载为次要荷载;C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均为主要荷载;D不一定。48度抗震设防时,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最大高宽比限值是C。A2;B3;C4;D5。5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房屋在确定抗震等级时,除考虑地震烈度、结构类型外,还应该考虑A。A房屋高度;B高宽比;C房屋层数;D地基土类别。三判断题1高层结构应根据房屋的高度、高宽比、抗震设防类别、场地类别、结构材料、施工技术等因素,选用适当的结构体系。2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高层建筑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各种结构体系。3异型柱框架结构和普通框架结构的受力性能和破坏形态是相同的。4高层建筑宜选用对抵抗风荷载有利的平面形状,如圆形、椭圆形、方形、正多边形等。5高层结构只在使用功能上有要求时才设置地下室。6高层结构的概念设计很重要,它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7防震缝两侧结构体系不同时,缝宽应按需要较窄的规定采用。3四简答题1我国对高层建筑结构是如何定义的答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的建筑物称为高层建筑,此处房屋高度是指室外地面到房屋主要屋面的高度。2高层建筑结构有何受力特点答高层建筑受到较大的侧向力水平风力或水平地震力,在建筑结构底部竖向力也很大。在高层建筑中,可以认为柱的轴向力与层数为线性关系,水平力近似为倒三角形分布,在水平力作用卞,结构底部弯矩与高度平方成正比,顶点侧移与高度四次方成正比。上述弯矩和侧移值,往往成为控制因素。另外,高层建筑各构件受力复杂,对截面承载力和配筋要求较高。3高层建筑侧向位移如何控制答高层建筑应具有足够的刚度,避免产生过大的位移而影响结构的束载力、稳定性和使用要求。(1)弹性方法计算的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宜符合以下规定HUE/1高度不大于150M的高层建筑,比值不宜大于如表211所述规定。表211结构类型限值框架1/550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筒、板柱剪力墙1/800筒中筒、剪力墙1/1000框支层1/10002高度等于或大于250M的高层建筑,不宜大于1/500。HUE/3高度在150200M之间时,在第一条和第二条之间线性内插。E/(2)高层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弹塑性变形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下列结构应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79度时楼层屈服强度系数小于05的框架结构;甲类建筑和9度设防的乙类建筑;采用隔震和消能技术的建筑。2下列结构宜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7度设防的、类场地和8度设防的乙类建筑;板柱一剪力墙结构;9度且高于60米、8度、类场地高于80米、8度、类场地高于100米且竖向不规则的高层建筑结构。3结构薄弱层层间弹塑性位移与层高之比应符合表212所列要求HUP/表212结构类型限值框架1/504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筒、板柱剪力墙1/100筒中筒、剪力墙1/120框支层1/1204高层建筑结构的竖向承重体系和水平向承重体系各有哪些答高层建筑结构的竖向承重体系有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筒体、板柱剪力墙以及一些其他形式如悬挂式结构,巨型框架结构和竖向桁架结构。高层建筑结构的水平承重体系有现浇楼盖体系(包括肋梁楼盖体系、密肋楼盖体系、平板式楼盖体系、无粘结预应力现浇平扳、叠合楼盖体系、预制板楼盖体系和组合楼盖体系。5简述高层建筑结构布置的一般原则。答高层房屋平面宜简单、规则、对称,尽量减少复杂受力和扭转受力,尽量使结构抗侧刚度中心、建筑平面形心、建筑物质量中心重合,以减少扭转。高层建筑,其平面形状可以是方形、矩形和圆形,也可以采用L形、T形、十字形和Y形。但平面尺寸要满足有关规范要求。高层结构房屋竖向的强度和刚度宜均匀、连续,无突变。避免有过大的外挑和内收,避免错层和局部夹层,同一楼层楼面标高尽量统一,竖向结构层间刚度上下均匀,加强楼盖刚度,以加强连接和力的传递。同时,建筑物高宽比要满足有关规定,并按要求设置变形缝。五画图题1、画出结构内力、位移与高度关系图。P1图11内力或位移H5第二章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基本原则一填空题1地基是指支承基础的土体,天然地基是指基础直接建造在未经处理的天然土层上的地基。2当埋置深度小于基础底面宽度或小于5M,且可用普通开挖基坑排水方法建造的基础,一般称为浅基础。3,为了增强基础的整体性,常在垂直于条形基础的另一个方向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拉梁,将条形基础联系起来。4基础的埋置深度一般不宜小于05M,且基础顶面应低于设计地面100MM以上,以免基础外露。5在抗震设防区,除岩石地基外,天然地基上的箱形和筏形基础,其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桩箱或桩筏基础的埋置深度(不计桩长)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81/20。6当高层建筑与相连的裙房之间设置沉降缝时,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应大于裙房基础的埋深至少62M。7当高层建筑与相连的裙房之间不设置沉降缝时,宜在裙房一侧设置后浇带,其位置宜设在距主楼边柱的第二跨内。8当高层建筑与相连的裙房之间不设置沉降缝和后浇带时,应进行地基变形验算。9基床系数即地基在任一点发生单位沉降时,在该处单位面积上所需施加压力值。10偏心受压基础的基底压应力应满足、和的要求,同时还应防止基MAXPAF212MINAXP础转动过大。11在比较均匀的地基上,上部结构刚度较好,荷载分布较均匀,且条形基础梁的高度不小于1/6柱距时,地基反力可按直线分布,条形基础梁的内力可按连续梁计算。当不满足上述要求时,宜按弹性地基梁计算。12十字交叉条形基础在设计时,忽略地基梁扭转变形和相邻节点集中荷载的影响,根据静力平衡条件和变形协调条件,进行各类节点竖向荷载的分配计算。13在高层建筑中利用较深的基础做地下室,可充分利用地下空间,也有基础补偿概念。如果每基础面积上墙体长度400MM,且墙体水平截面总面积不小于基础面积的1/10,且基础高度不小于3M,就可形成箱形基础。二选择题1持力层是指AA与基础底面相接触的第一层土层B基础底面以下到基岩处的土层C建筑结构周边的土层D建筑结构下边的土层2与基础类型的选择无关的因素是BA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B相邻建筑物的基础类型C建筑物的荷载D施工条件3基础的埋置深度一般是指CA自标高000处到基础底面的距离B自标高000处到基础顶面的距离C自室外地面到基础底面的距离D自室外地面到基础顶面的距离4关于基础埋深,下列错误的是CA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条件的前提下,基础宜浅埋B当上层土的承载力大于下层土时,宜利用上层土作为持力层C基础宜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下D位于岩石地基上的高层建筑,其基础埋深应满足抗滑要求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无限长梁中梁一端的挠度始终不为零B当任意荷载作用点距近梁端的距离,同时距较远端的距离时,则对该荷载的作2X2X用而言,此梁属半无限长梁;C当荷载作用点距基础梁两端的距离均小于时,则对该荷载的作用而言,此梁称为有限长7梁;D对柔度较大的梁,可直接按有限长梁进行简化计算。6条形基础梁的内力按连续梁计算后,DA直接按内力计算结果配筋B边跨跨中弯矩宜乘以11的系数,第一内支座的弯矩值宜乘以12的系数C边跨跨中弯矩及第一内支座的弯矩值宜乘以11的系数D边跨跨中弯矩及第一内支座的弯矩值宜乘以12的系数7对无地下室及抗震设防等级为二级的框架结构,其筏板基础设计时,应将柱根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乘以增大系数BA12B125C13D158设防烈度为7度,屋面高度为H40M高层建筑结构,哪种结构类型的防震缝的最小宽度最大。(A)A、框架结构B、框架剪力墙结构C、剪力墙结构D、三种类型的结构一样大9两幢相邻建筑,按8度设防,一幢为框架筒体结构,50M高,另一幢为框架结构,30M高。若设沉降缝,需设多大缝宽。(D)A、保证地下室墙之间有100MM宽的缝即可B、170MMC、303MMD、大于170MM;10框筒结构中剪力滞后规律哪一个是不对的(D)A、柱距不变,加大梁截面可减小剪力滞后B、结构上部,剪力滞后减小C、结构正方形时,边长愈大,剪力滞后愈大D、角柱愈大,剪力滞后愈小三判断题1当上部结构的荷载分布比较均匀,地基也比较均匀时,条形基础一般沿房屋横向布置。2当存在相邻建筑物时,新建建筑物基础的埋深一般不宜大于原有建筑基础的埋深。3文克尔地基模型是将地基看作是由无数小土柱组成,并假定各土柱之间存在着摩擦力。4无限长梁是指在梁上任一点施加荷载时,沿梁长度方向上各点的挠度随离荷载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最终两端挠度趋近于零。5柱下条形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6筏形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7只有当梁板式筏基的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时,才应验算底层柱下基础梁顶面的局部受压承载力。四问答题1防震缝、伸缩缝和沉降缝在什么情况下设置在高层建筑中,特别是抗震结构中,怎么处理好这三种维下列情况宜设防震缝(1)平面各项尺寸超限而无加强措施。8(2)房屋有较大错层。(3)各部分结构的刚度或荷载相差悬殊而又未采取有效措施。当超过下表限值时,应设伸缩缝。结构类型施工方法最大间距(M)装配式75外墙装配65框架框架剪力墙现浇外墙现浇55外墙装配65剪力墙外墙现浇45裙房与主体结构高度相差悬殊,重量亦是时,会产生相当大的沉降差,宜设沉降缝。变形缝尽可能不设,如果设要使三缝合一。2为什么抗震结构的延性要求不通过计算延性比来实现抗震结构都要设计成延性结构,主要是通过设计具有足够延性的构件来实现。由于地震(大小、时间、地点等)的不确定性,计算参数也难于确定,在地震作用下构件达到的值很难通过计算得到。值则和截面内力性质,构件材料,配筋方式及配筋数量等许多因素有关,也不宜定量计算。因此在工程设计中不用来验算延性要求,而是以结构的抗震等级代替延性要求。不同抗震等级的结构构件有不同的配筋要求。也即在抗震结构中,结构和构件的延性要求是通过抗震构造措施来实现的。3多高层建筑结构的基础有哪些形式如何选择答多、高层建筑的基础类型有单独基础、条形基础、十字交叉条形基础、片筏基础、箱形基础和桩基础等。基础类型的选择与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房屋的使用要求及荷载大小、上部结构对不均匀沉降的适应程度以及施工条件等因素有关。在京开幕下单独基础适用于上部结构荷载较小或地基条件较好的情况;条形基础通常沿柱列布置,它将上部结构较好地连成整体,可减少差异沉降量;十字交叉条形基础比条形基础更加增强基础的整体性,它适用于地基土质较差或上部结构的荷载分布在纵横两方向都很不均匀的房屋;当地基土质较差,采用条形基础也不能满足地基的承载力和上部结构容许变形的要求,或当房屋要求基础具有足够的刚度以调节不均匀沉降时,可采用片筏基础;若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很大,需进一步增大基础的刚度以减少不均匀沉降时,可采用箱形基础;桩基础也是多、高层建筑常用的一种基础形式,它适用于地基的上层土质较差、下层土质较好,或上部结构的荷载较大以及上部结构对基础不均匀沉降很敏感的情况。4确定建筑结构基础埋深时应考虑哪些问题答1建筑物的用途,有无地下室、设备基础和地下设施,基础的形式和构造;2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和性质;3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4相邻建筑物的基础埋深;95地基土冻胀和融陷的影响。5简述片筏基础设计的主要内容。答片筏基础是多、高层房屋中常用的一种基础形式,有平板式和肋梁式两类。设计内容包括确定基础尺寸、基底反力计算和地基承载力验算、基础内力和配筋计算、构造要求等。具体内容略。第三章荷载及设计要求一填空题1高层建筑结构主要承受竖向荷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等。2目前,我国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框架、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单位面积的重量(恒载与活荷载)大约为1214KNM2;剪力墙、筒体结构体系为1416KNM2。3在框架设计中,一般将竖向活荷载按满载考虑,不再一一考虑活荷载的不利布置。如果活荷载较大,可按满载布置荷载所得的框架梁跨中弯矩乘以1112的系数加以放大,以考虑活荷载不利分布所产生的影响。4抗震设计时高层建筑按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可分为甲类建筑、乙类建筑、丙类建筑等三类。5高层建筑应按不同情况分别采用相应的地震作用计算方法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刚度与质量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建筑物,可采用底部剪力法;高度超过40M的高层建筑物一般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方法;刚度与质量分布特别不均匀的建筑物、甲类建筑物等,宜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6在计算地震作用时,建筑物重力荷载代表值为永久荷载和有关可变荷载的组合值之和。7在地震区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要实现延性设计,这一要求是通过抗震构造措施来实现的;对框架结构而言,就是要实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和强锚固。8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平面布置时,平面宜简单、规则、对称、减少偏心。9高层建筑结构通常要考虑承载力、侧移变形、稳定、倾复等方面的验算。二选择题1在下列地点建造相同的高层建筑,什么地点承受的风力最大AA建在海岸;B建在大城市郊区;C建在小城镇;D建在有密集建筑群的大城市市区。2在设计高层建筑风荷载标准值时,下列何种情况风荷载应乘以大于1的风振系数BZA高度大于50M,且高宽比大于15的高层建筑;B高度大于30M,且高宽比小于15的高层建筑;C高度大于50M,且高宽比大于4的高层建筑;D高度大于40M,且高宽比大于3的高层建筑。103有设计特别重要和有特殊要求的高层建筑时,标准风压值应取重现期为多少年DA30年;B50年;C80年;D100年。4多遇地震作用下层间弹性变形验算的重要目的是下列所述的哪种CA防止结构倒塌;B防止结构发生破坏;C防止非结构部分发生过重的破坏;D防止使人们惊慌。5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对竖向地震作用的考虑,下列哪项是符合规定的BA8度、9度设防时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B9度设防时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与水平地震作用的不利组合;C8度设防的较高建筑及9度设防时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与水平地震作用的不利组合;D7度设防的较高建筑及8度、9度设防时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与水平地震作用的不利组合。6当高层建筑结构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所求得的底部剪力小于底部剪力法或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求得的底部剪力的80时,其底部剪力应按下列何值取用BA按90取用;B至少按80取用;C至少按75取用;D至少按85取用。7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地震作用的高层建筑结构是(D)。A、的建筑结构MH40B、以剪切变形为主的建筑结构C、以弯曲变形为主且沿竖向质量和刚度分布较均匀的建筑结构D、以剪切变形为主且沿竖向质量和刚度分布较均匀的建筑结构8在同一地区的下列地点建造相同设计的高层建筑,所受风力最大的是(A)。A、建在海岸B、建在大城市郊区C、建在小城镇D、建在有密集建筑群的大城市市区9某十二层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地震加速度为02G),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基本周期,结构总重力荷载代表值,按底部剪力法计ST01KNGNJJE814501算时,其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为(C)。(此题可做计算类用)EKFA、44098KNB、18742KNC、37483KND、22049KN10计算高层建筑风荷载标准值时,取风振系数的标准是(D)1ZA、高度大于50M的建筑B、高度大于50M且高宽比大于15的建筑C、高宽比大于5的建筑D、高度大于30M且高宽比大于15的建筑11某一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为丙类建筑,高度为65M,设防烈度为8度,类场地,其剪力墙抗震等级为(B)。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三判断题1“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是建筑抗震设计三水准的设防要求。所谓小震是指50年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大于10的地震。112建筑设防烈度为8度时,相应的地震波加速度峰值当量取0125GG为重力加速度。3建筑根据其抗震重要性分四类,当为乙类建筑时,可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计算地震作用,按提高L度采取抗震措施。4房屋的顶层、结构转换层、平面复杂或开洞过大的楼层楼面结构,应采用装配整体式楼面结构符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91的规定。5高层建筑结构在计算内力时,对楼面活荷载的考虑,应根据活荷载大小区别对待。6有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沿竖向结构的侧向刚度有变化时,下层刚度应不小于相邻的上层刚度的70,连续三层刚度逐层降低后,不小于降低前刚度的50。7高层建筑结构倾覆计算时,应按风荷载或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倾覆力矩设计值,抗倾覆的稳定力矩不应小于倾覆力矩设计值。计算稳定力矩时,楼层活荷载取50,恒荷载取90。四问答题1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应考虑哪些荷载或作用答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主要承受竖向荷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等。与多层建筑有所不同,由于高层建筑的竖向力远大于多层建筑,在结构内可引起相当大的内力;同时由于高层建筑的特点,水平荷载的影响显著增加。2对高层建筑结构进行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时,是否要考虑活荷载的不利布置答对高层建筑,在计算活荷载产生的内力时,可不考虑活荷载的最不利布置。这是因为目前我国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单位面积的重量大约为1214KNM2框架、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和1416KNM2剪力墙、简体结构体系,而其中活荷载平均值约为20KNM2左右,仅占全部竖向荷载15左右,所以楼面活荷载的最不利布置对内力产生的影响较小;另一方面,高层建筑的层数和跨数都很多,不利布置方式繁多,难以一一计算。为简化计算,可按活荷载满布进行计算,然后将梁跨中弯矩乘以1112的放大系数。3结构承受的风荷载与哪些因素有关答当计算承重结构时,垂直于建筑物表面上的风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K0ZSK式中风荷载标准值,KNM2;基本风压;0风荷载体型系数,应按荷载规范第73节的规定采用;S风压高度变化系数;Z高度处的风振系数。ZZ对于围护结构,由于其刚性一般较大,在结构效应中可不必考虑其共振分量,此时可仅在平均12风压的基础上,近似考虑脉动风瞬间的增大因素,通过阵风系数进行计算。其单位面积上的风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K0ZSG式中高度处的阵风系数。Z4高层结构计算时,基本风压、风荷载体型系数和高度变化系数应分别如何取值答基本风压系以当地比较空旷平坦地面上离地10M高统计所得的50年一遇10MIN平均最大风速0单位KNM2为标准,按确定的风压值。它应按荷载规范全国基本风压分布图160/20V及附录D4给出的数据采用,但不得小于03KNM2。对于高层建筑、高耸结构以及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结构,基本风压分布图及附录D4规定的基本风压值乘以11的系数后采用。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荷载规范取用。风速大小与高度有关,一般地面处的风速较小,愈向上风速愈大。但风速的变化还与地貌及周围环境有关。风荷载体型系数是指风作用在建筑物表面上所引起的实际风压与基本风压的比值,它描述了建筑物表面在稳定风压作用下的静态压力的分布规律,主要与建筑物的体型和尺寸有关,也与周围环境和地面粗糙度有关。在计算风荷载对建筑物的整体作用时,只需按各个表面的平均风压计算,即采用各个表面的平均风载体型系数计算。对高层建筑,风荷载体型系数与建筑的体型、平面尺寸等有关,可按下列规定采用;1圆形平面建筑取08。2正多边形及截角三角形平面建筑,按下式计算NS2180式中多边形的边数;3高宽比H/B不大于4的矩形、方形、十字形平面建筑取13。4下列建筑取141V形、Y形、弧形、双十字形、井字形平面建筑;2L形、槽形和高宽比H/B大于4的十字形平面建筑;3高宽比H/B大于4,长宽比L/B不大于15的矩形、鼓形平面建筑。5在需要更细致进行风荷载计算的情况下;可按高层规范附录A采用,或由风洞试验确定。在计算风荷载对建筑物某个局部表面的作用时,需要采用局部风荷载体型系数,用于验算表面围护结构及玻璃等的强度和构件连接强度。檐口、雨篷、遮阳板、阳台等水平构件计算局部上浮风荷载时,风荷载体型系数不宜于于20。5计算地震作用的底部剪力法适用于什么情况答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刚度与质量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建筑物,可采用底部剪13力法计算地震作用。6何谓反应谱底部剪力法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在地震作用计算时有何异同答根据大量的强震记录,求出不同自振周期的单自由度体系地震最大反应,取这些反应的包线,称为反应谱。以反应谱为依据进行抗震设计,则结构在这些地震记录为基础的地震作用下是安全的,这种方法称为反应谱法。利用反应谱,可很快求出各种地震干扰下的反应最大值,因而此法被广泛应用。以反应谱为基础,有两种实用方法。1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此法是把结构作为多自由度体系,利用反应谱进行计算。对于任何工程结构,均可用此法进行地震分析。(2)底部剪力法对于多自由度体系,若计算地震反应时主要考虑基本振型的影响,则计算可以大大简化,此法为底部剪力法,是一种近似方法。利用这种方法计算时,也是要利用反应谱。它适用于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以及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的结构。用反应谱计算地震反应,应解决两个主要问题计算建筑结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根据结构的自振周期确定相应的地震影响系数。7在计算地震作用时,什么情况下采用动力时程分析法计算,有哪些要求答采用动力时程分析时,应按建筑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选用不少于两组实际地震记录和一组人工模拟的加速度时程曲线,其平均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应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所采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在统计意义上相符;地震波的持续时间不宜小于建筑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34倍,也不宜小于12S,时间间隔可取001S或002S;且按照每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的结构底部剪力不应小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求得的底部剪力的65,多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的结构底部剪力的平均值不应小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求得的底部剪力的80。8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效应答8度及9度抗震设防时,水平长悬臂构件、大跨度结构以及结构上部楼层外挑部分要考虑竖向地震作用。8度和9度设防时竖向地震作用的标准值,可分别取该结构或构件承受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的10和20进行计算。9什么是荷载效应组合有地震作用组合和无地震作用组合表达式是什么答结构或结构构件在使用期间,可能遇到同时承受永久荷载和两种以上可变荷载的情况。但这些荷载同时都达到它们在设计基准期内的最大值的概率较小,且对某些控制截面来说;并非全部可变荷载同时作用时其内力最大。按照概率统计和可靠度理论把各种荷载效应按一定规律加以组合,就是荷载效应组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规定高层建筑结构的荷载效应和地震作用效应组合的表达式如下1无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WKQKGKSS式中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14分别为永久荷载、楼面活荷载和风荷载的分项系数;WQG,分别为永久荷载、楼面活荷载和风荷载效应标准值。KS分别为楼面活荷载组合值系数和风荷载组合值系数,当永久荷载效应起控制作用时应WQ,分别取和;当可变荷载效应起控制作用时应分别取和或和。700167012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WKEVKVEHKGSSS式中荷载效应与地震作用效应组合的设计值S重力荷载代表值效应;GE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尚应乘以相应的增大系数或调整系数;HK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尚应乘以相应的增大系数或调整系数;EVS相应的作用分项系数;WVHG,风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应取02。10高层建筑按空间整体工作计算时,要考虑哪些变形(10分)梁的弯曲、剪切、扭转变形,必要时考虑轴向变形;(4分)柱的弯曲、剪切、轴向、扭转变形;(3分)墙的弯曲、剪切、轴向、扭转变形。(3分)11为什么计算高层建筑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时可以不考虑活荷载的折减和活荷载的不利布置在高层建筑中,恒荷载较大,占了总竖向荷载的85以上。活荷载相对较小,所以在实际工程中,往往不考虑折减系数,按全部满荷载计算,有在设计基础时考虑折减系数的。在计算高层建筑结构竖向荷载下产生的内力时,可以不考虑活荷载的不利布置,按满布活荷载一次计算。因为高层建筑中,活荷载占的比例很小(住宅、旅馆、办公楼活荷载一般在1525KN/内,只占全部竖向荷载的1015),活荷载不同布置方式对结构内力产生的影响很小;再者,高层建筑结构是复杂的空间体系,层数、跨数很多,不利分布情况太多,各种情况都要计算工作量极大,对实际工程设计往往是不现实的。五计算题1某十二层的框架剪力墙结构(阻尼比为005),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地震加速度为02G(即),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即),结构基本周期,结构总重60MAX30GTST0115力荷载代表值,按底部剪力法计算结构多遇地震下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KNGNJJE814501EKF解05416039MAX901TGKNGEEQ2814585FEQEK3786901考试时、会给出,其他公式要记住。MAXGTE第四章框架结构一填空题1用D值法计算水平荷载下框架内力有三个基本假定假定楼板在其本身平面内刚度为无限大,忽略柱轴向变形,忽略梁、柱剪切变形。2在进行框架结构设计时,梁截面高度可初步选为,且高宽比满足于。BBLH18/04/BH3采用分层法计算竖向荷载下框架内力的两个基本假定是指在竖向荷载下,框架的侧移不计;每层梁上的荷载对其他层梁的影响不计。二选择题1抗震等级为二级的框架结构,框架柱的剪力设计值应如何确定(C)CVA、剪力设计值取考虑水平荷载组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所属事业单位第二次招聘工作人员2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山西长治市妇幼保健院招聘合同制工作人员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浙江宁波市奉化区部分机关事业单位编外后勤人员招聘1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浙江绍兴市上虞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招聘编外用工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广东广州市天河区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四川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医疗卫生辅助岗招募11人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上海科技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10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制造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与管理方案
- 2025四川德阳市旌阳区事业单位引进博士12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福建福州城投供应链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大学生新时代劳动教育教程全套教学课件
- JT-GQB-015-1998公路桥涵标准钢筋混凝土圆管涵洞
- 新质生产力-讲解课件
- 2024年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2024年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75%)
- 垃圾分类巡检督导方案
- 乳制品配送服务应急处理方案
- 法院结案书样本合集3篇
- 游标卡尺使用培训课件
- 公司收款授权委托书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