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习题_第1页
医学心理学习题_第2页
医学心理学习题_第3页
医学心理学习题_第4页
医学心理学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绪论一A型单选题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11977年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人是A笛卡儿DESCARTESRB恩格尔ENGLEGLC哈维HARVEYD冯特WUNDTW(1879年在德国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E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2关于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不正确的描述是A心理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是观察法和实验法B观察法的观察是指对被观察者的外显行为进行观察、测量以及记录C实验法的数据资料收集需要观察获得D实验法区别于观察法的最主要特征是控制条件E以上均不正确3促进医学模式转变的因素不包括A疾病谱顺位的变化B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作用增强C人们需求层次的提高D现代人心身素质降低E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4以下哪一组为当今人类的主要死因A心血管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B心血管病、感染性疾病、精神病C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营养不良D传染病、意外伤害、寄生虫病E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消化系统疾病5与目前人类死亡原因有关的行为危险因子指A吸烟、酗酒B滥用药物C过量饮食和肥胖D运动不足E以上都是6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建立于A1789年B1869年C1879年D1897年E1797年7通过言语引导,主要根据当事者的言语反应内容来“观察”其行为内容和特征的研究方法是A实验法B调查法C观察法D心理测验法E会谈法8华生创立的学派主要研究人的A欲望B本性C情绪D行为E冲突9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心理活动和行为B情绪和行为C心理活动和观念D智力和观念E智力和情绪10所谓医学模式是指A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B内科、外科和儿科学C人们对疾病和健康的基本观点D西医和中医E医学和心理学的交叉科学11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创始人是A华生B冯特C比奈D沃尔夫E斯金纳212有目的的操纵自变量并严格控制影响因变量的所有变量,选用客观指标,并用计算工具处理数据已进行研究的方法是A实验法B调查法C观察法D心理测验法E心理评定量表法13属于行为主义学派的人物是A华生B坎农C塞里D冯特E西蒙141977年,美国医生恩格尔提出的医学模式是()A机械医学模式B神灵医学模式C经验医学模式D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E整体医学模式15关于医学模式的观点错误的是()A是一种哲学观在医学上的反映B随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C“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并不排斥生物医学的研究D新的医学模式以身心一元论为基本指导思想,坚持病因一元论的观点E医学心理学促进和推动了医学模式的转化16最先提出了“医学心理学”这一术语的学者是()A洛采B弗洛伊德C比奈D塞里E坎农17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A脑与行为的关系B心身关系C心理障碍D医患关系E以上都是18在控制条件下以人为的改变某些变量(自变量)来观测其它变量的变化的方法是()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会谈法E测验法19潜意识理论属于()A精神分析学派B行为主义学派C人本主义学派D心理生理学理论塞思E认知学说20当前占据主导地位的医学模式是A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警B生物医学模武C自然哲学医学模式D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E形而上学医学模式21当前占据主导地位的医学模式的提出者是A奥地利的弗洛伊德B德国的恩格斯C美国的罗杰斯D美国的恩格尔E美国的卡特尔22医学心理学发展简史按顺序可以分为()A神灵时代自然哲学时代科学心理学时代B自然哲学时代神灵时代科学心理学时代C科学心理学时代神灵时代自然哲学时代D自然哲学时代科学心理学时代神灵时代E神灵时代科学心理学时代自然哲学时代23下列有关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正确的是()A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B潜意识是三者中最小的部分C大部分心理活动是在意识中进行的D被压抑下去的欲望存在于前意识中E前意识位于意识之前24所谓医学模式是指A医学和心理学的交叉模式B临床工作者的思维方式C人们对健康的基本认识和对策D一段时期内人们对疾病和健康的基本观点E临床医学工作的出发点325属于人本主义学派的是()A沃尔夫B坎农C桑代克D西蒙E马斯洛26不良行为主要是通过学习获得的是哪个学派的观点()A精神分析学派B行为主义学派C人本主义学派D心理生理学理论E认知学说27主要研究心理测验和心理治疗的学科是()A临床心理学B健康心理学C生理心理学D神经心理学E护理心理学28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建立于()A莱比锡大学B剑桥大学C牛津大学D哈佛大学E斯坦福大学29对心理生理学说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不包括()A塞里B沃尔夫C坎农D华生E巴甫洛夫30精神分析学说的创始人是()A弗洛伊德B冯特C马斯洛D沃尔夫E斯金纳31当前占据主导地位的医学模式的提出时间A1796年B1879年C1905年D1977年E191032心理科学的诞生时间是A1796年B1879年C1905年D1977年E1908年33属于行为主义学派的人物是巴甫洛夫A冯特B罗杰斯C斯金纳D马斯洛E塞里34华生创立的学派主要研究人的A行为B自我C本能D情绪E潜意识35功能主义的创始人是A德国的冯特B美国的詹姆士C德国的詹姆士D美国的华生E美国的卡特尔36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代表人是A比奈B弗洛伊德C卡特尔D皮亚杰E冯特37下列关于医学心理学的观点不正确的是A是医学的分支学科B既是自然科学也是社会科学C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D研究心理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E上述都正确38当前占据主导地位的医学模式认为,对人类的疾病、健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是A个体先天的生理素质水平B生理因素与心理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C个体所处的社会压力状况D个体自幼的家庭教育背景E个体的家庭经济状况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二个及以上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医学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A心理障碍B心身疾病C医患关系D心理卫生E躯体疾病2有关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正确的是A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潜意识和无意识B意识是三者中最小的部分C大部分心理活动是在意识中进行的D被压抑下去的欲望存在于潜意识之中E无意识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主要部分43心理现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它们是A心理过程B意志过程C情感过程D人格E自我意识4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描述正确的是A承认心理社会因素是致病的重要原B全面了解病人,包括他们的心理状态,是诊断、治疗的重要前提C强调疾病的独立性D应用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措施E上述都正确5医学心理学的任务包括A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心理社会因素的作用规律B研究心理评估手段在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中的作用C研究人格特征或行为模式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健康中的意义D研究如何运用心理治疗的方法达到治病防病与养生保健的目的E以上都正确6属于心理动力学派的理论是A心理活动可以分为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B人的心理发展理论C自我实现D学习理论E人本主义理论7下列关于医学心理学的观点正确的是A研究心理行为与健康和疾病三者的关系B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C既是自然科学也是社会科学D是医学的分支学科E以上都正确三B型选择题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享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某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A美国心理学家华生B德国心理学家冯特C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D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E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1以经典的条件反射实验解释行为是后天学习的结果的人E2用实验方法对记忆进行研究,揭示了遗忘规律的学者为C3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从而标志着科学心理学诞生的人B4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A5第二章心理学基础一A型选择题1关于左、右大脑半球高级功能,正确的说法是()A左大脑半球是优势半球B右大脑半球无语言功能C两半球机能的侧向化与年龄和利手无关D两半球机能相互分工、协同和补充2人的心理是()A人脑的功能B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的、能动的反映C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发展起来的D以上都是3心理过程不包括A认识过程B情感过程C情绪过程D人格E意志过程4下列属于心理过程的心理现象是A意志B气质C兴趣D能力E动机5心理的实质是A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B心理是主观想象的反映。C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D心理是想什么就反映什么E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6、心理过程包括()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B感觉、知觉、记忆C人格倾向性、人格特征、自我意识系统D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E能力、气质、性格7心理过程不包括A思维B心境C性格D意志E记忆8下列心理现象属于心理过程的是A意志B兴趣C能力D动机E性格9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叫做A感觉B知觉C联觉D感受性E观察10注视电灯光之后,闭上眼睛一般会出现一个灯的光亮形象出现于黑色背景之上,这是A正后像B负后像C遗觉像D听觉像E以上都不是11强烈的声音刺激可使牙痛得更厉害是因为存在A感觉的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的相互作用D联觉E以上都不是12有6个黑点,两个两个彼此接近,而与其它黑点相距较远,则被知觉为三组而不是孤立的六个点,这是因为知觉具有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E适应性13关于记忆错误的说法是A人们对人物、景象的形象以及声音、气味等的记忆都属子形象记忆B人们对定理、公式的记忆,对自己思想的记忆都是逻辑记忆C情绪记忆即能推动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又能制止某些行为,回避有危险的事物6D骑自行车、打字等熟练技巧的记忆属于运动记忆E任何记忆的完成都是靠其中的某一种记忆方式14短时记忆的持续时间约为A0252秒B510秒C30秒1分D12分E23分15儿童早期的知识、技能的获得,多半由潜移默化得来,这是A有意记忆B无意记忆C机械记忆D意义记忆E抽象记忆16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对掌习新知识、技能和解决新问题所产生的影响是A知觉特点B定势C功能固着D迁移E干扰17关于液体智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涉及以往的教育、训练和知识的积累B与后天环境有关C牵涉到问题解决的适应性和灵活性D形成后较少改变E以上都对18遗忘的学说不包括A压抑学说B自然消退学说C提取学说D干扰学说E以上都是19人的知觉的选择性不依赖于EA对象与背景的差别B主体的视力水平C对象的组合D对象的运动20将灰色的方块放在绿色的背景上,可使灰色的方块带有A黄色的感觉B红色的感觉C蓝色的感觉D绿色的感觉21影响解决问题的心理因素不包括A知觉特点B定势C年龄D功能固着22发散式思维又称A求同性思维B求异性思维C求解性思维D创造性思维23定势对问题的解决A有积极作用B有消极作用C无任何作用D有时有积极作用,有时有消极作用24感觉是A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属性的反映B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C脑对作用于各种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属性的反映D脑对作用于各种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E脑把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的反映25人以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映称为A思维B表象C想象D创造E幻想26感受性的大小用的值的大小来度量A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受性D差别感觉阈限E韦伯定律27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称为A思维B表象C想象D创造E幻想28、知觉是对客观事物哪种属性的反映()A个别B整体C本质D主要E特定29、红、橙、黄等颜色使人有温暖的感觉,这属于感觉的哪种特性()A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的相互作用D联觉E强化30、影响疼痛的心理社会因素不包括()7A情绪的影响B对疼痛的原因和后果的评价C文化教育D医疗服务水平E早期经验31关于记忆的概念的理解,错误的是()A是一种很重要的心理过程,贯穿在人的各种心理活动之中B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基本环节C保持过程体现了人脑对识记材料的主动加工D对识记的事物不能再认或回忆,必须重新学习才能再认或回忆的现象是暂时性遗忘E直观的、形象的、有意义的材料比抽象的、枯燥的材料识记效果好32人们用符号、定理、定律来演算题目,属于()A语词逻辑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聚合思维D发散思维E创造性思维33遗忘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但除外()A时间B识记材料的数量C识记材料的质量D识记材料的性质E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34知觉的基本特征不包括A整体性B稳定性C理解性D恒常性E选择性35短时记忆的容量为A52个组块B62个组块C72个组块D82个组块E92个组块36“杯弓蛇影”是一种()A幻觉B病理性错觉C生理性错觉D情绪E感觉37下列对于遗忘规律的描述,正确的是A匀速减少B先慢后快C先快后慢D时快时慢38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材料的干扰称为A交互抑制B前后抑制C前摄抑制D倒摄抑制39“久在芝兰之室而不闻其香”表现的是感觉性变化规律中的A感觉适应B感觉相互作用C感觉对比D感觉麻痹40在考试中采用概念型选择题,从记忆看,是测验学生对知识的()A回忆B识记C迁移D再认4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智力和情绪B心理活动和行为C情绪和行为D心理过程和观念42灰色的纸放在白色背景上显得比较暗,是因为A感觉适应B感觉相互作用C感觉对比D感受性提高43对于感觉和知觉,以下论述不正确的是A知觉是感觉的总合B感觉和知觉均属于认知过程C知觉的产生不完全依赖于客观刺激D感觉是知觉的基础44能够保证人们在外界环境在一定范围变化的情况下,按照事物本来面目去认知的是A知觉的选择性B知觉的整体性C知觉的理解性D知觉的恒常性45对于疼痛,以下观点正确的是A疼痛是身体创伤后的本能反应B疼痛强度与身体创伤程度成正比C疼痛是一种感觉D疼痛是一种心理过程846读了柳宗元的江雪,头脑中出现一幅“寒江独钓图“,这是一种()A创造想象B无意想象C创造思维D再造想象47长时记忆的时间是A1分钟以上B1小时以上C1天以上D1个月以上48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材料的干扰称为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前后抑制D相互抑制49人脑对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内在规律性的反映,这是思维的()A概括性B抽象性C间接性D逻辑性50灰色的纸放在黑色背景上显得比较亮,是因为A感觉适应B感觉相互作用C感觉对比D感受性提高51注意的两个特征是()A广泛性与集中性B指向性与稳定性C广泛性与稳定性D指向性与集中性52赤手玩过雪之后,用自来水洗手觉得水温比平时高,这是因为A感觉适应B感觉同时对比C感觉继时对比D感觉相互作用53信息从短时记忆阶段得以转入长时记忆阶段的关键是A及时复习B复述C注意D深度加工54下列属于情感过程的是A知觉B记忆C需要D兴趣E愤怒55从情感范畴来看,廉洁奉公是一种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情操E以上均不是56情绪的认知学说的提出者是A坎农CANNONWBB兰格LANGEC麦克林MACLEAND沙赫特SCHACHTERSE詹姆士JAMES57关于情绪情感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适度的焦虑能发挥人的最高学习效率B低焦虑者在情绪压力下可提高工作效率C人际情感是人际交往中与彼此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相联系的内心体验D人际情感具有短暂易变性,直接影响和反映人际关系的亲近程度E情绪具有明显的生理成分,直接关系到身心健康5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一种A情操B美感C激情D心境59比较微弱又比较持久的情绪状态指的是()A情绪B心境C应激D激情60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A前提(目的)B核心(克服困难)C基础D方向61青少年的情绪情感特点不包括A情感丰富B倾向定型性C情绪稳定性D情绪强烈性62情绪情感是A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B人脑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态度体验C人脑对个体需要的态度的体验D人脑对客观事物引起的生理变化的反应9E人脑对客观事物引起机体变化的反应63下列哪项不是对心境的描述A一种微弱的情绪状态B一种持续存在的情绪状态C一种情感状态D使各种情绪和体验都带上情绪色彩E一种弥散的情绪状态64强调情绪的产生是由外界环境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对外界环境刺激的认知过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的情绪理论称为A坎农巴德学说B詹姆士兰格情绪学说C伊扎德的情绪理论D沙赫特辛格的情绪理论E阿氏认知评价学说65崇尚自然、欣赏艺术、提倡文明体现的是情感的A理智感B美感C道德感D责任感E同情感66下列哪项不是情绪情感的特征A是个体适应环境的重要手段B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与自身需要的联系)C可以影响活动效率D会引起生理变化E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引起的机体的变化的反应67激情是指A快乐时的情绪B短时爆发的情绪C积极的情绪D持续时间较久的情绪E短时微弱的心境68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认为,情绪的产生是外界环境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认知过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外界环境的刺激B机体的生理变化C认知过程D丘脑E反射69热爱祖国、嫉恶如仇、团结友爱、有崇高的集体荣誉感和国际人道主义的情感属于A理智感B美感C道德感D责任感E同情感70对于情绪情感的概念的理解不恰当的是()A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B人本身的生理状态也可以成为情绪情感的来源C在情绪和情感的产生过程中,需要起着关键性作用D情绪情感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态度E两极性是情绪情感的重要性质71情绪三因素理论提出者是()A坎农B兰格C阿诺德D沙赫特E以上都不是72情绪情感的作用表述不正确的是()A积极的情绪情感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B消极的情绪情感会影响工作效率C只有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才能发挥最佳工作效率D情绪是心身联系的纽带,临床上许多常见病都与不良情绪有关E人际情感一旦形成就不易改变73心境是情绪状态的一种,其特点不包括()A影响主体对事物态度的体验B具有弥散性C强度微弱D持续时间较久E强度适中74注意的分配是指()10A同一时间意识能清楚把握的对象的数量B意识能长时间地保持在所选择的对象上C任务要求时意识由一个对象转到另一个对象D同一时间内把意识指向不同的对象75下列关于情绪和情感的论述,正确的是A情绪具有冲动性B情绪是人类特有C情感是情绪的外在表现D情绪是情感的本质属性76下列哪项不是情绪情感的特征A可以引起生理变化B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引起的机体变化的反应C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D可以影响活动效率77激情是一种A短时爆发的情绪B积极正性的情绪C持续较久的情绪D短时微弱的情绪78关于情绪情感的特征,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属于人格的组成部分B是一个心理过程C可以影响活动效率D可以会引起生理变化79情绪与情感是以()为中介的反映形式。A需要B动机C态度D认识80崇尚自然、欣赏艺术、提倡文明体现韵是情感的A理智感B道德感C责任感D美感81需要完成复杂的认知任务时,效率最高的情绪状态是A完全安静心境B相对低度焦虑C相对中等焦虑D相对高度焦虑82与盲从相反的良好意志品质为A自觉性B果断性C坚韧性D自制力83观察能力属于能力中的A特殊能力B一般能力C操作能力D机械能力84由于缺乏准备,不能处理、驾驭或摆脱某种可怕或危险情景时所表现的情绪体验是()A快乐B悲哀C愤怒D恐惧85喜笑颜开是一种与快乐情绪情感有关联的行为活动,称为(A)A面部表情B言语表情C身段表情D手势表情86爱国心是一种A理智感B道德感C责任感D美感87完成较为简单的任务时,效率最高的情绪状态是A完全安静心境B相对低度焦虑C相对中等焦虑D相对高度焦虑88一个年轻人在公交车上坐在“老幼病残孕”专座上,拒绝把座位让给身边的老人,受到周边人的指责。周边人的行为体现的是A理智感B美感C道德感D责任感89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产生的主观体验是()A理智感B美感C激情D道德感90要想完成复杂的认知任务,最适宜的情绪状态是11A宁静心境B低度焦虑C中等焦虑D高度焦虑91性格是属于心理现象中的A认知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人格特征92与动摇、执拗相反的良好的意志品质为A自觉性B果断性C坚韧性D自制力93各种能力最完备的结合,称为A技能B才能C知识D经验94沙赫特辛格的情绪理论强调情绪产生的原因是A外界环境刺激决定B机体生理变化决定C内在认知过程决定D以上三因素共同决定95下列关于情绪和情感的区别的论述,正确的是A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B情绪是情感的本质核心C情绪是人类所特有的D情感具有很强的动力性96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社交属于A尊重的需要B安全的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归属和爱的需要E生理的需要97关于气质的正确说法是A影响人的记忆水平B影响人的智力水平C影响人的行为态度D太抽象,不可捉摸E具有可变性98性格最主要的特征表现在A现实态度B意志特征C情绪特征D道德特征E理智特征99马斯洛认为需要的最高层次为A归属与爱B自我实现C尊重D安全E生理100“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强调的是人格的A整体性B稳定性C独特性D社会性E倾向性101人对客观现实稳定的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模式称为A兴趣B能力C气质D理想E性格102不属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是A生理的需要B安全的需要C地位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E自我实现的需要103“想吃蛋糕,又担心肥胖”的动机冲突属于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双重趋避冲突E双趋双避冲突104“贾府里的焦大,不会爱林妹妹”强调的是人格的A整体性B稳定性C独特性D社会性E倾向性105顺利完成各种活动所需的基本能力称为A特殊能力B才能C智能D一般能力E创造能力106从生理基础来看,神经过程为强、均衡、而灵活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属于A兴奋型B活泼型C安静型D抑制型E焦虑型107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坚定、勇敢、自制和顽强的特点,属于性格的特征A态度B情绪C意志D智力E理智108提出了需要层次论12A罗杰斯B桑代克C斯金纳D马斯洛E华生109“前有狼,后有虎”的动机冲突属于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双重趋避冲突E、双趋双避冲突110对于缺乏毅力的学生,应特别注意培养他的()A果断性B坚韧性C自制性D自觉性E顽固性111、按照希波克拉底对气质的分类,不属于气质类型的是()A多血质B黏液质C胆汁质D神经质E抑郁质112、性格的特征不包括()A对现实的态度B意志特征C情绪特征D应激特征E理智特征113、意志活动的基本特征包括()A有目的的行动、克服困难的行动、随意运动B确定目的、克服困难、实现目标C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性D知、情、意E以上都不是114、艾森克认为人格具有下列几个维度()A情绪性维度、气质性维度、稳定性维度B情绪性维度、内外向维度、精神质维度C气质性维度、内外向维度、稳定性维度D气质性维度、情绪性维度、意志性维度E内外向维度、精神质维度、稳定性维度115、人格形成的标志是()A自我意识的确立B社会化程度C社会角色认同D自我意识的确立和社会化E自我意识确立和社会角色认同116、研究表明,具有C型人格特征的人易患()A冠心病B糖尿病C恶性肿瘤D哮喘E偏头痛117、某冠心病患者想接受冠脉搭桥治疗,但又担心术中出现意外,这属于()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双重趋避冲突E多重趋避冲突118、某患者,说话快,走路快,做事效率高,但脾气暴躁,容易激动,常因与别人意见不一致而争辩。其行为类型属于()AA型行为BB型行为CC型行为DD型行为EE型行为119、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A人格B能力C气质D性格E动机120、属于一般能力的有()A表现能力B曲调感C节奏感D色彩感E记忆力121、智力的核心成分是()。A创造能力B抽象思维能力C观察力D记忆力E想象力122与武断、优柔寡断相反的良好意志品质为A自制力B自觉性C坚韧性D果断性123关于气质的正确说法是A决定人的人际关系B决定人的反应速度C决定人的记忆水平D决定人的智力水平124从生理基础来看,神经过程为强、均衡、不灵活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属于A兴奋型B活泼型C安静型D抑制型125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需要的最低层次为13A生理需要B归属与爱C安全D自我实现126社会学习理论关于人格的观点中,不正确的是A通过后天学习形成B自我实现是人格形成的基本动力C外在环境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作用D强化对于行为的形成意义重大127“实现的趋势”的理论归于A精神分析B行为治疗C人本主义D认知治疗128绘画能力属于能力中的A特殊能力B一般能力C操作能力D机械能力129具有安静沉着、注意稳定、情绪反应慢、持久而不显露特征的气质类型是A多血质B粘液质C胆汁质D抑郁质130关于气质的正确说法是A影响人的记忆水平B影响人的智力水平C影响人的行为速度D太抽象,不可捉摸131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坚定、勇敢、自制和顽强的特点,属于性格的A意志特征B理智特征C态度特征D情绪特征132马斯洛认为人的所有需要中,最后出现的是A归属与爱的需要B自我实现需要C生理需要D安全需要133下列有关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论述中正确的是A人格由本我、自我和原我三部分组成B本我遵循理想原则C自我遵循现实原则D原我遵循完美原则134()对特质进行了分类。他把特质分为根源特质和表面特质。A奥尔波特B卡特尔C艾森克D荣格135在各种人格理论中,更为重视童年期经历影响的人格理论是A精神分析理论B行为主义理论C人本主义理论D认知理论136粘液质的突出特征之一包括A活泼好动,兴趣广泛B注意稳定持久C性急,易冲动D内心情感体验深二多项选择题1关于学习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心理学家对行为的性质和行为的改变过程的解释有联结论和认知论两大学派B经典的条件反射是一种联结式学习C条件反射的形成解释了人类众多复杂行为形成的机理D认知学习理论认为错误的观念或不正确的认知过程是导致不良行为和情绪的原因2心理过程包括A认知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人格特征3下列关于人的心理的解释正确的是A是脑的功能B是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C是人的主观印象D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4思维的两大特征是A逻辑性B连贯性C间接性D概括性145对事物的知觉具有以下特点A以感觉为基础B受以往知识经验的影响C是感觉的叠加D不同的人是不同的6遗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A时间B识记材料的数量C识记材料的质量D识记材料的排列顺序7知觉的基本特征包括A恒常性B理解性C整体性D分散性8从遗忘曲线可以看出,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主要表现为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时快时慢D最后稳定于一个水平9情感的特征包括A情感是人特有的B情感产生和精神需要有关C情感外部表现不明显D情感冲动性小,持续时间短暂10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包括A情绪是情感的过程B情感是情绪的体验C情感是人类特有D情绪具有冲动性11从气质类型角度来看,红楼梦中的林黛玉A属于抑郁质B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为安静型C情绪兴奋性高而体验深D不均衡不灵活12属于双避冲突的是A鱼与熊掌不能兼得B进退维谷C想吃鱼又怕腥D后有追兵前有大河13按需要的起源和发展,可以把需要分为A生物性需要B心理性需要C社会性需要D物质性需要14艾森克的人格理论认为,人格特质包括A情绪稳定性B内外倾C精神质D神经质15下列有关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中正确的是A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交互作用而组成B本我遵循“快乐原则“C遵循现实原则的不是自我D以上观点均正确16按需要的对象和性质,可以把需要分为A自然需要B物质需要C社会需要D精神需要17社会学习理论关于人格的观点包括A通过学习形成B外在环境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作用C自我实现是人格形成的动力D人格具有稳定不变的特质18能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有()A刺激物的强度B刺激物的新异性C刺激物的对比关系D间接兴趣19注意分配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是()A动作B自动化的C熟练的D新奇的20下列属于基本社会性需要的是()A依恋需要B探究需要C交往需要D成就需要三B型选择题A有意识记B无意识记C意义识记D联想识记E机械识记151不需要理解的“死记硬背”属于2有明确目的、要付出意志努力的识记是3对所要识记的内容有了充分理解的识记为A能力B气质C性格D人格E行为4表现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B5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A6人的各种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D7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及与之相应的行为模式C第四章主要理论流派一、A型单选题1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分为无意识和意识两大层次,二者之间为A前意识B潜意识C中间意识D浅意识2弗洛伊德认为()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深层结构,其中包括原始冲动和本能。()A前意识B本我C意识D潜意识3弗洛伊德认为()则是心理结构的表层,它面向外部世界,是外在世界的直接感知。A无意识B自我C意识D前意识4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把人格分为()三个部分。A本我、自我和他我B本我、自我和超我C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D本能自我、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5弗洛伊德把代表良心或道德力量的人格结构部分称为A自我B超我C意识D理想自我6经典条件反射把环境刺激对个体行为的促进作用称为()A强化B消退C有效D泛化7斯金纳进行的动物行为实验研究称为()A杠杆动作研究B经典条件反射C奖励惩罚研究D操作条件反射8行为发生后积极的刺激增加,导致了该行为增强的操作条件反射称为()A泛化B正强化C积极刺激D有效刺激9行为发生后引起消极的刺激增加,导致该行为减弱的操作条件反射称为()A消退B惩罚C负强化D泛化10饮酒后感到“烦闷解除”,逐渐形成了饮酒的嗜好,这属于()A惩罚B消退C正强化D负强化6精神分析把无法被个体感知的心理活动称为()A催眠状态B潜意识C前意识D消失的意识7下列不属于精神分析人格理论的内容是()A自我B本我C潜意识D超我8贝克(BECKAT)认为认知是情绪和行为反应的中介,这一观点是指()A不同的情绪反应导致不同的认知评价,然后引起不同的行为反应16B不同的行为导致不同的认知评价,然后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C不同的生活事件导致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D生活事件经过个体的认知评价导致相应的情绪和行为反应9现代心身作用的生理机制研究涉及()A心理神经内分泌学B心理神经免疫学C现代分子生物学D以上都是10罗杰斯认为儿童自我不协调的原因是()A条件性积极关注所致B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距离接近C无条件性积极关注所致D潜能发展的阻碍11贝克认为,从童年期开始,人们通过生活经验建立起来的()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形成了人们对自己和世界的假设。A行为方式B个性特征C情绪特点D认知结构12街上遇见一位同事匆匆走过,未打招呼,于是心里想“我什么地方得罪他了他见我不理。”这种缺乏事实根据,草率地下结论的认知曲解为()。A选择性概括B过度引申C任意推断D过度夸大和过度缩小13将一切不幸事故或别人生病等归于自己的过失,引咎自责,如一位朋友病故,责备自己忙于个人的事务而未能照顾朋友,为此内疚不已。这种认知曲解为()A乱贴标签B个人化C过度夸大D任意推断14一位母亲因不慎打碎一只碗,就断定自己不是一位好母亲。这种在一个小小失误基础上,作出关于整个人生价值的结论的认知曲解称()。A过度引申B任意推断C选择性概括D乱贴标签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几项属于弗洛伊德理论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A口欲期B肛欲期C青春期D生殖期2下列哪几项属于弗洛伊德分区观点中的心理结构层次。()A无意识B前意识C自我意识D意识3以下哪几项是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层次的观点。()A人类的心理活动分为无意识和意识,中间为前意识B无意识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深层结构,包括社会道德准则C前意识的功能是在意识与无意识之间从事警戒任务D意识是心理结构的表层4以下哪几项是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观点。()A本我遵循快乐原则B自我代表现实原则而起作用C超我代表良心和道德力量D自我要同时协调本我、超我和现实三方面的要求5以下哪几项不符合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层次的观点。()A人类的心理活动分为无意识和意识,中间为前意识B无意识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深层结构,包括社会道德准则17C前意识的功能是在意识与无意识之间从事警戒任务D通过意识的努力,无意识中的内容就能进入意识6以下不服和哪几项符合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观点。()A本我遵循现实原则B自我遵循快乐原则C超我代表良心和道德力量D超我要同时协调本我、自我和现实三方面的要求7以下哪些是巴甫洛夫的贡献。()A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B提出了经典条件反射理论C提出了工具条件反射理论D提出了行为脑机制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第五章心理评估一A型选择题1心理评估的常用方法不包括A调查法B观察法C个案法D测验法E作品分析法2关于心理测验的常模,错误的叙述是A目前同类心理测验工具只需建立一个常模B标准化样本是建立常模的依据C不同测验的常模具有不同的涵义D由于心理现象很复杂,常模的建立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E以上说法均错3下列测验中采用投射法的是AMMPIBSCL90C16PFDTATESAS4投射法经常应用于AA人格测验B智力测验C特殊能力测验D神经心理学测验5心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的关系是A信度和效度没有关系B信度和效度成反比关系C信度受效度的制约D效度受信度的制约6下列属于精神症状评定量表的是AMMPIBEPQCSCL90DHR7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的心理品质及水平所作出的鉴定称为A心理测验B心理测量C心理评估D心理诊断E心理咨询8对日记、书信等文化性创作进行分析的心理评估方法为A调查法B观察法C会谈法D作品分析法E心理测验法9信度是指A心理测验的有效性B心理测验的可靠性C心理测验的鉴别性D心理测验的参考性E心理测验的标准性10测验工具能够测量出其所测验项目的真实程度称为A效度B效能C信度D可信E常模11投射测验是一种A智力测验B人格测验C神经心理学测验D精神症状测验E适应行为测验12用于脑器质性损害辅助诊断与行为关系研究的心理测验为A智力测验B人格测验C成就测验D投射测验EHR测验1813采用档案、文献及与当前问题有关的资料进行心理评估的方法为A调查法B观察法C会谈法D作品分析法E心理测验法14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量化的手段对心理现象或行为加以确定和测定称为A心理测量B心理评估C心理诊断D心理咨询E心理治疗15效度是指A心理测验的测验结果分数是否符合测验要求B测验结果与测量的心理特点之间符合的程度C选用心理测验时首先必须鉴定它的可靠性D同一测验测量结果分数相同,解释也应相同E相同测验,同一个人不同时间做,结果相同16测验工具在几次测验中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称为A效度B效率C信度D可信E常模17下列属于投射性测验的是A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B比奈智力测验量表CKOHS积木图案测验D主题统觉测验E90项症状自评量表18属于神经心理学测验的是A洛夏墨迹测验B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C比奈一西蒙量表D90项症状自评量表EHR成套测验19关于心理评估的说法正确的是()A又叫心理测验B是对个体的心理品质水平作出全面的鉴定C是一种测量工具,但使用不当也会造成严重后果D一般采用标准化数量化原则E种类繁多应用广泛20心理测验应遵循的原则是()A真诚、中立、回避B自强、自立、自省C信度、效度、常模D标准化、保密性、客观性E自主性、学习性、时效性21洛夏墨迹试验属于()A智力测验B人格测验C神经心理测验D诊断测验E评定量表22不属于评定量表的特点的是()A都是以自评的形式进行B材料无严格限制C简便易用D偏重于实用E使用者不必经特殊培训23比奈在1908年修订的智力量表中使用了()的概念A智力单位B智力商数C离差智商D比率智商E比率商数24以下属于人格测验的是()ASASBWAISCMMPIDSCL90ESDS25相对于其他心理评估方法,心理测验法的优点是A准确无误B容易便捷C适用范围广D数量化26应用心理测验的一般原则不包括A客观性原则B标准化原则C针对性原则D保密性原则27关于常模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A只有对某个群体的全体人员进行测查,才能建立有效的常模B常模是解释测验分数的基础C常模可靠关键是取得代表性被试样本D测验中所得原始分数须与该测验常模比较才有意义1928下列有关离差智商的说法,正确的是A最早在斯坦福一比奈量表中使用B离差智商是以被试自身年龄作为参照的C离差智商智力年龄生理年龄100D是目前最常用的智商表示方法29EPQ问卷的理论基础是A艾森克人格理论B卡特尔人格理论C阿尔伯特人格理论D罗杰斯人格理论3016PF问卷的理论基础是A艾森克人格理论B卡特尔人格理论C阿尔伯特人格理论D罗杰斯人格理论31心理评估收集信息时,常用的方法不包括A心理测验法B作品分析法C观察法D咨询法二多项选择题1应用心理测验的一般原则是A标准化原则B专业化原则C保密性原则D客观性原则2标准化的心理测验应具备下列条件A效度、信度B随机使用指导语C常模、统一的测试条件D统一的记分标准3属于人格测验的是AEPQB16PFCMMPIDBPRS4对于心理测验来说A主要采用问卷的方法进行B测验工具需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C需采用标准化的测验工具D用数量化手段对心理现象或行为加以确定和测定5关于常模A是测验取样的平均值B常模是否可靠关键是有无一个代表性的被试样本C测验中所得原始分数须与该测验常模比较才有意义D常模的建立需对少数特殊选择的样本进行反复筛查6心理评估收集信息时,常用的方法包括A心理测验法B作品分析法C咨询法D观察法7应用心理测验的一般原则包括A针对性原则B客观性原则C标准化原则D保密原则8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的操作测验包括A数字广度B图画补缺C物体拼凑D木块图形9医学心理学中,常用的评定量表大体可分为A智力测验量表B精神症状量表C神经心理测验量表D适应行为量表10下列有关比率智商的说法,正确的是A最早由韦克斯勒提出B比率智商是与被试自身进行比较的C比率智商智力年龄生理年龄100D就是人们常说得IQ11下列评定量表中,不属于自评的有A简明精神病量表B90项症状自评量表CHAMILTON抑郁量表D焦虑自评量表20三B项选择题A洛夏墨迹测验B主题统觉测验C比奈西蒙量表D90项症状检查表EHR成套测验1属于评定量表的为D2以讲故事为测验方式的投射测验量表3属于智力测验的为CAWAISBMMPICSL90DSDSESAS4常用的智力测验量表为A5常用的人格测验量表为B6常用的抑郁症状自评量表为D7常用的焦虑症状自评量表为E第六章心理应激一A型单选题1一般适应综合征(GAS)分以下三期()A警戒期、阻抗期、衰竭期B觉醒期、阻抗期、适应期C警戒期、阻抗期、适应期D觉醒期、阻抗期、衰竭期2关于目前心理应激概念,以下叙述不确切()A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应激反应等主要应激因素之间界限清晰B包含了应激是刺激物、是有害刺激的反应以及是多种中间变量的综合认识C应激刺激和应激反应均涉及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内容D应激是应激源、应激中间(介)因素和应激反应多因素的作用过程3表示生活事件(应激源)的强度最好用以下方式()A情绪焦虑程度B累计LCU的值C心身疾病发生率D转化为生物学指标4负性生活事件是指()A对人产生损害的事件B个体感觉不愉快的事件C与健康成负相关的事件D公认的有害事件5应激反应最妥切的含义是指个体因为应激源所致的()A生物、心理、社会、行为方面的变化B认识、意志、情绪、个性方面的变化C幻听、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方面的变化D心理障碍、心身障碍、心身疾病等心身病理方面的变化6与应激理论中的“心理应激反应”内涵差距最远的概念是()A临床医学症状学中的“心身反应”B临床医学中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C心理学概念中的“应激”情绪D心理学概念中的“动机冲突”7与健康和疾病关系最直接的应激心理反应是()A认知改变B情绪反应C个性改变D社会适应能力下降8应激生理反应的神经机制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调节()A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B丘脑下部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轴C丘脑下部垂体后叶轴D丘脑下部垂体前叶甲状腺轴219LAZARUS和FOLKMAN认为应激过程最关键的因素是()A认知评价B应对方式C个性特征D社会支持10应激过程中的认知评价受以下因素的影响()A生活事件的性质B个性特征C社会支持D以上均是11应对就是个体对生活事件及其伴随的心身不平衡状态所作的()A情绪调节B认识和行为努力C潜意识中的防御D求助活动12关于应对概念的错误叙述是()A应对的涵义是多维度的B应对与多种应激因素有相关性C应对保护个体免受应激损害的作用D应对活动涉及应激全过程13心理应对和心理防御机制概念分别来自()A心理应激理论和精神分析理论B同一种理论精神分析理论C同一种理论心理应激理论D精神分析理论和心理应激理论14所谓否认机制(DENIAL)是指()A调整认识,否定生活事件的消极方面B隐瞒事实,避免应激事件的产生C隐瞒事实,避免应激反应的产生D否定应激事件,降低潜意识中的焦虑15合理化机制(RATIONALIZATION)又称()A合理应对B文饰作用C白日梦D矫枉过正16个体与社会人和社团组织的精神上的和物质上的联系程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