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2014-2015学年湖北省武汉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_e1202ff69edc419_第1页
【试卷】2014-2015学年湖北省武汉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_e1202ff69edc419_第2页
【试卷】2014-2015学年湖北省武汉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_e1202ff69edc419_第3页
【试卷】2014-2015学年湖北省武汉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_e1202ff69edc419_第4页
【试卷】2014-2015学年湖北省武汉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_e1202ff69edc41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20页)20142015学年湖北省武汉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物理答题卷对应的表格中)1(3分)(2012天津)身高160CM的小明,利用自己的身体特征进行了以下估测,接近真实值的是()A教室宽5臂展,约8M(臂展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B教室长10步幅,约30M(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C课桌长4拃,约28M(拃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D物理课本厚1指宽,约10CM2(3分)(2014秋武汉期中)关于错误和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无关B在测量中应避免错误,而误差是不能绝对避免的C只要使用精密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产生误差D对一个物体的长度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3(3分)(2012秋崇安区校级期末)甲、乙二人各乘一台升降机,甲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乙也在匀速上升乙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甲在匀速下降则他们相对于地面()A甲下降,乙上升B甲上升,乙下降C甲、乙都下降,且甲比乙慢D甲、乙都下降,且甲比乙快4(3分)(2014秋武汉期中)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关于公式V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B速度V与路程S、时间T没关系C当速度V一定时,路程S与时间T成反比D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5(3分)(2007上海)甲、乙两小车同向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车的速度为10米/秒,乙车的速度为2米/秒C经过6秒,甲、乙两车相距2米D经过5秒,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米6(3分)(2014秋武汉期中)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A航模飞行器以11M/S的速度飞行B汽车以50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第2页(共20页)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S跑完全程D从30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S7(3分)(2013秋尚志市校级期末)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A放在玻璃罩中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去一部分,铃声明显减弱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后放在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拉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D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琴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8(3分)(2014秋武汉期中)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高速铁路和居民区之间设置隔声墙,是在人耳处减少噪声的B离同一说话人较近的听众比远处的听众感觉声音更响亮些,是因为不同远近的听众,声波的振幅不一样C通常女声比男声音调高,是由于女性声带振动比男性声带振动慢D医生利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是因为声波可以传递能量9(3分)(2007荆州)从物理学的角度对一下成语进行解释,正确的是()A震耳欲聋声音的响度很大B隔墙有耳声音的传播可以不需要介质C掩耳盗铃固体可以传声D耳熟能详声音的传播速度很大10(3分)(2013安徽一模)上物理课时,老师做了这样的演示实验在1标准大气压下,将0的冰放在敞口的烧瓶中加热,直到沸腾小红发现自己和另外三位同学根据记录数据,绘出的冰在物态变化全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象不同,如图所示,你认为正确的是()ABCD11(3分)(2014秋武汉期中)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寒冷的冬天早晨,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水凝固形成的B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因为水蒸气凝华附在肉上C冬天在室外看到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后形成的D冷却物体时,用0的冰和0的水效果一样,是因为它们温度相同第3页(共20页)12(3分)(2013陕西)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A山林中雾的形成B路面上水结冰C河面上冰雪消融D窗户玻璃上冰花的形成13(3分)(2011广东模拟)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发生漫反射时,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B光从空气射人水中传播速度不变C月食是因为光的反射而形成的D平面镜可以成实像14(3分)(2014秋武汉期中)如图所示,一束光线AB射到由两个平面镜组成的直角镜上,经两次反射后的射出光线为CD若将入射光线AB的入射角增加5,则射出光线CD的反射角将()A增加5B增加10C减少5D减少1015(3分)(2014秋武汉期中)“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一个月亮,如图,以为月亮掉进水中了,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关于水中月亮离水面的远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B井有多深,月亮就有多深C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D和猴子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二、填空题(本题包括1623题,每空1分,共35分)16(4分)(2014秋武汉期中)图中测量铅笔长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测量值是CM图中体温计的量程是,示数是17(2分)(2014秋武汉期中)如图是作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该图象,可以获取两物体运动情况的信息有(1)甲物体速度比乙物体速度;(2)两物体6秒钟后相距M第4页(共20页)18(1分)(2014秋武汉期中)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求汽车速度(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且保持不变)19(4分)(2005厦门)如图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振幅与时间关系的波形其中声音音调相同的是图和图,响度相同的是图和图20(3分)(2012哈尔滨模拟)唐诗夜泊枫桥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枫桥边客船里的人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是因为大钟受到撞击,产生而发出的,是通过传到人耳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传来的是“钟声”而不是“鼓声”或其他声音,实际上他是根据声音的来判别的21(2分)(2015长沙模拟)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保持尺的振动幅度不变,则钢尺发出声音的不同(均选填“响度”、“音调”和“音色”)22(4分)(2014秋武汉期中)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在烧杯上盖上硬纸片,是为了,当水沸腾时,看到水中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形成大量的,逐渐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某同学通过实验,记录第5页(共20页)的数据如表,可见水的沸点是当水沸腾后若用猛火继续加热烧杯中的水,温度计的示数(“升高”、“降低”、“不变”)时间(MIN)012345610温度()808589949898989823(5分)(2014秋武汉期中)在“探究固体熔化的实验”中把装着海波的试管放在烧杯的水中加热,而不是直接用火加热试管,是为了使海波表是一位同学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测量的数据和观察的现象,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熔化约用了分钟物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该物质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时间/MIN0123456789101112温度/72747677787980808080818283状态固态固液共存液态24(5分)(2014秋武汉期中)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2)请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回答SABCM;TBCS;VACM/S(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C点才结束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填“大“或“小“)25(5分)(2014秋武汉期中)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2)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3)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关系(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5)晶晶站在平面镜前,看到镜中自己的像,当她走近镜子时,镜中的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第6页(共20页)三、作图题(请保留必要的作图辅助线,2分4分4分10分)26(2分)(2013黔西南州)如图所示,一束光沿AO方向斜射到平面镜上,画出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大小27(4分)(2012哈尔滨模拟)如图所示,光线A、B为点光源S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请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在图中作出平面镜位置,并完成光路图28(4分)(2014秋武汉期中)如图,在房间的A处有一个点光源,MN是一面大穿衣镜,它的对面墙壁上有个小孔B,EF是另一个房间的墙壁,在FE上可以看到有两个光斑,试作出形成两个光斑的光路图三、计算题(共10分)29(10分)(2014秋武汉期中)某同学参加军训打靶,靶与该同学的距离为340M,从枪响后经过15秒该同学听到子弹击中靶的声音设空气阻力不计,子弹沿水平直线匀速飞行,声音速度为340M/S(1)站在远处的同学先看到枪口的火光后听到枪声,原因是(2)子弹离开枪口的速度是多少(3)靶距该同学多远时,他只能听到一次声音(计算保留二位小数)第7页(共20页)20142015学年湖北省武汉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物理答题卷对应的表格中)1(3分)(2012天津)身高160CM的小明,利用自己的身体特征进行了以下估测,接近真实值的是()A教室宽5臂展,约8M(臂展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B教室长10步幅,约30M(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C课桌长4拃,约28M(拃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D物理课本厚1指宽,约10CM【解答】解A、教室的宽一般接近10M;故8M符合生活实际;故A正确;B、教室的长度一般在15M左右,达不到30M;故B错误;C、单人课桌长在1M以内,双人课桌长在15M左右,不会达到28M;故C错误;D、物理课本厚约1CM,达不到10CM;故D错误;故选A2(3分)(2014秋武汉期中)关于错误和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无关B在测量中应避免错误,而误差是不能绝对避免的C只要使用精密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产生误差D对一个物体的长度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解答】解A、误差的产生与测量的工具有关,与测量的人和测量的方法都有关系;故A错误;B、在测量中应避免错误,而误差是不能绝对避免的;故B正确;C、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熟练实验技能等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C错误;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但不可能避免误差;故D错误故选B3(3分)(2012秋崇安区校级期末)甲、乙二人各乘一台升降机,甲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乙也在匀速上升乙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甲在匀速下降则他们相对于地面()A甲下降,乙上升B甲上升,乙下降C甲、乙都下降,且甲比乙慢D甲、乙都下降,且甲比乙快【解答】解(1)楼房静止在地面上,甲看到楼房在上升,看地面也应该是上升的,以甲为参照物,地面是向上运动的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甲一定是下降(2)楼房静止在地面上,乙看到楼房在上升,看地面也应该是上升的,以乙为参照物,地面是向上运动的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乙一定是下降的甲和乙都在下降,乙看到甲在下降,说明甲下降的速度比乙大所以以地面为参照物,乙是下降的,甲是下降的,并且甲下降的速度大于乙第8页(共20页)故选D4(3分)(2014秋武汉期中)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关于公式V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B速度V与路程S、时间T没关系C当速度V一定时,路程S与时间T成反比D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解答】解A、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一个定值,与S无关,故A错误;B、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与路程S、运动时间T没有关系,故B正确;C、在匀速直线运动中,V一定,路程S与时间T成正比,故C错误;D、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定值,与时间T无关,故D错误;故选B5(3分)(2007上海)甲、乙两小车同向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车的速度为10米/秒,乙车的速度为2米/秒C经过6秒,甲、乙两车相距2米D经过5秒,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米【解答】解A、乙路程和时间的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射线,路程和时间的比值速度是一个定值,乙做匀速运动;甲的图象是一条过100M的射线,随着时间的变化,路程不变,甲处于静止状态,所以A错误;B、因为甲是静止的,运动速度为0,所以B错误;C、经过6S,甲依然在100M处;由图象可知,乙在5S内运动的路程是10M,速度为2M/S,6S的时间内运动的路程SVT2M/S6S12M,甲和乙相距的距离为12M100M2M,所以C是正确的;D、由图象可知乙在5S内运动的路程是10M,甲静止,通过的路程为0M,所以D是错误的故选C6(3分)(2014秋武汉期中)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A航模飞行器以11M/S的速度飞行第9页(共20页)B汽车以50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S跑完全程D从30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S【解答】解航模飞行器的平均速度为11M/S;汽车的平均速度为50KM/H139M/S;百米赛跑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M/S;从30M高出竖直下落的物体的平均速度12M/S;显然,平均速度最大的是汽车故选B7(3分)(2013秋尚志市校级期末)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A放在玻璃罩中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去一部分,铃声明显减弱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后放在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拉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D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琴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解答】解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钟罩内空气抽去一些后,钟声明显减弱,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不符合题意;B、把正在发音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内,然后放入水中,人们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说明声音可知在空气和水中传播,不符合题意;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会导致声音的音调不同,不符合题意;D、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琴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说明琴弦发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符合题意;故选D8(3分)(2014秋武汉期中)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高速铁路和居民区之间设置隔声墙,是在人耳处减少噪声的B离同一说话人较近的听众比远处的听众感觉声音更响亮些,是因为不同远近的听众,声波的振幅不一样C通常女声比男声音调高,是由于女性声带振动比男性声带振动慢D医生利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是因为声波可以传递能量【解答】解A、在高速铁路和居民区之间设置隔声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故A错误;B、离同一说话人较近的听众比远处的听众感觉声音更响亮些,是因为距离声源距离不同导致的,实际上,该现象中声波的振幅是不变的,故B错误;C、女性声带振动比男性声带振动快,所以通常女声比男声音调高,故C错误;D、利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是因为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D正确故选D9(3分)(2007荆州)从物理学的角度对一下成语进行解释,正确的是()A震耳欲聋声音的响度很大第10页(共20页)B隔墙有耳声音的传播可以不需要介质C掩耳盗铃固体可以传声D耳熟能详声音的传播速度很大【解答】解A、震耳欲聋指的是声音太大了,将要把耳朵震聋了,说明声音的响度很大,所以A是正确的;B、隔墙有耳指的是隔着墙可以听到声音,说明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所以B是错误的;C、掩耳盗铃指的是捂住耳朵去偷铃铛,自己听不到,但别人可以听到,不能说明固体可以传声,所以C是错误的;D、耳熟能详指的是我们可以通过声音就可以知道是谁,靠的是不同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D是错误的故选A10(3分)(2013安徽一模)上物理课时,老师做了这样的演示实验在1标准大气压下,将0的冰放在敞口的烧瓶中加热,直到沸腾小红发现自己和另外三位同学根据记录数据,绘出的冰在物态变化全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象不同,如图所示,你认为正确的是()ABCD【解答】解冰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当冰熔完后,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升高到沸点,水沸腾,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图象B是正确的图象故选B11(3分)(2014秋武汉期中)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寒冷的冬天早晨,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水凝固形成的B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因为水蒸气凝华附在肉上C冬天在室外看到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后形成的D冷却物体时,用0的冰和0的水效果一样,是因为它们温度相同【解答】解A、“冰花”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在其内表面凝华为小冰晶;故A错误;第11页(共20页)B、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因为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冻肉,在其表面凝华成小冰晶,附在肉上;故B正确;C、冬天在室外看到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后的小水滴;故C错误;D、冷却物体时,用0的冰比0的水效果好,因为冰熔化时吸热;故D错误;故选B12(3分)(2013陕西)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A山林中雾的形成B路面上水结冰C河面上冰雪消融D窗户玻璃上冰花的形成【解答】解A、山林中的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不符合题意;B、路面上水结冰,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凝固放热,不符合题意;C、河面上冰雪消融,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熔化吸热,符合题意;D、窗户上冰花的形成,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凝华放热,不符合题意故选C13(3分)(2011广东模拟)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光发生漫反射时,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B光从空气射人水中传播速度不变C月食是因为光的反射而形成的D平面镜可以成实像【解答】解A、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本选项正确;B、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要减小,故本选项错误;C、月食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故本选项错误;D、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14(3分)(2014秋武汉期中)如图所示,一束光线AB射到由两个平面镜组成的直角镜上,经两次反射后的射出光线为CD若将入射光线AB的入射角增加5,则射出光线CD的反射角将()A增加5B增加10C减少5D减少10【解答】解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镜的特点是对光线进行两次反射,根据反射定律可知,两次反射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始终平行的,因此入射角增加5,则CD的反射角将减少5第12页(共20页)故选C15(3分)(2014秋武汉期中)“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一个月亮,如图,以为月亮掉进水中了,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关于水中月亮离水面的远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B井有多深,月亮就有多深C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D和猴子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解答】解因为平面镜成的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所以可知月亮在水中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与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故选A二、填空题(本题包括1623题,每空1分,共35分)16(4分)(2014秋武汉期中)图中测量铅笔长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测量值是585CM图中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示数是376【解答】解(1)起始端刻度为000CM,末端刻度值为585CM,物体长度为585CM000CM585CM;(2)在体温计上,最小示数和最大示数分别为35和42,所以测量范围为3542;1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01,即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此时的示数为376答案为1MM;585;3542;37617(2分)(2014秋武汉期中)如图是作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该图象,可以获取两物体运动情况的信息有(1)甲物体速度比乙物体速度大;第13页(共20页)(2)两物体6秒钟后相距30M【解答】解(1)图象的横轴是时间,纵轴是速度,该图象反映的是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甲的速度是15M/S,乙的速度是10M/S,所以甲物体速度比乙物体速度大;(2)甲通过的路程为S甲V甲T15M/S6S90M乙通过的路程为S乙V乙T10M/S6S60M甲比乙多走SS甲S乙90M60M30M故答案为(1)大;(2)3018(1分)(2014秋武汉期中)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求汽车速度(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且保持不变)【解答】解由图知超声波第一次从测试仪发出到与汽车相遇的地点,经过的时间为T1X1016S,由V得,超声波通过的距离为S波1V波T1340M/S016S544M;超声波第二次从测试仪发出到与汽车相遇的地点,经过的时间为T2X2012S,超声波通过的距离为S波2V波T2340M/S012S408M,汽车行驶的距离为SS波1S波2544M408M136M;测试仪发出的超声波两次间隔时间为1S,且测试仪第一次发出超声波记为0时刻,则超声波第一次从测试仪发出到与汽车相遇的地点,经过的时间为016S;第14页(共20页)超声波第二次发出的时间为1S末,超声波第二次与车相遇的时刻应该是1S012S112S,汽车行驶的时间是T112S016S096S,所以汽车行驶的速度为V1417M/S答汽车的速度为1417M/S19(4分)(2005厦门)如图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振幅与时间关系的波形其中声音音调相同的是甲图和乙图,响度相同的是乙图和丙图【解答】解如图,相同时间内,甲和乙振动的频率相同,丙振动频率大,丁振动频率更大,所以音调相同的是甲和乙甲振幅最小,丁的振幅较大,乙和丙振幅相同,振幅最大,响度相同故答案为甲;乙;乙;丙20(3分)(2012哈尔滨模拟)唐诗夜泊枫桥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枫桥边客船里的人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是因为大钟受到撞击,产生振动而发出的,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传来的是“钟声”而不是“鼓声”或其他声音,实际上他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别的【解答】解(1)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在枫桥边客船里的人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是因为大钟受到撞击,产生振动而产生声音的缘故;(2)声音的传播靠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大多是通过空气这种介质传播的;(3)人能辨别传来的是“钟声”而不是“鼓声”或其他声音,是因为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故人们根据声音的音色不同来辨别钟声和鼓声;故答案为(1)振动;(2)空气;(3)音色21(2分)(2015长沙模拟)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保持尺的振动幅度不变,则钢尺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均选填“响度”、“音调”和“音色”)【解答】解轻拨与重拨钢尺,会导致钢尺振动幅度不同,响度就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这样会导致钢尺振动的快慢不同,即发声音调不同;故答案为响度,音调第15页(共20页)22(4分)(2014秋武汉期中)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在烧杯上盖上硬纸片,是为了减少散热,当水沸腾时,看到水中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形成大量的气泡,逐渐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某同学通过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可见水的沸点是98当水沸腾后若用猛火继续加热烧杯中的水,温度计的示数不变(“升高”、“降低”、“不变”)时间(MIN)012345610温度()8085899498989898【解答】解(1)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应注意,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2)在烧杯上盖上硬纸片,就跟我们生活中烧水要盖锅盖一样,是为了减小散热,以缩短实验的时间(3)沸腾时,大量的水转化为水蒸气,形成大量的气泡不断上升,上升的过程中,周围的水蒸气不断汇集过来,所以气泡是越来越大(4)从表中可见,水温升高到98后就不再上升,说明水沸腾时的温度是98,此后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故答案为容器底或容器壁;减少散热;气泡;98;不变23(5分)(2014秋武汉期中)在“探究固体熔化的实验”中把装着海波的试管放在烧杯的水中加热,而不是直接用火加热试管,是为了使海波均匀受热表是一位同学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测量的数据和观察的现象,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80,熔化约用了4分钟物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该物质属于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时间/MIN0123456789101112温度/72747677787980808080818283状态固态固液共存液态【解答】解(1)如果直接放在火上加热,会导致海波受热不均,有的地方熔化,有的地方还没有达到熔点为了使海波均匀受热,采用水浴法(2)海波在06分钟时,固态吸热温度升高,在69分钟吸热完成熔化,用了4分钟温度保持不变在1012分钟液态的海波吸热温度升高(3)海波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符合晶体的熔化特点,所以该物质属于晶体故答案为(1)均匀受热;(2)80;4;(3)不变;晶体24(5分)(2014秋武汉期中)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第16页(共20页)(1)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填“大“或“小“)(2)请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回答SAB400CM;TBC1S;VAC03M/S(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C点才结束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小(填“大“或“小“)【解答】解(1)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小(2)由图示SAB1000CM600CM400CM;SAC1000CM100CM900CM09M;TBC1S;TAC3S;AC段的速度VAC03M/S;(3)如果让小车过了C点才开始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公式V算出的速度偏小故答案为(1)小;(2)400;1;03;(3)小25(5分)(2014秋武汉期中)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2)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镜前蜡烛的像将无法与镜后的蜡烛重合(3)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5)晶晶站在平面镜前,看到镜中自己的像,当她走近镜子时,镜中的像将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解答】解第17页(共20页)(1)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射出光线,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感觉蜡烛的像最亮所以最比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2)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蜡烛的像与蜡烛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蜡烛成的像不与蜡烛重合,所以有可能找不到像(3)用刻度尺测量物像到平面镜距离关系,比较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4)移去后面的蜡烛B,在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