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名题分解一、选择题2012年题组1(2012福建文综历史14)隋都城图题记:“畦分棋布,闾巷皆中绳墨,坊有墉(墙), 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官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由此可见,隋都城的设计重在( )A打破市坊的空间界限 B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 C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 D促进城市的商业活动【考点】古代中国商业城市的变迁【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从材料信息“逋亡奸伪无所容足” “而朝廷官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可以看出从管理的角度来设计都城,A是在宋代,B材料中没有涉及,D项与史实不符。【答案】C2(2012安徽文综历史14)北宋东京(今开封)“通宵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图景表明(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B市已经遍布城内各处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 D坊和市已没有区别【考点】古代中国商业城市的变迁【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迁移运用和材料解读能力。“通宵不绝”的夜市说明市经营的时间被打破,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故A正确。北宋的市分散在城中,但与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分开的;文娱场所的经营者在材料无法体现(实际上多为私人经营);坊是居民区,市是商业区;,故B、C、D项错误。 【答案】A 3(2012全国新课标历史2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获取能力。题干材料反映了明后期松江人绝大部分弃农而从事工商业活动的经济现象,以致商人群体增加,农民比例减少;A、C、D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答案】B4(2012天津文综历史1)马可波罗在描述中国某港口时说:“亚历山大或他港运载胡椒一船赴诸基督教国,乃至此刺桐港者,则有船舶百余。”“刺桐”是指( )A泉州 B广州 C扬州 D庆元【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古代对外贸易【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再现和迁移理解能力。注意题干关键信息“马可波罗”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元朝的对外贸易(因为马可波罗在元朝时长期居住中国),而福建泉州港在古代被称为刺桐城或温陵,是我国对外贸易重要港口,元时期泉州港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答案】A5(2012江苏历史3)以下关于“市”的材料中,最符合右图场景的是A“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B“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C“千竹夜市喧”;“蛮声喧夜市”。D“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 【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市”的变迁(宋代商业的发展)【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运用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宋开封城内商业的繁荣景象,从画面可以看出当时的汴京突破坊、市限制。A项坊市的隔离仍然存在,B、C项反映的是草市和夜市,与突破场景不符合。【答案】D6(2012海南卷历史7)明初规定,生员须穿玉色衣服,加饰青黑色边条。明后期江南读书人则崇尚“妇人红紫之服”,有人作诗云:“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襟。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这一变化直接反映了( )A理学思想的影响 B专制制度的松弛C市民阶层的兴起 D社会风尚的变化【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明朝商业发展的影响)【解析】注意题干中限制词:直接反映。题干反映了明初生员穿玉色衣服、加饰表黑色边条到明后期的崇尚“妇人红紫之服”的现象,D项正确;A项题干无从反映,B项题干无从反映,说法也与史实不符;C项是题干历史现象所能反映的,这正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带来的社会风尚的变化 ,但与题意不符,排除。【答案】D7(2012上海历史4)公元前217年,某商人在宛(今河南南阳)交易时使用蚁鼻钱(楚国货币),被当地官府依据金布律处罚。这表明( )A秦半两钱过重使用不便 B蚁鼻钱比秦半两钱值钱C蚁鼻钱非当时颁定货币 D秦半两钱未在楚地流通【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秦朝的商业)【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识记与迁移。公元前217年秦朝已经统一中原地区,并以秦半两钱作为通用全国的法定货币,因而蚁鼻钱已经不能再中原流通。【答案】C8(2012上海历史15)下图是明人绘制的南都繁会图卷,图中传自西方的事物是( )A老者的眼镜 B门前的店幌 C兴盛的商铺 D商人的衣着【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明朝的商业)【解析】B、C项在中国古代商业繁荣的城市已经出现,D项商人的衣着也是中国传统服饰,用排除法选择A项,眼镜最早出现于1289年的意大利佛罗伦萨,明朝中叶传入中国。【答案】A2011年题组1(2011天津文综2)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计中反映了宋代( )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 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解析】本题考查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状况,意在考查考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西家”进行缫丝生产,然后把缫丝卖掉换取谷子,说明宋代商品经济已经有了较大发展。【答案】A2(2011浙江文综15)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 :“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 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C会馆为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建 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解析】从“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中“便往还而通贸易”这一记载可以推断出A项正确;会馆是同一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因此C、D也正确。【答案】B3(2011北京文综12)在北京曾经发现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从中出土了燕、韩、赵、魏等国铸币3876枚。根据以为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有( )燕国与北方游牧地区有贸易往来 各诸侯国的货币可以相互流通诸侯国之间商业贸易往来频繁 燕国都城是战国时期唯一的商业中心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战国时期的北京地区属于燕国统治。从材料可以得出当时北方的燕国与韩、赵、魏等国贸易往来频繁,各诸侯国的货币可以相互流通,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出土燕国货币说明北方游牧地区有与燕国贸易往来。而战国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诸多的商业中心。【答案】A4 (2011海南单科3)下列各项史料中,能够反映南宋都城临安面貌的是( )A(崇仁坊北街)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B有大市,自余(其余)小市十余所。大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时甚苦之。C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D郭(廓)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坊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解析】宋代商业的一个特点是实行街市制,即商业活动不受经营时间、活动区域的限制,同时也不在受政府的直接监视。选项A中的市仍有活动区域的限制,排除;选项B中的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即市受到政府的管理,排除;选项D中的市只能在固定的区域即“坊”中经营,属于唐以前的商业活动特点,排除D项.【答案】C5(2011上海单科11)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一种光荣礼节而已。”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经济活动是( )A汉朝的丝绸之路 B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C明朝的朝贡贸易 D晚清的中英鸦片贸易【解析】古代中国使节通过路上丝绸之路或海上丝绸之路出使外国时,常常携带贵重商品作为表示两国交好的手段, A、B两项仅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种光荣礼节”;D项的中英鸦片贸易是一种屈辱性的贸易,与题干表述不符;C选项的朝贡贸易则是兼有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和文化传播的“光荣礼节”(如郑和下西洋).【答案】C1(2011海南单科26)(10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 唐中期,杜佑感叹秦朝“以区区关中灭六强国”,而唐朝同样定都于关中,版图广阔,“竭万方之财,上奉京师”,国势却日益衰落。他分析说,“商鞅佐秦,以为地利不尽”,扩大每亩的面积,以此增加农夫耕种数量;招纳秦国以外的人前来耕种,“优其田宅,复及子孙”;“非农与战不得入官。大率百人以五十人为农,五十人习战,故兵强国富。”“其后仕宦途多,末业日滋。今大率百人才十人为农,余皆习他技。又秦汉郑渠(郑国渠)溉田四万顷,白渠溉田四千五百顷,永徽(唐高宗年号,650655年)中,两渠灌浸不过万顷,大历(唐代宗年号,766779年)初减至六千亩。亩朘(削减)一斛,岁少四五百万斛。地利耗,人力散,欲求强富,不可得也。” 据新唐书(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唐代关中社会经济状况与秦相比有何变化。(4分)(2)杜佑所批评的“大率百人才十人为农,余皆习他技”现象,实际上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简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6分)【解析】本题以杜佑的言论作为切入点,考察了唐代经济变化的原因,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是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水利工程的修建,商品经济发展等。第(1)题,注意从两个朝代不同的农业政策来进行比较,具体可以计较两者的对农业人口的控制、流向和对水利的修建等方面寻找答案作答。第(2)题,人口大量从事非农行业,说明社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原因应该从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解放部分劳动力、商品经济发展、唐代重农抑商政策松动等角度作答,影响应结合所学知识,从商业的要素去回答问题,如商品数量、市场活跃度、商人的数量地位等角度归纳作答。【答案】(1)水利工程衰败;农业收获量减少;越来越多的人从事工商业等活动,农业劳动力剧减。(4分)(2)原因:农业技术改进,农业生产水平提高,以人力投入保证农业收入的状况得以改变。(3分)影响:工商业获得发展的基础,从事工商业的人口增加,商业活动趋于繁荣。(3分)2010题组1(2010福建文综15)明代闽部疏载:“凡福之紬(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材料反映明代福建( )A海陆交通十分发达 B商品经济活跃 C成为全国经贸中心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解析】此题考查论从史出,材料中“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有涉及到水路交通,但未能反映发达,其意图还是反映商品在流通而矣,故排除A;要反映成为全国经贸中心必须要有全国范围内的横向比较,材料显然没有,故排除C;要体现资本主义萌芽就要有雇佣关系,材料显然没有体现,故D。材料主要反映的就是福建商品经济活跃。【答案】D2(2010辽宁、湖南、宁夏文综27)表2 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时间使用通货类别及契约张数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宝钞23、银1、布1宣德年间至景泰年间宝钞4、银27、布42、稻谷4天顺年间至弘治年间银52、稻谷1表2反映了( )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 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 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解析】此题宜用排除法。表格中白银流通量的增加说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排除B;能作为支付手段的生活资料只是少数几种(谷、布),故C错误;D容易由表格数据排除。A亦不难理解(表格中宝钞由减少到消失)。【答案】A3(2010全国卷文综14) 表1 18851892年田赋、厘金、关税占清政府年收入百分比年份总额(千两)田赋(%)厘金(%)关税(%)188578276386179188188785787364196243188986187355174257189195394334171251189288816352172260表1反映了这一时期( )A政府强化了对关税的控制 B连年战争使农村经济日趋凋敝C民族工商业发展陷入停滞 D财政收入越来越倚重商品流通【解析】本题考查通过数据变化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表中的数据变化加以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结论。关税在清政府年收入中所占百分比逐年增加,从侧面说明了当时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而田赋、厘金所占比例的下降,更是说明了商品经济发展对政府财政收入增加的重要性。【答案】D2009题组1(2009全国文综二13)隋唐时期商业经济较之前代有很大的发展,但仍有许多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其中有( )A废除五铢钱 B市坊分区 C 实行两税法 D草市兴起【解析】隋唐时期城市中,实行严格的坊市制阻碍了商业的发展。【答案】B2(2009辽宁、宁夏文综26)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 )A生活习俗改变 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C官府鼓励经商 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解析】从题干所给材料“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易误选B选项,但完整的分析材料,D选项更符合题意。【答案】D3(2009广东文基21)南宋时国家的商业税收超过了农业税收,原因是( )A农业生产萎缩,农业水平低下 B商人兼并土地,积极从事农业生产C政府放松了以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 D宋代实行海禁政策,国内商业发展迅速【解析】本题考查南宋商业发展的原因背景。宋朝是中国古代唯一一个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收的朝代。其中最主要原因是政府放松了以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宋代农业生产发展;古代封建政府一贯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出现在明朝;因此可以排除A、B、D项。【答案】C4(2009重庆文综16)读图6,除北京外,在A、B、C、D四个城市中,当时全国性的商贸城市还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地图的识记的能力。【答案】A5(2009浙江文综15)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农业税(万贯)非农业税(万贯)农业税:非农业税至道末年(997年)240811567360:40天禧末年(1021年)264123874040:60熙宁十年(1077年)202135117228:72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 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 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A B C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表格材料的能力。农业税的“消”有可能是农业生产削弱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税率降低引起的,说法错误。我国古代自商鞅变法到清朝,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说法不符合史实。宋代随着商业外贸的发展,非农业税不断增长,符合题意。由表格中非农业税所占比例可知,非农业税已经成为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符合题意。【答案】C6(2009广东历史4) 中国古代,朝廷有时将不在户口册且因此不纳税的人称为“盗贼”。这反映当时朝廷( )A要求民众纳税 B只要求部分民众纳税C不要求民众纳税 D只要求部分“盗贼”纳税【解析】古代社会,政府特别重视对户籍的管理,因为国家控制的户【答案】A2008题组1(2008山东文综9)图3为北宋东京(今开封)示意图,其中设置了两处错误,它们是( )A B C D【解析】北宋商品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夜市、草市、晓市开始出现;同时,出现了专门的娱乐场所“瓦子”;中国开始出现彩瓷是在元朝,元朝出现了青花瓷,故错误,宋代时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官窑;区域性商人群体出现于明清时期,故表述错误。【答案】D2(2008广东文基19)下列有关汉代长安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与居住区隔开 有专门官员管理 又叫草市 开市闭市有严格时间规定A B C D【解析】周秦至唐对市实行严格的限制:市场活动有时间和空间(市与民居分离,县以下禁止设市)限制;县治以上的城市设市,商业贸易受政府直接管理与控制。草市是城外的市井统谓。【答案】C3.(2008江苏历史4)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民族融合的加强 丝绸之路的畅通 文化政策的开放 古代商帮的推动A B C D【解析】四选项古代大商帮的出现主要是在明清时期,而且与题干联系不大。故不选。【答案】C2007题组1(2007天津文综18)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这一情况透露出唐朝( )A农业生产的发达B对外交流的繁荣C西域都护的设置D泉州口岸的开放【解析】西域都护设置在西汉,泉州口岸的开放说法不正确,而且泉州在唐朝还不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A、B两项比较则B项更为准确。【答案】B2(2007海南历史1)在殷墟贵族墓葬中发现了许多随葬的贝壳,甲骨文中也有如图1所示的带“贝”的文字。这说明( )A贝用于占卜B贝用于祭祀C贝是装饰品D贝是货币【解析】在殷商时期,由于占卜的是龟甲,祭祀用牛、羊、猪等牲畜甚至出现“人牲”即使用奴隶,C是最具有迷惑性和干扰性,但可以从图片内对甲骨文的翻译看出四字均与货物交易或流通相关。【答案】D3(2007海南历史4)唐朝政府规定,凡不是州治、县治的地方,禁止设置商品交易市场。这表明( )A乡村地区没有设置市场的必要 B城市是商品交换的唯一场所C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 D州治、县冶具备设立市场的条件【解析】规定明显对商品交易的地域作出限定,说明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答案】C4(2007海南历史7)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种农商并重的言论( )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表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C表明政府十分重视商业 D代表了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V明代政府坚持奉行重农抑商政策,所以可排除B、C两项;D项为干扰项,张居正之所以对商业有这番态度,主要是因为明代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答案】A5(2007海南历史2) 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这表明当时的手工业和商业( )A由官府控制 B不受官府的干预C存在官营和私营的区别 D以私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解析】“工商食官”制度可理解为工商食于官,手工业、商业主要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与官府之间的关系紧密,受官府严格控制。【答案】A二、主观题2010年题组1(2010江苏单科21)(10分)中国古代饮茶之风始于唐,盛于宋。到宋代,茶叶已成为中原及周边各族人民“一日不可以无”的日常消费品,对宋代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材料一 西戎茶马之市,自宋已然。盖土蕃潼酪腥膻,非茶不解其毒,(中原)藉之可以得马。以草木之叶,易边场之用,利之最大者也。明谢肇制五杂俎材料二 蜀中旧使交子(纸币),惟有茶山交易最为浩瀚。宋苏辙论蜀茶五害状材料三 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曰江陵、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园安全应急知识培训课件
- 曲面论测试题及答案
- 日语试题分类及答案
- 仓库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信青岛面试题及答案
- 员工离岗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国家电梯作业人员T证考试练习题库(含答案)
- 静脉输液考试测试卷附答案
- 2024年下半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A类《综合应用能力》真题(附答案)
- 北京特产工艺品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标准)融资委托协议书
- 2025自贡开放大学公需科目答案
- 毕马威: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经济观察报告
- 手术部位感染案例分析
- 四川省宜宾市2025年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山东省高考招生统一考试高考真题生物试卷(真题+答案)
- 英语单词大全(完整版)
- 2025公需课《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题及答案
- 远离文身 让青春不被“刺”痛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预防青少年文身主题班会
- 船舶报废合同协议书
- 打孔合同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