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儒学,一、诸子百家学说二、儒学的独尊与传承三、“三纲五常”,一、诸子百家学说1、诸子百家学说产生的时代背景2、儒家学说3、道家学说4、墨家学说5、法家学说6、其他学术派别的思想,一、诸子百家学说1、学术大繁荣的时代背景殷商兴“天命说”认为君权神授人君成为人神中介周礼把贵族分四等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维护君权东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争霸求富强之术诸子著书成百家之说,一、诸子百家学说2、儒家学说仁为学说核心礼为伦理规范中庸为思想方法仁做人、处理人际关系和治国的方法礼遵守并维护相应的道德规范和政治制度中庸做事把握适当的尺度孟子“性善说”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与生俱来是仁义礼智四美德的萌芽说明人性本善君主应行爱民的“仁政”荀子“性恶说”认为“目好色,耳好声”是源于人的生理需求的“天情”任其发展会物欲横流泯灭廉耻主张“化性而起伪”“制天命而用之”,孟子,荀子,一、诸子百家学说3、道家学说道为根本范畴无为不争为处世原则绝仁去智为社会历史观“道”是生成世间万物之根“无”生“有”“有”生阴阳阴阳生万物“道”为人类社会提供法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而然”、“顺其自然”法则的应用:做人柔弱处下处世无为不争为政绝仁去智无为而治辩证法思想:柔弱胜刚强无为而无不为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庄子,一、诸子百家学说4、墨家学说以“兼爱”为理论核心衍伸出“非攻”“尚贤”“尚同”等主张兼爱不分等级的彼此相爱可以解决天灾人祸和民众疾苦非攻反对战争(荒废农耕消耗财物劳役人畜)尚贤主张不分门第出身任人唯贤尚同以天子为准统一人们的思想、意志和行为墨学的命运当时与儒学并称显学影响极大秦汉以后后继无人接近近代“民主、平等、博爱”的观点太超前不能见容于当世,一、诸子百家学说5、法家学说起源于春秋管仲子产发展于战国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集大成于秦韩非李斯以法、术、势的概念为核心思想“法”法者为治之本法必明令必行刑无等级不因功减刑“术”君驭臣之权术辨忠奸别功过因任授官循名责实“势”有足够的权势令人屈从强调君主大权独揽战国时的显学多国因变法而强是秦朝统治的政治理论,一、诸子百家学说6、其他学术派别的思想阴阳家邹衍以阴阳五行说解释和推演朝代更替名家公孙龙和惠施专门研究“名”与“实”的关系纵横家苏秦和张仪研究政治外交战略与谋略农家许行鼓励耕桑兴修水利改进技术提高粮产量杂家吕不韦试图“兼儒墨、合名法”融百家为一体小说家班固:“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兵家孙武吴起孙膑司马穰苴研究战争规律和取胜的谋略代表作孙子兵法以深邃的哲思和精妙的谋略为后世立法,墨子,管仲,商鞅,孙武,二、儒学的独尊与传承1、儒学的独尊2、神学化的汉代儒学3、哲理化的宋代儒学,二、儒学的独尊与传承1、儒学的独尊秦用法而强实现天下一统却又因严刑苛法短命而亡汉去苛法而行无为既有“文景之治”也有七王之乱汉武帝需要一种非法非道刚柔兼济的治国理论董仲舒当代大儒应时而出公元前140年向汉武帝进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李斯,秦始皇,二、儒学的独尊与传承2、神学化的汉代儒学董仲舒对孔孟学说进行加工改造主要做了三项工作:兼容各家思想于儒学“深察名号”“三统说”以刑罚辅助德教用“天人感应”说解释儒学将儒学化简为“三纲五常”的伦理规范推向全社会“天人感应”论使儒学神学化“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人有三百六十节,偶天之数也;形体骨肉,偶地之厚也。上有耳目聪明,日月之象也;体有空窍理脉,川谷之象也;心有哀乐喜怒,神气之类也。此见人之绝于物而参天地。”,二、儒学的独尊与传承3、哲理化的宋代儒学“天人感应”论后与谶纬迷信相结合成为思想界的逆流魏晋玄学和佛教禅宗对之发起冲击融合走向宋明理学宋明理学北宋周敦颐始创中经张载到程颢、程颐兄弟分为两支朱熹承袭程颐成为理学集大成者其理论称为“程朱理学”陆九渊承袭程颢再传至明代王阳明完成称为“陆王心学”核心观点是“理一分殊”“理一”是天地之性“分殊”是气质之性天理决定人性善但“气”有清浊人性就善恶相杂了天理是根本规则人欲是饮食男女当存天理而灭人欲,三、“三纲五常”1、“三纲五常”的形成2、“忠孝”是三纲五常的核心3、夫权观念是封建制度的重要基石4、作为社会行为准则的“五常”,三、“三纲五常”1、“三纲五常”的形成化简伦理是治世所需自古有之尧时有“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春秋时有六顺六逆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贱妨贵、少凌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五伦君懿臣恭、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四维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董仲舒提出了“三纲五常”的伦理规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仅十七字,简明精到、通俗易懂,便于记忆和流传,三、“三纲五常”2、“忠孝”是三纲五常的核心孝亲思想起于原始社会,兴于夏商周。周行嫡长子继承,突出父子关系,也就突出了孝的作用。家族宗族稳定是宗法社会稳定的基础,所以倡导孝道既符合当时的社会状况和统治者的意志,也符合儒家“修齐治平”的处世哲学。先秦社会家国同构,父兄为君,子弟为臣,忠即是孝,孝即是忠,两者并不是截然分开的。秦废分封立郡县,官职由按血亲世袭改为由皇帝任命,孝与忠分开了,所以要大倡忠君以利于皇权专制。三纲“以孝为基以忠为首”,三、“三纲五常”3、夫权观念是封建制度的重要基石“男尊女卑”观念:产生于父系社会,加强于男耕女织的生产分工。女子不能继承家产,不能参与社会工作,终身依附男人。三从四德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德言工容七出不顺舅姑无子淫佚口多言嫉妒恶疾盗窃三不去为公婆守孝三年夫家先贫后富无家可归贞节烈婚前保守童身婚后忠于丈夫夫死主动殉葬其它不幸终生守寡族内转房典作人妻拐卖为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许昌电气职业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2026年博尔塔拉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年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6年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6年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2026年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年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6年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5二手货车买卖合同书
- 租房合同中介押金写错(3篇)
- 加油站安全教育培训
- 2024年上海市专科层次自主招生考试职业适应性测试真题
- 2025江苏中吴环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电镀产业园运营总监岗招聘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物联网考试题及答案
- 安全员线上培训课件下载
- 9.2 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 2025新疆伊宁县公安局面向社会招聘警务辅助人员260人笔试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中成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应用指南(2024年)解读
- 2025及未来5年中国工业专用活性炭市场调查、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物联网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研究报告
- 入团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