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综合实践__我能长多高教案青岛版20200407229.doc

四年级数学下册 全一册教案(打包62套) 青岛版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四年级数学下册全一册教案打包62套青岛版.zip
四年级数学下册综合实践__我能长多高教案青岛版20200407229.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数学与生活第二课时教案青岛版20200407286.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数学与生活第一课时教案青岛版20200407285.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青岛版20200407271.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中国的热极__认识正负数信息窗__第二课时教案青岛版20200407251.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中国的热极__认识正负数信息窗__第三课时教案青岛版20200407250.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中国的热极__认识正负数信息窗__第一课时教案青岛版20200407249.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关注我们的活动空间教案青岛版20200407272.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六图案美__对称平移与旋转信息窗2__第二课时教案青岛版20200407266.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六图案美__对称平移与旋转信息窗1__第二课时教案青岛版20200407268.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六图案美__对称平移与旋转信息窗1__第一课时教案青岛版20200407267.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八获联全国人居奖的城市__统计信息窗2__第二课时教案青岛版20200407288.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八获联全国人居奖的城市__统计信息窗2__第一课时教案青岛版20200407287.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八获联全国人居奖的城市__统计信息窗1__第二课时教案青岛版20200407290.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八获联全国人居奖的城市__统计信息窗1__第一课时教案青岛版20200407289.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五校园科技周__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信息窗3__第二课时教案青岛版20200407242.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五校园科技周__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信息窗3__第一课时教案青岛版20200407241.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五校园科技周__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信息窗2__第二课时教案青岛版20200407245.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五校园科技周__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信息窗2__第三课时教案青岛版20200407244.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五校园科技周__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信息窗2__第一课时教案青岛版20200407243.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五校园科技周__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信息窗1__第二课时教案青岛版20200407248.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五校园科技周__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信息窗1__第三课时教案青岛版20200407247.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五校园科技周__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信息窗1__第一课时教案青岛版20200407246.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二水产养殖场__多边形的面积回顾整理__第二课时教案青岛版20200407284.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二水产养殖场__多边形的面积回顾整理__第三课时教案青岛版20200407283.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二水产养殖场__多边形的面积回顾整理__第一课时教案青岛版20200407282.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二水产养殖场__多边形的面积信息窗3第3课时教案青岛版20200407273.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二水产养殖场__多边形的面积信息窗3第2课时教案青岛版20200407274.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二水产养殖场__多边形的面积信息窗3第1课时教案青岛版20200407275.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二水产养殖场__多边形的面积信息窗2第3课时教案青岛版20200407276.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二水产养殖场__多边形的面积信息窗2第2课时教案青岛版20200407277.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二水产养殖场__多边形的面积信息窗2第1课时教案青岛版20200407278.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二水产养殖场__多边形的面积信息窗1第3课时教案青岛版20200407279.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二水产养殖场__多边形的面积信息窗1第2课时教案青岛版20200407280.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二水产养殖场__多边形的面积信息窗1第1课时教案青岛版20200407281.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九下跳棋信息窗__第二课时教案青岛版20200407270.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九下跳棋信息窗__第一课时教案青岛版20200407269.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三团体操表演__因数与倍数信息窗2__第二课时教案青岛版20200407253.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三团体操表演__因数与倍数信息窗2__第一课时教案青岛版20200407252.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三团体操表演__因数与倍数信息窗1__第二课时教案青岛版20200407256.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三团体操表演__因数与倍数信息窗1__第三课时教案青岛版20200407255.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三团体操表演__因数与倍数信息窗1__第一课时教案青岛版20200407254.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七剪纸中的数学__分数加减法一信息窗4__第二课时教案青岛版20200407258.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七剪纸中的数学__分数加减法一信息窗4__第一课时教案青岛版20200407257.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七剪纸中的数学__分数加减法一信息窗3__第二课时教案青岛版20200407260.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七剪纸中的数学__分数加减法一信息窗3__第一课时教案青岛版20200407259.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七剪纸中的数学__分数加减法一信息窗2__第二课时教案青岛版20200407263.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七剪纸中的数学__分数加减法一信息窗2__第三课时教案青岛版20200407262.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七剪纸中的数学__分数加减法一信息窗2__第一课时教案青岛版20200407261.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七剪纸中的数学__分数加减法一信息窗1__第二课时教案青岛版20200407265.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七剪纸中的数学__分数加减法一信息窗1__第一课时教案青岛版20200407264.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一珍惜动物__简易方程信息窗4第3课时教案青岛版20200407230.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一珍惜动物__简易方程信息窗4第2课时教案青岛版20200407231.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一珍惜动物__简易方程信息窗4第1课时教案青岛版20200407232.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一珍惜动物__简易方程信息窗3第3课时教案青岛版20200407233.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一珍惜动物__简易方程信息窗3第2课时教案青岛版20200407234.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一珍惜动物__简易方程信息窗3第1课时教案青岛版20200407235.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一珍惜动物__简易方程信息窗2第3课时教案青岛版20200407236.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一珍惜动物__简易方程信息窗2第2课时教案青岛版20200407237.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一珍惜动物__简易方程信息窗2第1课时教案青岛版20200407238.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一珍惜动物__简易方程信息窗1第2课时教案青岛版20200407239.doc---(点击预览)
四年级数学下册一珍惜动物__简易方程信息窗1第1课时教案青岛版20200407240.doc---(点击预览)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编号:7979842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470.94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5-18 上传人:活*** IP属地:宁夏
9.6
积分
关 键 词:
四年级数学下册 全一册教案(打包62套) 青岛版 四年级 数学 下册 一册 教案 打包 62 青岛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下册 全一册教案(打包62套)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一册教案(打包62套),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一册,教案,打包,62,青岛
内容简介:
一、珍惜动物简易方程信息窗1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27页教学目标:1、理解等式、方程的含义。2、能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教学重难点:经历从等式到方程的过程有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的意识。教具准备:多媒体、学具。教学过程:师:大家喜欢动物吗?知道哪些国家保护动物?生:喜欢大熊猫师:老师这有几副国家保护动物的图片(大屏幕),本节课我们以国家动物为题材研究数学问题。(生读资料)师:通过资料获得哪些数学信息?能说出1980年与2004年大熊猫数量之间的关系吗?生:2004年只数+300只=1980年只数 x+300=4001980年只数-300只=2004年只数 400-300=x1980年只数-2004年只数=300只 400-x=300学生根据以上等量关系列式子。师:像这样左右相等的式子叫等式。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甬道这样的等式,我们用天平来研究一下。师:请同学们观看屏幕,知道这包方便面是多少克吗?生:120克师:观看图片2看天平平衡吗?怎样做才能使天平左右两边平衡? 图片3根据天平列等式师:现在我们知道用等式表示出天平左右两边相等的关系。生:练习巩固。资料二:(生读)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资料独立完成以下问题1、找出人工养殖只数与野生只数之间的关系,用文字表示。2、在天平上如何表示出这个数量关系。3、用含有字母的等式表示出这个数量关系。师:呈现资料2引导学生找出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资料3:东北虎师: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东北虎2003年只数与2010年只数的关系。师: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想法。生总结出:2003年只数乘3+100=2010年只数。生:在天平上表示出这个数量关系。师: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得到5个等式,大家观察一下这个等式有什么特点?在数学上含有字母的等式叫做方程。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什么是方程?大家现在知道什么是方程,我们来做练习。课后自主练习1、2、3师:通过研究说说本节课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简易方程2004年只数+300只=1980年只数 x+300=4001980年只数-300只=2004年只数 400-300=x1980年只数-2004年只数=300只 400-x=300 课后反思:2信息窗1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27页教学目标:能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教学重难点:能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教具准备:多媒体、学具。教学过程:一、背诵方程的定义1、同桌互相背。2、指名背。二、练习67页第6到9题。1、第6题(1)学生读题。(2)小组互相讨论这道题目的解法。(3)指名说解法。2、第7题(1)学生读题。(2)小组互相讨论这道题目的数量关系。(3)指名说解法。3、第8题(1)填表。(2)说数量关系4、第9题(1)指名说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公式。(2)互相讨论这道题目的数量关系。三、作业。67页第6到9题。1信息窗2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812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学习解形式为xa=b的方程。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应用意识。教学重点:会解形式为xa=b的方程。教学难点:理解简易方程的形成过程。教学用具:简易天平、砝码、小方木块。教学过程:出示信息窗二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所提供的信息,说出图中信息。学生:2004年金丝猴数量已从1993年的600多只,增加到860多只。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问题吗?学生:2004年比1993年大约增加了多少只金丝猴?师:我们学习了有关方程的知识,怎样用方程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小组讨论一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交流:用1993年的只数+增加的只数=2004年的只数。师:那么,增加的只数怎样表示?学生:用未知数来表示。师:方程怎么列?学生:600+=860活动二:引导学生借助天平,解方程。(1)引导学生观察:在天平平衡的情况下,两边再放上同样的物体,天平还是平衡的;(2)在天平平衡的情况下,两边再去掉同样的物体,天平还是平衡的;实验:左边是+50、右边是50+50+50,天平平衡,用等式表示是+50=50+50+50。活动三:学习解数量关系为xa=b的解方程。自主练习。1、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填空题。2、引导学生完成第2题的解方程。全课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简易方程是如何形成的,同学位们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简易方程1993年的只数+增加的只数=2004年的只数x20 x+1020+10x+1010+10 x10教学反思:2信息窗2: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812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 2初步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方法并会检验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方程”的概念,并会应用 教学设计: 一、复习准备 (一)口算下面各题 30( )50 ( )210 (二)列式 1一支钢笔 元,2支钢笔多少元? 2 与4的和 二、新授教学 (一)方程的意义 1介绍天平 这是一架天平、可以用来称物品的重量当天平的指针指在标尺中间时,表示天平平衡,即天平两端的重量相等 2引出方程 (1)出示图片:天平1 。教师提问:这个天平平衡吗?说明了什么?谁会用等式表示? (2)出示图片:天平2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观察,天平平衡说明了什么?怎样用式子表示? 教师板书:20?100教师说明:这个未知数“?”,如果用 来表示就可以写成20 100 (3)出示图片:篮球 。教师提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怎样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 3方程的意义 教师提问:观察上面三个等式回答问题这三个等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相等的式子不同点:第一个等式不含有未知数,第二个和第三个等式含有未知数 (教师板书:象这种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教师强调:含有未知数、等式 4思考:方程和等式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1)出示图片:等式与方程 (2)小结: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是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二)教学例1 1方程的解 教师提问:在 ?中, 等于多少时方程左边和右边相等? 在?中, 等于多少时方程的左边和右边相等? 教师说明: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如: 80是方程的解 是方程 的解 2解方程。教师板书: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3教学例1 例1解方程 600+x860(1)教师提问:解方程先写什么?根据什么计算? (2)教师板书解方程的过程 (3)怎样检查解方程是否正确? 检验:左边600+x600+260860右边 ,所以:x260 是600+x860的解 4讨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区别? 5、教学例2。(1)学生讨论解法。(2)学生合作写解法。6、看书第10页。三、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四、巩固练习 (一)填空 1含有未知数的( )叫做方程 2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 ),叫做方程的解 3求方程的解的( )叫解方程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等式都是方程( ) 2方程都是等式( ) 五、课后作业 解下列方程(第一行两小题要写出检验过程) x +813 2.5+ x5.3 x -2.713 x-4015 x-1.61.4 x+5 2信息窗2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812页教学目标:初步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方法并会检验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方程”的概念,并会应用 教学设计: 一、背诵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定义1、同桌互相背。2、指名背。二、练习12页第4到7题。5、第4题(1)学生读题。(2)小组互相讨论这道题目的解法。(3)指名说解法。6、第5题(1)学生读题。(2)小组互相讨论这道题目的数量关系。(3)指名说解法。7、第6题(1)填表。(2)说数量关系8、第7题(1)小组讨论这类应用题的解法。(2)互相讨论这道题目的数量关系。三、作业。12页第6到9题。 1信息窗3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1317页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和初步学会axb =c这一类简易方程的解法,认识解方程的意义和特点。 教学重点:会axb =c这一类简易方程的解法,认识解方程的意义和特点。 教学难点:看图列方程,解答多步方程。教具准备:电教平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四幅图,让学生围绕黑鹳提出问题进行学习。 二、新课 1教学例题。 出示黑鹳的问题。 先让学生自己读题,理解题意。 教师:这道题的第一个要求是“看图列方程”。谁能说说什么是方程呢?那么,要列方程就是要列出什么样的式子呢? 教师:观察这副图,从图里看出黑鹳是世界濒危动物。目前,国外仅存1500只左右,约是我国现存黑鹳只数的3倍。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我国现存黑鹳有多少只?)教师:怎样把这幅图里的数量关系用方程(也就是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表示出来呢? (3x1500)教师:谁能说说这个方程数量关系?(我国现存黑鹳的只数31500。)教师:我们现在来讨论一下如何解这个方程。如果方程是3x1500,可以怎么想?根据什么解?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解此方程的前两步,下面的解法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教学例题。 2003年繁育基地有多少只东北虎? 教师提问:怎样列数量关系式?(2003年的只数3+1002010年的只数)教师提问:如何列方程?(3x+1001000)指名一学生在黑板上做,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三、巩固练习。1做第15页的第1、2、4题。 四、小结。板书设计:列方程解应用题黑鹳的只数31500 2003年的只数3+1002010年的只数3x1500 3x+1001000解:3x315003 3x+1001001000100 x500 3x9003x39003x300答:黑鹳有500只。 答:2003年繁育基地有300只东北虎。 教学后记:2信息窗3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1317页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和初步学会axb =c这一类简易方程的解法,认识解方程的意义和特点。 教学重点:会axb =c这一类简易方程的解法,认识解方程的意义和特点。 教学难点:看图列方程,解答多步方程。教具准备:电教平台。 教学过程: 一、讲解16页第6到9题。1、第6题(1)学生背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定义。(2)小组互相讨论如何解方程。(3)指名说解法。9、第7题(1)学生读题。(2)小组互相讨论这道题目的数量关系。(3)指名说解法。10、 第8题(1)说数量关系。(2)说方程。11、 第9题(1)小组讨论这类应用题的解法。(2)互相讨论这道题目的数量关系。三、作业。16页第6到9题。1信息窗3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1317页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和初步学会axb =c这一类简易方程的解法,认识解方程的意义和特点。 教学重点:会axb =c这一类简易方程的解法,认识解方程的意义和特点。 教学难点:看图列方程,解答多步方程。教具准备:电教平台。 教学过程: 一、讲解17页第10到13题。1、第10题(1)学生背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定义。(2)小组互相讨论如何解方程。2、第11题(1)学生读题。(2)小组互相讨论这道题目的数量关系。(3)指名说解法。3、 第12题(1)指名读题。(2)这两道问题有什么不同点?(3)如何解答这两道题。4、第13题(1)小组讨论这类应用题的解法。(2)互相讨论这道题目的数量关系。三、作业。17页第10到13题。1信息窗4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1821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列方程解答数量关系稍复杂的要求两个未知数的(和倍、差倍)应用题,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和思路,提高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能力。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检验答案是否符合已知条件来检验列方程解应用题所求的结果 3、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4、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1、引导学生设“一倍数”为,“几倍数”为几,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2、会根据结果选择合适的条件进行检验。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咱们国家现在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对野生动物的保护的力度是越来越大了。象咱们国家的东北虎和华南虎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二、新授1、师:上海野生动物园是中国首家野生动物园。截至2004年,一共有成年东北虎和白虎16只,东北虎的只数是白虎的7倍。(出示多媒体)。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用方程来解这类应用题。(板书:列方程解应用题)2、读题后把线段图补充完整。3、师:既然要用方程做,就要设,这里要求两种动物各是多少,那么一般设“1倍数”(白虎)为x,则第东北虎就是7x。怎样列方程呢?根据条件中的另一个关系(一共有成年东北虎和白虎16只)列出方程。板书如下:解:设白虎为x只,则第东北虎就是7x只。7x+x=16 8x=168x8=168x=27x=72=14 答:白虎为2只,则第东北虎就是14只。4、小结:找出“1倍数”,并设“1倍数”为,“几倍数”就是“几”,然后根据题中的另一关键句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三、练一练1、黄花有x朵,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4倍。红花有()朵,黄花和红花一共有()朵,红花比黄花多()朵。2、我的邻居顾梦晨同学的爸爸妈妈都是雅周缫丝厂的工人,有一天晚饭后,她的爸爸说,顾梦晨考你一个问题:(出示练一练:今天单位发工资,爸爸领的钱数是妈妈的1.5倍,爸爸比妈妈多领到600元。爸爸和妈妈各领到工资多少元?你能帮助她解答这个问题吗?五、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列方程解应用题解:设白虎为x只,则第东北虎就是7x只。7x+x=168x=168x8=168x=27x=72=14答:白虎为2只,则第东北虎就是14只。教学后记:2信息窗4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1821页教学目标:能根据(和倍、差倍)应用题等量关系列方程。教学重难点:能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教具准备:多媒体、学具。教学过程:一、背诵方程、解方程、方程的解的定义1、同桌互相背。2、指名背。二、练习19页第到5题。1、第1题(1)指名说线段图的意义。(2)小组互相讨论这道题目如何列方程。2、第2题(1)学生说如何解方程。(2)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3)指名说解法。3、第3题(1)同桌互说数量关系(2)这类应用题一般设谁为x4、第4题(1)指名说数量关系。(2)互相讨论这道题目的数量关系。三、作业。19页第1到4题。1信息窗4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1821页教学目标:能根据(和倍、差倍)应用题等量关系列方程。教学重难点:能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教具准备:多媒体、学具。教学过程:一、和倍、差倍应用题等量关系如何列1、同桌互相说。2、指名说。二、练习2021页第到59题。1、第5题(1)指名说这道题的数量关系。(2)小组互相讨论这道题目如何列方程。2、第6题(1)学生说如何解方程。(2)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3)指名说解法。3、第7题(1)同桌互说数量关系(2)这类应用题一般设谁为x4、第9题(1)指名说数量关系。(2)互相讨论这道题目的数量关系。5、第10题(1)指名说时间=路程速度(和)。(2)互相讨论这道题目的数量关系。(3)如何列方程。三、作业。2021页第5到9题。1七、剪纸中的数学分数加减法(一)信息窗1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9699页教学目标:1、结合解决问题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2、在探索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意义的过程中,以历观察、猜想、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教学重点: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教学难点:在探索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意义的过程得到启发。教学过程:一、导入情境同学们,你们会剪纸吗?今天,我们来解决剪纸活动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出示情境图)图中的小朋友在剪纸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二、探索发现1、活动一(1)要将长24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纸剪成正方形的纸,没有剩余,边长可以是几厘米?用手中的学具摆摆看。(2)请每个组拿出准备好的学具,用正方形纸在长方形纸上摆一摆,把摆的情况记录下来,看有几种不同的摆法。请每个组汇报一下你们摆的结果。(3)请大家认真观察我们摆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这些正方形的边长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4)要想正好摆满,正方形纸片边长数应既是24的因数,也是18的因数。(5)用集合圈的形式分别表示24和18的因数,然后把两个集合圈墨连起来,用交集形式表示24和18的公因数。(6)中间交叉部分1、2、3、6既是24的因数,也是18的因数。它们是24和18的公因数,其中6最大,是24和18的最大公因数。2、活动三(1)刚才大家通过努力,找到了24和18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吗?(2)哪个组来说一说你们的是怎样找的?(3)我们还可以用短除法来求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4)教师介绍用短除法求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的过程。(5)你能用短除法求出27和18的最大公因数吗?三、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你的感觉。四、作业。自主练习第1、3题。板书设计: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 12 18 3 6 9 2 3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23=6 教学后记:2信息窗1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9699页教学目标:结合理解会用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意义。教学重点:会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教学难点:会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教学过程:一、复习怎样用短除法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二、指导练习1、98页第2题。(1)同桌互相讨论方法。(2)有没有更好的方法?2、99页第4题。(1)先分别找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再仔细观察。(2)你发现了什么?(3)说明:如果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3、99页第7题。(1)指名读题。(2)小组讨论这道题与求最大公因数有没有关系?三、作业。98页第2题;99页第4、5、7题。1信息窗2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100104页。教学目标:掌握最简分数的概念,理解和掌握约分的方法。教学重点:掌握约分的方法。教学难点:训练学生很快看出分子、分母的公约数,并能够准确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互质数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口算。13555213333567993 4596611248361212552说出能被2、3、5整除的数有哪些特征?二、探究新知。1、出示情境图(1)一个同学剪鲤鱼用了这张纸的,另一个同学剪蝴蝶用了这张纸的(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剪鲤鱼和蝴蝶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3)说算式,并说明算理。(4)说明:像、这样,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2、把化成最简分数吗?(1)可以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依次去除。(2)也可以直接用最大公因数8去除。(3)说明: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约分时,通常要约成最简分数。3、剪蝴蝶比剪鲤鱼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1)=(2)想一想: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3)计算结果能约分的,一般要约成最简分数。三、全课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谈谈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四、作业。102页第1、2、3题。2信息窗2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100104页。教学目标:掌握最简分数的概念,理解和掌握约分的方法。教学重点:掌握约分的方法。教学难点:能够准确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互质数教学步骤一、复习1、什么叫最简分数?2、什么叫约分?约分是通常要约成什么分数?二、指导练习。1、103页第9题。(1)指名读题。(2)根据下表中的的信息,指导表格补充完整。2、103页第10题。(1)指名读题。(2)如何用分数表示这样的分数?3、104页第11题。(1)同桌互相讨论。(2)学习时间占全天时间的几分之几?(3)能用最简分数表示每项活动年用时间各占全天的几分之几?4、104页第12题。(1)指名读题。(2)提问:日本企业的数量占总数的几分之几?(3)韩国企业的数量比德国多占总数的几分之几?三、作业。103页第9、10题;104页第11、12题。1信息窗2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100104页。教学目标:掌握最简分数的概念,理解和掌握约分的方法。教学重点:掌握约分的方法。教学难点:能够准确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互质数教学步骤一、复习1、什么叫约分?2、什么叫最简分数?二、指导练习。1、102页第4题。(1)指名读题。(2)如何用分数表示这样的分数?2、102页第5题。(1)指名读题。(2)如何用分数表示这样的分数?3、103页第6题。(1)同桌互相说单位之间的进率。(2)用最简分数表示各题。4、103页第7题。(1)指名读题。(2)如何用分数表示这样的分数?三、作业。102页第4、5题;103页第7、8题。1信息窗3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105107页教学目标: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学会求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教学重点:学会求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教学难点:在探索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过程得到启发。教学过程:一、导入情境同学们,你们喜欢剪纸吗?今天,我们来解决剪纸活动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出示情境图)图中的小朋友在剪纸的情况统计表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二、探索发现1、活动一(1)提问:王芳、李军和刘虎的作品,一共占第一小组作品总数的几分之几,如何列式?(2)学生列式为:+=(3)四人一组讨论,这道题的得数是多少?(4)指名说算理。(5)将计算结果填写在书上。2、活动二(1)提问:第二小组作品中,其他类作品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2)学生列式为:1=(3)四人一组讨论,这道题的得数是多少?(4)指名说算理。(5)将计算结果填写在书上。三、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你的感觉。四、作业。自主练习第1、2、3、4、5题。1信息窗3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105107页教学目标:学会求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教学重点:学会求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教学难点:在探索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过程得到启发。教学过程:一、复习说怎样求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二、指导练习。1、107页第6题。(1)指名读题。(2)根据题意如何列式?“1”表示什么?2、107页第7题。(1)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强调:计算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3、107页第8题。(1)指名读题。(2)根据题意列式并计算。3、104页第9题。(1)同桌互相讨论。(2)如何填空?4、104页第10题。(1)指名读题。(2)提问:其他语言的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几分之几?四、作业。107页第610题。教学后记:1信息窗4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108112页教学目标:1、结合解决问题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2、在探索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意义的过程中,以历观察、猜想、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教学重点: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倍数的方法。教学难点:在探索公因数和最大公倍数意义的过程得到启发。教学过程:一、导入情境同学们,你们喜欢剪纸吗?今天,我们来解决剪纸活动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出示情境图)图中的小朋友在剪纸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二、探索发现1、活动一(1)要将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纸片代替“春”字摆摆看,用手中的学具摆摆看。(2)请每个组拿出准备好的学具,把摆的情况记录下来,看有几种不同的摆法。请每个组汇报一下你们摆的结果。(3)请大家认真观察我们摆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这些正方形的边长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4)要想正好摆满,正方形纸片边长数应既是2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5)用集合圈的形式分别表示2和3的倍数,然后把两个集合圈墨连起来,用交集形式表示2和3的公倍数。(6)中间交叉部分6、12、18既是2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它们是2和3的公倍数,其中6最小,是24和18的最小公倍数。2、活动三(1)刚才大家通过努力,找到了2和3的公倍数和最大公倍数吗?(2)哪个组来说一说你们的是怎样找的?(3)我们还可以用短除法来求2和3的最小公倍数。(4)教师介绍用短除法求12和18的最小公倍数的过程。(5)你能用短除法求出27和18的最小公倍数吗?三、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你的感觉。四、作业。自主练习第1、2、3题。板书设计: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2 12 18 3 6 9 2 312和18的最小公倍数是:2323=36教学后记:2信息窗4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108112页教学目标:结合理解会用公倍数和最大公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意义。教学重点:会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倍数。教学难点:会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倍数。教学过程:一、复习怎样用短除法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二、指导练习1、111页第4题。(1)指名读题。(2)小组讨论这道题与求最小公倍数有没有关系?2、111页第5题。(1)先分别找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再仔细观察。(2)你发现了什么?(3)说明:如果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较大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的积。3、112页第6题(1)怎样用短除法求下列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2)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有什么区别?(3)还有别的问题吗?三、作业。111页第4、5题;112页第6、7题。1三、团体操表演因数与倍数信息窗1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4853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探索2、5倍数的特征,初步理解奇数、偶数的概念。能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的倍数。2、在探索活动中,发展观察、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培养探求知识的兴趣。教学重点:探索2、5倍数的特征,初步理解奇数、偶数的概念。教学难点: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的倍数。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我们应该怎样用实际行动来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呢?过一段时间我们学校学校要举行团体操表演,有哪些表演形式呢?我们来看一看吧。二、活动1、活动一(1)师:从图中你们知道了哪些信息?还能提出了什么问题? 师:我们先解决“各项表演分别可以选派几人参加”这个问题。请你们想一想,每个方队的人数有没有规律?师:看来,我们遇到问题时要仔细分析、验证,不能轻易下结论。2、活动二师:在1100的自然数中,2的倍数有哪些?5的倍数又有哪些呢?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讨论。师:你们有没有发现2的倍数、5的倍数都是一些什么的数?师: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师:你能再说出几个偶数、奇数的例子吗?3、活动四1、自主练习第1、2题。2、第3题数学游戏:应用今天学到的知识,看数字卡片说一句话。如20是偶数,是2的倍数,同时也是5的倍数等。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三、总结。师:请同学们说一说,这一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还有什么问题?你对自己有什么评价?板书设计:因数与倍数2的倍数:个位上是0、2、4、6、85的倍数:个位上是0、5偶数:是2的倍数的数。 奇数:不是2的倍数教学后记:2信息窗1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4853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利用2、3、5的倍数的特征来能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3、5的倍数。2、在探索活动中,发展观察、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培养探求知识的兴趣。教学重点:利用2、3、5的倍数特征来能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3、5的倍数。教学难点:探索6倍数的特征。教学过程:一、复习1、判断一个数是2、的倍数的的特征是什么?2、5的倍数的的特征是什么?3、3的倍数的的特征是什么?二、练习1、52页第9题。(1)同桌互相做猜数游戏。(2)你能从游戏中得到什么启发?2、53页第10题。(1)表中哪些是6的倍数?把它们涂上颜色。(2)提问:是6的倍数的数,都是2的倍数吗?都是3的倍数吗?3、53页第11题。(1)学生填写2、3、5、的倍数。(2)指名说答案,学生纠正错误。4、53页第12题。(1)这样的题应该怎样填?(2)学生填写,教师讲评。1信息窗1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4853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2、在探索活动中,发展观察、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培养探求知识的兴趣。教学重点:探索3倍数的特征。教学难点: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判断一个数是2、5的倍数的的特征是什么?2、什么叫奇数,什么叫偶数?3、我们学校学校举行的团体操表演,你还能提出来什么问题?二、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1、四人一组讨论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2、学生回答:个位上的数没有什么规律。3、教师引导:将各个数学上的数加起来,你能发现什么?同桌拿出笔计算一下。4、学生得出结论:一个数的各个数位上数的和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三、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四、作业。51页第46题,52页第7、8题。1信息窗2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5459页。教学目标:1、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知道它们的联系和区别。2、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培养学生判断推理能力。教学重点:掌握质数、合数概念,会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教学难点: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看同学们排着整齐的方阵,在操场上做操多认真啊。看到这幅图后,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四人一组讨论,把你们讨论的结果写在书上。二、探索质数、合数1、学生回答:同学们排成各个方阵的人数分别是24、25、40、35、32,这些数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回答:个位上与十位上都没有什么规律。教师提问:与它的的因数有关系吗?24的因数:1 2 3 4 6 8 12 2425的因数:1 5 252、探索发现(1)学生回答:都有两个以上的因数。(2)质疑:有两个以上因数的,都能排成方阵吗?(3)让学生用棋子来摆一摆。(4)学生发现:人数是4、6、8、9、10时,都能排成方阵。人数是1、2、3、5、7、11时,不能排成方阵。(5)我们用找因数个数的方法来研究,看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回答:有的数有两个以上因数有的数只有两个因数,一个是1,另一个是它本身。1只有一个因数。(6)教师总结质数、合数的定义,以及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三、作业。自主练习57页第15题。板书设计:质数与合数质数(素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如:4、6、8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他因数的数。如: 3、5、71: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教学后记:2信息窗2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5459页。教学目标:1、理解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意义。2、会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掌握用短除式分解质因数。教学重点:用短除式分解质因数。教学难点:质因数与分解质因数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请说出112这些数中的质数和合数。2说一说质数与合数的区别?3请想一想,第1题答案中的两组数,哪一组数能分成比它本身小的两个数相乘的形式?哪一组不能?为什么? 二、学习新课1质因数的意义,分别质因数的意义和方法。(1)小组讨论: 30可以写成哪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2)学生回答:30=56, 6=23还可以用分解的方法得出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还可以用短除法的形式。 (3)教师:请观察,(指塔式分解式和算式)每个合数都写成什么形式?(每个合数都写成了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教师:这些质数,在式子里与原来的合数是什么关系?教师:像这样,把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因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4)教师:说一说什么是质因数。请说一说上面的算式中谁是谁的质因数。(5)说明:讲质因数时,要说出这个质数是哪个合数的质因数,不能单独说一个数是质因数。(6)谁能说一说用短除式分解质因数的步骤吗?第一步:先用一个能整除这个合数的质数(通常从最小的开始)去除;第二步:看上一步的商,如果是合数,就继续除下去,直到商是质数为止;第三步:把各个除数和最后的商写成连乘形式。三、作业。58页第711题,59页第12题。2九、下跳棋信息窗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131133页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事例,初步学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性的大小。2、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教学重点:结合现实事例,初步学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性的大小。教学难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下跳棋吗?下跳棋前,你们一般用什么方法决定谁先走?(出示情境图)大家看,图中的两位同学要用摸棋子的方法决定谁先走。二、1、活动一(1)图中有两个袋子,大家帮忙先一下,摸哪袋棋子公平?谁来说一说?(2)摸甲袋棋子公平。因为红、蓝棋子的个数都占总数的,也就是说,摸到两种棋子的可能性相等,都是。2、活动二(1)摸乙袋棋子为什么不公平?(2)乙袋共有3个棋子,摸到每个棋子的可能性都是。(3)红子有1个,摸到红子的可能性是;蓝子有2个,摸到蓝子的可能是2个,也就是(4)红子的个数占总数的,蓝子的个数占总数的。摸到蓝子的可能性大,所以摸乙袋棋子不公平。三、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你的感觉。四、作业。自主练习第1、2、3题。教学后记:1信息窗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131133页教学目标:结合现实事例,初步学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性的大小。教学重点:结合现实事例,初步学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性的大小。教学难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教学过程:一、指导练习1、133页第4题(1)指名读题。(2)提问:这道题应从什么角度想?(3)这种游戏规则公平吗?为什么?2、133页第5题(1)指名读题。(2)如果从第1个袋子中摸球,摸到哪种球的可能性大?可能性是几分之几?(3)选择哪个袋子摸球公平?为什么?3、133页第6题(1)指名读题。(2)正方体6个红面落下后红面向上的可能性是多少?(3)正方体5个红面、1个绿面落下后红面向上的可能性是多少?(4)正方体5个绿面、1个红面落下后红面向上的可能性是多少?二、作业。133页第4、5、6题。1二、水产养殖场多边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四年级数学下册 全一册教案(打包62套) 青岛版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79798422.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