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科学技术与世俗文学》.ppt_第1页
第22课《科学技术与世俗文学》.ppt_第2页
第22课《科学技术与世俗文学》.ppt_第3页
第22课《科学技术与世俗文学》.ppt_第4页
第22课《科学技术与世俗文学》.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2课科学技术与世俗文学,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知道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的重要科技著作;知道中国古典小说的四大名著,了解明清时期世俗文学的成就。过程与方法选取中国古典小说的图片,让学生畅谈最喜欢的人物形象。讨论“李时珍、宋应星为什么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成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李时珍、宋应星等人献身科学的精神和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学会欣赏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的艺术性,了解其在中国及世界文坛中的地位;学习曹雪芹等人敢于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抨击封建礼教的反叛精神。,李时珍,(15181593),字东壁,明代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所用时间27年所含内容1892种药物,附药方11000多则,插图1160幅所享盛誉“东方医学巨典”,本草纲目,同学们,你们做对了吗?,宋应星,(1587?)字长庚,江西奉新县人。有“中国的狄德罗”美誉。,作者宋应星特点图文并茂、大量确切数据记载内容各种农作物和手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种植加工以及手工业生产技术所享盛誉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天工开物,同学们,你们做对了吗?,设计表格,整理归纳:,同学们,你们做对了吗?,优势:1.科学家重视实验,注重运用数理方法。2.已开始显露出一些近代科学研究的特点。,劣势:1.明清科学技术与西方近代科技相比,已远为逊色。2.明清实行文化专制,闭关锁国,使中国和西方科技水平的差距越拉越大。,明清科技小结,四大名著,1.你知道以上图画出自哪部著作吗?2.你知道作者是谁吗?3.该书成于何时?4.它在我国小说史上的地位如何?5.本书主要描写了什么内容?6.写作特点是什么?,三国演义。,罗贯中。,元末明初。,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错综复杂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故事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1.这些人物出自哪部著作?2.它成书于什么时期?3.小说的作者是谁?4.小说以什么为题材?5.小说的内容是什么?6.为什么会发生农民起义?,水浒传。,元末明初。,施耐庵。,以农民起义为题材。,描写了北宋晚期宋江领导的山东梁山泊起义。,官逼民反,压迫越深,反抗愈烈。,1.他是谁?2.这一形象来源于那部书?3.它的创作者是谁?4.它成书于何时?5.小说的题材是什么?6.小说反映了什么内容?,他就是受人喜爱、神通广大、敢于造反的神话人物孙悟空。,西游记。,吴承恩。,明朝中期。,是一部以浪漫主义为题材的长篇神话小说。,塑造了孙悟空的英雄形象,反映了人民群众蔑视封建统治、敢于斗争的精神。,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曹雪芹,展示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各政治集团间军事、政治、外交的巨幅画卷,宣扬“拥刘反曹”的正统观念与忠义思想,反映元末社会动荡中民众渴望统一的愿望,根据北宋末年宋江起义创作,围绕“官逼民反”的主题,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取材民间玄奘取经的故事,运用轻松明快、幽默诙谐的语言塑造出孙悟空的形象,反映民众要求挣脱人身束缚、追求自由的愿望,以贾府的兴衰为背景,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广泛触及清朝中期的社会生活,揭示清王朝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长篇神话小说,古典小说的颠峰,明清小说盛行的原因是什么?,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市镇的日益增多,市民阶层的不断扩大,符合市民欣赏要求的小说也日趋成熟;同时北宋以来印刷技术的不断提高与发展,为小说的流行创造了条件。明清小说的盛行是当时时代的反映。,1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A水浒传B三国演义C西游记D红楼梦2.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的是()。A.本草纲目B.农政全书C.天工开物D.梦溪笔谈,A,C,课堂延伸,课堂小结,伴随着明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科技领域涌现了一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