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八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八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八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八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加点词与现代汉语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卷卷有爷名B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C可据理臆断欤D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2 . 下列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淡泊无以明志B淫慢则不能励精C遂成枯落D夫学须静也3 . 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矜持(jn)渺小(mio)倚窗(q)淅淅沥沥(x)B恍然(hung)魂魄(hn p)哆嗦(du suo)万般无奈(li)C孱头(cn)赤裸( lu)猥琐(wi su)血气方刚(gng)D幼稚(zh)忏悔(qin)撂下(lio)灼灼其华(zhu)4 . 下面句中加横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三峡)荣:茂盛。B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周亚夫军细柳)被:同“披”,穿着。C月色入户。(记承天寺夜游)户:窗户。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与朱元思书)交映:互相掩映。5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B我们原打算天黑前赶回县城,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使我们在这个小山村滞留了一夜。C同学们特别喜欢上英语课,每节课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都随声附和。D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贯穿于工作的始终。6 . 下列有关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中外小说中有一大批下层人物形象。如孔乙己中被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孔乙己,我的叔叔于勒中虚荣势利、自私贪婪的小市民于勒。B阅读游记,要读出作者的感受与思考。余秋雨的阳关雪,记录阳关文化苦旅,抒发历史沧桑感;谢大光借鼎湖山听泉,表达于游山听泉中净化心灵、感悟人生之思。C乡土、家国情怀深植人心。余光中将乡愁化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都德将韩麦尔先生等法国人对国土沦丧的悲愤之情浓缩在了最后一节法语课中,引起无数共鸣。D读古代典籍,获人生智慧。无论是春秋时期的论语、战国时期的礼记,还是编年体史书左传,纪传体史书史记,都能从不同方面给予我们启发。7 .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像松树一样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崇高的品质。B学生书写水平逐渐下降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C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D他告诉我,时常在月夜,他同老伴儿坐在这长凳上,追忆起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日子。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为什么不同的人口味喜好不同?口味的不同是否与人的本质区别基因有关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饮食喜好不只与味觉基因有关,与嗅觉基因也有关系。拿香菜来说,喜欢香菜的人吃什么都想放点香菜进去,厌恶香菜的人闻着味道就有一种本能的排斥。不同人种间,讨厌香菜的人比例存在极大差别,2012年两位加拿大科学家统计发现东亚人讨厌香菜的最多,有21%;拉丁裔和中东地区讨厌香菜的人比例最低,分别只有4%和3%。研究发现这是11号染色体rs72921001的位点多态性的缘故。而且,如果0R6A2嗅觉受体基因出现变异,就会明显表现出对香菜的排斥,闻起来觉得有似碱性肥皂味。从源头上说,我们的味觉基因包括“酸味”“甜味”“苦味”“咸味”“鲜味”五个大类。酸、甜、苦、咸、鲜是基本的味觉组成,科学家们已经确认了一些与味觉能力相关的基因。苦味味蕾是口腔中最发达的味蕾,苦味基因也是味觉基因中种类最多的,达数十种,这也表明苦味基因是受到自然选择而被最多保留下来的基因,说明对人体有帮助。比如,有种苦味基因为TAS2R16,这个基因强的人对苦味敏感,能尝出植物中常见的吡喃葡萄糖苷类毒素。2011年6月,复旦大学的研究发现,中国人的TAS2R16苦味基因最发达,他们还推测出5000-6000年前,中国曾发生过大规模的自然筛选,那些不能尝出有毒植物中苦味的人被淘汰,而那些无毒或毒性很低的植物被保留下来并进化至今。再来说甜。哺乳动物往往是通过对舌头味蕾中神经细胞产生的味觉受体来辨别味道的,甜味物质与甜味受体结合便会产生电流刺激,令大脑感知这种味道。美国科学家曾在人类第四对染色体上鉴别出了与感受甜味有关的基因。而来自哈佛医学院的研究小组则通过小鼠实验,发现甜味受体的产生受特定基因控制。辣味基因的发现,源自意大利科学家“重走丝绸之路”的创举。他们开创性地对古丝路上那些尚未被现代文明影响的部落进行了研究,并从他们经久不变的饮食习惯中探究出关于基因对口味的影响。从已知基因中发现8个突变位点,其中就包括一个与感受辣味相关的离子通道蛋白编码基因,这个基因决定了人们辣口味的偏好。因此挑食或许只是基因不同。佛罗里达大学嗅觉和味觉中心的一位科学家称,与男性相比,味觉超常的能力在女性身上更为常见,而亚洲人和非洲裔美国人中味觉超常的人又比白种人多。科学家估计在美国,大约有15%的人是味觉超常人士。8 . 请简要分析第1段、第2段在文中的作用。9 . 请给这篇文章拟一个题目,表明文章的说明对象。10 . 简要分析第9段中划线句子中的“或许”一词的表达效果。11 . 第3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分析作用?12 . 初三(1)班的学生看完本文后,根据相关资料对影响口味偏好的因素进行深入地探究,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说说影响口味偏好的因素有哪些?(链接材料)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中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成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经过漫长历史过程的发生、发展、整合的不断运动,中国域内大致形成了东北饮食文化区、京津饮食文化区、黄河中游饮食文化区、黄河下游饮食文化区、长江中游饮食文化区、长江下游饮食文化区、中北饮食文化区、西北饮食文化区、西南饮食文化区、东南饮食文化区、青藏高原饮食文化区、素食文化区。(链接材料)“真的,我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鲁迅社戏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挡住风吹雾霾?树不背这“锅”!游雪晴1月15日17日,又一轮大范围雾霾笼罩华北黄淮等地。连续几天的重污染天气,更让人们期盼冷空气带来大风,吹走雾霾。往往这个时候,“三北”防护林和内蒙古风电场就成了“背锅侠”。不过据最新的科学研究显示,“三北”防护林不但没有加重雾霾,反而对雾霾有清除作用。这个锅背得真冤。基于长期的数值模拟和观测研究,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马建民和其团队科研人员分析得出,与1982年相比,2010年“三北”防护林工程对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吸附和清除作用增长了60%,对PM2.5的吸附和清除能力增加了30%。马建民介绍,自1999年到2010年间,该工程清除了我国北方约3000万吨的PM2.5,其中清除最多的地区是华北片,清除量达到PM2.5总量的0.9%。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徐祥德院士表示,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认为,发展风电对局地风速虽有一定影响,但影响的范围非常有限。丹麦科技大学和清华大学的研究结果表明,风电场对下游几公里到几十公里范围的地面风速有明显影响,但超过100公里,影响可忽略不计。北京市中心距离内蒙古400多公里,距离张家口约200公里。所以内蒙古和张家口地区的风电不会对北京地区风速产生显著影响。防护林带对风场的作用主要是大气边界层以下的近地层影响。而能驱散京津冀区域重污染天气的是大范围冷空气来袭或降水“湿清除”效应。冷空气影响范围垂直方向远远超过边界层或1500米以上的,其水平尺度可达百公里以上,“三北”防护林不可能阻挡冷空气或寒潮,并影响下游大范围区域风场。可近几年确实感觉大风越来越少了呀!“从气候条件看,主要是最近几年,冬季冷空气来的不那么频繁了,强度也不够。”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院朱荣解释道,近几年气候资料显示,华北地区、北京的大风日数和年平均风速都有明显下降。尤其是大风日数,与前30年的均值比,可谓是断崖式暴跌。朱荣告诉记者,其实风的本质是空气流动,导致空气流动的根源是空气温度和密度的差异。由于陆地和海洋性质不同,冷热变化有差异,冬季陆地冷于海洋,风从亚欧大陆的腹地(西伯利亚)吹向太平洋,所以北京冬季多西北风。由于全球变暖,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暖冬的增多,减小了冬季海洋和欧亚大陆的温差,因此空气的流动也就不如之前快,风速也相对应减小。从冬半年强冷空气和寒潮次数的年代变化来看,6070年代的寒潮和强冷空气相对较多,80年代明显减少,90年代以后又稍有增多;对应风速变化来看,6070年代北京平均风速较大,80年代明显减小,90年代又有所增大。如此看来,北京的风速变化还是自然因素起了主要作用。除了全球变暖,城市化发展增加了地面附近的摩擦作用,高大的城市群会产生绕流阻力,也使得风速可能会减弱。选自科技日报13 . 选文第段从“又一轮大范围雾霾笼罩华北黄淮等地”有什么好处?14 . 阅读全文,说说选文主要围绕什么问题?从哪两个方面来进行说明的?15 . 请说说文章题目“挡住风吹雾霾?树不背这“锅”!”有什么特点?用这个题目有什么好处?16 . 从文中看,近几年北京地区风速减弱的原因是什么?17 . 选文、段有五处划线句子,它们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三、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小题。(甲)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节选自老子)使:即使。什伯之器:效用十倍百倍的工具。重死:以死为重,即爱惜生命。甘:以为甘。美、安、乐的用法同此。18 . 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阡陌交通。(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19 .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2)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20 . (甲)文从哪四个方面描写了桃花源的美好生活?21 . 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和老子的小国寡民描绘了怎样的社会?他们描绘这样的社会有什么用意?四、情景默写22 . 按要求填空。独坐幽篁里,_。(王维竹里馆)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草树知春不久归,_。(韩愈晚春)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木兰诗中用夸张手法表现木兰不远万里,跨越雄关险隘,迅速急迫地奔赴战场的句子是:_,_。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其原句是:_,_。2017年初,一档名为见字如画的书信类视频节目播出,收获了许多好评。其实,自古以来,书信满载着深情厚谊,使远隔千山万水的亲人如同面聚,因而显得特别珍贵。请写出与“书信”有关的连续的两句古诗:_,_。五、课内阅读课内文言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23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1)潭中鱼可百许头(_) (2)日光下澈(_) (3)悄怆幽邃(_)24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25 .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A“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一句,通过描写潭上青葱的树木和翠绿的蔓藤,突出小石潭周围环境的幽美,与下文“四面竹树环合”相呼应。B文章对潭中游鱼的描写动静结合,如“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是从静态上描写,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呈现的则是游鱼的动态美。C作者以“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潭中气氛小潭源流交代同游之人”为顺序来安排材料,移步换景,景随情迁,前后照应,结构紧凑。D本文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凄苦孤寂之情。六、诗歌鉴赏晚春江晴寄友人(唐)韩琮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注)韩琮,字成封,长庆进士。初为陈许节度判官,后历中书舍人、湖南观察使等职。阅读上面的唐诗,回到下面两道小题。26 . 作者描写了晚春江上所见的哪些景物?27 . 请简要回答,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七、综合性学习28 . 家和万事兴,家齐国安宁。近年来,全国各地寻找“最美家庭”的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全国妇联评选出全国“最美家庭”,重庆也评选出“最美十大家庭”。请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广西南宁的王芳20多年精心照顾脑瘫女儿,用至诚的母爱给予女儿最贴心的陪护,使女儿得以康复。多年来她和丈夫李绿江一起坚持各种社会公益慈善活动,他们创办的民间慈善机构“安琪之家”,至今已为5000多位脑瘫儿童提供了康复教育服务。由此王芳家庭获得全国“最美家庭”称号。【材料二】“传家忠和孝,兴家文和德,持家勤和俭,安家让和忍,守家遵法度,败家酒和赌”这是“重庆最美十大家庭”称号获得者杨兴明家传承了百年的家训。这一家训,让五世同堂的大家庭拥有了长久的和睦与幸福。杨兴明家住武隆县羊角镇石床村,他当年已90岁高龄,共有120余名子孙后人,他家凡是年满12周岁的后生必须熟背家训,其“齐家立德”的家规在当地成为美谈。【材料三】涪陵区的陈朝晖出生于书香文化世家,他甘于清贫,追求精神文化,读书、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