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匿名(l)遁形(dn)溃退(ku)油光可鉴(jin)B咆哮(po)揪紧(ji)畸形(j)正襟危坐(jng)C粗糙(co)滞留(zh)骤雨(zhu)杳无消息(yo)D湛蓝(zhn)初衷(zng)发髻(j)广袤无垠(mo)2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句是A多年后重回故里,眼前这熟悉而又陌生的景致,无不让他触目伤怀。B为了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请大家不要在水边打闹,而要正襟危坐。C获得诺贝尔奖后,居里夫人依然远离一切喧囂,沉醉在科学研究之中。D当代文学中的许多红色经典,镌刻着新中国建设者们的牺牲和奉献。3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离开喧嚣的城市,不用再面对那些有形无形的压力,来到芳草萋萋的森林,尽情享受那泌人心牌的花香。B商店老板得知我们购买这些物品是要捐赠给灾民时,无不鼎力相助,其中一位老板更提供仓库让我们放置所采购的物品。C美元贬值间接导致各国对人民币更加轻睐,加速了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的进程,这是金融危机带来的世界金融新格局。D上映三天的猩球崛起3累计票房达到4.02亿元,随着影片的热映,影迷们迫不急待地前往影院一睹为快。4 . 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2分)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B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峰顶。C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对这种坑害顾客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应给予严厉打击。D马教授领导的科研组研制出能燃用各种劣质煤并具有节煤作用的劣质煤稳燃器,为节能作出了重大贡献。5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家庭的使他从小对美就有敏锐的感悟,乡村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线条使他陶醉不已。(2)花一样的生命,一瓣一瓣地绽放她的美丽,使这个原本死寂荒凉的世界充满快乐。(3)中国是法治国家,不论是谁,是触犯了党纪国法,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惩治。A熏染姿态万千只要就B熏陶姿态万千只有才C熏染五彩缤纷只有才D熏陶五彩缤纷只要就6 . 下列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我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B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老舍把祥子这样一个“小人物”写活了,祥子老实,健壮,坚忍,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自己能养活自已,但在当时的条件下,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的破灭了,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C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D红岩这部小说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重庆地区的地下党人的英勇斗争的故事。“小萝卜头”是其中最小的革命者,他以无暇的心灵和对敌人的蔑视,感染着囹圄中的人们,最终惨遭敌人的杀害。二、字词书写7 . 自然万物入眼入心,常被中国人演绎出精彩的句对,请欣赏下面的对联,并将其上联用正楷字规范、准确、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中。三、现代文阅读阅读别吵,让父亲睡一会儿,完成小题。别吵,让父亲睡一会儿那次回老家,在候车室里,我坐在一老一少两个男人对面,无意中,听到了他们的谈话。年轻男子说:“爸,别担心,医生说了,没事儿,这病能治。”原来是一对父子,看他们身边的包里放着一些药物,大概是父亲生了病,儿子带着他到城里的大医院诊治,这是要往家赶呢!我不禁心生同情,多看了那父亲一眼。父亲年龄并不太大,五十岁左右的样子,只是脸色蜡黄,非常清瘦,看上去很虚弱。他穿着一件略显宽大的白衬衫,崭新的,与他黝黑的皮肤不太相称,大概是为了进城而新买的吧!旁边的儿子穿着讲究,看样子,应该在城里生了根发了芽。听了儿子的话,父亲摇了摇头,低声说:“我就说不来看,你偏让来,白花冤枉钱。自己身上的病我自己清楚,你们现在都出息了,我也没啥牵挂,就希望走得利索点,别拖累你们。”儿子没接腔,转过脸,有泪悄悄地滑落。他赶紧抬手擦掉,不让父亲看见。我的心忽然有一点疼,看来,父亲的病并不像儿子说的那样轻松,或许,生离死别的悲伤已经在彼此心里漫延。两个人都没再说话。过了许久,父亲似乎累了,身体不由自主地靠在了儿子肩上,双目紧闭,看样子,已经进入了梦乡。候车室里人来人往、嘈杂不堪,并不是睡觉的地方。儿子一手扶着父亲的腰,一只手轻轻地覆在父亲的耳朵上,试图为他抵挡一些噪音。只见儿子像一个放哨的战士,身体保持不动,眼睛却紧张地看向每一个从他们身边经过的人,目光里写满了乞求,似乎在说:嘘,别吵,让父亲睡一会儿。同样的情景,我在另一家医院也遇到过。那是一位八十岁的父亲,在两个女儿的搀扶下,到医院来体检。父亲真的已经老态龙钟,拄着根拐杖,目光呆滞。女儿扶他走他便走,女儿扶他坐他便坐,像一个听话的孩子。看着别人投来的异样目光,女儿解释说:“父亲年龄大了,又有老年痴呆,生活不能自理。即使父亲不认识我们,只要他健健康康地活着,我们也觉得是种安慰。”女儿说话时,父亲一直看着她,显然,他对孩子们极度依赖,就像孩子们小时候依赖他一样。等待无聊而又漫长。在长椅上坐了一会儿,父亲似乎累了,身体一斜,倒在女儿的肩头睡着了。医院里并不太安静。女儿搂着父亲,不敢挪动身体,另一个女儿赶紧将一件外套披在父亲身上,刻意往上面拉了拉,盖住父亲的耳朵。看着这一幕,所有的人都压低了声音,连医生也放轻了脚步。我忽然感觉双眼酸涩。无论在嘈杂的候车室,还是在拥挤的火车上,亦或在排成长龙的医院里,从来都是孩子靠在父亲的肩头休息,什么时候,我们看到过年轻力壮的父亲在公众场合安心小憩?父亲从来都担当着保护者的角色,只有当他们病了、老了,再也无力保护孩子时,才会心无旁骛地小睡一会儿,缓解满身的疲惫。当我们看见一位父亲靠在儿女的肩头睡觉,那一定是因为,他在这个世界的时日已经不多。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在什么时候,当你看到一位睡着的父亲,一定不要吵,不要吵,让父亲安安静静地多睡一会儿。8 . 你从选文中读出了“儿子”与“女儿”的哪些共同品质?9 . 请赏析第9段画横线的句子。10 . 细读选文段,请说说为什么“我忽然感觉双眼酸涩”。11 . 从选文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感受。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母亲朱孝智母亲从闽北第一镇樟湖,嫁到尤溪深山一个人口仅百余人的小自然村。父亲体弱多病,无法从事体力劳动。年仅16岁的母亲嫁过来后,起早贪黑天天跟着我爷爷上山下地干活。不久,分家出来,她不得不面对更多的活计,砍柴、种菜,样样得干,样样得会。母亲生下我的第二年,又生下了弟弟,接着又生下了妹妹。父亲靠手艺谋生,经常外出。面对间隔这么密的三个孩子,没有帮手,母亲生活的困难常人真难以想象。农村大家都挺忙,那时的条件又很差,吃住拉洗不在一个地方,母亲洗澡要等把我们三人都哄睡,晨起做饭要拔长耳朵注意听我们醒了没有,上厕所经常是背上背着一个,另一个放在厕板上。现在偶尔提起这些,母亲依然心酸不已。转眼,我们兄妹三人上学了。母亲对孩子们上学是极为重视的,她深知知识的重要。可小山村,学校只办一二年级,从三年级开始我们就要出外读书。我读到高中毕业时,就先后念了四个地方的学校。母亲每每为我们担忧,生怕走山路遇到野兽,生怕人长得瘦小在异地受人欺负,生怕在学校挨饿受冻。母亲时常去看我们,送来米菜,查问我们吃住情况。记得我在尤溪三中念初中时,她几乎每圩来一次。提着茶叶或挑着桃子,翻山越岭10多里路赶到圩场卖,以补贴家用和我们的零用钱,生怕苦了我们。而她自己,往往一整天都舍不得去买一碗面吃,傍晚卖光东西,才空着肚子壮着胆子一个人回家。那时我常想,瘦瘦小小的母亲,哪来那么大的勇气和力量,要知道,那时山高林密,路远坡陡,山上常有猛兽出没。那些年,母亲还犯有胃病,常听到她痛得直呻吟。母亲虽然尽心尽力地照顾我们,但生活还是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有这样那样的事发生。有些事,坚强抗争,过来了。有些事,却难以抗拒命运的安排。我的弟弟快20岁那年,与一个朋友去村供销社玩,供销社发生爆炸,他无辜殃及,不幸离世。这是母亲一生的痛。她总怪自己没有看住他,才会遇上这事。我成家生子后,母亲从老家来到我沙县郊区的家帮我带孩子。儿子3岁上幼儿园,中午寄宿,母亲又闲不住,就到家附近的学校食堂煮饭,其他时间还到竹品公司穿编竹凉席,起早贪黑按件取酬,直到我搬往城里居住。其间她竟然赚了十万元左右的辛苦钱。母亲说:“从没赚过这么多钱,如果以前老家有公司该多好呀。”她心里想的是,如果当时有这个条件,我们兄妹就可以少受点苦了。母亲一生中遭受的苦难,难以尽述。还好母亲性格坚韧乐观,与人为善,街坊邻居都愿意与她交往。母亲用双手为我们拨开一路的荆棘,教会了我什么是爱和付出,教会了我如何在遇到困难时坚强乐观。(摘编自2017年12月5日福建日报)12 .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段写母亲为了不让我们吃苦,提着茶叶或挑着桃子翻山越岭去卖,以补贴家用和我们的零用钱,表达对儿女们无私的爱。B“山高林密,路远坡陡,山上常有猛兽出没”渲染了母亲往返圩场途中恶劣的环境,表现了母亲果敢的品格。C母亲随“我”生活后,帮“我”带孩子之余还出去打零工挣钱,是为了补贴家用,减轻“我”的经济负担。D母亲用双手为我们拨开荆棘,教会了“我”什么是爱和付出,以及如何在遇到困难时坚强乐观。13 . 阅读全文,简要概括出与母亲有关的三件事情。14 . 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1)“晨起做饭要拔长耳朵注意听我们醒了没有”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概括。(2)“那时我常想,瘦瘦小小的母亲,哪来那么大的勇气和力量”句子中,加点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15 . 文中塑造的母亲是怎样的形象?请根据全文简要概括。16 . 第段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概述。四、句子默写17 . 古诗文名句默写。_,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晴空一鹤排云上,_。(刘禹锡秋词)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见往事耳。(司马光孙权劝学周敦颐的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语句是:_,_。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写下了“前行,让心不倦地攀登;向远方,直达美丽的风景”的句子,杜甫的望岳中表达类似的意思的诗句是:_,_。五、诗歌鉴赏18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西楼(宋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注释疏箔:稀疏的竹帘(1)这首描写了海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前两句分别从视觉和两方面写浪卷、风吹、云涌、雷鸣,渲染出“风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表达的诗人的情感。六、课外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二翁登泰山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甲翁之妻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旦甲翁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日:“向吾远游冀、雍”,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日:“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日: “差矣,汝之言!囊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 ”翌日,二翁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注释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今山西、陕西、甘肃一带。曩(nng) :从前的,过去的。19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甲翁之妻去乡/与人期行,相委而去B是山余亦未登/斯是陋室,惟吾德馨C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D绝长江/雨脚如麻未断绝20 . 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一 日 甲 翁 携 酒 至 乙 翁 第 二 人 对 酌 不 亦 乐 乎!21 . 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向吾远游冀、雍,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2)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22 . 结合选文,说说该事给我们怎样的启示。七、名著阅读23 .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题目。(1)“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 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这句话出自朝花夕拾中的_本文记叙作者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热切盼望着出门,父亲却要我临走的时候背_,让我感到痛苦,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的不合理。(2)朝花夕拾中的妇女形象不多,一个是虚伪自私、怂恿小孩子做坏事的_,还有一个是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回忆了善良、真诚、热爱和关心孩子的_。八、综合性学习24 . 根据要求完成后面小题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汉语方言有些已趋于萎缩和衰亡。为了抢救和保护各地的方言,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启动。对此举措,同学们有着自己的看法。甲同学说:“我觉得我家乡的方言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有效保护,将使她永远年轻。”乙同学说:“应当大力推广普通话,抢救方言没有必要。”丙同学说:“都什么时代了,还讲方言?太土气了!”【小题1】请简要概括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1252:2025 EN Electroacoustics - Personal sound exposure meters
- 火灾消防儿歌小班教案
- 2025版地中海贫血症症状解析及护理技巧交流
- 2025版溃疡性结肠炎常见症状解析及护理护士指导
- 电影版班级介绍
- 新道云岗位实训
- 电子沙盘模拟实训报告
- 无效退款协议书
- 2025-2026学年北京市大兴区六级英语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西师版初一道德与法治上册月考考试试题及答案
- 【新教材】冀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英语期中复习:Unit 1-4+期中共5套测试卷汇编(含答案)
- 【难点突破】指数复合型函数的对称性(教师版)
- 甲乙双方合作合同协议范本
- 运用学习任务群理念助力学生轻松学拼音
- 第4课《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第三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T CEC站用低压交流电源系统剩余电流监测装置技术规范
- 全球及中国牛肉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2024-2030)
- MOOC 社会心理学-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单细胞基因组学与转录组学分析
- 浅谈供应商沟通技巧课件
- 幼儿园冬季教职工安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