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冀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A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B街道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C就目前来讲中国人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还确切地需要大大提高。D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2 .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蓬篙(go)胚芽如坐针毡( zhn )忘眼欲穿B阔绰(chu )溺爱吹毛求疵(c )折衷事非C沉湎(min )颓唐中流砥柱( d )妙手回春D绽出( dng)锁事蹑手蹑脚( ni )一泻千里3 .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食物钟对人体健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维持良好的食物钟。目前,常见的可能导致食物钟紊乱的饮食习惯有不吃早餐、节食、暴饮暴食等。日常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会扰乱食物钟,甚至造成食物钟紊乱。如果食物钟发生紊乱,健康就会受到影响。研究发现,食物钟紊乱会导致胰岛素紊乱,可能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ABCD4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白话文(又叫语体文,就是用现代语写的语言)从什么时候起用作小学教材,我记不真切了,大概在七、八十年前。B“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日照?”张强对刚刚进门的小王说。“我明天一大早就走。你有什么事要我办吗?”小王总是那么热情。C学生考试达不到标准,也不能给他们一个不及格就了事,必须研究学生所以达不到标准的原因是教师自己的指导不完善呢?还是学生的资质上有缺点,学习上有疏漏?竭力给他们补救或督促。D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5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不论经历了什么挫折,都要强聒不舍地奋斗,惟其如此,才能为美好的初中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B这次期末考试,他的成绩进步很大,面对这样的丰功伟绩,他并没有飘飘然,反而更加谦逊起来。C虽然我们还写不出比肩唐宋贤人的诗词作品,但是我们要有附庸风雅之心、将这些文化瑰宝继续传承下去。D经济发展的最终成果,要体现在人民生活的全面变化上,这也成了这座域市70年来孜孜不倦的追求。6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商酌(zhu) 桑梓沮丧(j)顾影自怜B褴褛(l)遁词磕绊(bn)鸠占鹊巢C嫡传(d)宽宥滞笨(zh)眼花缭乱D拮据(j)积攒鄙薄(b)形消骨立7 . 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鲁迅,原名周树人,他所写的藤野先生节选自朝花夕拾。B苏轼,宋代文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辙、欧阳修被誉为唐宋八大家。C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斯蒂芬茨威格写的。D三峡选自郦道元的水经注,水经注是我国古代的一部游记名著。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失根的兰花陈之藩顾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的一个大学里看花。汽车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到了校园;校园笑得像首诗,也像幅画。依山起伏,古树成荫,绿藤爬满了一幢一幢的小楼,绿草爬满了一片一片的坡地;除了鸟语,没有声音。像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花圃有两片,里面的花,种子是从中国来的。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如在海的树丛里,闪烁着如星光的丁香,这些花全是从中国来的呀! 由于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北平公园里的花花朵朵,与这些简直没有两样;然而,我怎么也不能把童年时的情感再回忆起来。我不知为什么,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它们的背景应该是今雨轩,应该是谐趣园,应该是故宫的石阶,或亭阁的栅栏。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弱了,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十几岁,就在外面漂流,泪从来也未这样不知不觉地流过。在异乡见过与童年完全相异的东西,也见过完全相同的花草;同也好,不同也好,我总未因异乡事物而想过家。到渭水滨,那水,是我从来没见过的,我只感到新奇,并不感觉陌生;到咸阳城,那城,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我只感觉到它古老,并不感觉伤感。我曾在秦岭捡过与香山上同样红的枫叶,在蜀中我也曾看到与大庙中同样的古松,我也并未因而想起过家。我曾骄傲地说过:“我,到处可以为家。”然而,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在夜里的梦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风雨中坍塌了,或是母亲的头发一根一根地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我这时才恍然悟出,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不可以为家了。花搬到美国未,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这时候才忆起,故乡土地之芬芳与故乡花草的艳丽。我曾记得,8岁时肩扛小镰刀跟着叔叔下地去割金黄的麦穗,而今这童年的彩色版画,成了我一生中不朽的绘画。在沁凉如水的夏夜中,有牛郎织女的故事,才显得星光晶亮;在群山万壑中,有竹篱茅舍,才显得诗意盎然;在晨曦的原野中,有拙重的老牛,才显得纯朴可爱。祖国的山河,不仅是花木,还有可感可泣的故事,可吟可咏的诗歌,是儿童的喧哗笑语与祖宗的静肃墓庐,把它点缀得美丽了。古人说:“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为古人未出国门,没有感觉离国之苦,萍还有水可借;以我看:人生如絮,飘零在此万紫千红的春天。宋末画家郑思肖画兰,连根带叶均飘于空中。人问其故,他说:“国土沦亡,根着何处?”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即自行枯萎了。我十几岁就无家可归,并未觉其苦。以后,祖国已破,觉出个中滋味了。不是有人说:“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吗?我觉得,应该是“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忘。”8 . 从文章内容上来看,题目中的“根”和“兰花”分别比喻什么?整个题目应如何理解?9 . 第节末尾“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请你联系上下文,分析作者流泪的原因。我的分析:10 . 第段中加点的“彩色版画”是指( )A回忆中的童年生活B回忆中的8岁时跟叔叔割麦的情景C童年时绘制的8岁时跟叔叔割麦的情景的彩色版画D成年后绘制的8岁时跟叔叔割麦的情景的彩色版画11 . 文章的结尾援引郑思肖画兰的故事作结有什么作用?北京的雨燕去了哪儿“这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能一直飞,飞累了就睡在风里,这种鸟一辈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死亡的时候。”阿飞正传中的这句台词哀戚动人,令人难忘。雨燕就是现实生活中最接近“无脚鸟”的一种。雨燕属的学名apus就来自希腊语的apous,意为“无脚的”。其实,它当然有脚,但四趾向前的特殊生理构造使其无法抓握,因此除了筑巢、生产、育雏以外,它的一生几乎都处在飞翔中。或许正是这种一生展翅不落地的特质,让它被如此命名。不同于“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家燕,雨燕体形更大,羽毛呈黑褐色,胸腹部有白色细纵纹。它翅膀狭长,单翼的长度几乎相当于体长的两倍,飞在天上就像挂了两把镰刀。相比于飞行时尾巴总是剪刀状张着的家燕,雨燕的尾巴在飞行时总是收成一束,只有在需要调整方向时才打开。因此它飞得高,飞得远,速度还极快,每小时可达110公里,是鸟类中不折不扣的“飞行家”。隶属于雨燕目雨燕科的北京雨燕又有着更加特别的光环它在北京首次被发现,由此得名。1870年,英国博物学家罗伯特斯温侯在北京采集到第一只雨燕标本,将其命名为Apus apus pekinensis,即普通雨燕北京亚种。就像名字一样,北京雨燕生活在这座古老的城市,俯瞰着历史的沧桑变迁。为什么会是北京?这和这座城市的历史分不开。作为历朝历代的古老都城,北京有着其他小城市没有的高大建筑群,它们是最适宜雨燕筑巢的地方。每年3月底,雨燕飞抵这里,繁殖、育雏,再于当年8月初离开,前往南方过冬。在颐和园、雍和宫、天坛、前门等地的高大古建筑物上,它们筑巢繁衍。清晨日暮时分,大片雨燕倾巢而出,与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相映成趣,成为古老北京的标志景观。但近些年,北京雨燕仅剩几千只的新闻不时现诸报端。这种和北京城相伴相生的物种、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妮妮”的原型越来越不常见了。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负责人介绍,北京雨燕的数量一直没有确定的说法,一方面,之前并没有进行过北京雨燕的整体数量调查;另一方面,调查手段、技术手段、时间段和观测地点的选择都会影响调查的结果,采取不同方式调查出的数据差异很大。比较常见的说法是随着北京城市化脚步的加快,很多古老建筑消失不见,北京雨燕找不到适宜的落脚地,因而数量越来越少。但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调查发现,北京雨燕在现代建筑中的分布也很多,只要楼体够高、有屋檐结构,雨燕就可以筑巢,它们正在适应城市的变迁。城市化的脚步不可逆,但改善影响雨燕生活环境的人为因素,比如人工绿化、悬挂巢穴、提供食物等,有助于其种群数量的增加。很多野生动物属于环境指示物种,比如青蛙的数量可以反映水体健康状况,雨燕也是如此。它以昆虫为主要食物,雨燕多说明昆虫多,昆虫多说明基础生物量多,物种多样性好。北京有四百八十种左右的鸟类,数量之多在全世界的首都中屈指可数。飞翔的生灵们是这座城市的重要成员,需要用心守护。2015年,中国观鸟会调查过,佩戴他们定位仪的13只北京雨燕一路飞到了南非越冬,又在次年三月循相似路线返回北京颐和园繁殖。迁徙路线单程距离约16万公里,全年迁徙距离约为38万公里,不愧“飞行家”名号。北京雨燕年年往返,不曾失约于古老都城的春天。12 . 文章第段有什么作用?13 . 第段介绍了雨燕哪两个方面的特点?请简要概括。14 . 第段中加点的“由此得名”的“此”具体指代什么?15 . 第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16 . 根据文章内容,说说文章标题“北京的雨燕去了哪儿”有哪些含义。三、句子默写17 . 默写他们的房屋,_,在雨里静默着。(朱自清春)正是江南好风景,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_,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 _,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风住尘香花已尽,。(李清照武陵春)斯是陋室,_。(刘禹锡陋室铭)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在出师表中,表现诸葛亮无意于功利名禄的名句是_,_。十二章中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慨叹,劝人珍惜时光的语句是_,_。四、课内阅读阅读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8 . 下面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万钟于我何加焉牺牲玉帛,弗敢加也B得之则生所识穷乏者得我与C呼尔而与之吾恂恂而起D万钟于我何加焉受任于败军之际19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20 . 下面对文章内容与写法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一开始便以“鱼”喻“生”,以“熊掌”喻“义”,自然引出本文的观点“舍生取义”。B第二段以乞人宁可饿死都不食不义之食为例,从正面论证了舍生取义是所有人的本心。C第三段以“万钟”虽好也不能受为例,再次从正面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D本文在论证论点时采用了比喻论证、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颇具说服力。21 . 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好舍生取义和珍爱生命之间的关系?请结合实际说说你的看法。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注)“塞上”又做“塞土”。22 .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一句的妙处。23 .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感?六、名著阅读24 . 精读与跳读虽是两种不同的读书方法,但在同一本书的阅读过程中也是可以交替使用的。请你从以下三本书中选择一本,分析你觉得该精读和跳读的部分,并阐述理由。A猎人笔记B镜花缘C水浒传七、作文25 . 阅读下面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化工企业竞选班长课件
- 农业安全培训课件
- 农业固定资产投资课件
- 初级网络安全培训课程课件
- 4.“笔墨绘山河・童心映祖国”-2025年国庆节绘画比赛评比细则
- 内训课件审核标准
- 化学实验室安全培训讲座课件
- 8 灯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13《桥》第1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学习单+作业
-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学习单+作业
- 养老护理员中级考试题库2025年(附答案)
- 2024年河北石家庄交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公安援疆工作总结
- 湖南省益阳市2026届高三9月教学质量监测数学试题(含答案)
- 第8课《网络新世界》第一课时-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 2025秋人教版美术七年级第一单元 峥嵘岁月第1课 情感表达2
- 装饰工程拆除施工方案(3篇)
- 2025至2030年中国车载摄像头行业市场调研及投资战略规划建议报告
- 2025年招聘市场年中洞察报告-瀚纳仕
- 2025年大学生英语六级必考词汇表全部汇编(带音标)
- DL∕T 1867-2018 电力需求响应信息交换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