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2020年中考复习备考综合(二)语文试题D卷_第1页
郑州市2020年中考复习备考综合(二)语文试题D卷_第2页
郑州市2020年中考复习备考综合(二)语文试题D卷_第3页
郑州市2020年中考复习备考综合(二)语文试题D卷_第4页
郑州市2020年中考复习备考综合(二)语文试题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郑州市2020年中考复习备考综合(二)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核舟记选自清代魏学洢编的短篇小说集虞初新志,本文赞美了雕刻者的精巧技艺,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B被压扁的沙子一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地球是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C社戏这篇小说中,月下行船、船头看戏、月夜归航这三个片段写得富有诗情画意,充满了江南水乡的生活气息。D大雁归来一文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是全文的主旨。二、基础知识综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当飞机冲出云(xio) 的那一刻,他闭上了眼睛,思绪开始蔓延。那年,他20岁,刚大学毕业,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与憧憬,然而紧随而来的是焦急、迷惘与不知所措:去了好几家公司面试,结果工作还是没有着落,他每晚翻来(f)去地睡不着觉。母亲打电话来,让他回家住一段时间,安慰他工作不急,可以慢慢找。走下人声鼎沸的汽车,外面秋雨淅淅沥沥,村口路灯泛着点点黄晕的光,疲倦不堪的母亲正静静地等着他,那么得瘦弱那一刻,他干涩的眼睛湿润了。光阴消释,如今他已到了不惑之年。母亲的身影时刻在他脑海中展现,那么清晰。2 . 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1)云_(xio) (2)翻来_(f)去3 . 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着落(A. zhu B. zho )(2)迷惘(A.mng B.wng)4 . 文段中划横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蔓延B人声鼎沸C疲倦不堪D消释5 . 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即将消失的沙漠毛乌素沙漠据2019年3月9日科技日报报道,中国第五大沙漠,面积约4.22万平方公里的毛乌素沙漠即将消失,变成毛乌素森林。毛乌素沙漠形成不过上千年的历史。它雄踞在苍茫的鄂尔多斯高原。鄂尔多斯草原是大自然(留给赐予)人类的优良牧场。但是滥垦的铁犁和无休止的战争铁蹄无情地践踏着鄂尔多斯草原,沃野变荒成沙,成为中国四大沙地之一,也是京津地区重要的风沙源。1959年以来,人们大力兴建防风林带,引水拉沙,引洪淤地,开展了改造沙漠的巨大工程。到了21世纪初,已经有600多万亩沙地被治理,止沙生绿,如今成了林地、草地和良田。在沙漠腹地,榆林市还累计新辟农田160万亩,榆林这座“沙漠之都”变成了“大漠绿洲”。(材料二)库布齐沙漠变成绿洲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齐沙漠发生奇迹:死亡之海变成绿洲。库布齐沙漠坐落在鄂尔多斯高原北部。这里曾经森林葱郁,水草肥美,牛羊遍地。后来由于气候干旱、人为破坏等原因,库布齐沙漠由草原渐渐退化成为寸草不生的“死亡之海”,面积约1.86万平方公里。从新中国成立算起,库布齐沙漠每年向黄河方向“移动”,把近2亿吨黄沙倒入黄河,使黄河水位上涨。同时,频繁的风暴天气使包括北京在内的沿线城市饱受沙尘暴之苦。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地企业在沙漠里打通第一条纵贯沙漠南北的柏油公路川沙公路,并用网格沙障固沙,长达30多年的治沙之路由此展开。库布齐沙漠治理工程取得巨大成就,沙丘整体高度下降了一半,1/3的荒漠变成绿洲,每年阻止上亿吨黄沙流入黄河。更可喜的是,沙漠中还出现了几百万亩厘米级厚的土壤,使其初步具备农业耕作条件。还创造了300多亿的生态收入,让沙漠地区10多万人彻底摆脱贫困。2015年库布齐生态创造模式被巴黎气候大会标举为中国样本,完全可以照搬。如今,库布齐沙漠治理模式已经成功进入沙特、蒙古国等“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并在中东、中亚、东南亚等地落地生根。世界上沙漠国家的专家(川流不息纷至沓来),向中国取经。南非独立报报道称:库布齐模式可以在世界各地(移植复制)。6 . 本班宣传小组准备出一期以沙漠治理为主要内容的板报,收集到上述材料。你认为下列作为本期板报的主题最恰当的一项是A沙漠很神奇,未来是粮仓B沙漠潜力大,开发前景广C治沙成效大,世界在期盼D沙漠在消失,绿洲在招手7 . 宣传小组在对两则材料的内容进行整理时,对三个横线处应填词语犹豫不决,你认为依次填入词语最合适的一项是A赐予川流不息移植B赐予纷至沓来复制C留给川流不息复制D留给纷至沓来移植8 . 宣传小组为了让大家对两个沙漠的治理情况有更为直观的认识,整理出一个表格。请你梳理内容,补全信息。毛乌素沙漠库布齐沙漠形成原因气候干旱、人为破坏等治理方式兴建防风林带,引水拉沙,引洪淤地治理效果即将消失,变成毛乌素森林沙丘整体高度下降了一半,1/3的荒漠变成了绿洲9 . 阅读(链接材料)后,你对沙漠治理有什么新的思考?你将采取怎样的实际行动?(链接材料)蚂蚁森林2019年4月22日,支付宝宣布蚂蚁森林用户数达5亿,5亿人共同在荒漠化地区种下1亿棵真树,种树总面积近140万亩。马云在微博写道:“蚂蚁森林的用户在支付宝每种一棵树,地球上就会多出一棵真树三年前吹的这个牛,现在成了如此惊人的现实。”蚂蚁森林是阿里巴巴集团为支付宝的首期“碳账户”设计的一项公益行动。用户通过步行、地铁出行、在线缴纳水电煤气费等,就会减少相应的碳排放量,可以用来在支付宝里养一棵虚拟的树。这棵树长大后,公益组织、环保企业等蚂蚁生态伙伴们,可以“买走”用户的“树”,在现实某个地域种下一棵实体的树。思考:_行动:_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艾叶香中寻玉佩邹凤岭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湖岸被雨水浇出一片嫩绿,艾叶散发着清雅的香气。在这氤氲的艾香中,我又想起了儿时的情景。年幼的我跟在奶奶身后,走过村头的木桥:迎春花一片片,新生芦苇一丛丛。雨水打湿高高晾起的渔网,细细地流进湖里。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摘下一片嫩芽,仿佛闻到了那贴在锅里的艾饼的香甜。雨后积在艾叶上的水滴从指缝滑落,“滴答”声融入醒来的土地。沿着当年的田间小路,我又回到了老屋。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老屋南墙上,树枝支起的窗棂与木板拼成的门楣上方,挂着菖蒲与艾条。窗棂下摆着老旧的石磨,这磨由上下两块尺寸相同的短圆形石块做成,磨拐是用门前大楝树的枝做成的,一端连接在上磨,一端用绳索系挂在灶房的横梁上。我仿佛又听到石磨“吱吱”转动的响声,看到奶奶教我磨面的身影。奶奶推动磨拐,石磨每转动一周,我就往磨眼里添加一小瓢碎米粒。随着石磨一圈圈转动,细面就落在了磨盘里。奶奶在面粉里加入焯过的艾叶,拌匀,做成小饼,贴在锅灶上。生起红红的灶火,慢慢地煎。随着木制锅盖下滴进铁锅的水溅声,热气带着那艾的香、面的甜,飘满村落。推开奶奶的房门,那个老旧的木箱子静静地守在屋角。触摸脱去桐油的边框,那些往事愈加清晰。那年新年,奶奶打开木箱子,从箱底下摸出簇新的一角纸币,又从门楣上撕下一片红喜纸,包裹好,放在我贴身衣袋里,是给我的压岁钱。就在打开木箱那一刻,我看到了一支黄亮亮的竹笛,红线系着颗玉心佩。听父亲说,竹笛是爷爷生前留下的,玉心佩是奶奶的奶奶传下来的。再见玉心佩是在那个灾荒年,在遭遇连续的自然灾害后,村里人食不果腹,野菜不够充饥,我再没闻见艾饼的香气。清明节前几天,我看见奶奶戴起那多年未戴的玉心佩,去了一趟老镇。回来后,变戏法似的做出了艾叶饼。我跟随奶奶去上坟,祭祀仪式毕,奶奶给了我一块小艾饼,将剩下的全都分给了跟来的孩子们。奶奶上了年纪后,眼睛已看不见,她常坐在门槛上静静地听雨。有一段日子,奶奶倚在床上,连门槛也少坐。雨细细地下,风轻轻地吹,门楣上枯艾和菖蒲呜呜作响,好似远处隐约传来的竹笛声。我瞧见奶奶脸上浮现出少有的红晕,伸出小手抚摸奶奶的脸。静静地,听见奶奶自言自语小声说:“好你个外人,又来到我面前吹那好听的竹笛。”那之后,奶奶再没下过床。母亲打开奶奶的旧木箱,我看到了那黄亮的竹笛,却不见了系在竹笛上的玉心佩。祖辈以农耕为生,奶奶一世清贫,养育子女多人已属不易。家里原本就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唯有玉心佩。母亲翻遍了木箱的底,也未找到玉心佩,赶紧走到床前,贴在奶奶耳边问:“娘,那玉心佩呢?”奶奶不言语。母亲说:“是要给您老人家带走的。”奶奶用微弱的声音说:“要走了,还带那东西做啥?”奶奶走了,终究没说玉心佩在哪里。走出房门,雨停了,我又闻到空气中飘来的艾叶的清香。(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10 . 作者回忆了奶奶哪几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在横线上。_教“我”磨面做饼给“我”压岁钱_病中思念爷爷临终不说玉佩的去向11 . 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下列句子。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句话的妙处)12 . 联系上下文,研读文中第段画线句,分析奶奶说这句话时的神态及情感。好你个外人,又来到我面前吹那好听的竹笛。13 . 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段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再现了奶奶教“我”磨面做饼的情景,表达了“我”对奶奶的思念之情。B老旧的木箱子装着奶奶最珍贵的物品,承载着奶奶最美好的情感。C奶奶不说玉心佩的去向是因为玉心佩很值钱,担心家里后辈指责她。D文中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勤劳、善良、慈爱、坚韧、痴情的奶奶形象。14 . 玉心佩的去向,前文已有伏笔,请将它找出来,并结合前后文分析其作用。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唐朝、五代是椅子开始使用时期,但即使在贵族家庭,靠背椅等高型坐具也比较少见。在此之前,中国人只使用矮型坐具,如“胡床”“连榻”。胡床即今天所说的马扎,可折叠,方便携带。连榻是可以同时坐几个人的狭长矮塌。总之,此时中国流行的家具,如餐桌、书案、坐塌,都是矮型的。进入宋朝,“高足高座”的椅子在民间也普及开来,自此,中国人从“席地而坐”的时代进入“垂足而坐”的时代。高型坐具的普及,引发了改变中国人社会生活的连锁反应。比如,在流行矮足矮座家具时,大家围成一桌用餐很不方便,因此分餐制大行其道;而高桌高椅广泛使用之后,围餐就不存在技术上的问题了,因此合餐制渐渐取代了分餐制。传统的社交礼仪也被改变。在只有矮型家具的先秦,人们在社交场合都是席地而坐,正式的坐姿叫做“跽坐”,即双膝弯曲接地,臀部贴坐于足跟。此时,中国社会通行跪拜礼,因为跪拜礼是自然而然的,由跽坐姿势挺直腰板,臀部离开足跟,便是跪;再配上手部与头部的动作,如作揖、稽首、顿首,便是拜。这时候的跪拜礼,并无后世附加的贵贱尊卑之涵义,跪拜是相互的,是双方互相表达礼敬与尊重。经秦火战乱之后,汉初叔孙通重订礼仪,加入了帝制之下君尊臣卑的内涵,诸侯百官“坐殿上皆伏抑首”,所以刘邦感叹说:“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不过,此时的跪拜仍是自然而然的,因为大家还是席地而坐。臣拜君,君虽不再回拜,却也要起身答谢。到了高型椅子出现以后,中国人席地而坐的习惯发生了改变,跪拜便带上了明显的尊卑色彩想象一下,从椅子上滚到地上跪拜对方,显然透露出以卑事尊的味道。也因此,臣对君,除了极庄重的仪典,如每年元旦、冬至日举行的大朝会,三年一次的郊祀大礼,宋朝人基本上都不用跪礼,通常都是用揖逊、叉手之礼。从元朝开始,御前奏闻时,大臣一律下跪。这一礼仪,跟元朝将君臣视为主奴关系的观念也是合拍的。跪奏的制度为明朝所继承,凡百官奏事皆跪。朱元璋还变本加厉,规定下级向上司禀事,也必须下跪。清代臣对君的跪拜礼更加奇葩,不但大臣奏事得跪下,皇帝降旨宣答,众臣也必须跪着听训。为了避免因为下跪太久而导致膝盖受伤,清臣甚至发明了“高招”:在膝盖部位裹以厚棉。练习如何跪拜也成了清代大臣的必修课,臣下如果跪得乖顺,则官运亨通。大学士曹振镛“晚年,恩遇益隆,身名俱泰”,门生向他讨教秘诀,曹振镛告诉他:“无他,但多磕头,少说话耳。”不但要跪,还要叩响头,一头触地,叩得越响亮越显示出忠心。所以说,跪拜礼的变迁,绝不仅仅是礼仪流变,背后其实是时代精神蜕变的投影。清臣跪得那么殷勤、欢快,无非是士风的退化。15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型坐具的普及,引发了改变中国人社会生活的连锁反应,传统的社交礼仪也被改变。B先秦只有矮型家具,人们在社交场合都是席地而坐,此时的跪拜礼并无贵贱尊卑之意。C高型椅子出现后,改变中国人席地而坐的习惯,跪拜便带上了明显的尊卑色彩。D汉初重订礼仪,加入了帝制之下君尊臣卑的内涵,高型坐具普及的宋朝便盛行跪拜礼。16 . 有人认为本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中国坐具的发展史,也有人认为是讲跪拜礼的变迁,你认为本文主要向我们介绍说明什么?请分析原因。17 . 南宋覆灭后,文天祥被俘至大都,元丞相博罗召见,文天祥长揖不跪。为什么文天祥“长揖不跪”?请根据本文简要分析。四、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与桃齐名,同作花中领袖,然而桃色可变,李色不可变也。“邦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邦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自有此花以来,未闻稍易其色,始终一操,涅而不淄,是诚吾家物也。至有稍变其色,冒为一宗,而此类不收,仍加一字以示别者,则郁李是也。李树较桃为耐久,逾三十年始老,枝虽枯而子仍不细。以得于天者独厚又能甘淡守素未尝以色媚人也。若仙李之盘根,则又与灵椿比寿。我欲绳武而不能,以著述永年而已矣。(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注)不变塞:不改变志向。矫:坚强的样子。涅(ni)而不淄(z):比喻品格高尚,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绳武:出自诗大雅下武,意思为沿袭武王之道,此处指继承李树的品质。18 .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濯清涟而不妖濯:_(2)宜乎众矣宜:_(3)未闻稍易其色易:_(4)是诚吾家物也诚:_19 .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以得于天者独厚又能甘淡守素未尝以色媚人也B以得于天者独厚又能甘淡守素未尝以色媚人也C以得于天者独厚又能甘淡守素未尝以色媚人也D以得于天者独厚又能甘淡守素未尝以色媚人也20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2)若仙李之盘根,则又与灵椿比寿。21 . 在写作手法上,甲乙两文有何共同之处?分别赞美了莲和李怎样的品质?五、句子默写22 . 默写。(1)斯是陋室,_。苔痕上阶绿 ,_。(刘禹锡陋室铭)(2)江水浩淼,波平浪静,一叶白帆悠然地飘荡在江面上,恰似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_”的美景。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