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I)卷_第1页
贵州省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I)卷_第2页
贵州省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I)卷_第3页
贵州省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I)卷_第4页
贵州省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字词书写1 . 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1)用口哨一吹便牵出一缕淡淡的忧伤和_(chng wng)。(2)让我们远离_(xun xio),去倾听,去沉思吧。(3)池塘边的几株柳树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摇曳(_)。(4)不准爬山,怎么能够去勘探(_)?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列小题。书信是一种古老的通信方式,也是一种情感交流方式,最早在周朝开始出现。相传三千多年前,周幽王性情残暴,喜怒无常,宠信绝代佳人褒姒而把自己的王后申后幽禁在冷宫。申后遂用宫女之计,为太子“修书”一封,商量废除褒姒的计谋。“书”,最早并不作书信之解,而是做动词,是写的意思。后来才做名词,演变为书信。“家书”一词最早见于西汉,顾名思义,是家庭或家族内用来传递信息的书信,指写给自己的父母、儿女、兄弟姐妹和爱人的信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不可少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书信形式。明清是家书发展的巅峰时期。不但许多文人学士的文集中都收有家书,而且也有个人尺牍专集和尺牍选本大量涌现,如汤显祖的玉茗堂尺牍、袁宏道的袁中郎尺牍、郑板桥的郑板桥家书、袁枚的小仓山房尺牍等家书佳作。王守仁、唐顺之、张居正、汤显祖、袁宏道、王夫之、郑板桥、袁枚、纪昀、林则徐等人的家书流传甚广,内容包罗万象。如立身方面,或云做人首先要立志为“天下第一等人”;或云“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不要蝇营狗苟于“一体之屈伸,一家之饥饱,世俗之荣辱得失贵贱毁誉”;或云人要“益于当时,闻于后世”,从而上可以报效国家,下可以振兴自己的家族;或云“为人勿沾名士之气”,不要自认为有才华,目空一切,大言不惭,那样只会害人害己。又如读书方面,或云“学贵变化气质,岂为猎章句,于利禄哉”,读书获得知识、提高素质放在首位,不是一味地灌输读书致仕的思想;或云不要科举入仕,而要努力进取,注重个人修养,做一个真正的有德之人;或云靠读书发迹,靠苦志厉行享誉盛名,光宗耀祖,不要妄自菲薄,甘居人下。有志是基础,有识是前提,而有恒则是保证。没有志向,只会歧路亡羊,盲目从事;没有见识,只会是井底之蛙,所见有限;没有恒心,只会虎头蛇尾,半途而废。再如讲为官之道,或云要学苏武嚼毡、马援裹革,为了国家和老百姓的安危,宁可抛妻弃儿,置全家生死于度外,舍小利而取大义;或云“为官不宜数问家事”,要正确处理家事、私事同国事、公事之间的关系,以国事、公事为重,致力于为民“兴利除害”;或云“民生于三,事之如一”,一个人没有父亲不能有生命,没有君长的衣食俸禄不能活下去,没有师傅的教导不知道自己的亲属家族,所以对他们应该一样尊敬忠诚,学成归国后,立志做一个对上能够报效君亲,对下能造福百姓的“干城之器,有用之才”。凡此种种,大都随想而至,挥笔自如,举凡议政论治、谈诗论艺、训子诫弟、抒情言志乃至言情论爱、儿女姻亲等家庭琐事,皆可入书。父兄们总是用沧桑历尽的生活阅历、韬光养晦的人生经验、伟岸正直的道德人格来教益自家子孙。时至今日,批卷览阅,仍觉熠熠生辉。(选自寻根小议中国古代家书文化,有删改)2 . 下列对“家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书作为一种古老的通信和情感表达方式,最早出现于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它是家庭或家族内传递信息的主要形式。B家书发展到明清时期可谓达到了巅峰,许多文人学士的文集中收录了家书,还大量涌现出了个人尺牍专集和尺牍选本。C明清时期,家书佳作蓬勃涌现,流传甚广,内容包罗万象,涉及立身、读书、为官,甚至政治、文学、婚姻、情爱等方面。D明清时期的家书大都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家庭琐事,皆可入书,其中内容不仅有益于自家子孙,也使后人受益良多。3 . 下列对明清时期的“家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清时期的书信中,主要是强调做人首先要立志,做“天下第一等人”,即上可以报效国家,下可以振兴自己的家族。B明清文人学士非常注重读书,这在其家书中都有具体的体现:或希望子孙读书求知提升素质,或希望借此来光宗耀祖。C明清文人学士对为官之道的理解与认识不尽相同,但大多希望家人做官之后要爱国忠君,这点在他们的家书中有所体现。D明清时期的家书,无论是立身、读书方面的,还是讲为官之道的,大多积极向善,其数量之丰、流传之广,令人赞叹。4 .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传申后被性情残暴的周幽王幽然在冷宫,申后用宫女之计,修书与太子商量废除褒姒娘的计谋,中国的书信就源于此。B“书信”的最早含义是“写信”,“书信”的“书”是动词,意为“写”,可见“书信”这一词语的意思古今发生了变化。C“家书”是书信的一种,是家庭或家族内用来传递信息的书信,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种书信形式。D明清文人学士写家书,或大量引用古人名言警句,或列举先贤的故事,或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写信的内容都是教育后人成才。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点球中的科学足球是许多人都爱看的体育项目。复杂多变的战术组合,娴熟高超的个人技术,看得人眼花缭乱,兴奋不已。特别是互罚点球决定胜负的紧张场面,更是令人难忘。你想过没有,罚点球里面也有不少科学道理呢。 1998年夏天,在法国举行的世界杯足球赛上,英格兰队和阿根廷队之间的点球大战让所有的现场球迷和电视观众都紧张得透不过气来。场上比分6:5,阿根廷队领先。轮到英格兰罚球,如果这个球进不了,英格兰就输了。巴蒂主罚,你相信吗?就在巴蒂出脚的一刹那,有一个人就感觉到了英格兰的失败!他不是久经赛场的球星,也不是经验丰富的教练,更不是见多识广的记者,而是一个研究核弹的专家。他的判断不是来自幻觉,而是来自科学。他就是英国诺贝尔奖候选人、核弹专家德里克劳博士。德里克博士说:“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成功率最高的点球应该是贴着地面滚入大门的。而巴蒂却选择了一个成功率极低的半高球。” 其实,早在德里克博士之前,已经有不少科学家对罚点球进行过研究。他们经过测试和分析,得出的结论简直令人难以置信:点球实际上是扑不到的!因为根据测试,球从罚球点踢出到越过球门线,经过的时间仅为0.2至0.4秒,而守门员看准来球的方向,作出扑球动作,这段时间最少也要0.4秒以上。所以守门员根本不能等到看准来球再作出反应,只能在罚球的运动员起脚的同时,向着预感到可能来球的方向扑过去,这样才有扑住点球的一线希望。知道了这一点,您就会明白为什么常常看到点球飞进球门的这边,而守门员却扑向了另一边他不是判断错误,只是来球方向和他预想的不一致罢了。如果等到判断正确,哪怕动作再快,也望球莫及了。为什么还有占一定比例的点球被扑着了呢?瞎猫碰着死耗子吧?不过,偶然中也包含着某些必然的因素。罚球的运动员经过120分钟的激烈对抗,体力已经消耗到了极点。此外,胜败在此一脚,球员在心理上要承受巨大的压力,即使是大名鼎鼎的世界级球星踢出的点球也难免或高,或偏,或被对方守门员“没收”。现在不少运动员罚点球时采用“让皮球贴着地面滚进球门的踢法,也许是接受了德里克博士的意见老练的守门员则平时就注意搜集有关资料,掌握各个球员的射门特点,扑点球时,向着球最可能飞来的方向扑去。这是一场体力、毅力和智慧的较量,也应用着科学方面的知识。足球,蕴含着那么多预料不到的和值得琢磨的东西,所以才如此引人入胜。5 . 本文所要说明的道理是( )A足球运动员应该怎么踢点球。B足球运动中守门员应该怎么扑点球。C足球也应用着科学方面的知识。D足球赛中的点球最令人难忘。6 . 上文段中画线句子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A列数字作诠释B列数字下定义C举例子列数字D分类别作诠释7 . 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现在不少运动员罚点球时采用“让皮球贴着地面滚进球门的踢法,是因为完全接受了德里克博士的意见。B德里克博士研究得出点球实际上是扑不到的。C“点球实际上是扑不到”是因为从点球踢出到进球门的时间比守门员扑球反应的时间短。D许多人喜欢足球的原因是比赛中互罚点球决定胜负的紧张场面令人难忘。三、句子默写8 . 诗文默写。 (1)溪云初起日沉阁,_。(许浑咸阳城东楼)(2)爱上层楼,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3)春蚕到死丝方尽,_。(李商隐无题)(4)_,流水桥旁。(秦观行香子)(5)呼尔而与之,_; _,乞人不屑也。(孟子鱼我所欲也)(6)_,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7)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8)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生动描绘千百猎手漫山遍野围猎的威武气势的词句是_, _。(9)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战斗场面激烈,表现义军所向披靡的句子是_,_。四、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乙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9 .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的“之”相同的是( )A肉食者谋之B辍耕之垄上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D天下顺之10 .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_)(2)亲戚畔之(_)(3)小惠未徧(_)(4)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_)11 . 翻译句子。(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2 . 在甲段中,曹刿认为作战能取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乙段作者阐述了自己的什么主张?他们的政治主张有什么共同点?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得民心”的君王,请简述一例。五、诗歌鉴赏13 . 从炼字的角度赏析晏殊浣溪沙“小园香径独徘徊”这句诗中“独”字表达效果。六、名著阅读1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阅读水浒传选段,在横线上写出人物姓名。A拿着刀,立在檐前,两个人自入去了。一盏茶时,不见出来。A心疑,探头入帘看时,只见檐前额上有四个青字,写道“白虎节堂”。A猛省道:“这节堂是商议军机大事处,如何敢无故辄入,不是礼!”选段中的A是,选文体现了A的性格。(2)阅读西游记选段,回答问题。好妖精,按落阴云,在那前山坡下,摇身一变,变作个老妇人,年满八旬,手拄一根弯头竹杖,一步一声的哭着走来。八戒见了,大惊道:“师父!不好了!那妈妈儿来寻人了!”行者道:“兄弟莫要胡说!断乎是个假的,等老孙去看来。”八戒认为“那妈妈儿”来找谁?悟空认为八戒是“胡说”。请说出悟空的理由。七、综合性学习15 . 根据要求,写一封信。作品形式书信品角色某校一位初中学生读者角色受学生信任的该校校长写作背景临近期中考试,体育课经常被其他学科占用,于是写信向校长反映。写作目的希望校长解决此事。写作要求1.目的明确,理由合理,表达得体;2.正确书写汉字,准确使用标点,规范运用语言;3.120字左右;4.不得透露个人信息。八、作文16 . 小作文冰心把生命比作一江春水、一棵小树,勃兰兑斯把人生比作攀登高塔、挖掘坑道,你还可以把生命或人生比作什么?想出几个形象的比喻,写一段有深意的文字,写出你的人生感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