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试卷_第1页
河大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试卷_第2页
河大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试卷_第3页
河大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试卷_第4页
河大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大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积累与运用(共28分) (共6题;共28分)1. (2分) (2017八上益阳期末)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萧瑟(s) 缱绻(qun) 倒行逆施(do)B . 迸射(bng) 惊蛰(zh) 影影绰绰(zho)C . 霓裳(chng) 载体(zi) 风驰电掣(ch)D . 穹庐(qing) 谛听(d) 捉襟见肘(zhu)2. (2分) (2019八下泸县期末) 下列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 陨落 就范 影壁墙 龙盘虎倨B . 即使 安祥 警戒线 应接不遐C . 震撼 沧桑 手榴弹 亭亭玉立D . 寒暄 永决 编缉部 急于事功3. (8分) (2018八上平潭期中) 古诗文默写。 (1) 岂不罹凝寒,_。(赠从弟) (2) 庭中有奇树,_。(庭中有奇树) (3) _,志在千里。(龟虽寿) (4) 树树皆秋色,_。(野望) (5) _,不见曦月。(三峡) (6) 山随平野尽,_。(渡荆门送别) (7) 使至塞上中描绘塞外大漠奇特壮美风光的名句是:_,_。 4. (4分) 名著阅读,按要求答题。(1) 下列文章中,不属于朝花夕拾的是( )和( )A . 社戏B . 无常C . 父亲的病D . 藤野先生E . 风筝F . 琐记(2) 在骆驼祥子中,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可是他的梦想却一再破灭。请说出导致祥子梦想破灭诸多事情中的两件。5. (4分) (2019九下中原模拟)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阅读能力是一种竞争力,信息获取能力也是一种竞争力。不要觉得碎片化信息有害,如果你能够对碎片化信息有效分析的话,_。遗憾的是,大多数人拒绝这些。他们觉得,信息太多,内心抗拒这些扑面而来的信息。不要觉得信息太多对你是坏事,你需要的是学会“降噪”,有效过滤掉那些你不需要关心的内容。这是这个时代对你的要求,适应,_;拒绝或是不能适应,最终会被这个时代淘汰。6. (8分) (2019九下中山模拟)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人们欣赏“燃”、点赞“燃”,正因“燃”代表着一种昂扬向上的状态,洋溢着一种积极进取、充满阳光的精气神。有人说,一个人就是一种能源,人的一生就是燃烧,就是能量的充分释放。的确,相较于通过外在刺激获得短暂的亢奋或一时的热情,一个人只有点燃内心的火焰,才能让“燃”的状态恒久持续,进而迸发源源不断的力量。(1) 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20字。 (2) 根据材料内容,以“燃”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方法,写一句话。 二、 现代文阅读(共28分) (共2题;共28分)7. (16分) (2019九上萧山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生命的声音那是发生在一次煤矿透水事件中的故事。他被困在矿井下,四周一片漆黑。卧在一个几十米高的工作台上,两天两夜了,他的精神已经临近崩溃。他知道自己这一次是在劫难逃了。一个人孤零零地身处千米以下的矿井中,没有吃的,没有喝的,更没有一点声音,不说饿死,憋也会把人憋死。他听老矿工说过,以往煤矿透水事件中死亡的人,很少是饿死或窒息死亡,大都是精神崩溃,在救援队伍还未到来之前,先绝望死去。一般人是肉体死了,而后精神随之消失;而精神绝望的人,一般都是精神死去,而后肉体也随之死去。他就属于后者。他放弃了,与其这样孤孤单单地熬下去,这样在孤独中无望地等待,还不如早些死了,早些解脱。黑洞洞的煤坑里什么也没有,除了死亡的影子紧紧地跟随着他,咬噬着他的肉体、咀嚼着他的灵魂之外,什么也没有。这时,若有一点儿声音,哪怕是对他最恶毒的诅咒,不,即使是一双手打在他脸上发出的声音,也会让他欣喜若狂,从而从恍恍惚惚中醒来,重新振作起来。但没有,一点儿也没有,连一块坷垃滚动的声音都不再有。迷迷糊糊地,他感到光着的膀子上有点痒,下意识的用手去挠。同时,有一个声音响起,声音很小,若有若无,但在他耳中听来,却如巨雷一样惊天动地。嗡分明是蚊子的声音。他悚然一惊,忙坐起来,听着这天外之音,细细的,一波三折,时断时续。一会儿离他耳朵近了,很是清楚,如二胡的尾音;一会儿又远了,像梦的影子,让他努力侧着耳朵去寻。这大概也是一只饿极了的蚊子,已临近死亡的边缘。他暗暗地叹了一口气。当这只蚊子再一次落在他的脖子上时,他一动不动。他清晰地感觉到这只蚊子几只长长的脚在皮肤上爬动。接着,是一只管子扎了进去,吸他的血。他如老僧入定一般,静静地躺在那里,一动不动。蚊子吸饱了,飞起来了,嗡嗡地唱着。真好听。它飞向哪儿,他的头就转向哪儿。一直到它飞累了,停了下来,他也停止了寻找。他想打开矿灯去看看,可又怕惊吓了它。这一刻,他的心宁静极了。他知道,他还活着,他不孤单,也不感到黑暗,至少,这儿还有一个生命陪伴着他。虽然它那么小那么小,可此时,他们互相是对方的全部,包括希望,包括精神,也包括生命。要活下去,他想,生命之间是相互关心的,尤其在患难中更是需要相濡以沫。他相信,外面的工友们一定在千方百计地设法营救自己,他们绝不会坐视不管。他没有别的吃的,就将煤撮着一点一点往胃里咽。他听说过,有人在煤坑里就曾以吃煤救过命。此后的五天,他就以听蚊子叫和吃煤延续着自己的生命。第六天,一道亮光倾泻而下。他得救了。当他被救出时,耳边依然听到嗡嗡的唱歌声。他的眼睛被包着,看不见,但分明感觉到了蚊子飞走的姿势,矫健,优美,绝不拖泥带水。他想,生命是多么美好啊,正是在相互支撑相互扶持中,才显得丰富多彩而毫不孤单。【注】透水:指地下矿井或地下隧道等因地下水渗透过多而被淹,有时还导致矿井、隧道等塌方而堵塞通道。入定:佛教徒的一种修行方法,闭着眼睛静坐,控制身心各种活动。(1) 本文标题“生命的声音”有哪几层含义? (2) 从落难到被救,矿工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填补下面的变化过程(每空限24字),并简要说说引起整个心理变化的主要原因。 心理变化:孤独绝望悚然一惊_百感交集变化原因:_。(3) 结合文章内容推断“相濡以沫”这个成语的意思,并探究文中矿工与蚊子是如何“相濡以沫”的? (4) 简析文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5) 本文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当身处顺境,过得平平安安的时候,我们又该持怎样的人生态度? 8. (12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勇敢地追求真正的美爱美是人类的天性。对于爱美天性的任何禁锢是全没道理的。劳动人民最有权利追求美。因此,我们有理由这样说:朋友们,勇敢地追求真正的美吧!契诃夫说:“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好的:心灵、面貌、衣裳。”正当地追求这一切美都是合理的。自然,我们也应该告诉人们,心灵美,以及由它产生的一切行为美是最高尚的美。其他的一切美,离开了这个基础,就会黯然失色了。人们常说:“鸟美在羽毛,人美在灵魂。”灵魂美,即人的道德品质、精神境界、思想意识和志趣情操之美。托尔斯泰说:“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不知道读者们有过这样的经验没有?一个外表很美的人,当你发现他的灵魂十分龌龊的时候,那人给人的美感就渐渐消失了。相反的,一个外表丑陋的人,如果我们一旦发现他具有崇高的心灵,并且行为又很高尚可敬的话,我们就会渐渐忘记他的丑陋,甚至觉得他变得好看起来。在中国,晏婴、包拯这些人,在外国,贝多芬、托尔斯泰这些人,他们的长相谈不上漂亮,但是由于他们的心灵美,却连带使人感到他们整个人漂亮起来。而一些靠色相大搞“狐媚”勾当,卑污龌龊,扰乱国事,残民以逞的妖冶男女,我们一想起他们时却感到十分恶心。我想道理应该就在这儿吧!(1) 从选段中可以看出,作者说的真正的美是什么?(2) 文中引用了托尔斯泰的话,“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这句话中的“美丽”、“可爱”前后两个词含义是不同的,请你结合文段内容进行分析。(3) 作者在第三节中是从哪两个角度进行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三、 古诗文阅读(共14分) (共2题;共14分)9. (10.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怒而飞_六月息_(2) 比较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A . 句相同,句相同。B . 句相同,句不同。C . 句不同,句相同。D . 句不同,句不同。(3) 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的语言特色。 (4)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10. (4分) (2019温州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归嵩山作王维清川带长薄 , 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注释】归嵩山作是王维从济州贬所返回之作。薄(b):草木丛生的地方。(1) 诗人归来时的情感是波折变化的。从颔联中的流水有意、_中可以体会到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而颈联中荒城、古渡、落日、秋山这些意象,则流露出诗人_的情感。 (2) 请结合归嵩山作和竹里馆的内容,谈谈你对“归”的理解。 链接材料: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注释】竹里馆作于王维晚年隐居时期。四、 作文(50分) (共1题;共50分)11. (50分) 作文。以“我理解了_”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老师”“幸福”以记叙为主,要有适当的议论、抒情;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第 10 页 共 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