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萍乡市湘东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线上期中能力测试试题202004230269.doc
江西省萍乡市湘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线上期中能力测试试题(全科)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5页/共13页)
编号:8143012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90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5-27
上传人:灰****
认证信息
机构认证
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IP属地:宁夏
6
积分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萍乡市
中学
2019
2020
年高
学期
线上
期中
能力
测试
试题
- 资源描述:
-
江西省萍乡市湘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线上期中能力测试试题(全科),江西省,萍乡市,中学,2019,2020,年高,学期,线上,期中,能力,测试,试题
- 内容简介:
-
江西省萍乡市湘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线上期中能力测试试题请悉知:1.出题人:2.使用年级:高二下学期3.考试形式:闭卷【90分钟 满分100分】4.考试范围:四月十五日前网课所学内容请在答题卷上作答,拍照上传,自觉遵守考试纪律,诚信应考,本次考试不记录排名,最终成绩只做参考。参考相对原子量:h- 1 c -12 n-14 o-16 cl-35.5 fe-56 mn-55 ba-137第卷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加工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裂化主要得到乙烯b石油分馏是化学变化,可得到汽油、煤油c煤干馏主要得到焦炭、煤焦油、粗氨水和焦炉气d煤制煤气是物理变化,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的重要途径2下列物质属于芳香烃,但不是苯的同系物的是ch3 ch=ch2 no2 oh ch2ch3a b c d3a、b两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当混合物的总质量相等时,无论a、b以何种比例混合,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的质量都相等,符合这一条件的有机物的组合是a乙烯和环丙烷 b苯和苯酚 c甲醇和乙二醇 d甲醛和丙酸4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a苯的分子式为c6h6,它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属于饱和烃b从苯的凯库勒式()看,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应属于烯烃c苯的同系物是分子中仅含有一个苯环的所有烃类物质d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6个碳原子之间的价键完全相同5实验室制取硝基苯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a试剂加入顺序:先加浓硝酸,再加浓硫酸,最后加入苯b实验时,水浴温度需控制在5060c长玻璃导管兼起冷凝回流苯和硝酸的作用,以提高反应物转化率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水洗、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硝基苯6己知二氯丁烷的同分异构体有9种,则八氯丁烷的同分异构体有a9种 b8种 c7种 d10种7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bhcc(ch2)3ch3与cch3ch2och2ch3与dch3ch=chch3与ch2=chch=ch28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ch4+cl2ch3cl+hclbch3ch2oh+cuoch3cho+h2o+cucch2ch2+h2och3ch2ohd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9已知mg2c3的结构与cac2相似,由此可断定mg2c3与水反应的产物是amg(oh)2和chchbmgo和chchcmg(oh)2和ch3ch=ch2dmg(oh)2和ch3cch10有下列有机物:正丁烷,异丁烷,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物质沸点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 bc d11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10h14,它不能因反应而使溴水褪色,但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经测定数据表明,分子中除含苯环外不再含有其他环状结构,且苯环上只有一个侧链,符合此条件的烃的结构有a2种 b3种 c4种 d5种12烷烃是单烯烃r和h2发生加成反应后的产物,则r可能的结构有a4种 b5种 c6种 d7种13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烷与乙烯,又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的乙烯以得到纯净乙烷的方法是a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b通过足量的溴水c在ni催化、加热条件下通入h2d通过足量的酸性kmno4溶液14下列卤代烃在koh醇溶液中加热不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ch3)3cch2cl chcl2-chbr2 ch3cla b c全部 d15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溴乙烷中滴入agno3溶液检验其中的溴元素:br+ag+=agbrb实验室用液溴和苯在催化剂作用下制溴苯:+br2+hbrc实验室用乙醇制乙烯:ch3ch2ohch2=ch2+h2od用甲苯与浓硝酸制tnt:+3hno3+3h2o16工业上苯乙烯是合成树脂、离子交换树脂及合成橡胶等的重要单体,如图是苯乙烯的结构简式:,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苯乙烯的分子式为c8h8b苯乙烯通过加聚反应可制备高分子化合物c苯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d苯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但不能发生取代反应第卷2、 非选择题(共52分)17石油裂化可得到有机物(ch3)2c=c(ch3)2(以下用a表示)。(1)a的系统命名为_;a在通常状况下呈_(填“气”“液”或“固”)态。(2)a与br2的加成产物b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可生成二烯烃c,则c的结构简式为_;b生成c的反应类型为_。(3)c与一定量br2反应可能生成d、e和g,而d与hbr的加成产物只有f,则d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为_。(4)c的同分异构体中不可能为_(填字母)。a芳香烃 b炔烃 c环烯烃 d二烯烃若c的一种同分异构体h与kmno4酸性溶液生成己二酸,则h的结构简式为_。18现有以下几种有机物: 请利用上述给出的物质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的系统命名是_。(2)用“”表示熔沸点高低顺序:_(填序号)。(3)与互为同系物的是_(填序号)。(4)的一氯代物同分异构体数目有_种。(5)在120,条件下,某种气态烃与足量的完全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没有发生改变,则该烃是_(填序号)。(6)写出在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19均三甲苯是一种易燃、不溶于水、比水密度小的有毒液体,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用于制备合成树脂、抗氧化剂等。(1)均三甲苯属于苯的同系物,选用一种试剂区别苯和均三甲苯:_。(2)均三甲苯分子中的一个h原子被cl原子取代,所得产物有_种。(3)下列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_(填字母)。(4)下列物质中,能发生加成反应,也能发生取代反应,同时能使溴水因加成反应而褪色,还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_(填字母)。20实验室用少量的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1,2一二溴乙烷的装置如图所示:有关数据列表如下:乙醇1.2二溴乙烷乙醚状态无色液体无色液体无色液体密度/g/cm30.792.20.71沸点/78.513234.6熔点/-1309-116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装置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2)装置c中盛有氢氧化钠溶液,其作用是_。(3)在此制备实验中,要尽可能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高到170左右,其最主要目的是_。(4)判断该制备反应已经结束的最简单方法是_。(5)若产物中有少量未反应的br2,最好用_洗涤除去。(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水 b亚硫酸氢钠 c碘化钠溶液 d乙醇(6)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其主要目的是_;但又不能过度冷却(如用冰水),其原因是_。21按以下步骤可从合成(部分试剂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b,f的结构简式为:b_,f_。(2)反应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填代号)_。(3)根据反应+br2,写出在同样条件下ch2=chch=ch2与等物质的量br2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第步c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写结构简式,注明反应条件) 。(5)与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相连的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ag这七种有机物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填序号)_。(6)核磁共振谱是测定有机物分子结构最有用的工具之一,在有机物分子中,不同位置的氢原子在质子核磁共振谱(pmr)中给出的峰值(信号)也不同,根据峰(信号)可以确定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例如:乙醛的结构式为:ch3cho,其pmr谱中有2个信号峰,其强度之比为31,则下列有机物分子中,在质子核磁共振谱中能给出三种峰(信号)且强度之比为112的是_。a b c d3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中能力考试化学参考答案与解析1. 【答案】c【解析】a催化裂化的目的是得到轻质液体燃料汽油,选项a错误;b石油分馏是物理变化,选项b错误;c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主要得到焦炭、煤焦油、粗氨水和焦炉气,选项c正确;d煤制煤气有新物质一氧化碳和氢气生成,是化学变化,选项d错误。答案选c。2. 【答案】b【解析】含有苯环的烃属于芳香烃,因此是芳香烃,苯的同系物是含有苯环且苯环侧链为烷烃基的芳香烃,则是苯的同系物,不是苯的同系物,故答案为b。3. 【答案】a【解析】a、b两种有机物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合物的总质量不变,完全燃烧时生成co2的量也不变,说明a、b分子中含有的c的质量分数相等,由此分析解答。a乙烯含碳的质量分数为:85.7%,环丙烷含碳的质量分数为:85.7%,故a正确;b苯含碳的质量分数为:92.3%,苯酚含碳的质量分数为:76.6%,故b错误;c甲醇含碳的质量分数为:37.5%,乙二醇含碳的质量分数为:38.7%,故c错误;d甲醛含碳的质量分数为:40%,丙酸含碳的质量分数为:48.6%,故d错误;故答案选:a。4. 【答案】d【解析】a从苯的分子式c6h6看,其氢原子数未达饱和,应属不饱和烃,而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由于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链与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所致,故a错误;b苯的凯库勒式并未反映出苯的真实结构,只是由于习惯而沿用,不能由其来认定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苯也不属于烯烃,故b错误;c苯的同系物是分子中仅含有一个苯环,侧链全部为烷基的烃类化合物,不是所有烃类物质,如乙烯基,故c错误;d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链与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其分子中6个碳原子之间的价键完全相同,故d正确。选d。5. 【答案】d【解析】a试剂加入顺序:先加浓硝酸,再加浓硫酸,最后加入苯,正确;b实验时,水浴温度需控制在5060,正确;c长玻璃导管兼起冷凝回流苯和硝酸的作用,以提高反应物转化率,正确;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水洗、碱溶液洗涤、分液(不是结晶),得到硝基苯,错误。故答案为d。6. 【答案】a【解析】丁烷分子中含有10个原子,根据替代法可知其二氯代物与八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相同,均是9种,答案选a。7. 【答案】b【解析】a由结构简式可知两烷烃的分子式分别为c5h12、c6h14,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b由结构简式可知两烃的分子式都为c6h10,结构不同,符合同分异构体的定义,故b正确;c由结构简式可知两物质的分子式分别为c4h10o、c4h10o2,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d由结构简式可知两物质的分子式分别为c4h8、c4h6,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d错误;故选b。8. 【答案】c【解析】ach4+cl2ch3cl+hcl属于取代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bch3ch2oh+cuoch3cho+h2o+cu属于氧化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cch2=ch2+h2och3ch2oh属于加成反应,故c符合题意;d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属于酯化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c。9. 【答案】d【解析】根据cac2+2h2o=ca(oh)2+c2h2,可知mg2c3+4h2o=2mg(oh)2+c3h4,c3h4的结构简式为ch3cch;故选d。10. 【答案】c【解析】烃的沸点比较: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支链越多,沸点越低,因此物质沸点高低顺序是,故c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c。11. 【答案】b【解析】分子式为c10h14的单取代芳烃,不饱和度为=4,它不能使溴水褪色,但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分子中含有一个苯环,侧链是烷基,为-c4h9,-c4h9的异构体有:-ch2ch2ch2ch3、-ch(ch3)ch2ch3、-ch2ch(ch3)2、-c(ch3)3,但取代基-c(ch3)3的位没有氢,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故符合条件的结构有3种,故选b。12. 【答案】b【解析】根据烯烃与h2加成反应的原理,推知该烷烃分子中相邻碳原子上均带氢原子的碳原子间是对应烯烃存在碳碳双键的位置,故符合条件的烯烃分子有5种,即选项b正确。故选b。13. 【答案】b【解析】a乙烷与乙烯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不发生反应,不能提纯物质,故a错误;b乙烷性质稳定,与溴水不反应,乙烯含有c=c官能团,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二溴乙烷而使溴水褪色,故b正确;c通入氢气不能鉴别乙烷和乙烯,且能引入新的杂质,故c错误;d通过高锰酸钾溶液,乙烯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能用来鉴别乙烷和乙烯,但不能用来除去乙烷中的乙烯,故d错误;故选b。14. 【答案】a【解析】消去反应发生后将会形成双键,而氯苯中氯原子在支链上,相邻的碳原子是苯环上的一部分,因此氯苯不能在koh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故符合题意;氯原子所连碳原子的相邻的碳上有氢原子,可以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h3)2ch=ch2,故不符合题意;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氯原子所连碳原子的相邻的碳上无氢原子,因此该有机物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符合题意;卤素原子所连碳原子的相邻的碳上有氢原子,可以发生消去反应,故不符合题意;卤素原子所连碳原子的相邻的碳上有氢原子,可以发生消去反应,故不符合题意;ch3cl没有邻位碳原子,不符合发生消去反应的条件,故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选项a正确;答案为a。15. 【答案】b【解析】a溴乙烷中溴是原子不是离子,不会直接和硝酸银反应产生溴化银沉淀,a错误;b液溴和苯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可制溴苯,b正确;c实验室加热浓硫酸和乙醇制乙烯要迅速升温到170c,c错误;d产物三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中左侧硝基与苯环连接方式错误,正确的为,d错误;答案选b。16. 【答案】d【解析】苯乙烯分子中含有苯环和碳碳双键,结合苯和乙烯的结构与性质解答。a根据苯乙烯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8h8,a正确;b苯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通过加聚反应可制备高分子化合物,b正确;c苯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的方程式为,c正确;d苯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含有苯环,也能发生取代反应,d错误。答案选d。17. 【答案】(1)2,3二甲基2丁烯 液 (2) 消去反应 (3)n (4)a 【解析】(1)含有碳碳双键的最长的链含4个c,碳碳双键处于2、3号c中间,2、3号c上有2个甲基,a的系统命名法为2,3-二甲基-2-丁烯,碳原子数目超过4个,常温下为液体,故答案为2,3-二甲基-2-丁烯;液;(2)b为(ch3)2cbrcbr(ch3)2,溴代烃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可生成二烯烃,为消去反应,c为ch2c(ch3)-c(ch3)ch2;(3)c与一定量br2反应可能生成d、e和g,而d与hbr的加成产物只有f,说明d结构对称,d为,d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为n;(4)c的同分异构体可能为炔烃、环烯烃以及二烯烃,不可能为苯等芳香烃;c的一种同分异构体h与酸性kmno4溶液生成己二酸,则h为环己烯,即。18. 【答案】(1)2,2-二甲基丁烷 (2) (3) (4)4 (5) (6) 【解析】(1)先找主链,再从上边开始编号,其系统命名是2,2-二甲基丁烷;故答案为:2,2-二甲基丁烷。(2)都为烷烃,碳原子数越多,熔沸点越高,因此熔沸点高低顺序:;故答案为:。(3)为烷烃,都为烷烃,分子式不相同,因此与互为同系物的是;故答案为:。(4)()具有对称性,有四种位置的氢,因此一氯代物同分异构体数目有4种;故答案为:4。(5)在120,条件下,某种气态烃与足量的完全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没有发生改变,根据烃反应特点,当氢原子数为4的时候,燃烧后体积没有改变,因此该烃是;故答案为:。(6)苯在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故答案为:。19. 【答案】(1)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2)2 (3)d (4)d 【解析】(1)均三甲苯含有甲基,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而苯与高锰酸钾不反应,故答案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2)均三甲苯分子中3个甲基上的h等效,3个没有取代基的碳原子上的h也等效,因此共有两种一氯代物,故答案为:2;(3)苯的同系物分子中只有一个苯环,且侧链均为烷基,满足条件的只有d项;故答案为:d。(4)能发生加成、氧化、取代,由选项可知,含苯环和碳碳双键,只有选项d符合,故答案为:d。20. 【答案】(1)ch3ch2ohch2ch2+h2o (2)除去杂质co2和so2 (3)为了防止乙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140脱水生成乙醚 (4)观察d中颜色是否完全褪去 (5)b (6)避免溴大量挥发 产品1,2一二溴乙烷的熔点(凝固点)低,过度冷却会凝固而堵塞导管 【解析】实验室制备1,2-二溴乙烷:三颈烧瓶a中发生反应是乙醇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发生分子内脱水制取乙烯,乙醇发生了消去反应,反应方程式为:ch3ch2ohch2=ch2+h2o,如果d中导气管发生堵塞事故,a中产生的乙烯气体会导致装置b中压强增大,长导管液面会上升,所以装置b中长玻璃管可判断装置是否堵塞,装置b起缓冲作用,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吸水性和强氧化性,能氧化乙醇,反应方程式为:ch3ch2oh+4h2so4(浓)4so2+co2+7h2o+c,可能生成的酸性气体为二氧化硫、二氧化碳,装置c中放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so2+2naoh=na2so3+h2o,co2+2naoh=na2co3+h2o,除去杂质气体,乙烯含有不饱和键c=c双键,能卤素单质发生加成反应,d中乙烯和溴加成生成1,2-二溴乙烷,反应为:ch2=ch2+br-brch2br-ch2br,制得1,2-二溴乙烷。(1)由上述分析可知,装置a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3ch2ohch2=ch2+h2o;(2)由上述分析可知,装置c的作用为:除去杂质co2和so2;(3)乙醇在140时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醚,导致生成乙烯的量减少,故答案为: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乙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140脱水生成乙醚;(4)乙烯和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如果观察到d中颜色完全褪去就说明该制备反应已经结束,故答案为:观察d中颜色是否完全褪去;(5)溴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但溴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还原性物质,这几种物质只有亚硫酸钠能被溴氧化,故选b;(6)溴有毒且易挥发,所以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产品1,2一二溴乙烷的熔点(凝固点)低,过度冷却会凝固而堵塞导管,故答案为:产品1,2一二溴乙烷的熔点(凝固点)低,过度冷却会凝固而堵塞导管。21. 【答案】(1) (2) (3)ch2=ch-ch=ch2+br2ch2brch=chch2br (4)+2naoh +2nabr+2h2o (5)ce (6)bd 【解析】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a,a为,a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b,则b为,b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则c为,c在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d,d与溴发生1,4-加成生成e,e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f,f为,f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g。 (1)由上述分析可知,b为,f为;(2)反应属于加成反应,反应属于消去反应,反应属于取代反应;(3)根据反应,写出在同样条件下ch2=ch-ch=ch2与等物质的量br2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ch=ch2+br2ch2brch=chch2br;(4)第步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2nabr+2h2o;(5)与4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相连的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a-g这七种有机物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和,故选ce;(6)a中有三种峰(信号)且强度之比114,故a错误;b中有3种峰且强度之比为112,故b正确;c中有4种峰且强度之比为1122,故c错误; d中有3种峰且强度之比为112,故d正确;答案选bd。江西省萍乡市湘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线上期中能力测试试题请悉知:1.出题人:2.使用年级:高二下学期3.考试形式:闭卷【100分钟 满分100分】4.考试范围:四月十五日前网课所学内容请在答题卷上作答,拍照上传,自觉遵守考试纪律,诚信应考,本次考试不记录排名,最终成绩只做参考。第卷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孟子离娄上中指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礼记大学中也提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二者都表明儒家思想( )a是维护封建统治者利益的工具b注重伦理和政治的紧密结合c认为获得知识是搞好政治的根本d强调治国是治家的重要基础2先秦著作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后稷(后稷是古代周族始祖)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始作牛耕。”从考古发现来看,在河南、山西、江苏、浙江、上海、广西、内蒙古、吉林等省市出土了商周时期的石犁。这说明( )a历史记述的正误需要考古发现佐证b商周时期我国就出现了铁犁牛耕c我国使用牛耕技术的历史久远d文献资料不能作为一手史料3明代时,吴地的富有家庭多将太湖边洼芜土地,因地势改为鱼塘和可耕地,并在田堰边角种植果树、蔬菜,所得收入较一般的单一农作物种植高出许多。这说明该地区农业( )a出现地域性经营特色b坚守男耕女织传统c向着商品化方向发展d盛行雇工劳动制度4唐高宗时的薛元超以父荫袭爵后擢升宰相,却因“不以进士擢第”而抱憾终身;唐宗室子弟李洞因屡困于科场,曾赋诗:“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恸哭一生休。”这表明唐朝科举制度( )a打破了宗室势力对官职的把持b改变了士人的仕途观念c强化了士阶层崇儒入世的观念d维护了人才的公平选拔5宋代的士大夫们允许自家女儿、儿媳改嫁,还为其他妇女的再嫁提供方便。王安石因其子王雾精神失常,替儿媳庞氏择婿而嫁;范仲淹作主将守寡的儿媳嫁给自己门生王陶;还办义庄为再嫁妇女提供资金。这反映了当时( )a婚姻自主较普遍b理学影响力有限c对外贸易较发达d市民阶层的扩大6在伯利克里时代,向公民提供观剧津贴也被制度化;演员和剧组会得到来自政府的补贴和私人的费助;公民大会专门选出执政官来监督戏剧公演的组织和统筹等相关事宜。这些现象( )a表明雅典的文化高度繁荣b重在提高戏剧的教化功能c体现了执政者的民本理念d利于城邦民主政治的发展7罗马进入帝国后,其民法越来越细化,并最终发展成为一个浩大、复杂且基本上是由从具体法规中提取出来的原则构成的系统。罗马皇帝即使能够改变法律,也只能改变一些细枝末节。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罗马法学体系更加完备b自然法为立法指导原则c罗马皇帝重视法律制定d公民法已经取代万民法817世纪中后期的英国革命和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均首先宣布废除封建贵族制度,代之以财产资格限制为特征的社会标准,这为社会成员由此岸到彼岸,改变其社会地位提供了平等的舞台。这种制度变革( )a为下层民众社会革命树立了榜样b推动了工业经济社会的到来c利于欧洲政党政治的普遍形成d促成国家权力转移到议会919世纪60年代,总长超过3万英里的美国铁路有多种轨距。南部铁路轨距以5英尺居多,北部最普遍的轨距是4.9英尺,部分地区还采用6英尺、5.6英尺的轨距。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a联邦制并未真正得到推行b铁路已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c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d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10法国思想家卢梭批评英国人“只有在选举议会议员时才是自由的;议员一经选出,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这表明卢梭主张( )a人民主权不可分割b推翻英国的君主制c权力必须实现相互制约d订立契约保证人民自由1118世纪中叶以来,英国经济学界兴起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理论,认为政府只需发挥保卫国家的职能,并维持某些公共工程,其余就该让“看不见的手”去发挥作用。这体现出( )a经济理论决定政府政策b英国“世界工厂”地位c工业化改变了英国面貌d工业资本主义发展需要121880年-1914年间,美国增长率在6倍以上的20个行业中,13个是新兴部门。这些新兴部门的产值增长17.6倍,相当于整个制造业增长率的4倍。如1903年成立的福特汽车公司,由于推行新的科学装配线,劳动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汽车基价由1910年950美元下降到290美元,迅速得到普及。材料表明( )a美国成为新技术研究和应用的中心b大企业在新科技运用中占主要地位c科学技术改变产业结构和企业布局d科学影响人类的生产结构和生活方式13晚清出口贸易以茶叶为首位。其中,红茶输英,绿茶输美,茶砖输俄。后来,由于日本、印度、锡兰茶的输出,华茶在世界茶叶出口中所占比重逐渐降低,大豆则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这一变化说明( )a中国卷入世界市场程度加深b晚清自然经济逐步瓦解c列强对华政治经济侵略频繁d晚清经济结构变化明显141937年,国民政府中央经济行政机构编制由3684人减至1561人,精简率达58%。原来分属于政府和军队的经济机构,基本上归在经济部、交通部和财政部之下,最后又受国防最高委员会领导。这一调整旨在( )a适应全面抗战的需要b优化政府机构的职能c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d规范经济管理的模式15下图漫画选自1911年的民立报。对该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人民群众欢庆南京临时政府成立b漫画作者的政治态度倾向于共和c中华民国的成立提高了民众地位d辛亥革命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161908年4月,上海公共租界英商电车公司颁布了乘车守则若干条,其中规定:不准在车辆行驶时上下车、不准将头和手伸出车外、不准在车厢内吸烟、不得在车上讲污言秽语、不得在车中吐痰,不得醉酒乘车、不得穿着污秽衣衫上车、传染病患者不得乘车、不得带狗等动物上车等等。该守则( )a提高了中华民国的国民素质b只适用于租界内的中国人c有利于市民公共意识养成d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近代化17近代西方自由思想传入中国,出现了不同的内涵。1903年,严复说:“祛异族之侵横,求有立于天地之间乃国群自由,非小己自由也。”1918年,胡适说:“我所最期望于你的是一种真正纯粹的为我主义。”这些言论( )a主导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方向b摧毁了传统礼教的文化基础c有利于中国民族民主运动发展d指明了中国人民的救国道路18“一五”期间,钢铁厂、有色金属冶炼厂、化工企业,主要摆在矿产资源丰富或能源供应充足的地区;机械加工企业,主要摆在原材料生产基地附近;国防工业企业,除有些造船厂外,主要摆在后方地区。由此可见,“一五”期间的企业布局( )a着眼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b推动了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c有利于社会生产的迅速恢复d避免了重工业投资的盲目性19如图所示,新中国成立后外交史上出现过三次建交高潮,引发第二次高潮的主要原因是( )a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b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d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20农民在新经济政策初期日益好转的情绪,很快被1922年秋工业品涨价的损失抵消了;由于广大农民不参加1924年秋冬的苏维埃乡村选举导致40%的选举无效;1925年上半年创办农会的思想广泛流传,1928年初国家出现了粮食收购危机。由此可以推知,苏联( )a变革小农经济势在必行b国家工业化建设举步维艰c新经济政策的弊端凸显d确立斯大林体制符合国情211932年大约有2万西方技术人员在苏联工作,“一五”计划期间,苏联建成的3个大型钢铁厂都是美国人和德国人帮助建造的。斯大林拖拉机厂的设备全部来自美国并工由美国的工厂联合建造、拆装再组装。这表明苏联( )a试图调整斯大林模式b抓住了经济建设的机遇c直接运用了工业革命的成果d经济建设严重缺乏技术人才22北约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下表中北约组织成员的变化情况主要反映了( )a美国加强欧洲的军事渗透b北约组织的战略目标发生转变c区域集团化趋势不断加强d美苏对东欧国家的争夺更激烈23传统制造业曾被认为是“夕阳产业”。但国际金融危机后,以科技创新驱动传统经济发展成为多国的国策。美国正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德国提出“德国工业4.0”战略目标,中国也将“中国制造2025”定位在战略层级。上述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a新经济发展模式取代传统经济b新经济的发展加剧了全球竞争c国家干预政策已占据主导地位d世界各国跨入到知识经济时期241971年,美国对外短期债务的增长已使黄金储备不足以抵偿债务的1/4,美元汇价暴跌。1973年初美元再度贬值10%,各国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1979年3月欧洲货币体系正式建立。20世纪70年代日本垄断银行在国际领域广泛活动。这说明( )a国际金融体系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走向瓦解c多极化趋势显现快速增长的局面d国际货币体系逐渐走向了多元化第ii卷本卷包括25、26、27三个大题,共计52分,考生根据每个题目的要求在答题纸上作答。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1884年汤因比的工业革命演讲集出版后,“工业革命”一词广泛流传。材料 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或技术革命,与政治革命大多是短期内急促风暴雨式的社会制度变革不同,工业革命是经过较长时间内由分散和个别的发现、发明和变革开始,逐渐和缓慢地积累形成的。政治革命只是推翻了封建制度的专制统治,而工业革命则彻底改造了英国社会。在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相辅相成下,引发了经济、社会以及政治等方面的全方位变革,使英国的国际地位和国家实力产生了巨大变革。大部分经济学家如克拉克、钱纳里等人认为工业化引起了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从而导致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只有走工业化的道路,才能使国民经济进入更为有效率的运行轨道。也有经济学家认为工业化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动荡、贫富分化等社会弊病,工业发展产生的一些新工艺不顾人的需求,使人变得冷漠甚至麻木不仁,有着贬抑人性的后果。据对工业化的重新认识及其现实意义等(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哪一生产领域?与之相关的发明成就有哪些?(6分)(2)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的变革多方面的。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所造成的变革性影响。(12分)(3)综合上述材料和回答,当今发展中国家从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实践中得出哪些启示?(7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秦汉长城及障塞位置图明长城位置图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从材料中提炼出一条明长城与秦汉长城不同的信息,并概括信息所反映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信息明确、问题清楚、史论结合。)27【历史选考1:历史上的重大改革】(15分)材料 新中国成立初期,有限的医疗资源大都集中在城市,农村医疗和医药匮乏的状况一直是党和国家焦虑的问题。1955年,在缺医少药以及政府卫生部门还没有力量顾及农村的大背景下,山西高平米山乡建立了首个由农村社员、医务人员和农业生产合作社共同集资的保健站,开创了合作医疗的先河。之后,在山西、河南、河北、湖南、贵州、山东、上海等地农村出现了一批由农业合作社举办的保健站和医疗站。1956年,河南省正阳县王店乡团结农庄创造性地提出“社办合作医疗制度”一词。1958年,合作医疗制度的村覆盖率达到10%。合作医疗采取“合医合药合防”的运营模式,通过开发本土药品满足了当时农民的用药需求,并且治疗过程鼓励采用“土方”“土法”,预防为主、群防群治,使农民获得了“一把草药一根针”的低水平的初级医疗保健,实现了“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省工省钱、方便可靠”的医疗目标。选编自孙淑云郎杰燕中国合作医疗治理六十年变迁等(1)根据材料,归纳20世纪50年代我国农村医疗制度改革的背景和特点。(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时期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积极意义。(6分)3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中能力考试历史参考答案与解析第卷1【答案】b【解析】材料体现出儒家把修身与治国联系起来,故b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材料所说的修身指的是道德修养,并非完全指的知识,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修身是治家、治国的基础,d错误。2【答案】c【解析】考古不是历史记述正误的唯一佐证标准,故a项错误;文献资料分为一手史料、二手史料,故d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出现铁犁牛耕,商周时期的是石犁而非铁犁,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稷之孙曰叔均,始作牛耕”“从考古发现来看出土了商周时期的石犁”,都佐证了我国牛耕技术历史久远,故c项正确。3【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鱼塘”“果树、蔬菜”“所得收入较一般的单一农作物种植高出许多”可知,“明代”“吴地”部分“家庭”不再以“单一农作物种植”作为自己的收入,而兼用种植经济作物或渔业经营增加收入,体现了农业发展的商品化方向。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反映的是采用多种方式增加家庭收入,未涉及地域性经营,排除;b项,材料中种植“果树、蔬菜”等方式是对传统的男耕女织经营方式的冲击不是坚守,排除;d项,材料未涉及关于雇工的信息点,排除。4【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薛元超因不是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而“抱憾终身”,皇室子弟李洞因屡次科举考试不中而发出了“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恸哭一生休”的誓言,士子从靠门荫、荐举等途径进入仕途转向以科举从政为荣,可见科举制改变了士人的仕途观。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未涉及宗室势力相关的信息点,排除;c项,“崇儒”的现象,在题干中体现不出,排除;d项,维护区域人才选拔公平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5【答案】b【解析】理学家主张“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反对妇女改嫁,材料中士大夫允许、帮助妇女改嫁,可知当时理学影响力有限,故b正确;虽然此时士大夫允许妇女改嫁,不过婚姻仍然是父母之命,缺乏自主性,故a错误;对外贸易和材料内容无关,排除c;材料体现是士大夫阶层,不是市民阶层,排除d。6【答案】d【解析】伯利克里时代向公民提供观剧津贴也被制度化,想参加公共活动的公民发放补贴,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素质和激发公民参政的积极性,利于城邦民主政治的发展,故d正确;伯利克里时代向公民提供观剧津贴也被制度化,不能说明雅典的文化高度繁荣,排除a;戏剧本身具有教化功能,并非通过发放补贴来提高戏剧的教化功能,排b;材料主要说明向公民提供观剧津贴激发公民的参政积极性,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7【答案】a【解析】据材料“罗马进入帝国后,其民法越来越细化”,“由从具体法规中提取出来的原则构成的系统”可知,罗马法体系不断完善,a正确;据所学可知自然法的理念是“公平、正义、自由、平等”,而材料反映的是“罗马进入帝国后,其民法越来越细化”,没有涉及自然法,b错误;据材料没有反映法律的制定,c错误;据所学可知,随着罗马版图的发展扩大,万民法取代了公民法,而不是公民法取代万民法,d错误。8【答案】b【解析】材料中“17世纪中后期的英国革命和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均首先宣布废除封建贵族制度,代之以财产资格限制为特征的社会标准”说明无论是英国还是法国都是以财产的不平等代替了基于出身的不平等,都强调财产在资本积累中的作用,这突出地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工业经济社会的到来。故答案为b项。a项,“财产的不平等”不利于下层民众,排除;c项,材料信息强调以财产的不平等代替出身的不平等,与政党政治无关,排除;d项,从材料信息不能得出国家权力转移到议会的结论,排除。9【答案】d【解析】抓住关键词“19世纪60年代”,美国当时发生了南北战争,不同宽度的铁轨,说明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故d正确;1787年宪法确定美国实行联邦制,a表述错误;铁路部门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材料并没有涉及,故排除bc。10【答案】a【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卢梭认为英国人只有在选举时才能享受权利,选举后就失去了发言权,成为政府的奴隶。也就是说卢梭认为英国代议制下,人民主权是分割的,故选a项。材料体现的卢梭强调人民主权的思想,不能体现卢梭主张推翻君主制,b错误;权力必须实现相互制约是孟德斯鸠的主张,c错误;材料也无从体现权力的制约和订立契约的信息,d项错误。11【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理论”“让看不见的手去发挥作用”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的经济思想是自由放任思想,让市场自我调节经济活动,反对政府直接干预经济。根据材料中时间“18世纪中叶以来”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即将开展工业革命,进入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所以材料中的现象是工业资本发展的需要。故答案为d项。a项,政府政策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不是单纯由经济理论而决定,该项表述明显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是在其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之时即19世纪40年代,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c项,综上分析可知,当时的英国即将进行工业革命,“工业化”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12【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由于推行新的科学装配线,劳动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汽车基价由1910年950美元下降到290美元,迅速得到普及。”可知科学影响人类的生产结构和生活方式,d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美国新兴部门的产值增长,不能支撑美国成为新技术研究和应用的中心的观点,a选项排除。材料未体现大企业在新科技运用中占主要地位,福特汽车主要是推行新的科学装配线,与新科技应用无关,b选项排除。材料未体现科学技术改变企业布局,c选项排除。13【答案】a【解析】由材料“由于日本、印度、锡兰茶的输出,华茶在世界茶叶出口中所占比重逐渐降低,大豆则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可知,引起中国出口商品变化的原因在于受到了西方商品输出的影响,双方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中国卷入世界市场的程度加深,故选a。自然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从茶叶转变为大豆这一情形并不能反映自然经济的解体,故也无法说明晚清经济结构变动明显,排除bd;材料显示中国茶叶的衰落是因为受到了世界其他地方同类商品的竞争,而不是因为列强对华政治经济侵略,排除c。14【答案】a【解析】原来分属于政府和军队的经济机构,基本上归在经济部,交通部和财政部之下, 最后又受国防最高委员会领导,适应了全面抗战的需要,标志着国民政府战时经济领导体制的形成,为战时统制经济的实行提供了制度保证,故a正确;国民党调整中央经济行政机构主要目的是适应抗战形势的需要,优化政府机构的职能不是主要目的,排除b;材料表明国民党实行战时统制经济,这一定程度上压制了民族工业,c错误;国民党调整中央经济行政机构主要目的是适应抗战形势的需要,“规范经济管理的模式”不是主要目的,排除d。15【答案】b【解析】漫画反映的信息是君主专制(龙飞出国旗的寓意)即将垮台,人民群众兴高采烈,说明漫画作者倾向于共和。故答案为b项。南京临时政府和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元旦,排除a、c项;辛亥革命没有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排除d项。16【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不准在车厢内吸烟、不得在车上讲污言秽语、不得在车中吐痰,不得醉酒乘车、不得穿着污秽衣衫上车、传染病患者不得乘车”可以看出,这些守则有利于市民公共意识养成。故答案为c项。a项,提高了中华民国的国民素质的说法扩大了“乘车守则”的作用,排除;b项,从材料信息不能看出“乘车守则”是单纯要求租界内的中国人,所有乘车人不论国别都应该遵守,排除;d项,交通运输业的近代化的表述与材料中“乘车守则”的具体要求无关,排除。17【答案】c【解析】对于西方的自由思想,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严复和作为激进民主主义者的胡适,理解是不同的。严复面对民族危机强调“国群自由”,即国家和民族的自由;而胡适强调的是“为我主义”,即个人主义、个体自由。严复的言论有助于推动民族革命,而胡适的言论有助于推动民主运动。所以二人的言论有利于中国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本题答案选c项。严复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不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排除a项;材料中严复与胡适是在谈论西方的自由思想,并没有批判中国传统思想,排除b项;指明中国人民的救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不是严复和胡适,排除d项。18【答案】a【解析】材料中“钢铁厂、有色金属冶炼厂、化工企业,主要摆在矿产资源丰富或能源供应充足的地区;机械加工企业,主要摆在原材料生产基地附近;国防工业企业,除有些造船厂外,主要摆在后方地区”反映了“一五”期间,我国工业的选址即企业的分布情况,加工型的企业大多考虑资源、原料就近,国防类企业主要在后方地区,这是着眼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的表现。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未涉及落后地区,排除;c项,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是1950-1952年,“一五”期间是1953-1957年,时间不符,排除;d项,材料表述的是企业分布问题,不涉及企业投资问题,排除。19【答案】c【解析】由图表可知第二次建交高潮是1969年,主要是亚非欧国家,结合时代背景可知是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亚非发展中国家崛起,欧洲力图摆脱美国的控制,故c正确;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是1972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错误;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1953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错误。20【答案】c【解析】据材料“新经济政策初期日益好转的情绪”很快被“1922年秋工业品涨价的损失抵消了、1924年冬1925年上半年1928年初,”等信息可知,这是新经济政策实行时期,材料表明农民对当时工业品涨价及政治的不满,要求建立维护农民权益的农会,故c正确;新经济政策是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解决的就是小农经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a错误;1925年12月联共布十四大正式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与材料时间不符,b错误;确立斯大林体制是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与材料不符,d错误。21【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1932年”可知,西方正爆发经济危机,大批工人失业,而苏联正值社会主义高速发展的阶段,所以才会出现“2万西方技术人员在苏联工作”“美国和德国帮助建造”的现象,说明苏联利用西方经济危机契机建设社会主义,故b 项正确;苏联一直实行斯大林模式经济,并没有改变,故a项错误;苏联建设是利用西方经济危机的契机,不是直接工业革命的成果,故c项错误;苏联经济建设并不缺乏人才,材料主要说明借用经济危机时机进行工业化建设,故d项错误。22【答案】b【解析】北约是冷战的产物,应当随着冷战的结束而终止,但从材料信息看,北约仍然在不断增加成员国,这是由于北约已经成为美国霸权主义的工具,即北约组织的战略目标发生了转变,故b正确;材料主要反映北约不断扩大的事实,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北约的成员国包括美国与西欧国家,不属于区域集团,排除c;1991年底苏联已经解体,d错误。23【答案】b【解析】材料内容可知,国际金融危机后被认为“夕阳产业”的传统制造业被各国重新拾起,出现了“以科技创新驱动传统经济发展”的局面,如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德国的“德国工业4.0”,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等,说明在新经济的发展加剧了各国之间的竞争,从而各国不断调整经济发展策略以应对激烈的竞争,故b选项正确;“以科技创新驱动传统经济发展成为多国的国策”说明新经济的发展模式没有取代传统经济,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国家干预相关的问题,无法得出国家干预政策已占据主导地位的结论,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时代是以知识经济、虚拟经济和网络经济为标志。但新经济绝不是仅仅包括知识经济、虚拟经济和网络经济,真正的新经济时代应是传统产业与知识经济、虚拟经济和网络经济的全面结合,因此材料内容无法得出世界各国跨入到知识经济时期,故d选项错误。24【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美元汇价暴跌”“各国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欧洲货币体系正式建立”“日本垄断银行在国际领域广泛活动”可知,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崩溃,国际货币体系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d正确;材料反映国际货币体系逐渐走向了多元化,而非三足鼎立的局面,排除a;材料说明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崩溃,而不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走向瓦解,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多极化趋势“快速增长”,排除c。第ii卷25(25分)【答案】(1)生产领域:棉纺织业。发明: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纺织机、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或万能蒸汽机)等。(2)经济方面: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操作;蒸汽机动力普遍应用于工业领域;工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方面: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工人运动兴起。政治方面: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英国代议制度进一步发展。国际地位: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国;“日不落帝国”的世界霸主地位逐步确立。(3)启示: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强劲有力的发动机;重视生产技术的创新或他国优秀技术成果的引进与运用;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适时协调工业化中出现的各种矛盾。【解析】(1)根据史实,英国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棉纺织业,与之相关的发明成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