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 理 新人教版_第1页
湖南省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 理 新人教版_第2页
湖南省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 理 新人教版_第3页
湖南省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 理 新人教版_第4页
湖南省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 理 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理时量:60分钟(必考部分)30分钟(选考部分)满分:100分(必考部分) 50分(选考部分)得分必考部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表格中。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图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图中方框内应该是A.内环境 B.消化道 C.呼吸道 D.骨骼肌2.人体的肌肉细胞直接从下列哪种液体中吸收葡萄糖A.血浆 B.淋巴 C.消化液 D.组织液3.小张体温一直维持在39度的高烧,这段时间他体内产热和散热的关系为A.产热大于散热 B.产热小于散热C.产热等于散热 D.不产热也不散热4.静息时和产生兴奋后,神经纤维细胞膜内外电位分别是A.内正外负、内负外正 B.内负外正、内正外负C.内负外正、内负外正 D.内正外负、内正外负5.如图是突触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共同构成突触B.的形成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C.作用于,只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D.由于只能由释放作用于,所以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6.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在人体血糖调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胰岛A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水平升高B.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水平降低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水平降低D.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水平升高7.下列有关动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的分泌腺分泌的都是激素,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B.胰岛素分泌不足的病人因体内存在胰高血糖素的拮抗作用,大量注射胰岛素不会存在风险C.各种激素作用的受体遍布体内几乎所有的活细胞,但一种激素对不同细胞作用的影响不同D.虽然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但起调节作用的激素并不全是蛋白质8.关于胰岛素的作用正确的是A.抑制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 B.促进血糖合成糖原或转变成脂肪C.抑制肌糖原的分解 D.抑制葡萄糖的氧化分解9.雄性幼犬与母犬一样是蹲着排尿的,但性成熟以后便采取抬起一条后腿的排尿方式。如果给雄性幼犬注射雄激素,会使未成年幼犬也采取抬起一条后腿的排尿方式。根据以上事实,可以推知A.雄性幼犬的排尿方式主要受激素的调节B.雄性幼犬的排尿方式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C.是由于雄激素有利尿的作用而使雄性幼犬改变排尿方式D.雄性幼犬长大过程中是通过学习成年雄犬而改变其排尿方式的10.下列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调节准确、快速 B.调节物只存在于血浆中C.调节物都由内分泌腺产生 D.调节作用范围广泛11.右图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其中哪一条最为正确A.a B.b C.c D.d12.在第一次免疫中,关于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A.能产生抗体的细胞都自B淋巴细胞的分化B.两者产生的记忆细胞是一样的C.所有的T淋巴细胞都能直接杀伤靶细胞D.所有接受抗原刺激的B淋巴细胞都分化成浆细胞13.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共同点是A.都能产生抗体 B.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免疫细胞都在骨髓中成熟 D.都能产生记忆细胞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体液免疫中需要B细胞呈递抗原B.同种抗原多数被吞噬细胞处理,少数作用于B细胞C.HIV病毒感染人体后,主要侵染B细胞,使患者不能产生抗体D.B细胞与浆细胞相比内质网膜面积最大15.将甲、乙、丙三株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别进行不同处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顶芽摘除后,侧芽长度增加B.甲侧芽生长快与生长素无关C.细胞分裂素与侧芽生长有关D.丙为对照组,甲、乙为实验组16.如图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分别放在甲、乙、丙三株幼苗切面端的不同位置上,然后从左侧给予光照。此实验的结果不会A.甲向右侧弯曲生长B.乙直立生长C.丙向左侧弯曲生长D.甲、乙、丙都弯向光生长17.某种群的年龄组成如甲图所示,增长曲线如乙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B.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C.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D.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18.蚂蚁和角蝉经常生活在同一种植物上。角蝉吃甜的植物的树液并排泄出多余的糖,蚂蚁就以角蝉的排泄物为食。有一个科学家通过记录植物上年幼角蝉的数目,对角蝉的繁殖成功率进行了测定。在测定的植物中,某些缺乏蚂蚁,其他植物在整个实验中都有蚂蚁,结果如右图。根据图中的结果,你认为最能反映蚂蚁和角蝉之间的关系的是A.竞争B.互利共生C.寄生D.捕食19.下列不属于次生演替的是A.某地海底火山爆发形成了一个新岛,后又逐渐长出了很多植物B.弃耕后的农田长出杂草,几年后又长出多年生植物C.河流因为堵塞而成沼泽,上面长出了新的植物D.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砍伐破坏后,很快又长出新的植物20.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所描绘的景象变迁,可视为A.群落的初生演替 B.种群的初生演替C.群落的次生演替 D.种群的次生演替21.从裸露的岩石上长出森林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演替过程。发生在裸露岩石上的群落演替顺序正确的是A.地衣、苔藓阶段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B.地衣、苔藓阶段灌木阶段草本阶段森林阶段C.草本阶段地衣、苔藓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D.地衣、苔藓阶段草本阶段森林阶段灌木阶段22.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去向不包括A.部分被分解者利用 B.部分被第二营养级摄取C.部分用于自身生命活动 D.部分通过呼吸作用被消耗23.在生态系统中传递着多种多样的信息,下列属于化学信息的是A.丹顶鹤求偶时的双双起舞 B.雌蚕蛾释放的性外激素C.蜘蛛网的振动频率 D.春季鸟类的求偶鸣叫声24.在下列食物链中,假设初级消费者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数值相同,哪一条食物链提供给猫头鹰的能量最多A.绿色植物蚱蜢蜘蛛蜥蜴蛇猫头鹰B.绿色植物蚱蜢青蛙蛇猫头鹰C.绿色植物鼠蛇猫头鹰D.绿色植物鼠猫头鹰25.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图解,猫头鹰体重每增加1 kg,至少消耗A约A.100 kg B.44.5 kgC.25 kg D.15 kg26.某海岛国家粮食严重不足,需增加新的食物,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下列哪种方式最合理A.开发某种可食用藻类 B.远洋船队大量捕鲸C.用粮食酿酒,喝酒提神 D.捕杀以前不吃的野兽或保护动物27.西南某些地区为发展经济,将部分原生态林区改造成橡胶林和桉树林,这些树种的种植往往造成地表其他植物大量减少,下列对改造后的分析,最为合理的是A.只要人们不去再施加影响,改造后群落不会再进行演替,这些树种将一直延续B.物种多样性减少,抵抗力稳定性降低,需要人为采取提高稳定性的措施C.这些树种生长快,将进一步向周围地区扩散分布,从而增加其他地区的物种多样性D.当地的物种丰富度提高,食物链(网)更复杂28.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种群基因频率会发生改变B.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种间关系会不断调整C.初生演替相对于次生演替进程缓慢、时间长D.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都形成森林29.右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甲所固定的能量是乙、丙的能量之和B.若丙增加1 kg,则需要消耗甲约42 kgC.乙的个体数量一定多于丙的个体数量D.乙的数量越多,丙获得的能量越少30.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和消耗状况(相对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净光合作用量可用表示B.若的量减小,则该生态系统消费者死亡率降低C.该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量的多少可用表示D.该生态系统一年中积累有机物的量可用表示第卷答题卡题 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 案题 号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得 分答 案二、非选择题(40分)31.(14分)图甲为人体手背皮肤(A)接受一定刺激后引起肱二头肌(E)发生收缩而产生屈肘动作的神经传导路径示意图。图乙为图甲中某部分结构放大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乙表示图甲中(填字母)处的结构,名称是。在该处发生的信号转变为。(2)用针刺A时,引起E收缩而产生屈肘动作的过程被称为。吗啡有镇痛作用,原因是吗啡能和图乙中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其失去与结合的能力。(3)当兴奋在B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内电位变化为。(4)现切断处,在处施加适宜的电流刺激,则在A、B、C、D、E中能测到电位变化的有。32.(8分)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和赤霉素均能调节细胞的生长。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以离体的水仙花茎切段为材料,用溶液培养法研究了外生长素和赤霉素对切段生长的影响,实验数据处理结果见右图。请回答:(1)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2)实验中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排除切段中对实验结果的影响。(3)该小组在进行上述实验过程中还探究了外生长素和赤霉素对茎切段的共同影响,请补充完善该实验方案。实验结果:若,则说明生长素和赤霉素能共同促进切段伸长。33.(8分)图示某新建人工湖泊中的部分生物类群,请据图回答:(1)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贝类属于第营养级。(2)写出该湖泊中的一条食物链。(3)由于居民生活污水不断排入湖中,水体逐渐变绿。有人建议投放一定量的鱼苗以解决湖水发绿问题,你认为下列四种鱼苗,最适宜投放的是哪一种?(供选鱼类的食性如下表)。种类青鱼鲢鱼鳙鱼鲤鱼主要食性螺、蚌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杂食34.(10分)为探究食物相同的三种水生动物的种群增长规律及种间关系,某小组进行了下列3组实验(各组实验中,每种动物初始数量相等,饲养条件相同):组1:甲种与乙种分别于两个容器中饲养,甲种数量变化如曲线A所示。组2:甲种与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乙种数量变化如曲线F所示。组3:乙种与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形成上、下层分离分布,一段时间后每种动物的数量均较组1少。(1)组1中,甲种动物的种群数量主要由和决定;若容器内饲养液体积为20 mL,则第40天时乙种的种群密度为。(2)在某些生态系统中,存在与本实验类似的种间关系。在同一段河流中食物相同的两种鱼,分别分布在河流中央底部和临近河岸底部,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代表的类似,其分布体现生物群落的结构。在玻璃温室中放养食物相同的两种传粉昆虫后,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减少,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代表的类似。选考部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表格中。每小题3分,共30分)1.右图表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抗体水平的变化情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阶段抗体水平升高,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B.阶段抗体水平很高,说明内环境中有大量的HIVC.阶段抗体水平下降,说明HIV已经清除D.感染早期与晚期抗体水平低的原因是一致的2.如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为组织细胞,则各物质交换过程为:B.若为脑细胞,处的氧气浓度高于处,而CO2的浓度相反C.若为肝脏细胞,饭后半小时处的血糖浓度低于处D.若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处3.下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和C可与感受器相连,图中共有3个完整的突触B.若在f点施加一强刺激,则f点的膜电位变为外正内负,并在b点可测到电位变化C.对该反射弧说,大脑皮层对其活动不会产生影响D.若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则f点不会测到电位变化,而下一神经元的兴奋将会加强4.右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甲图中,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B.若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a、c为兴奋部位C.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因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D.甲图的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5.当植物受到环境刺激时,下列图中所表示的生长素分布与生长的情形正确的是(黑点代表生长素的分布)A. B.C. D.6.用标志重捕法统计种群数量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所做的标记部分脱落,则计算值比实际值小B.如果因个体间相互接触,使未被标记的个体也沾上了颜料标记,则计算值比实际值小C.如果标记的个体因标记过于醒目,易被实验人员发现,则计算值比实际值大D.如果标记的个体因标记过程中刺激过大,造成极难再次捕捉到,则计算值比实际值小7.右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a点以一定的电流刺激,则甲、乙电流表指针发生的变化是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8.右图所示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细菌并呈递抗原的过程,图中MHC分子是一种特异性糖蛋白,能与抗原(图中的a)形成抗原MHC复合体,并移动到细胞的表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抗原a能被浆细胞特异性识别B.图中画出的细胞器都属于生物膜系统C.细胞受刺激活化后将产生淋巴因子D.细胞只在特异性免疫中起作用9.用相同的培养液分别培养a、b两种微藻,得到两种微藻的生长曲线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a、b微藻分别利用其中磷元素的曲线。现将两种等体积的微藻混合培养在磷元素浓度略低于Kb的环境中,随时间的推移,预期两种微藻的数量变化曲线最可能是10.对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研究,获得下表数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营养级分解者从上一营养级固定的能量(kJ)141.015.90.9221.7呼吸消耗的能量(kJ)501.279.113.20.5192.6A.该生态系统从第营养级到第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1.28%B.第营养级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是863.9 kJC.营养级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双向的D.该生态系统遭受火灾后,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二、非选择题(共20分)11.(9分)自然生长的植物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各种激素都有明显变化。某实验小组测定了苹果等果实成熟过程中激素的动态变化,如图1所示,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从图1中还可知除了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外,也可能具有此作用。两者的关系可用图2表示。图2中X表示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具有作用,这种作用很可能是通过降低该过程中的活性实现的。所以赤霉素促进茎秆伸长主要是通过提高含量实现的。对于完整的胚芽鞘说,赤霉素的作用部位主要是,生长素作用的主要部位是。赤霉素与生长素表现出激素间相互作用类型中的作用。(2)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含量升高的激素是。(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