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超声诊断学(医保本)——黄利.ppt_第1页
腹部超声诊断学(医保本)——黄利.ppt_第2页
腹部超声诊断学(医保本)——黄利.ppt_第3页
腹部超声诊断学(医保本)——黄利.ppt_第4页
腹部超声诊断学(医保本)——黄利.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腹部超声诊断学,第一节肝脏的解剖一、肝脏的解剖特点:分为左右半肝、五叶八段。S1为尾状叶,S2为左外叶上段,S3为左外叶下段,S4为左内叶,S5为右前叶下段,S6右后叶下段,S7右后叶上段,S8为右前叶上段.(呈顺时钟排列)原则:肝静脉系统分叶,门静脉系统分段。,第一章肝脏,形态:立体楔形位置:右季肋部分叶:左右两叶血管:肝、门静脉,肝脏(liver),肝脏局部解剖与分段,肝脏局部解剖与肝静脉,门静脉肝动脉肝管Glisson鞘shealth第一肝门,LeftBranches,RightBranches,Glissonsystem,第一肝门,第二节、肝脏超声检查常用切面1、右肋缘下向上斜断第一肝门2、右肋缘下向上斜断第二肝门3、肝-腹主动脉纵切面4、肝-胆囊纵切面,正常肝脏第一肝门区,正常肝脏第二肝门区,右肋缘下斜切右肝,经腹主动脉左肝纵切,肝胆切面,1、肝实质为均匀分布的细小点状中等回声。2、门静脉系统的管壁较厚,回声较强;肝静脉系统的管壁较薄,回声较弱。肝动脉与门静脉伴行。3、CDFI检查:肝内门静脉血流为入肝血流,呈持续性平稳频谱。肝静脉为离肝血流,频谱与下腔静脉相似。,第三节、正常肝脏超声图像,第四节、成人肝脏测量正常值,肝上界:多位于第5、6肋间。右肝下缘:右肋缘下平静呼吸时一般探测不到。右叶斜径(右肋缘下通过肝右静脉切面)140mm。左叶:(通过腹主动脉矢状切面)厚5060mm,长5090mm(两者之和150mm)门静脉主干内径:13mm。,(一)、肝脓肿hepaticabscess,声像图表现:1.早期:局部肝大,肝内局部出现低回声区或等回声团。2.液化不全:呈壁厚、边缘不光滑的无回声区,内见较多粗点状回声分布不均匀,后方回声增强3.典型: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晰,内见细小点状回声,呈分层分布,后方回声增强。4.恢复时:液性暗区一逐渐变小,壁不均匀增厚,模糊。,第五节、肝脏局灶性病变,肝脓肿(早期,少部分液化),肝脓肿(典型),肝脓肿(恢复期),(二)、肝囊肿hepaticcyst,声像图表现:1.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边缘光滑,壁薄2.后壁和后方回声增强3.部分囊肿内有分隔光带(多房性囊肿),肝囊肿,(三)肝血管瘤cavernoushemangioma,临床: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分海绵状血管瘤和毛细血管瘤两种。病理:毛细血管瘤-血管缠绕盘曲形成。海绵状血管瘤-血管池被纤维组织分隔。,声像图表现:1.病变可为单个或多个。较小者(30mm)多为致密高回声或呈筛网状结构,边界清晰锐利。2.中等大小者亦多见高回声型筛网状结构。巨大者往往边界不清,呈混合回声。3.后方回声常可出现轻度回声增强效应。4.CDFI显示病灶内及周边血流不丰富,偶见低速静脉频谱。5.随访观察,短期内无明显增大。,肝毛细血管瘤形成镜面伪像,较大肝海绵状血管瘤,(四)原发性肝癌,病理及临床概要原发性肝癌中肝细胞肝癌(HCC)占90%以上,是亚洲人肝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本病与乙型肝炎和肝硬化密切相关,5090的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3050的肝硬化并发肝细胞癌在亚洲多为乙型肝炎,欧美国家多为酒精性肝炎肝癌发生过程:肝组织损伤增生间变癌变大体分型:结节型、巨块型、弥漫型,肝癌livercarcinoma,原发性,继发性,肝细胞肝癌,胆管细胞肝癌,来源于任何器官组织,混合性肝癌,1、原发性肝癌直接征象,数量,1至数个,弥漫分布:弥漫型,块状型(5cm)巨块型(10cm),强(高)回声,等回声,混合回声,低回声,结节型(5cm),病灶回声,其他,病灶后方声衰减,病灶侧方声影,病灶周边低回声晕环,原发性肝癌特征征像:镶嵌征:即结中结(mosaicsign)癌细胞分裂繁殖,膨胀性生长,周围组织反应形成假包膜癌细胞突破包膜包膜再包绕再突破包膜形成结中结晕环(peripheryhalo):免疫反应带,水肿,周边呈低回声带。,巨块型肝癌,结中结,低回声晕环,MRI右前叶肝癌US,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二维超声,多普勒频谱图,原发性肝癌,下腔静脉癌栓,肝硬化癌变,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多普勒频谱图,小肝癌,肝癌与肝血管瘤鉴别诊断,2、转移性肝癌Secondarytumor,肝脏特有的双重血供、丰富的血运全身各处的恶性肿瘤均可发生肝转移原发肿瘤以消化系统最多见转移途径有四种:门静脉转移:如胃肠道肿瘤肝动脉转移:如肺、乳腺及甲状腺等淋巴管转移:如胆囊癌,腹膜后肿瘤等直接侵犯:如胆囊癌、胆管癌、胃及结肠癌等,声像图表现:肝内多个结节性肿块,图像类型多种高回声型低回声型混合型形态:“靶环状”或“牛眼征”,转移性肝癌:环靶征、牛眼征,卵巢癌肝转移,肝内多发实质性结节呈“牛眼征”,正常肝脏图像,转移性肝癌(乳腺癌肝转移),第六节、肝脏弥漫性病变,临床:肝硬化是由于多种慢性进行性肝疾病(病毒性肝炎、代谢性肝炎、中毒性肝损害等)发展结果病理:主要是肝细胞变性坏死、间质结缔组织增生及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肝实质广泛纤维化,假小叶及再生结节形成,(一)、肝硬化Cirrhosisofliver,声像图表现:1.肝形态失常,肝缘角变钝和肝叶比例失调。早期肝脏肿大,后期体积缩小,左叶代偿性增大,右叶缩小。2.肝表面不平滑,呈锯齿状或波浪状3.肝内回声弥漫性增强、增粗。肝内血管显示不清。4.门静脉高压:脾大,脾、门静脉主干增宽,腹水,侧支循环形成。CDFI显示门静脉血流速度减慢、频谱低平,出现离肝血流。5.低蛋白血症:腹水。,肝硬化(早期),肝硬化并增生结节,肝硬化癌变,肝硬化缩小胆囊壁水肿增厚,肝硬化腹水肝动脉增宽肝动脉流速增加,弥漫性肝病超声诊断,肝硬化,胃左静脉扩张食管下段静脉曲张,肝硬化,肝硬化脾静脉扩张脾肿大,肝硬化脐静脉开放,(二)、脂肪肝,临床及病理:脂肪肝是由于肥胖、营养过剩、饮酒过渡、糖尿病等原因致使脂类在肝脏内代谢失平衡,脂肪存积于肝细胞内而造成多见于长期过量饮酒引起的慢性酒精中毒;摄入脂肪过多;慢性肝炎约有2030合并脂肪变性;糖尿病和短期内大量营养液治疗后;化疗病人。病理:甘油三脂大量增加;显微镜下,肝细胞内可见脂肪空泡,1、肝脏均匀性增大,饱满,肝边缘角增大、变钝。2、肝脏前半段回声增强(明亮肝),后半段回声减低。3、肝脏内管道图像显示不清。,声像图,脂肪肝,脂肪肝“明亮肝”,第二章胆道系统,检查前需禁食8小时以上,最好晨间空腹检查。正常胆囊纵切面呈梨形或长茄形,囊壁薄、光滑,囊腔内为无回声区,后壁和后方回声增强胆囊正常测值(参考):长度90mm,前后径35mm,囊壁厚23mm肝内胆管内径2mm,肝总管长3040mm,内径34mm,胆总管长4080mm,内径68mm。十二指肠上段、后段、下段(胰腺段)、壁内段。,胆道(bileduct),与门静脉长轴垂直的切面是评估胆总管极为优越的切面。,该切面的门静脉、胆总管和肝动脉呈米老鼠征(Mickeysign),正常胆囊,一、胆囊结石Gallstone,超声表现:1、典型:胆囊腔内可见1个或多个强回声团,后方伴有声影(acousticalshadow),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2、填满型:胆囊无回声区消失,前半部呈弧带状强回声,后方伴有声影。出现“囊壁-结石-声影”三合征(WES征)。3、泥沙型:胆囊内可见后方伴有声影的细小点状强回声淤积,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胆囊结石(典型),改变体位移动,改变体位可移动,胆囊结石(充满型),二、胆管结石,1、肝内外胆管内见团状、斑点状或条索状强回声,一般后方伴有声影。2、结石部位以上的胆管扩张。,肝内胆管多发结石,胆总管中段结石,胆总管下段结石,三、急性胆囊炎,超声表现:1、胆囊增大(长90mm,宽35mm)。2、囊壁增厚(3mm),其间可见“双边征”。3、胆囊内出现稀疏或密集的点状回声,后方无声影。多可见结石强回声,后方伴有声影。往往为嵌顿性结石(改变体位未见移动)。4、脂餐试验胆囊收缩功能差或丧失。,急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穿孔,第三章胰腺,1、胰腺横切面观,胰腺分为三种类型:蝌蚪型、哑铃型、腊肠型。2、正常胰腺测量值胰头厚度:25mm。胰体、尾厚度:约15mm20mm。胰腺长120-150mm,宽3040mm。主胰管内径:2mm。,一、正常胰腺,二、急性胰腺炎,超声表现:1、胰腺肿大,轮廓模糊不清。2、内部实质回声不均匀,以低回声为主。3、胰腺局限性炎性肿块。4、胰腺周围低弱回声区(炎性渗出,假性囊肿形成)。5、胸腹水、胰腺周围血管受压、麻痹性肠梗阻等。,急性胰腺炎,急性坏死型胰腺炎,胰腺假性囊肿,第四章脾脏,一、超声测量及正常值1、脾厚度:脾门至脾隔面距离,男性40mm,女性36mm,2、脾长径:最大长轴切面上下端间距,110mm。,二、弥漫性脾肿大,诊断标准:1、成年男女脾厚径分别超过40mm和35mm。2、脾最大长径超过110mm。病因和分型:1、感染性脾肿大,2、充血性脾肿大(肝硬化),3、增生性脾肿大(血液病)。,肝硬化并脾肿大、脾静脉扩张,巨脾(地中海贫血),一、正常肾脏超声表现:,1、轮廓清晰,边界光滑;2、肾实质边缘部为皮质,呈低回声;深部为髓质,由多个锥体组成,呈极低回声;中央为肾窦区,呈高回声。,第五章肾脏,正常肾脏,二、肾结石超声表现:1、肾盂肾盏内见点状团状强回声伴声影。2、局部肾盂肾盏扩张,积水。,左肾结石,右肾铸型结石,三、睾丸扭转:未探及血流信号,第六章女生殖系统,第一节妇科,一、解剖特点(一)子宫:呈倒置的梨形,宫体大小:长50mm,宽45mm,厚35mm,长+宽+厚小于150mm,宫颈长35mm,厚30mm。(二)卵巢:切面呈圆形或卵圆形位于子宫两侧外上方或侧后方,常有变位,大小约35mm30mm15mm(三)输卵管:长80140mm,分四部分:间质部、峡部、壶腹部、漏斗部。,女生殖器解剖,正常子宫,正常卵巢,二、子宫肌瘤,超声表现1、肌壁间肌瘤:子宫增大,形态失常,肌瘤呈低回声结节,宫腔受压移位。2、浆膜下肌瘤:子宫形态不规则,表面结节状突起。3、粘膜下肌瘤:位于宫腔内,可见宫腔分离征,呈杯内球状,宫腔线扭曲不规则。4、子宫肌瘤变性:1)玻璃样变:肌瘤缺血,表现为低弱回声,后方回声增强。2)囊性变:肌瘤中间不规则液性暗区。3)钙化:肌瘤中见团块状强回声。,子宫肌瘤发生部位,宫壁间肌瘤,浆膜下宫肌瘤,粘膜下肌瘤,肌瘤囊性变,三、卵巢肿瘤,(一)卵巢囊性肿瘤1、非赘生性(生理性)囊肿,包括滤泡性囊肿、黄体囊肿,黄素囊肿,多囊卵巢等。2、赘生性(病理性)囊肿:浆液性囊腺瘤,粘液性囊腺瘤。声像:囊壁呈分隔状,可有实性乳头突起,液体粘稠等。3、囊性畸胎瘤:可见脂液分层征、头发、骨头回声。4、卵巢子宫内膜异位性囊肿(巧克力囊肿)。5、卵巢囊腺癌:囊实性肿瘤,且实性部分比例增大。,卵巢非赘生性囊肿,囊性畸胎瘤,卵巢巧克力囊肿,卵巢囊腺癌,卵巢囊腺癌腹盆腔转移,第二节产科(obstetrics),一、正常妊娠:1、早孕(012周末)2、中孕(1327周末)3、晚孕(2840周),早早孕(4周2天),正常中孕三维(双胎),二、异常妊娠:1、多胎妊娠,可见两个或以上妊娠囊及胎儿。2、异位妊娠:1)宫腔以外可见异常团块,多位于输卵管(间质部),并可见妊娠囊样回声,未流产型宫外孕可见胎芽及胎心管搏动。2)、宫腔内未见妊娠囊回声。3)、大部分宫外孕破裂出血,盆腔腹腔可见液性暗区。,异位妊娠(右输卵管妊娠),异位妊娠(宫角妊娠),三、胎儿畸形卫生部规定产前必需明确诊断的六种严重先天畸形:无脑儿脑膨出开放性脊柱裂严重胸及腹壁缺损并内脏外翻单腔心致死性软骨发育不全。,无脑儿(三维)-,-无脑儿(二维),无脑儿(三维),唇裂(三维),喙鼻(无鼻孔),心内膜垫缺损,腹壁缺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