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管理学统计学原理题库2 第一章总论一、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社会经济统计?试述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和作用?2、举例说明变异、变量、变量值的关系?3、确定某一研究目的,指出你所熟悉的统计总体和总单位,并说明统计总体为什么必须具备同质性、大量性和差异性。4、统计工作可分为哪几个阶段?二、填空题1.标志是说明_特征的,指标是说明_特征的。2._是统计的前提条件。3.标志按特征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_与_。4.变量按性质不同,可分为_变量与_变量。5.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包括_、_、_、_。6.可变的数量标志就是_,变量的数值表现就是_。7.变量按其值是否连续出现,可分为_和_。8._是构成_的个别事物,它可以是一个人,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个生产经营单位。9.标志的具体表现是在标志名称之后所表明的_或_10.统计总体按其所包括的单位数以及相应的变量多少可分为_总体和_总体。三、简答题1、试从联系的角度阐明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2、什么是变异?为什么说没有变异就没有统计?3、品质标志和质量指标有什么主要的区别和联系?4、统计工作过程是怎样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相一致?第二章统计设计 一、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统计设计?为什么要进行统计设计?统计设计有哪些种类?2.试述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3.统计指标的概念及构成要素?4.统计指标的特点和作用。5.整体设计包括哪些内容?6.全阶段(全过程)设计包括哪些内容?7.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设计包括哪些内容?二、填空题1.统计设计要从_两个方面对整个统计工作做出通盘的考虑和安排、这是保证统计工作质量的_。2.无论是整体设计和专项设计都可以进行_或_。3._指标的数值随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减,_指标的数值不随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减。4.指标口径和总体范围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有时候是_,有时候是_。5.会计核算是对经济过程进行_而进行的核算,它反映_情况和财务状况。6.三种核算协调与统一的中心是_。7.统计指标的构成要素包括_、_、_、_、_、_。8.社会经济指标体系大体可分为_和_两大类。9.质量指标是说明总体内部_和_的指标。10.从认识上讲,统计设计是对总体_和_连结点。三、简答题1.简述统计核算、会计核算和业务核算有什么区别?2.如何理解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的含义和作用?3.什么叫指标体系、它有哪几类?4.三种核算协调与统一的目标是什么?具体讲来,有哪几个方面?第三章统计调查 一、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统计调查?统计调查的基本任务是什么?2.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有何区别与关系?3.为什么需要各种调查方法的结合运用?4.统计调查主要是搜集数字资料,为什么需要结合了解情况?5.确定调查项目应注意哪些问题?6.什么是统计报表?统计报表有何优点和特点?7.典型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三种调查方法有什么不同?二、填空题1.普查是专门组织的_全面调查。2.调查表的形式一般有_和_两种。3.调查表的内容一般由_、_和_三部分组成。4.统计调查常用的方法有_、_和_三种。5.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调查单位多少,可分为_和_。6.统计调查按组织方式不同可分为_和_。7.调查单位是_的承担者,填报单位是_的单位。8.统计调查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_和_。9.重点调查是一种_,它所选择的重点单位的_总量占总体全部单位_总量的绝大部分。10.统计报表的资料来源是_、_和内部报表。三、简答题:1.什么是普查?全面统计报表能否代表普查?为什么?2.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3.典型调查有什么作用?4.什么是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如何理解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单位以及调查项目之间的关系?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四、练习题:1.假设1990年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规定为7月1日0时,并以常住人口为普查对象,普查员遇到下面情况,应如何处理?(1)7月3日在一家调查时,得知这家7月2日死去1人,在普查表上应列为“死亡”,拟或不列为死亡?(2)同日在第二家遇到婚礼,10日前新婚夫妇办理好结婚登记,普查员应如何登记这对青年人的“婚否”项目? (3)7月4日到第三家,这家6月30日出生一小孩,如何登记年龄? (4)7月4日到第四家,户主告诉调查员他在7月1日已办理离婚手续,对被询问者的婚姻状况应如何填写? 2.指出下列调查的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及填报单位:(1)商业点调查(2)工业企业设备调查3.试列举下列调查单位的若干标志:(1)工业企业(2)商店 (3)居民住宅(供住宅普查用) (4)科技人员 第四章 统计整理 一、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统计资料整理?它在统计中居什么地位?统计整理的基本步骤是什么?2.统计整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3.如何正确选择分组标志?4.什么是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和作用?5.按品质标志分组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6.什么是频数密度?为什么要计算频数密度?7.在编制组距数列时,如何确定组数、组距和组限?8.组距数列通常用什么图形来表示?如何绘制不等距数列的次数曲线图?9.在变量数列中为什么要计算累计次数?试举例说明,并绘制累计次数曲线图。10.什么叫集中汇总和逐级汇总?它们各有什么特点?11.统计表从内容和形式上由哪些部分组成?从对总体的分组情况看,统计表有几种?各有什么作用?12.什么叫再分组?为何进行再分组?二、填空题:1.分配数列根据标志的特征不同,可以分为_与_两种。2.按品质标志分组,观察总体单位分配情况的,叫_数列,按某一数量标志分组,观察各组分配情况叫_数列。3.组数与组距的相互关系,在同一变量数列中组距的_与组数的_成反比。4.在组距数列中,各组组距相等的数列叫_,不相等的数列叫_。5.组限是每个组的_标志值,上限与下限的_称为组中值。6.各组的单位数称为_或_。7.次数密度是_与_之比。8.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_和_。其核心问题是_。9.统计分组体系有_和_两种。10.一般来讲,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组限,应是_的数量界限。三、简答题1.什么叫统计分组?有何作用?2.什么是分组标志?分组标志有哪几种?选择分组标志的原则是什么?3.按品质标志分组有何特点和作用?4.什么是变量数列?它有几种?其特点和应用条件是什么?四、练习题某企业工人月工资水平的分组资料如下按月工资水平分组 各组人数占总人数% 80元以下 80100元 100120元 120140元 140元以上 14 25 38 15 8 要求将上述资料调整为以下四个组 100元以下 130150元 100130 150元以上 第五章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一、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总量指标?有哪些种类?为什么说总量指标在社会经济统计中具有重要意义?2.为什么说计算总量指标不是一个技术上简单加总的过程?3.什么是相对指标?它有哪些表现形式?4.什么是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和比较相对指标?它们在计算和作用上各自有什么特点?5.什么是考核中长期计划执行情况的水平法和累计法?如何测定提前完成五年计划的时间?6.什么是总体标志总量和总体单位总量?二者有何联系?7.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的特点和作用如何?8.正常人25岁后身高不再增长,但早上身高比晚上高百分之一,问晚上比早上低多少?二、填空题1.总量指标是计算_和_的基础。2.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总体标志总量指标的_随研究的_的变动而不同。3.在社会经济统计中,总量指标是对社会经济现象_认识的_。4.劳动单位是一种_单位,它是用_表示的计量单位。5.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_和_。6.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_和_。7.强度相对指标数值的大小如与现象发展程度或密度成正比关系,则称为_,反之称为_。8.动态相对指标是一种比较指标,它表明同类社会经济现象在_状态下的对比关系。9.相对指标是反映某些相关事物之间_综合指标。10.反映某一部分占全体比重的结构相对数叫_,它是用来反映_的质量或工作质量。三、简答题1.什么叫总量指标?其作用是什么?2.什么是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各有什么特点?3.为什么要把相对指标和总量指标结合起来运用?有几种结合的形式?4.可比性为什么是计算和运用相对指标必须遵守的原则?可比的内容主要有哪些方面?四、计算题1.某公司所属三个工业企业1992年的有关资料如下表,试计算并填列表中空格中的数值。企业名称计 划 实 际 计划完成(%) 总产值 (万元) 比重 % 总产值 (万元) 比重 % 合计 445 甲 100 116 乙 135 100.0丙195 95.12.某厂计划规定,第一季度单位产品成本应比去年同期降低10%,实际执行的结果,仅比去年同期降低8%,问该厂第一季度单位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情况如何?3.某企业今年产值计划完成程度为103%,实际为去年的107%,问今年产值计划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几?4.某产品按五年计划规定,最后一年产量应达到45万吨,计划执行情况如下:单位:万吨第 一 年 第 二 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上半年 下半年 一 季 度 二 季 度 三 季 度 四 季 度 一 季 度 二 季 度 三 季 度 四 季 度 产 量 30 32 17 19 10 10 11 12 12 12 13 13 试计算该产品五年计划完成程度及提前完成的时间。 五、练习题:1.某企业1992年产品销售计划任务为上年的108%,19911992年动态指标为114.3%,试确定1992年产品销售计划完成程度。2.某工厂19992年计划产量1080万元,计划完成110%,1992年产量计划比1991年增长8%,试确定实际产量1992年同1991年比较增长多少百分数?3.某企业1992年产值计划完成103%,比上年增长5%,试问计划规定比上年增加多少?又该企业某产品应在去年699元水平上降低12元,实际上今年每台672元,试确定降低成本计划完成程度。4.某煤矿可采储量为200亿吨,计划在1986年1990年五年中开采全部储量0.1%,在这五年中该矿原煤实际开采情况如下:单位:万吨年份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上半年 下半年 上半年 下半年 实际开采量 156 230 540 279 325 470 535 试计算该煤矿原煤开采量五年计划完成情况及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 第六章 平均指标 一、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写出计算公式?2.什么是权数?权数对算术平均数有什么影响?3.什么是调和平均数?什么是简单调和平均数?什么是加权调和平均数?举例说明其计算方法。4.加权算术平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数在什么条件下具有相等关系?5.什么是几何平均数?它的基本公式是什么?在什么条件下适用几何平均法来计算平均指标?6.什么是中位数?适用于什么条件?写出其计算公式。7.什么是众数?适用于什么条件?写出其计算公式。8.计算和应用平均指标应注意些什么问题?二、填空题1.平均指标反映了总体分布的_,它是总体分布的_值。2.简单算术平均数可视为_条件下的加权算术平均数。3.平均指标就是在_内,将总体各单位_抽象化,用以反映_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一般水平。4.比较常用的平均指标有_、_、_、_。5.加权算术平均数受两个因素影响,一个是_,一个是_。6.在由组距数列计算算术平均数时,要先计算出各组的_作为代表值。7._平均数是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变形。8.按分组数列计算调和平均数,一般应以_为权数。9.某班25名学生统计学考试平均成绩为70分,已知该班15名男生平均成绩为68分,则该班女生平均成绩为_。10.某县种植小麦20000亩,其中40%使用良种,收获亩产为500公斤,其余亩产250公斤,则全县小麦平均亩产_公斤。三、简答题1.利用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时,必须先把原始数据整理成次数分布数列之后才能计算。而用简单算术平均数的公式时,就不需要次数分布数列,当用两个公式计算的平均数完全相同时,利用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比使用简单算术平均数公式有什么优越之处?2.由相对数和平均数计算平均指标的原则是什么?3.为什么说平均数指标反映了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4.平均数和强度相对数有什么区别?5.什么是平均指标?它有何特点和作用?四、计算题1.假设某地区商业企业零售计划完成情况为下:按零售计划完成程度分组(%)实际零售额(千元) 90100 100110 110120 570 4200 1720 计算零售计划平均完成程度。 2.某地20个国营商店,1992年第四季度的统计资料如下:按商品销售计划完成情况分组(%)商店数目 实际商品销售 额(万元) 流通费用率(%) 8090 90100 100110 110120 3 4 8 5 45.968.434.494.314.813.212.011.0试计算该地区20个商店平均完成销售计划指标以及总的流通费用率(提示:流通费用率=流通费用额/实际销售额)。3.某四个煤矿工人的日实物劳动生产率资料如下:煤矿编号每吨煤耗工日数 工人数(人) 1 2 3 4 0.5560.8330.6671.00030001000 2000 1400 要求:(1)计算四个煤矿每吨煤平均耗费的工日数; (2)如果这四个煤矿的工人数都一样,试计算每吨煤平均耗费的工日数。以上两题计算的结果是否一致?为什么? 4.某公司所属十五个企业,1992年按其生产某产品平均单位成本的高低分组资料如下:按平均单位成本分组(元/件)企业数(个) 各组产量在总产量中所占比重(%) 1022 1214 1418 2 7 6 22 40 38 合 计 15 100 试计算这十五个企业的平均单位成本。 5.如果第4题中资料如下表,试计算这十五个企业的平均单位成本。按平均单位成本分组(元/件)企业数(个) 各组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比重(%) 1012 1214 1418 2 7 6 22 52 26 合 计 15 100 6.某市本月招收各类职业人员,男女分组资料如下:男性 女 性 报考人数 录用人数 报考人数 录用人数 技工 教师 医生 350 200 50 70 50 3 50 150 300 20 45 24 试根据以上资料分析男性录用率高还是女性录用率高,是什么原因? 7.为测定生产时间定额,对同一天各工人加工某零件所需工时登记整理如下:加工每零件所需时间(分)工人数 5 8 10 16 24 18 求平均每零件加工时间。 8.设某厂从甲乙两地购进同种材料的单价和货款金额有如下资料:单价(元/公斤)货款金额(元) 甲 地 乙 地 4.8524000 40000 要求计算该厂购进的某种材料平均单价。 9.某汽车装配厂三个车间的废品率、产量资料如下:车间废品率(%)产量(辆) A B C 0.30.20.4700600 800 合 计 2100 要求计算: (1)如三个车间各自负责一辆汽车装配的全过程,平均废品率为多少? (2)如三个车间分别负责汽车装配的一道工序,平均废品率为多少? 10.投资银行某笔投资的年利率是按复利计算的,已知前5年的年利率为6%,后5年的年利率为7%,求这笔投资的十年平均利率。五、练习题1.某村三种不同地段的粮食产量资料如下地段 播种面积(亩) 收获量(公斤) 甲 乙 丙 60 50 40 24000 17500 12000 合计 150 53500 计算每个地段的单位面积产量和三个地段的平均单位面积产量。 2.某工业企业三个车间的工人数和工资资料如下:车间工人数 工资额(元) 一 二 三 100 75 65 12200 9750 8710 合计 240 30660 计算每个车间工人的平均工资和整个企业的工人平均工资。 3.已知某车间工人的日产量资料如下:日产量(件)15 17 19 20 22 工人数 3 4 6 5 2 计算该车间工人的平均日产量 4.某主管系统所属企业按规模分配的资料如下:企业按工人数分组(人)企业数(个) 1530 3150 51100 101250 251500 5011000 10012000 4 16 30 40 50 40 20 合 计 200 用次数和频率(次数的相对形式)两种形式的权数计算平均每个企业的工人数。 5.某企业各车间计划完成情况资料如下:车间计划完成程度(%) 实际产量(件) 甲 乙 丙 110 90 105 820 498 515 计算该企业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 6.甲、乙两企业某月生产某产品的单位成本及产量比重资料如下:甲企业乙企业单位产品成本(元) 产量比重(%) 单位产品成本(元) 产量比重(%) 第一批 第二批 第三批 1.01.11.21020 70 1.21.11.03525 40 试比较该月份哪个企业的单位成本高?并说明原因。 7.甲、乙两地同种商品的价格和销售额资料如下:等级价格(元)销售额(元) 甲地 乙地 一级 二级 三级 1.31.21.11,3002,400 1,100 1,300 1,200 2,200 试比较哪个地区的平均价格高?并说明原因。 并计算甲、乙两地销售商品的平均等级,哪个地区商品质量高,为什么?8.设某企业职工的工资资料如下:月工资组(元)工资总额(元) 100以下 100110 110120 120130 130以上 1,900 4,200 8,050 6,250 2,025 合 计 22,425 计算该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 9.某蔬菜公司以0.7元/斤的平均价格购进250斤菜花,现分选出100斤质量稍差的,准备以0.6元/斤价格出售,质量较好的菜花至少以什么价格出售才不亏本?如以1元/斤售出,蔬菜公司盈利多少元?10.某公司两个工厂工人按照技术级别分组如下:技术级别各组工人数占总工人数的比重(%) 甲厂 乙厂 1 2 3 4 5 6 7 8 11.027.021.022.510.05.02.51.010.025.021.522.511.05.53.01.5合计100.0100.0试比较哪个工厂工人的技术水平高,并分析其原因。11.1992年某月份某企业按工人劳动生产率高低分组的生产班组数和产量资料如下:按工人劳动生产率分组(件/人)生产班组 产量(件) 5060 6070 7080 8090 90以上 10 7 5 2 1 8250 6500 5250 2550 1520 合 计 25 24070 试计算该企业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 第七章 标志变异指标 一、复习思考题1简述标志变异指标的意义和作用。 2为什么说标志变异指标可以衡量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 3为什么说标志变异指标反映了总体的离中趋势? 4测定离中趋势的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分别有哪些? 5为什么要计算反映离中趋势的相对指标? 6全距、平均差、标准差各有什么特点?7什么叫是非标志?怎样计算是非标志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8什么是标准差系数?计算它有何意义? 9平均差和标准差有何异同? 10试证明标准差等于变量平方的平均数减去变量平均数的平方再开平方。 11在什么情况下成数的方差最小?在什么情况下成数的代表性最小?为什么? 二、填空题1平均指标说明分配数列中变量值的 ,而标志变异指标则说明变量值的 。 2.全距是数列中标志值的与之差。在组距分组资料中,可以用 和 之差来近拟地表示全距。 3标志变异指标是衡量 的尺度。 4计算标准差时,所用的离差的含义是 ,用最小平方法测定长期趋势时,所用的离差的含义是 。 5标准差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标志值之间的 ,还取决于 的高低。 6标志变异彩指标与平均数的代表性成 关系。 7某种产品的合格率为85%,废品率为15%,则该种产品的平均合格率应为 ,其标准差为 。 8各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为 。 9按组距式分配数列所计算的标准差只能是一个 。 10已知某数列的平均数为2600,标准差系数为30%,则该数列的方差为 。 三、简答题1离散系数(即标准差系数)为,如果我们改变为,这个新系数的意义是什么? 2为什么说标准差是各种标志变异指标中最常用的指标? 3既然有了标准差,为什么还要计算标准差系数? 4计算变量数列的标准差所使用的离差和用最小平方法测定长期趋势所使用的离差有什么不同? 四、计算题1甲企业某车间工人按日产量分组资料如下: 日产量(公斤) 工人数 2030 10 3040 70 4050 90 5060 30 合计 200 (1)根据上表资料计算算术平均数、标准差;(2)假设乙企业有同类车间的工人生产同种产品,每个工人平均日产量达60公斤,标准差为7.81公斤,试分析甲、乙企业车间工人日产量的均匀性情况。2甲厂工人的平均工资为80元,工人工资的标准差为14元。乙厂工人的平均工资为65元,工人工资的标准差为12元。试问:哪一个工厂工人平均工资的代表性较大?简要说明理由。3设两钢铁企业某月上旬的钢材供货量资料如下:单位:吨 供货日期 1日 2日 3日 4日 5日 6日 7日 8日 9日 10日 甲企业 26 26 28 28 29 30 30 30 27 26 乙企业 15 15 17 18 19 19 18 16 16 17 试比较甲、乙两企业该月上旬钢材供货的均衡性。4有两个单位,甲单位工人工资的离差绝对值之和是乙单位工人工资离差绝对值之和的3倍,即,而乙单位工人工资的平均差却是甲单位工人工资平均差的2倍,即A D乙=2A D甲。问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吗?若可能,指出其发生的条件。 5某县农民按人均纯收入分组,第一种办法是按100元一组等距分组,其最高为2000元及以上,最低组为100元以下;第二种办法按不等距分组,其分组情况如下表所示: 按人均纯收入分组(元) 人数 100以下 100200 200500 5001000 10002000 2000以上 (1)求两种分组方法人均纯收入的全距并对计算结果进行简要分析。 (2)如果实际最高纯收入为3800元,最低纯收入为78元,计算实际全距,并和(1)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 五、练习题1假设有甲乙两个班的某门课程同时考试,甲班的考试成绩用百分制表示,乙班的考试成绩用五分制表示。有关资料如下: 甲班 乙班 成绩(百分制) 学生人数(人) 成绩(五分制) 学生人数比重(%) 60分以下 1 1 2 6070 15 2 6 7080 20 3 26 8090 12 4 34 90100 2 5 32 合计 50 合计 100 试根据表列资料计算有关统计指标,以说明哪一班学生的学生成绩比较整齐。 2某企业两个生产班组,各有10个工人,他们生产某种产品的日产量资料如下: 甲班组 乙班组 日产量(件) 工人数 日产量(件) 工人数 13 3 1030 4 35 4 3050 4 57 3 5070 2 合计 10 合计 10 试根据上表资料,计算有关统计指标并说明哪一个班组平均日产量的代表程度高。 3设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资料如下: 每人月产量(件) 工人人数 报告期 基 期 50以下 3 5 5060 5 13 6070 12 18 7080 20 15 8090 15 7 90以上 5 2 要求计算该厂报告期和基期的每人平均月产量,并通过计算说明哪一期的平均月产量代表性大? 4设某厂某月生产某种产品的甲、乙两个组,每人日产量(件)有如下资料:甲组: 10 20 30 35 40 50 60 乙组: 38 39 40 40 40 41 42 要求计算:(1)各组工人平均日产件数; (2)计算各组工人日产量变异指标:全距平均差标准差标准差系数 (3)哪个组工人平均日产量代表性大。 5某厂工人按工资分组的资料如下: 按月工资额分组(元) 各组工人所占比重(%) 70以下 15 7080 25 8090 35 90100 15 100以上 10 合计 100 该计算该厂工人工资的标准差。 6从某种产品中抽出30件进行检查,发现27件为合格品,3件为次品,试确定合格品与不合格品的平均数及标准差。 第八章 时间数列 一、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时间数列?怎样编制时间数列?2.时间数列有几种?它们之间是个什么关系?3.为什么时间间隔长短对时点总量指标动态数列无直接关系?4.什么是时间数列水平指标和时间数列速度指标,它们之间是个什么关系?5.什么是序时平均数?计算序时平均数有哪些办法?6.如何由相对数时间数列或平均数时间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7.为什么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而定基增长速度不等于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8.平均发展速度与发展速度有什么不同?9.计算增长百分之一绝对值有什么实际意义?10.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水平法与累计法有什么不同?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同时使用,在什么条件下应采用累计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11.什么叫年距发展速度和年距增长速度,试列出它们的计算公式?12.为什么计算平均发展速度要注意基期的选择?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哪些问题?13.如何用文字来表达报告期与基期对比是指发展速度,还是指增长速度?14.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两个指标所反映的经济内容是一致的吗?15.翻番指标应当如何计算,根据水平法的计算原理,你能列出翻番指标的计算公式吗?16.什么是长期趋势?为什么要对时间数列进行修匀?17.测定长期趋势的常用方法有哪几种?各自具有什么特点?18.什么是季节变动测定法?测定季节变动的方法有哪两种,各有什么优缺点?如何对现象进行季节变动测定?二、填空题1.根据统计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不同时间数列分为_、_和_时间数列三种,根据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分为_时间数列和_时间数列两种。2.编制时间数列的可比性原则具体包括_、_和_三个方面。3.从所研究的时间数列内来计算各时期的水平指标称为_和_;把所研究的时间数列视为一个整体计算的水平指标为_和_。4.增长速度有_、_和_三种,它与发展速度的关系是:增长速度=_。5.某地1992年第一季度钢产量为400万吨,1991年第一季度的钢产量为350万吨,则钢产量的年距增长量为_,年距增长速度为_。6.已知某产品1991年比1990年增长了6%,1992年比1990年增长了9%,则1992年比1991年增长了_。7.如果时间数列中各指标值的一次差大体相等,可配合_趋势线;二次差大体相等时,可配合_;环比增长速度大体相等时,可配合_。8.测定季节变动常用的方法有_和_。9.按月平均法测定季节变动包括了_的影响。10.测定季节变动的最重要指标是_。11.设所求的直线趋势方程为Yc=a+bt,若t=0,则方程中的a=_,b=_。12.构成时间数列的两个基本要素是_和_。13.绝对数时间数列可分为_数列和_数列。14.某产品成本从1980年到1985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98.3%,则说明该产品成本平均每年_。15.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水平法侧重从_出发来进行研究。三、简答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初中物理特岗教师面试题预测及解题思路
- 2025年供应链经理竞聘面试预测题及应对策略解析
- 2025年炼钢工中级技能考核要点及模拟题解析
- 电力基金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烘焙师中级技能进阶面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酒店管理实习生面试模拟题与答案解析
- 2025年医学影像学诊断技术考试预测题集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初中生物电子版
- 2025年程序员Java开发面试技巧与预测题
- 电信禁毒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用合作协议规避劳动合同
- 镗工(技师)技能鉴定精练考试题(附答案)
- 毕节地区金沙县2025年小升初易错点数学检测卷含解析
- 代班协议模板
- 原材料检验员知识培训
- 2025年全国交管12123驾驶证学法减分考试题库及答案
- 《进项税额的抵扣》课件
- 工地检测员应聘简历
- 汽车零配件销售代理授权书
-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种类及未来发展趋势
- 苗木培育及示范林抚育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