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程标准: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影响,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背景:秦朝结束分裂,成为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注意:统一的条件、时间、经过、意义),3影响,2经过,(注意:统一的条件、时间、经过、意义),1、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1)统一的条件:(2)统一的过程:(3)统一的意义:(4)秦朝的疆域: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1)历史条件:,春秋战国长期混战,人民渴望统一;兼并战争,大国吞并小国,实现了区域性的统一;各国变法使社会经济发展,民族、地域之间的联系加强,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商鞅变法,秦国强大,具备了进行统一战争的条件;,秦占有渭水流域和川西平原,地理位置优越;嬴政广罗人才,有正确的战略。,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前228年灭赵,前225年灭魏,前223年灭楚,前222年灭燕,前221年灭齐,秦,赵,燕,韩,魏,楚,前230年灭韩,齐,远交近攻,各个击破,(2)统一经过前221年定都咸阳,(3)性质:,(4)意义:,秦朝的疆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的统一,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标志着中国进入“大一统”政治时代,东海,南海,陇西,长城,秦朝的疆域,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背景:秦朝结束分裂,成为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注意:统一的条件、时间、经过、意义),3影响,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背景秦朝结束分裂,成为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2。形成,3。影响积极影响:促进了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的统一、疆域的初步奠定、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消极影响:专制权威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引发农民战争,秦朝短命而亡。易混易错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制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专制主义是决策方式,强调君主个人权力至高无上;中央集权是一种政治体制,强调中央对地方的统治。,皇帝制度的特点,1.皇帝独尊皇帝称号2.皇位世袭权力不可转移3.皇权至上皇权不可僭越,本课小结,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共同点:(1)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2)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3)都在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1.读秦朝疆域图,2章太炎在秦政记中说:“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据此,你认为秦始皇能在中国历史上有如此地位,最主要是因为他()A兼并了六国B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C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D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思考】从中我们能获取什么历史信息?这体现了怎样的历史发展特征?答案,(1)信息:秦实现了统一,建立了秦朝;修建了万里长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修建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2)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B,1.“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主独制而天下无所制也”。史记秦始皇本纪,【思考】(1)史料反映皇帝制度的显著特征是。(2)(2012海南单科,3,改编)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承袭华夏传统。()(3)根据史料分析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的历史影响?,皇权至上,答案一方面,实现了中央权力的高度集中,有利于国家稳定与统一;另一方面,专制独裁,易导致决策失误,出现暴政。,2.春节过后的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A中央集权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独断性和随意性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D,4.右图是秦朝皇帝发给驻防阳陵将领的铜铸虎符。虎符中分为二,各有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右才皇帝,左才阳陵。”调发军队,必须左、右半符验合,方能生效。【思考】上述图文说明了什么问题?反映的实质是什么?,答案(1)“右才皇帝,左才阳陵”说明太尉一职是虚设的,职位没有真正的执掌人,调动军队的凭据由皇帝控制发给。(2)实质上反映了秦朝皇帝统治权力的加强。,3.(填空)“三公九卿制”的职能,(1)三公:即协助皇帝处理政事的、主管军事的和负责监察系统的。(2)九卿:是中央各重要部门的主管官员。,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度,答案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即“三公”。三公以下设九卿,分掌政务。地方: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设置郡、县、乡、里,其中乡和里是县以下的基层行政机构。,(2)秦朝开创的一整套官僚机构有什么特点?,答案皇权至高无上,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三公各尽其责,分工明确,行政效率高;中央对地方进行垂直管理,地方听命于中央并对中央负责。,5.读右图回答问题:(1)秦朝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包括哪些内容?,6.阅读史料,回答问题。史料一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柳宗元封建论史料二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史记秦始皇本纪,答案史料一反映按地域划分;是地方行政机构,郡县官吏没有封地。史料二反映郡县由中央垂直管理,郡县的官吏由皇帝任免。,7.【思考】有人说:“秦朝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依据何在?,答案(1)政治上,统一六国,结束分裂,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经济上,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土地私有稳定发展,重农抑商政策成为封建王朝的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3)文化上,统一文字,“百家争鸣”结束。,【思考】根据史料概括郡县制的特点。,度,衡,量,【思维引导】依据所学,完成表格;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反映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怎样的发展趋势?,血缘关系,诸侯王位世袭,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封地内有行政权,拥有土地管理权,巩固了统治,但易发展为割据势力,按地域划分,官吏由皇帝任免调动,官位概不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趋势: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主要反映了官吏任用原则由世袭到行政任命的变化,是政治改革的一大进步,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显隐,显隐,【典例】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这里的“国家政体”指()。A宗法分封制B王位世袭制C中央集权制D郡县制,易错点1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变化认识不到位,易错矫正,避开陷阱,错因分析,本题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宗法分封制度在西周后期造成分裂割据,排除A项;王位世袭制不能阻止国家分裂,排除B项。郡县制是地方行政制度,是中央集权的一部分,排除C项。作为封建政体,中央集权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君主的专制统治。,君主专制是指一种决策方式,指君主独自掌握政权,主要特征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中央集权是一种政权组织形式。强调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受命于中央。,中国古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主要有:秦朝的郡县制,汉武帝推行的推恩令和元朝的行省制。而秦朝的三公九卿制、汉代的中外朝制、唐代的三省六部制、明朝的内阁制和清代军机处设立都是强化君主专制的具体措施。,易错点2(判断)秦朝是郡县制的首创者,并将其推广到全国。(),易错点3(判断)秦朝既是君主专制国家,也是中央集权国家。(),解析:郡县制出现在春秋后期,很长时间里郡县制与分封制并存,秦朝统一全国后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因此,郡县制不是秦朝首创的。,解析:在古代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是统一的,近代以来,君主专制的国家越来越少,但是,大多数国家实行中央集权。,【课时跟踪训练】讲评,4.(2016安徽安庆模拟)秦统一后,秦始皇下令铸造传国玉玺,正面刻有“受命于大,既寿永昌”八个字,被视为国之重器。自秦以后,在帝王中不断传承和争夺。在帝王眼中,玉玺的价值主要在于()A证明皇位正统B体现皇权独尊C保证皇位世袭D震慑割据篡权,1.误选选项:,2.错选原因:,B(2)D,“受命于天”、“被视为国之重器”,表明秦始皇将自己的权威罩上神的光环,用神权来证明皇位的正统。,(1)皇权独尊体现在政治、军事、经济等大权独揽上,玉玺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象征。(2)“自秦以后争夺”说明改朝换代时有玉玺也不能防止篡权。,3.正解点析:,【课时跟踪训练】讲评,5(2016陕西五校联考)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B化国为家,君权至上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1.误选选项:,2.错选原因:,A(2)D,从题干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可以看出九卿作为国家行政机构也负责皇室事务,这就实际上使政府机构也成为皇家的内侍机构,这体现了化国为家的特点,目的就是突出皇权至上。,A项和D项是古代政体的现象而非本质,3.正解点析:,【课时跟踪训练】讲评,6.(2015江苏南京三模)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对材料中“现代化”的内涵理解准确是()A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B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由君主专制到君民共治,1.误选选项:,2.错选分析:,A(2)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郡县长官由皇帝亲自任免,不得世袭,是中国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1)郡县制取代分封制,不能反映材料“内涵”;(2)西周时代并不是君主专制,秦代也不是君民共治。,3.正解点析:,中央官制示意(三公九卿制),皇帝,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少府,宗正,典客,太常,廷尉,太仆,卫尉,治粟内史,郎中令,【难点精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隐含的矛盾和形成原因:(1)含义:“专制主义”指的是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2)两对矛盾:皇权与相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矛盾。(3)形成原因:经济基础:封建小农经济逐渐成为主要生产方式;政治基础:宗法制和分封制崩溃,秦统一了全国;思想基础:法家思想为它奠定了理论基础。,检测练习,1、下列关于秦朝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A.郡县长官均由皇帝任免B.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事C.小篆以外出现了隶书D私学也可以教授律令【解析】秦始皇以武力统一天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思想文化,而采取了禁私学、焚书坑儒等极端措施,故D项错误。,D,2、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A嫡长子继承制B.反复出现的分封制C.三纲五常的伦理观D.传统的宗族观念【解析】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这在之后的皇位继承上表现尤为明显。,A,3、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制度法令的统一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D,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秦朝采取的措施的准确理解与运用。关键是读透材料。“其为制,公之大者也”意思是:用此(推行郡县制)来作为制度,是公正的。“公天下之端自秦始”的意思是:整个国家为公家(君主)所有,是从秦始皇开始的。这里的“公家”是相对于分封制的“私家”而言的。“公天下”是指秦始皇把天下人作为寻找协助自己治理国家的候选,而不是从贵族之中选择,故是指郡县制依据才干任命官吏,选择D。,4、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C,5、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A.宗法制B.郡县制C君主专制D.中央集权制,A,【课前准备区】1.(1)分封制王兼并战争(2)商鞅变法2212(1)皇权丞相太尉(2)地方郡守县令县长(3)秦律度量衡文字法家长城问题思考辨一辨议一议(1)分别指分封制、郡县制。(2)同意。周王朝实行分封制,造成后期诸侯割据纷争,最终导致周王朝统治结束;秦朝二世而亡的主要原因是秦的暴政造成阶级矛盾激化,秦朝实行的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建立和国家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秦亡于郡县制的说法是错误的。,【课堂活动区】1)御史大夫太尉是的,丞相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对丞相的权力进行牵制。2)郡守上受中央命令,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对下督责所属各县。县令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3)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诸侯的爵位世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锅炉(承压)设备焊工协同作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厨具产品的营销方案设计
- 店铺促销活动宣传方案策划
- 增加客户粘性活动方案策划
- 实体门店帮扶咨询方案
- 建筑方案设计怎么评职称
- 制作手机壳活动策划方案
- 坝体护坡施工方案设计
- 心理咨询设置方案
- 职业规划书汽车营销方案
- 员工绩效汇报
- 急诊科护士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 DB4401T 68-2020 停车诱导屏技术规范
- 多源异构数据融合与知识图谱构建
- 妇产科母乳喂养质量持续改进QCC品管圈PDCA案4例
- 邯郸城市介绍民俗文化旅游景点推介图文课件
-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检修要点
- 深圳机场国际货站信息系统(CTIS)全流程综合联调方案v17
- 手术操作分类代码国家临床版3.0
- 家长会课件:高三第一学期家长会优质课件
- 基于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项目式学习创新研究 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