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版九年级(下)开学考试物理试题(返校考试)_第1页
上海教育版九年级(下)开学考试物理试题(返校考试)_第2页
上海教育版九年级(下)开学考试物理试题(返校考试)_第3页
上海教育版九年级(下)开学考试物理试题(返校考试)_第4页
上海教育版九年级(下)开学考试物理试题(返校考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教育版九年级(下)开学考试物理试题(返校考试)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列光现象,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雨后彩虹B海市蜃楼C小孔成像D水中倒影2 . 每年的3、4月份,广东都会遭遇几次“回南天”,墙壁挂满水珠。小红利用物理知识要求全家:吹南风时别打开窗户,等到吹北风时再开窗户。这是因为( )A冷干的南风遇到暖的墙壁液化成小水珠B暖湿的北风遇到冷的墙壁液化成小水珠C暖湿的南风遇到冷的墙壁液化成小水珠D冷干的北风遇到暖的墙壁汽化成小水珠3 . 保鲜运输冰袋中的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此下不变的物理量是A密度B体积C质量D比热容4 . 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则( )A势能减少,动能减小B势能减少,动能增加C势能减少,动能不变D动能不变,势能不变5 . 如图所示,画出了光线射到空气与水的界面处发生折射和反射的四幅光路图,其中正确的光路图是( )ABCD6 . 关于微观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春天,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B汤姆生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摩擦起电过程创造了电荷7 . 约两千四五百年前,我国学者墨子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倒像的实验,并做出合理的解释。以下光学现象与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的是A手影游戏B猫照镜子C雨后彩虹D铅笔折断8 . 小红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照相机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下移动C如果用不透明纸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挡住,光屏上只能成半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减弱D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小,只需将蜡烛远离凸透镜9 . 下列有关热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B0的冰块,内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消失C“钻木取火”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D晶体熔化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不变10 . 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山在水中的倒影B手在墙上的影子C筷子“折断”D汽车观后镜11 . 我们能分辨出鼓声和锣声,主要根据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速度12 . 有关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通信、移动通信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BWiFi技术是一种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它通过超声波传递信息CLED灯的核心元件发光二极管由超导材料制成D电磁波的频率越高,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就越大二、多选题13 . 如图所示,对于图片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厚玻璃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内能增大B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的内能减少C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去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该冲程是做功冲程14 . 关于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两个底面削平的铅块紧压在一起后能吊住重物,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B乙图中试管内的水沸腾后,水蒸气将软木塞推出,将机械能可以转化为内能C丙图中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D丁图中活塞向下运动,这是内燃机的压缩冲程15 . 把一锅热油冷却一段时间后,下列物理量中不变的是A油的密度B油的内能C油的比热容D油的热值三、填空题16 . 如图所示是光射到空气和玻璃的界面发生的现象,由图可知,界面是_,入射角的度数是_,界面的_方(填“上、下、左、右”)是空气。17 . 如图所示,A图中,验钞机是利用了_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的原理工作的;B图中,电视遥控器用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来遥控电视机的,遥控器不对着电视机,而是指向其它不同方向有时也能实现遥控,这是利用了光的_(“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彩色电视机画面的颜色是由_三种色条合成18 . 拨动同样张紧的粗橡皮筋和细橡皮筋,观察到粗橡皮筋比细橡皮筋振动得_,它们发出的声音的_不同,这说明_;如果用大小不同的力分别去拨动已张紧的同一根橡皮筋,观察到力大时橡皮筋振动的振幅比力小时的振幅_,两次发出的声音的_不同,这说明_19 . 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红色桃花,是由于光射到挑花上时,_色光发生了_的缘故.20 . 毛泽东同志曾用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描述我国北方的冬天。北方冬天气温下降至0以下时,水会_成冰(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个过程中水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四、实验题21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1)如图甲所示,该透镜的焦距是_cm,组装器材时,应调节烛焰、透镜、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2)当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图乙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的实像如果将蜡烛远离透镜,要想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3)当把蜡烛移到离透镜25cm处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_的像(填“放大”或“缩小”).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这三种光学仪器正常使用时,与这种成像情况一致的是_.(4)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时,小明将透镜向上移动,则屏上的像将向_(选填“上”或“下”),小明再用不透明的纸板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屏上的像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屏上像的亮度_(选填“变亮”、 “变暗”或“不变”)22 . 为了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1)为完成这个实验,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将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_(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2)等冰完全熔化完后,在烧杯下方放入酒精灯,如图乙所示,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合理的顺序是:_(选填“由A到B”或“由B到A”)依次调节。(3)实验中小明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如图a、b,则图中_是沸腾时的情况。当水沸腾时,小明移去酒精灯,水就停止沸腾,这说明水沸腾时要_。(4)小明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丙所示的曲线,由曲线可知:冰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此实验水沸腾时温度小于100,可知当时的大气压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5)同组的小骥同学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进行加热,如图丁所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当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水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同时还观察到烧杯口周围出现大量的“白气”,这是因为烧杯中的水蒸气在杯口周围遇冷_而形成的。23 . 根据下图回答:(1)反映晶体熔化、凝固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图_。(2)图线中线段_表示晶体的熔化过程,图线中线段_表示晶体的凝固过程。(3)把A和C两种物质混合在一起(假设它们不会发生化学变化),在温度升高过程中,_将先熔化,在温度降低过程中,_先凝固。五、计算题24 . 小彤家使用的是瓶装液化气,整瓶中装入的液化气质量为21kg。液化气的热值取5107 Jkg。求:(1)1kg的液化气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是多少J?(2)若整瓶液化气完全燃烧释放热量的60被利用,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