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话本小说与说唱文学PPT课件_第1页
一话本小说与说唱文学PPT课件_第2页
一话本小说与说唱文学PPT课件_第3页
一话本小说与说唱文学PPT课件_第4页
一话本小说与说唱文学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话本小说与说唱文学,.,2,宋、金、元时期,说话和说唱艺术日益繁盛,演述古今故事、市井生活。特点:内容世俗化、语言口语化。,.,3,一、说话艺术,说话说话“四家”话本,.,4,“说话”的本义是口传故事。隋代笑话集启颜录载,杨素手下散官侯白,“能剧谈”而得到杨的器重,杨的儿子玄感曾对侯说:“侯秀才,可以(与)玄感说一个好话。”这是目前所知关于“说话”的最早记录。,(一)说话,.,5,唐郭湜高力士外传也提及“说话”:“每日上皇与高公亲看扫除庭院,芟薙草木,或讲经、论议、说话,虽不近文律,终冀悦圣情。”,.,6,(二)说话“四家”,“四家”是小说、说经、讲史、合生。合生,如“指物题咏,应命辄成”之类.小说,以讲烟粉、灵怪、传奇、公案等故事为主;说经,即演说佛书;讲史,则说前代兴废争战之事。,.,7,(三)话本,以口传故事为蓝本的文字记录本称为“话本”,.,8,宋元话本可分为三类:1.叙事粗略文字粗糙的说话艺人的底本,如三国志平话等;2.以说话艺人口述故事为主要内容的记录整理本,如错斩崔宁、碾玉观音等;3.文人依据史书、野史笔记、文言小说等改编而成的通俗故事读本,如宣和遗事,.,9,二、小说话本,现存的小说话本小说话本的体制小说话本的题材小说话本的特点,.,10,(一)现存的小说话本,依据醉翁谈录、也是园书目、述古堂书目等文献:张生彩鸾灯传(见熊龙峰刊行小说四种);风月瑞仙亭、杨温拦路虎传、西湖三塔记、简贴和尚、合同文字记、柳耆卿诗酒玩江楼记(以上见清平山堂话本);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张古老种瓜娶文女(以上见古今小说);,.,11,错斩崔宁(又题十五贯戏言成巧祸)、闹樊楼多情周胜仙(以上见醒世恒言);碾玉观音又题崔待诏生死冤家)、西山一窟鬼(又题一窟鬼癞道人除怪)、定山三怪(又题崔衙内白鹞招妖)、三现身包龙图断冤、万秀娘仇报山亭儿(以上见警世通言)等。,.,12,(二)小说话本的体制,由入话(头回)、正话、结尾几个部分构成。入话是小说话本的开端部分。正话,则是话本的主体,情节曲折,细节丰富,人物形象鲜明突出。正话之后,往往以一首诗总结故事主题,或以“话本说彻,权做散场”之类套话作结。,.,13,小说话本的题材内容,如宋罗烨醉翁谈录小说开辟所言:“有灵怪、烟粉,奇传、公案,兼朴刀、杆棒、妖术、神仙。”但若就旨趣而论,不管是何种题材,都往往以爱情或公案作为叙事的“兴奋点”。,(三)小说话本的题材,.,14,宋元小说话本中的爱情故事,又往往突出女性对爱情生活的主动追求。像碾玉观音中的璩秀秀如闹樊楼多情周胜仙的周胜仙,.,15,公案故事:宋元时代,官府昏庸、吏治腐败现象的日趋严重,是导致大量公案产生的主要原因。它反映出民众对不公平、不合理现象关注,以及对生存权利、社会治安的深重忧虑。错斩崔宁,.,16,(四)小说话本的特点,宋元小说话本描写细致,生动逼真,字里行间留存说书艺人的风致,表现出叙事的口语化、声口的个性化、谈吐的市井化等特点。,.,17,三、讲史话本,平话讲论“古今”五代史平话全相平话五种,.,18,(一)平话,宋元的讲史话本,又称“平话”“平话”的含义,盖指以平常口语讲述而不加弹唱;作品间或穿插诗词,也只用于念诵,不施于歌唱。另外,称之为“平”,当是强调讲史话本虽脱胎于史书,而语言风格却摆脱艰深的文言而趋于平易。,.,19,现存宋元讲史话本:梁公九谏、五代史平话、宣和遗事。,.,20,梁公九谏是讲史话本的早期作品,凡九段,叙述唐狄梁公(仁杰)九次进谏,反对武则天策立武三思为储君;段落整齐,文辞古朴,简明扼要。,.,21,宣和遗事分前后二集,记述北宋衰亡、金人入侵和南宋建都临安的经过。其中含有梁山伯故事,像杨志卖刀、晁盖智取生辰纲、宋江杀阎婆惜、三十六人聚义梁山、宋江受招安征方腊等。,.,22,五代史平话,分梁、唐、晋、汉、周五个部分,断代编述。以资治通鉴为主要依据,吸收新、旧五代史的某些内容,并捏合了一些民间传说故事。规模较大,在演述兴衰的同时,贯穿着儒家的正统史观。黄巢、石敬瑭、李克用、刘知远等一系列人物形象。,.,23,新刊全相本三国志平话,.,24,新刊全相本三国志平话,.,25,关羽擒将图商喜作,.,26,.,27,三国故事瓷盘五彩,.,28,三顾茅驴皮影,清代,.,29,(二)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取经诗话全书分上、中、下三卷,段。每段均有标题;其末尾必有诗一首或二、三首,总括该段故事内容,揭示佛法无边、信佛则逢凶化吉的宗旨。,.,30,四、诸宫调,孔三传首创连用多种宫调的说唱形式刘知远诸宫调天宝遗事诸宫调,.,31,(一)孔三传首创,诸宫调是一种说唱文学,主要流行于宋金时期据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二载:“熙丰、元祐间,泽州孔三传者,首创诸宫调古传,士大夫皆能诵之。”,.,32,(二)诸宫调,所谓诸宫调,是相对于有限用一个宫调的说唱形式而言,其中唱的部分用多种宫调串接而成,其间插入一定的说白,与唱词配合,叙述有人物、情节的长篇故事。而每种宫调,则由若干曲牌联成短套,套曲少则一二首,多则十多首。,.,33,诸宫调的曲目,今存西厢记诸宫调刘知远诸宫调天宝遗事诸宫调,.,34,五、西厢记诸宫调,现存唯一完整的诸宫调作品对会真记、商调蝶恋花词的超越歌颂爱情与抗争男女主人公形象的重新塑造叙事与抒情的结合质朴奇俊的语言风格,.,35,(一)本事的由来,董西厢的本事源于唐元稹的会真记。一方面描述张生与莺莺的相爱;一方面又肯定张生“非礼不可入”的行径宋赵德麟的商调蝶恋花词卷首即称:“最恨多才情太浅,等闲不念离人怨”,明确谴责张生的薄情。,.,36,(二)主题:歌颂爱情与抗争,董西厢成了一个以大胆追求婚姻自由为基调,充满乐观进取精神的爱情故事,颂扬青年男女对礼教的反抗。董解元“曲儿甜,腔儿雅,裁剪就雪月风花,唱一本倚翠偷期话”(卷一)。,.,37,(三)人物形象,张生是一个珍惜青春、充满生命活力的年青人。在普救寺偶见莺莺,“胆狂心醉”,竟然忘形失态,意欲造访莺莺居所,“便死也须索看。”“不以进取为荣,不以干禄为用,不以廉耻为心,不以是非为戒”。改造了会真记中“非礼不可入”的张生形象。“不以功名为念,五经三史何曾想”是他执著追求爱情的写照。,.,38,崔莺莺的形象,较之会真记,显得更为鲜明丰满。一方面,少女怀春,萌发对爱情追求。另一方面,母亲“治家严肃”,莺莺深深懂得应遵守礼教的规范。,.,39,莺莺的性格有一个心理发展过程她先是唯恐“辱累先考”,后来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