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_第1页
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_第2页
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_第3页
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_第4页
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矫正B甲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C乙是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矫正D乙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2 .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拍摄的哈尔滨太阳岛风景区的照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要想使桥的像大一些,小明应离桥再近一些拍摄B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C小明看到湖水中的“小鱼”是由于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发生折射形成的D拍摄时底片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3 . 下列情景中形成的像,属于实像的是ABCD4 . 如图所示,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A图(a)中,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的反射规律C图(c)中,表示的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应该配戴凹透镜来矫正D图(d)展示的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5 . 某同学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记下了物距和像距之间的关系,并绘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该同学得到了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透镜的焦距等于 20 cmB物距从 0 增至 20 cm 过程中所成的像为正立、放大的虚像C物距从 20 cm 增至 80 cm 过程中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D当物距从 20 cm 减至 0 的过程中所成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6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大镜是凹透镜B凸透镜总是成实像C凸透镜只能成倒立的像D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7 . 如图所示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BCD8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凹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B白光由红黄蓝三种色光组成C虚像一定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D人远离平面镜,他在镜中的像大小不变9 . 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移动透镜、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若用一不透光物体挡住上半个透镜,则在光屏上A只能成上半烛焰的像,像的亮度不变B只能成下半烛焰的像,像的亮度变暗C仍成整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不变D仍成整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减弱10 . 关于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说法错误的是A雨后天空中出现彩虹,说明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B观众能从多角度看到银幕上的图像,是由于光在银幕发生了镜面反射C用凹透镜矫正近视眼D用凸透镜矫正远视眼11 . 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则像的特点是( )A倒立缩小B倒立等大C倒立放大D正立放大12 . 小芳拿着一个直径比较大,焦距没有手臂长的放大镜,伸直手臂通过放大镜观看远处的物体,她可以看到的物体是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像可能是虚像B像一定是虚像C像一定是倒立的D像一定是放大的13 . 如图所示,把人参泡在酒中,通过酒瓶看见的是人参的放大虚像,这时的瓶和酒相当于一个A凸透镜B凹透镜C凸面镜D凹面镜14 . 某显微镜目镜的放大倍数为10,物镜的放大倍数为5,则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A10倍B2倍C5倍D50倍二、填空题15 . 小华的奶奶用的是200度老花镜,这样的镜片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这样的老花镜片对光具有_作用(填“会聚”或“发散”)16 . 小芳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她按如图装配仪器(图中F点是焦点,H点是两倍焦距处),此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1)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2)为了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她应把蜡烛向_调(选“上”或“下”);调节好烛焰的高度后,她把蜡烛移到B点,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_移动(选填“左”或“右”),此成像原理可应用于_。(3)晓军同学发现所在实验小组的凸透镜上部缺掉了一块,其它条件不变,用它来探究成实像,则光屏上_(选填“有”或“无”)完整的像。(4)小明实验时依次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好烛焰、凸透镜、光屏中心的位置后,他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都没能看到烛焰所成的像,其原因可能是(写出一种可能的原因)_。17 . 如图所示是眼的成像原理图(选填“近视”或“远视”),这种眼睛应该配戴透镜做的眼镜18 . 如图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象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比对该摄像镜头相当于_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具有_作用,可用来矫正_视眼(填“近”或“远”);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_cm19 . _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 _,凸透镜的焦点有_个,焦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叫_把光源放在凸透镜的_处,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会成为一束平行光线20 . 假期到了,公园里游人如织,其中四位游客在同一地点,分别用不同型号的甲、乙、丙、丁相机(焦距不同),对着同一景物一亭子各拍了一张照片,如图A、B、C、D所示我们可以判定:照片_是用甲拍摄的,照片_是用乙拍摄的,相机_的焦距最小.三、实验题21 . 小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在光屏上会接收到一个倒立_的实像,应用这一原理可制成_。小华再将蜡烛远离透镜,同时将光屏移至适当位置,则光屏上的像会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2 . 小丽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固定凸透镜在光具座的位置不动,蜡烛和光屏在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_相同(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若将蜡烛稍微向右移动一些,则应将光屏向_移动(选填“左”或“右”)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刚才的像要_些(选填“大”或“小”)23 . 洋洋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_上,为实验探究做好准备。(3)如图乙所示,若保持凸透镜,蜡烛位置不变,移动光屏,能在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_像。(4)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标尺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_、_的实像。四、作图题24 . 如图,一束光射向凹透镜,请在图中画出与此束光相对应的折射光线。(_)25 .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在空气和水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已标出反射光线,请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和入射光线(_)26 . 根据光的传播特性,在图中作出已知光线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_)五、综合题27 . (1)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_物距,_人像的大小(填“增大”或“减小”)(2)手机摄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