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B卷_第1页
呼和浩特市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B卷_第2页
呼和浩特市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B卷_第3页
呼和浩特市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B卷_第4页
呼和浩特市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呼和浩特市2020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为加强中央集权,主父偃给汉武帝( )的建议。A削夺王国的一些封地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D实施“推恩”2 . 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继续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出现了一个繁荣的局面,史称( )A光武中兴B文景之治C贞观之治D大唐盛世3 . 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动荡。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现象出现于A西汉中期以前B西汉中期以后C东汉中期以前D东汉中期以后4 . 商鞅变法实行鼓励农耕的根本目的是A增强秦的国力B发展农业生产C限制商业活动D废除旧贵族实权5 . 中央巡视组的成立如一把利剑为反腐败斗争做出了巨大贡献。秦始皇为监察官员而设立的官职是( )。A御史大夫B司隶校尉C太尉D刺史6 . 东汉末年以来,大批中原地区的人口纷纷南迁,这种现象A有利于东晋统一全国B激化了南北方的矛盾C为江南开发提供劳动力D造成南方人口大量外迁7 . “书成换白鹤”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A顾恺之B王羲之C王献之D祖冲之8 . 位于苏州古城人民路上的北寺塔(又称报恩寺塔)是苏州最古老的一座寺院,始建于三国吴赤乌年间(公元238251年),距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相传是某位帝王为其母亲吴太夫人舍宅而建,古称通玄寺。这位帝王就是A曹操B刘备C孙权D袁绍9 . 曹军以少胜多,奠定了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 )A巨鹿之战B长平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10 . 传说黄帝之后,尧、舜、禹先后成为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尧传位舜,舜传位禹,体现了A选举制B禅让制C世袭制D宗法制11 . 东汉后期,继位的皇帝年幼,不能主政,导致政治腐朽不堪,社会混乱的局面。导致东汉走向衰亡的主要原因是A八王之乱B王莽篡权C五胡内迁D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12 . 下列人物与作品搭配错误的一组是A祖冲之-神灭论B祖冲之-大明历C郦道元-水经注D陶渊明-归园田居13 . 符坚即位以来,陆续采纳和实施了中原汉族传统的国家礼仪,建造了明堂(中国古代举行祭祀大典的场所),在国都南边举行祀天仪式(汉族王朝最重要的祭典),躬耕籍田(皇帝所进行的农耕礼节),还命人举行了养蚕之礼,材料所述内容A消除了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B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C体现前秦统治者深受汉族文明影响D为淝水之战的胜利奠定基础14 . 通过“甲骨卜辞”、殷墟遗迹等遗物遗迹,我们可以了解A商朝历史B西周历史C夏朝历史D春秋历史15 . 赵翼廿二史札记中评价某一史学著作云:“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该著作是( )A论语B史记C资治通鉴D水经注16 . 刘邦进入咸阳后,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慰劳刘邦的军队,“唯恐沛公不为秦王”。由此可知,刘邦取得“楚汉之争”胜利的主要因素是A深得民心B善于用人C严刑酷法D军队强大17 . 后汉书蔡伦传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由此可得出结论蔡伦A是纸的最早发明者B因造纸有功而被西汉皇帝封侯C扩大了纸的用途D降低了造纸的成本18 . 由于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国民汉字书写能力下降。针对汉字的手写危机,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全新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全国引发了书写汉字的热潮。该节目主持人曾解读“赭衣塞路,成市”,其中,“赭衣”指的是犯人穿的衣服,空格表示“监狱”,此句反映了秦朝法律严酷。这两个空格的内容应该是A囚犯B断足C囹圄D腰斩19 . 北京人是我国境内发现的较早的原始人类。下列关于北京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能直立行走B会制造石制工具C过群居的生活D会人工取火20 .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天下大乱。下列成语故事发生于这一时期的是A朝秦暮楚B草木皆兵C三顾茅庐D破釜沉舟二、简答题21 . 在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的确立、改革和统治政策的调整,有利于国家的统治和民族的统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西周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该制度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在地方上,哪一制度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3)西汉初年,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汉文帝和汉景帝继续推行这一政策,出现了什么治世局面?到汉武帝时,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4)北魏时期,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请你列举其中一项汉化措施。三、综合题22 .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动荡与发展的时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书上记载,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农具来耕种土地。在湖南、河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发掘出一批铁农具。此外,至迟在春秋末年,人们已使用牛来耕地。统编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1)据材料一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的新现象。这一现象导致了哪一新兴阶级的势力增强?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2)材料二记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从材料二中可看出“商君”采取了哪些措施?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儒、法、道、墨、阴阳的学派针对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各家学派之间进行激烈的论争,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3)根据材料三,指出各学派争论的共同问题是什么?其中,道家学派有哪些主张?材料四 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4)材料四中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分别是哪两家学派的主张?材料中体现的现代社会治国的方略是什么?23 .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准许土地自由买卖引自汉书材料二:“努力种田织布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在战争中立下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封爵、授田、赐宅,废除没有军功的贵族的特权引自岳麓书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三: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至强引自李斯谏逐客书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商鞅变法的内容(不得照抄材料原文)。(2)你认为商鞅变法中哪项内容对当时的“守旧群臣”打击最大?(3)根据材料三概括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24 .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学习:走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历史:(1)图1、图2是我国原始居民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结果。居住图1图2房屋的原始居民分别叫什么?图1图2的房屋名称分别叫什么?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的事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