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历史试卷(II)卷_第1页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历史试卷(II)卷_第2页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历史试卷(II)卷_第3页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历史试卷(II)卷_第4页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历史试卷(I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历史试卷(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著名学者余秋雨说:“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宋朝被誉为“文人的天堂”、中国古代“最美好的时代”。宋朝被形容为“文人的天堂”原因是A宋朝文学作品多B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C宋朝文人数量多D宋朝人对文学十分热爱2 . 1005年,达成“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和议的双方是A辽与西夏B辽与南宋C辽与金D辽与北宋3 . 假如穿越时空隧道来到唐朝,你可能经历参观都江堰从洛阳坐船到扬州游玩在纸上写诗在长安城的“坊”里买到少数民族服装看到颜真卿的书法作品参加科举考试ABCD4 . 下列货币按照出现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BCD5 . 通过观察地图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沿革。如下图表明当时中央政府对今山东地区管辖的措施是A设立郡守B设立行省C分封王国D中央直辖6 . 我们今天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她重用人才,奖励农业生产,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C她在“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间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D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朝政7 . 宋代手工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其中开采量居世界第一的是:( )A铁B铜C金D石炭8 .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这些发明对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引起了军事上的革命,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崩溃的发明是A造纸术B指南针C印刷术D火药9 . 假如你是一位唐朝的读书人,从淮水流域经水路赴洛阳赶考。一定要经过下列哪一段运河( )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10 . 元朝时,民族关系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A采取说汉语、用汉姓等汉化政策B实行金瓶掣签制度C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D设立伊犁将军11 . 唐朝由强盛转向衰落的转折点是( )A唐玄宗天宝年间任用奸臣B藩镇割据局面形成C安史之乱D唐末农民战争爆发12 . “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此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 )A隋文帝B隋炀帝C武则天D唐玄宗13 . “盛唐的升平景象,在唐玄宗统治后期急转而下,爆发了大规模的动乱,唐朝从此走向衰落”。“大规模的动乱”主要是指A黄巢起义B安史之乱C杨国忠当权D朱温建立后梁14 .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下列与唐高祖李渊有关的是开通运河太原起兵长安称帝重用魏征ABCD15 . 使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是A唐玄宗追求享乐B安史之乱C黄巢起义D五代十国的更迭16 . 两宋时期是民族政权并立的时期。下列四幅示意图中正确反映出当时民族政权并立状况的是( )ABCD17 . 城市发展见证历史变迁,下列古代城市中,作为当时王朝的都城,见证了公元589年中国重归统一的是A长安B北京C开封D建康18 . “以和为贵,友好往来”是中国民族的优良传统,长期以来,中国民族积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友好交往,下列史实不属于该范畴的是A文成公主入藏B玄奘西行C郑和下西洋D鉴真东渡19 . 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正确的是:北宋的建立阿骨打建立金国元吴建立大夏国阿保机建立契丹国ABCD20 . 下图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结构图,这三幅中央集权制度结构图分别反映的朝代是A唐、元、明B秦、唐、元C秦、元、明D秦、唐、明二、判断题21 . 下列示意图反映了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结合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涂“正确”,错误的涂“错误”。(1)唐朝时,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传播先进的日本文化。( )(2)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和隋唐往来频繁,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3)玄奘西行的目的是向天竺传播大唐文化。( )(4)鉴真在日本传授佛经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5)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均发生在唐太宗时期。( )三、综合题22 . 材料一:年,宋辽达成和议。宋真宗应允每年向辽输纳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约为兄弟之国。中国史纲要材料二:年,宋金达成和议,规定:一、宋高宗向金称臣,并要“世世孙孙谨守臣节”。二、宋金两国,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为界,中间的唐、邓两州皆属金国。三、宋每年向金国输纳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辽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上述两则材料中的“宋”分别指哪个政权?(2)材料二中的“和议”给我国造成了怎样的割据局面?(3)材料一的内容出自哪个盟约?有人说,材料一的盟约是屈辱的,不平等的,你如何看待?2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宋时“苏(苏州)、湖(湖州)、常、秀等州出米浩瀚,常 饱数路,潜输京师”,“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 为东南之根底。” 材料二海上丝路主要繁荣于中唐到宋元时期。该路指从中 国东南出海至太平洋,或经南海至印度到南亚、西亚及非洲的 航路。唐以前海路一直是陆路的补充,但中唐以后陆路阻绝, 加之经济重心南移,超过并逐步取代了陆路。北宋、南宋 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非常重视商业和海外贸易,保证了海上 丝路的持续兴旺。元朝时海路更加畅通。 摘编自杨正位丝绸之路的历史动能与当代启示 材料三为了巩固海防,防患于未然,清政府采取措施于1759 年(乾隆二十四年)正式宣布,洋船“止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 再赴宁波,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掉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 嗣后,外商虽多次要求增设口岸,都未成功,只准在广州一口 贸易。 摘编自郑学檬等著简明中国经济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湖出米浩瀚”的 自然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朝廷实仰东南财赋”体现了什么经济现象? (2)根据材料二概括,陆上丝绸之路被海上丝绸之路取代的原 因是什么?宋朝海上丝路得以发展的科技因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巩固海防”?这种政策给中国历史的发展带萦了什么危害? (4)对外经济交往的同时,我们也进行文化的交流,我们应如何 面对外来文化?24 .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探究一制度篇(1)“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什么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该制度是哪位皇帝在位期间正式创立的?该制度的创立有何重要意义? 探究二经济篇(2)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列举唐朝历史上最典型的两例。探究三文化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