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导学案_第1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导学案_第2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导学案_第3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导学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震中的父与子导学案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重难点:重点: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受父爱的伟大。难点: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教学资源:地震知识,搜集体现父爱、母爱的诗歌、名言。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了大地震,一时间山崩地裂,天旋地转。不到四分钟,2500多座建筑物倒塌,25000人无家可归,人们都沉浸在无尽的恐惧和绝望中。而其中,却有一对父子创造了一段生与死的奇迹。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二、自主学习:1、我要轻声读课文两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并画出文中生字词。2、我要认真把下列词语抄写两遍。洛杉矶混乱昔日废墟疾步爆炸瓦砾砸碎颤抖阿曼达3、词语理解运用(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昔日:_废墟:_疾步:_绝望:_开辟:_破烂不堪:_选择其中一个造句4、我要画出课文中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抄写下来并朗读两遍。合作探究5、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6、读文体会父亲在救助儿子的过程中心理的变化:()()()。7、联系课文内容,回答问题“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了不起的父与子。共同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父亲的“了不起”体现在儿子的“了不起”体现在第二课时一、小组合作探究1、本文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画出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句子并体会。外貌描写从中体会到的:动作描写从中体会到的:语言描写从中体会到的:心理描写从中体会到的:2、“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反复出现,有什么样的作用?是父亲对儿子爱的承诺,是父亲的精神支柱,是儿子坚持的力量源泉。这句承诺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和儿子对父亲的信赖3、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挖了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比较这两句,哪句好,为什么?二、各小组展讲。三、小练笔反复地读这篇课文,相信大家一定被文中的父子所感动,你最想对文中的父子说点什么?板书设计:17、地震中的父与子了不起父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子信任爱17、地震中的父与子问题导读-评价单小组姓名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重难点:重点: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受父爱的伟大。难点: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一、自主学习1、我要认真把下列词语抄写两遍。洛杉矶混乱昔日废墟疾步爆炸瓦砾砸碎颤抖阿曼达2、辨字组词爆( )砾( )墟( )矶( )曼()暴( )烁( )虚( )肌( )漫()3、词语理解运用(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昔日:_废墟:_疾步:_绝望:_开辟:_破烂不堪:_选择其中一个造句4、我要画出课文中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抄写下来并朗读两遍。二、合作探究5、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6、读文体会父亲在救助儿子的过程中心理的变化:()()()。7、联系课文内容,回答问题“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了不起的父与子。共同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父亲的“了不起”体现在儿子的“了不起”体现在评价17、地震中的父与子问题生成-评价单小组姓名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重难点:重点: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受父爱的伟大。难点: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一、小组合作探究1、本文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画出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句子并体会。外貌描写从中体会到的:动作描写从中体会到的:语言描写从中体会到的:心理描写从中体会到的:2、“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反复出现,有什么样的作用?3、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挖了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比较这两句,哪句好,为什么?二、读文填空不断有孩子的父母()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离开了。其中()说明了父母的难过,()说明了他们离开的原因。他满脸(),双眼(),衣服(),到处是血迹。这句话说明()三、小练笔反复地读这篇课文,相信大家一定被文中的父子所感动,你最想对文中的父子说点什么?知识链接: 地震:由于地球内部深层物质的不断运动和变化,促进地球表层,尤其是地壳的不断运动变化,从而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的地带,当它承不了巨大的应力作用时,或者岩层突然发生断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教学反思课堂上讲课时,我力求提出的问题围绕课文重点,按照课前的预设进行教学,从“父”与“子”两个方面来理解。说父亲了不起,找出描写父亲了不起的段落,先让学生朗读,谈谈体会,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放回课文中,再读,读出相应的语气。并引导学生想象当时情境。本课我多采用了集体读,避免了学生个别读兼顾不到学困生,达不到以读升华感情的目的。通过问学生震情这么严重,这么多人劝你你为什么不离开,升华了父亲对儿子的爱。学生在文本互动的环节中抓学情谈:36个小时过去了,父亲会对儿子说什么?这篇课文我还采用了抓主促次的教学方式,父亲的内容多讲精讲,儿子的部分学生自己学习概括,自主学习,老师只是引导学生学习了父亲对儿子承诺过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会和我在一起。更加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