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经典考题:4.16三国鼎立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经典考题:4.16三国鼎立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经典考题:4.16三国鼎立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经典考题:4.16三国鼎立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课 三国鼎立一、选择题1(北京怀柔期末)为三国鼎立局面奠定基础的历史事件是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曹丕称帝 D孙权建吴2(河北辛集期末)为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很多地区开展了“京剧进课堂”活动。京剧的很多剧目是以历史事实为题材的。下面是一出京剧的剧照,该剧的名称应为 ( )A城濮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3(山东临沂模拟)“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这次战争是(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4(河北石家庄期末)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一幅图能直观反映三国鼎立的形势 ( )5(山东胶州期末)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学习三国鼎立一课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官渡之战对应的序号是( )6(湖南郴州中考)阅读下图,找出三国鼎立时期魏国的建立者及其都城搭配正确的一项 ( )A曹操 洛阳 B刘备 成都 C孙权 建业 D曹丕 洛阳7(湖北襄阳)著名典故“三顾茅庐”源自东汉末年,这位曾住在茅庐里的历史人物是 ( )A曹操 B刘备 C诸葛亮 D孙权8(山东济宁(五四制)中考)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逐步走向统一的过渡。下列关于三国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 )魏国220年曹操洛阳魏国220年曹丕洛阳蜀国221年刘备成都蜀国221年诸葛亮成都吴国222年孙策南京吴国222年孙权建业A B C D二、非选择题9(黑龙江龙东模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三国时期是一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令人神往的时代。材料一 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水面偏能用火攻。“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材料二 他挟天子以令诸侯,采用谋士许攸的计策大败袁军。又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力量,基本上统一了北方。(1)材料一中“水面偏能用火攻”是指什么战役?“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指的是谁?(2)材料二中“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是指谁?大败袁军的战役名称是什么?(3)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历史,这一名著是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8年,孙刘联军在赤壁一战中,击败曹军,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故选B。2C 解析:注意图片下的文字信息“周瑜”“曹操”,与之相关的战役是赤壁之战。3D 解析:据题干中的“以少牲多”“长江流域”“大规模江河作战”等信息可判断D项为本题答案。208年,曹操率二十余万大军南下,在长江沿岸的赤壁一带和孙刘联军对峙。周瑜指挥联军用火攻的办法,大败曹军。曹操带领少数人马,慌忙逃回北方。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4A 解析:结合教材中三国鼎立形势图可知,位于北方的是魏国,位于西南的是蜀国,位于东南的是吴国,因此A项正确。5A 解析:官渡之战发生在公元200年,故A项正确。6D 解析: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即皇帝位,国号魏,定都洛阳。故选D。7C 解析:三顾茅庐是指东汉末年刘备三次到隆中(今湖北襄阳附近)诸葛亮住处请他出山辅佐自己的事件。故选C。8C 解析:220年曹丕在洛阳称帝,国号魏;2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