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质量评估试卷_第1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质量评估试卷_第2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质量评估试卷_第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质量评估试卷_第4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质量评估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质量评估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这里的“它”开始出现于A夏的建立B百家争鸣C文景之治D张骞通西域2 . 为维护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统治,中国古代建立了体系严密的监察制度。汉武帝时期,为了监视地方官吏、豪强地主及其子弟,防止他们为非作歹,设立了( )A御史大夫B户籍制度C州部刺史D使者校尉3 . 贵族政治下,贵族拥有自己的封地,世代享有特权,实行世袭制的传承方式。官僚政治下,官员由中央任命,没有封地、衣食,官位不能世袭,属于“流官”。中国古代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确定于A分封制的实行B郡县制的实行C科举制的实行D军机处的设立4 . 下列是秦始皇建立秦朝后所实行统一的对象有文字 货币 度量衡 车辆和道路 语言ABCD5 . 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亡教训,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并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这因为汉高祖A重视人才B奖励军功C实行休养生息政策D统治残暴6 . 儒家思想在历史长河的沉浮中逐步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焚书坑儒 批判儒学,打倒孔家店百家争鸣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ABCD7 .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文化成就的叙述,属于隋唐时期的是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已具备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蔡侯纸”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甘肃敦煌莫高窟是这时期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称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ABCD8 . 汉武帝时能够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的主要前提是A社会经济的发展B大一统局面的形成C分封制的全面推行D城市管理制度的健全9 . 灵渠连接的两大水系是( )A长江和黄河B珠江和钱塘江C湘江和漓江D黄河和淮河10 . “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表现出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该语出自下列( )A陈胜B刘邦C项羽D张角11 . 反腐倡廉,自古有之。“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史称风霜之吏”的是A秦朝的御史大夫B东汉的左仆射C明朝的锦衣卫D清朝的军机大臣12 . 秦朝仅历经二世而亡的最根本原因是A陈胜、吴广起义B刘邦、项羽起义C秦的暴政D焚书坑儒13 . 如果你是皇帝,你认为下列人物哪个是东汉专权的“外戚”A皇帝的弟弟B皇帝的叔叔C皇帝的子女D皇帝的舅舅或者妻弟14 . 生活在秦朝的官吏,不可能经历的史实是( )A带兵参加楚汉战争B由皇帝直接任命为县令C征发人力开凿灵渠D征调人力统一车辆形制15 . 某历史小组在探究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正确的是都在国家统一时出现的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都在思想上实行高压政策都重视生产技术的改进ABCD二、简答题16 .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在部落联盟时期,黄帝和炎帝部落联盟以后形成的民族叫什么?现如今海内外的华人都以“炎黄子孙”自称,是因为炎帝和黄帝被大家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什么? (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什么?秦始皇时为抵御哪一少数民族修筑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3)促进了西汉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的事件是什么?(4)东晋十六国时期除前秦外还有哪个内迁的少数民族政权曾实现了黄河流域的统一?(5)孝文帝改革的哪些措施促进了民族的交融?(6)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地区出现的民族交融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发展历史上有何重大影响?三、综合题17 . 材料解析:中国是以农立国的世界文明古国。某校七年级同学探讨了“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请你参与同学们的小组探究,回答相关问题。(兴修水利工程)材料一(1)材料一中的图一和图二都与战国时期秦国在岷江流域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有关,它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这是什么水利工程?是哪两个人主持修建的?(调整统治政策)材料二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秦国富强起来。(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次变法的内容?这项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政策是什么?(引进优良作物)材料三 中国精美的丝绸是这条商路上运输最多的商品,而石榴、葡萄、胡麻、胡桃、胡豆、胡萝卜等西域物产,也是在汉朝时通过这条商路传到内地的,在中原很多地区得到推广种植。这些作物的引进,不仅增加了我国农作物的种类,更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及饮食结构的变化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历史上的外来作物引进(3)材料三中新的农作物是通过哪条商路传入内地的?汉武帝派谁两次出使西域?这条商路的开通有何重要意义?(采用先进技术)材料四东晋南朝时,在太湖、鄱阳湖和洞庭湖一带开辟出了大量湖田。人们还把北方农作物的栽培、施肥、牛耕等先进技术与南方水田种植经验相结合,在江南地区普遍实行麦稻兼作,五岭以南则种双季稻。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4)根据材料四指出,东晋南朝时北方人口南迁,将哪些先进技术带到了南方?18 . 政治制度的不断发展,是古代文明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礼记曰:“天下为公,选贤任能。”相传尧年老的时候选举有才能的舜主持联盟的事务。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材料三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材料四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材料五秦朝的某个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时间长达两千多年,在中国封建历史上影响深远。(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有什么特点?(2)材料二中“家天下”指的是什么?哪一历史事件标志着其取代了材料一中的制度?(3)材料三的文字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政治状况?实施这一做法在当时有什么积极作用?(4)从材料四可以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是什么?基于以上认识,秦始皇实行了什么制度来管理整个国家?根据材料五指出,这种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9 . 秦朝的统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联系的加强,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秦国变法比较彻底,政权巩固,经济发展,国富兵强,已经有了进行统一战争的可能性。从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灭韩起,至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灭齐止,前后只用了十年时间,便“初并天下”,统一了六国。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秦始皇能完成统一大业的条件。从材料看,秦“初并天下”是在哪一年?秦最先攻灭和最后攻灭的分别是哪个诸侯国?材料二如图(2)材料二中的两幅图反映了秦统一后实行的什么措施?这些措施是怎样具体实施的?材料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