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演变过程:,基本线索:萌芽战国建立:秦朝巩固:西汉完善:隋唐加强:北宋强化并衰落:明清。,秦汉至隋唐为第一阶段,历史进步性居主流;北宋至明清为第二阶段,其消极影响日趋突出。,1、萌芽战国:,原因:新兴地主阶级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1)秦国商鞅变法:废分封制,推行县制,建立百官服从君主法令的封建官僚制度;(2)战国末期法家代表韩非子提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和以法治国的理论。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后来被秦始皇采纳.,历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演变过程:,2、确立:秦朝,皇帝制度,三公九卿,郡县制,(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中央官制),三公,九卿,丞相,御史大夫,太尉,郡县乡里,目的:加强集权,巩固统一的措施。,历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演变过程:,朝议制度,“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皇帝制度的确立,“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皇位世袭,“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皇帝独尊,皇权至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反映了秦朝时期皇帝制度有何特点?,皇帝,御使大夫,丞相(左右),太尉(虚设),牵制,统率,九卿,直接控制,(百官之首全国政务),律令图籍监察百官(位低权重),(军务),三权分立位高权重内外兼管不得世袭军权皇控,特色,地方权力,中央权力,集中,集中,皇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中央集权之下两大矛盾:皇权与相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如何演变?,(加强监察地方),3、汉,中央:,地方,思想:,独尊儒术,实行文化专制,建立“中朝”,削弱相权,郡国并行制,目的:加强对地方控制,影响:“王国问题”,解决:武帝“推恩令”,刺史制度,历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演变过程:,汉武帝强化皇权的措施,皇帝,决策机构,执行机构,两汉的内外朝,相权一分为二,4、隋唐,中央:三省六部制,内容,中书,门下,尚书,关系及作用,分工合作,牵制监督,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决策),(审议),(执行),地方,州县两级道、州、县三级,藩镇制度,(隋),(唐),历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演变过程:,5、宋,地方,中央,设立二府,中书门下枢密院,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相权,杯酒释兵权,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收精兵(强干弱枝),削实权,文臣任知州,,通判监督,制钱谷(消除割据物质基础),路、州、县三级制,(最高行政机构),(最高军政机构),(财权),(行政权),历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演变过程:,6、元,中书省,中央,地方:行省制(下设路府或州县),枢密院,宣政院,(最高行政机构,行使相权),(最高军事机构),(统领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历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演变过程:,知识升华,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知识整合,7、明朝,丞相制度的废除,内阁制度的创立,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影响,(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必然),(胡惟庸案1380),(皇权发展到新高度),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明成祖(确立内阁制度),历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演变过程:,1、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朱元璋):,废除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多。,2、内阁制度的形成(明成祖):,原因:相权过重、威胁皇权,(1)、原因:,结果: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最终解决,君主专制走向极端。,(2)内阁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内阁制度,【探究】比较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异同。,(1)相同点:两者的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2)不同点:,宰相制度赋予,法定,皇帝个人信任,非法定,一级决策者(机构),咨询机构,无决策权,要经皇帝及大臣商议,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制约皇权,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制约皇权,“内阁首辅”“宰相”,结论: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8、清朝,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的设置,军机处设置,(清初最高权力机构,使皇权受到很大限制),(康熙时期),设置,特点,影响,(雍正用兵西北),(简、速、密),(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历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演变过程:,军机大臣职能:辅助皇帝处理政务,跪受笔录,传达圣旨。,(1)军机处的设置(雍正帝),直接原因:,根本目的:,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加强皇权;,军机大臣职能:,辅助皇帝处理政务,跪受笔录,传达圣旨。,特点:,简(机构简单)精(人员精干)速(办事效率高)密(地处内廷),作用:,提高了行政效率,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标志,考点2、军机处,汉至元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1、汉至元之间政治制度的演化中,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皇权与相权两矛盾虽偶有反复,但总体都是中央集权在不断的加强,皇权不断的得到强化。2、各朝代的政治制度都是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发展。,古代中国三大地方行政制度比较,世袭,皇帝任免和调用,皇帝任免和调用,拥有封地和统治权,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绝对服从中央,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受中央节制,绝对服从中央,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也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实现了地方权力向中央集中,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巩固和扩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统治,汉朝至唐朝的选官制度;,【官吏任免制度】,汉朝之前:世官制军功授爵。,A、世官制: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胃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B、军功授爵:在政治上废除了奴隶主贵族享受爵禄的特权,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建立。,依据:才能、品德。,依据:门第。,依据:考试成绩。,秦以来政治制度基本特点:大权集于中央、中央大权集于皇帝、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紧密结合。中央集权:指国家政权的结构形式,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其本质是地方必须绝对服从中央。君主专制是中央集权政体的特点。一、发展历程及其阶段特征(一)夏商周的宗法制度。夏萌芽、商开始、周成熟。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相辅相成,巩固了统治。(二)封建社会的中央集权制度。秦开创、汉巩固与发展、隋唐完善、北宋进一步发展、明清空前强化。,【归纳总结】,了解:中国古代统治者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加强君主权力: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专制制度,董仲舒用新儒术神化王权,明清时期君主权力空前加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独尊儒术,明清八股取士,清代大兴文字狱。改革中央机构:秦始皇设三公九卿,隋唐完善三省六部制,明代废丞相,清设军机处,中央机构的改革都服从于专制君权的需要。注重选拔官吏:秦汉用察举制,魏晋盛行九品中正制,隋唐以后科举取士,都是培养和选拔忠君之臣。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秦汉时确立郡县制,北宋将地方大权集中于中央,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明朝地方设三司等。,四、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1、君主专制、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贯穿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始终2、政权与神权相结合,以神权作为政权合理性的依据3、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儒家学术思想长期影响古代政治制度4、贵族特权和官僚政治伴随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行政人事总监工作总结
- 糖尿病高渗状态护理要点
- 《经络腧穴学》课件
- 老年护理学的休息
- 活动类工作汇报
- 经管部门年度工作总结
- 《瓶中吹气球》课件
-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参考答案
- 2025合同采购申请评审流程
- 骨包虫病护理查房
- 07第七讲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 新汉语水平考试HSK级写作解题攻略专题培训课件
- 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课件
- 自主移动机器人教学课件第4章 导航规划 2 避障规划和轨迹规划
- GB 31628-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高岭土
- GA/T 1312-2016法庭科学添改文件检验技术规程
- 卫生政策学之政策问题根源分析
- 步进电机及其工作原理-电机的工作原理及特性课件
- 基于CAN通讯的储能变流器并机方案及应用分析报告-培训课件
- 腹直肌分离康复(产后康复课件PPT)
- 聚合物成型的理论基础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