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超声检查.ppt_第1页
肝脏超声检查.ppt_第2页
肝脏超声检查.ppt_第3页
肝脏超声检查.ppt_第4页
肝脏超声检查.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肝脏超声检查,南阳医专一附院李拓,肝脏的超声解剖,肝脏的位置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实质性脏器,正常情况下,肝脏位于右上腹,成人肝脏上界在右锁骨中线第五肋骨上缘。下界与右季肋缘平齐,一般不超出右侧肋弓,瘦长体型或腹壁松驰的人肝下缘可在肋弓下方0.51.0cm,肝左叶下缘通常位于剑突下方与脐连线上1/3与中1/3交界以内。,肝脏,肝脏的管道系统,肝门静脉门静脉主干由肠系膜上静脉与脾静脉汇成合而成。其汇合点在胰腺头部和颈部交界的后方,成人门静脉主干长约6.5cm,内径约1.0cm。门静脉主干抵达肝门处分成左右两支,其夹角近180。左干沿肝内横沟部、角部、矢状部和囊部。右干走向肝门横沟右侧,沿肝门右切迹进入肝肝实质,分布于整个右半肝。肝静脉肝静脉分左、中、右三枝,右枝最大,左枝最上,位于肝的后上缘(即第二肝门处),直接注入下腔静脉。肝动脉腹腔动脉有三大分支,肝总动脉、脾动脉和胃左动脉。肝动脉从腹腔动脉发出,肝总动脉,沿胰腺上缘向右行走,分出胃右动脉和胃十二指肠动脉。即肝固有动脉,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与门静脉、胆总管共同上行,在入肝之前分出肝左动脉和肝右动脉,分别至左半肝和右半肝。,肝脏的血管系统,肝内门静脉分支,肝脏的超声分叶及分段方法,肝脏的解剖分叶是通过镰状韧带及表面形态作标志,分为左、右叶,尾状叶及方叶,但这种划分与肝内动静脉和肝管的分布不相符合,不能适应肝外科的需要。,肝脏的超声分叶及分段方法,通过肝裂进行分叶,肝脏的超声分叶及分段方法,通过肝静脉进行分叶肝静脉主干所处位置恰在叶间裂或段间裂内行走,最便于进行肝脏分叶、分段的定位,而且肝静脉系统又易于用超声进行显像。,肝脏的分叶和分段,肝脏分为右叶和左叶,肝左叶分为左外叶和左内叶,左外叶分为左外叶上段和左外叶下段;肝右叶分为右前叶和右后叶,右前叶分为前上段和前下段,右后叶分为后上段和后下段。如图:1段肝尾叶;2段左外叶上段;3段左外叶下段;4段左内叶;5段右前叶下段;6段右后叶下段;7段右后叶上段;8段右前叶上段。,正常肝脏声像图常用标准切面,肝脏矢状切面肝腹主动脉矢状切面肝下腔静脉矢状切面肝胆矢状切面肝肾矢状切面肝脏横切面肝脏高位横切面经第一肝门横切面经胰腺水平肝脏横切面肝脏斜切面右肋缘下第一肝门斜切面右肋缘下第二肝门斜切面右肋间经肝门静脉长轴斜切面,肝腹主动脉矢状切面,肝下腔静脉矢状切面,肝胆矢状切面,肝肾矢状切面,肝脏高位横切面(第二肝门横切面),经第一肝门横切面,第一肝门右肋间斜切,右肋缘下第二肝门斜切面,右肋间经肝门静脉长轴斜切面,正常肝脏的声象图特点,肝脏的大小和形态肝脏左叶的长度正常范围在4-7cm,厚度正常范围4-8cm;右叶厚度多与胸廓前后径有关,为8-10cm,右叶的长度,12-14cm;肝右肋下斜径,通常在1214cm。肝脏包膜及边角回声前包膜呈均匀光滑的细线状回声,膈面回声呈弧形中等强回声,左肝边缘的角度小于45的锐角,右叶的下缘角度较钝,小于75。肝脏内部回声正常肝脏内部回声由细小、弥漫性点状回声组成。点状回声分布均匀,辉度强弱接近,肥胖者因脂肪的衰减较大,肝区深部的回声异常稀少。肝内的血管网络结构清楚显示正常肝内具有门静脉、肝静脉及其分支结构,肝内胆管沿门静脉呈细小管状分布。肝门处可显示胆总管、肝动脉、门静脉各结构,正常肝内胆管因管径细小不易显示,当胆内胆管扩张时,可显示其管道结构。,肝囊肿,典型的肝囊肿表现为肝内出现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囊壁薄而均匀、光滑,与周围肝境界清楚,囊肿后壁及后方回声增强,两侧常伴有内收的边界声影或两侧壁失落征象。,单纯性肝囊肿典型声像图特点,囊壁,侧壁声影,回声增强,多囊肝,常伴有多囊肾多囊脾,肝脓肿,肝脏可增大,位于边缘的常使肝脏局限性向外隆起。早期表现为分布不均匀的低回声区,与周围肝组织分界模糊。当病变开始液化坏死时,可探及不规则无回声区。典型的脓肿声像图表现为脓肿壁回声增强,壁厚35mm。内壁不光滑,外壁因炎性反应分界不清。脓肿内为片状无回声区,脓液稠厚并含脱落坏死组织时,可见不均匀分布的点状、团状低回声,并可见漂浮征象。,早期肝脓肿,早期:(脓肿未形成)局部回声异常多无液性暗区边界常不规则血流明显增多,肝脓肿坏死液化期,坏死液化期:囊肿壁厚,可达数毫米;内缘不平整,呈虫蚀样;侧壁声影不明显内容物可分层,可飘动。,肝脓肿吸收好转期,肉芽组织卡入,脓肿消失。,肝包虫病,囊性型不含子囊囊性型内囊破裂囊性型含子囊,肝包虫病声像图,混合型实质型,肝包虫病,疫区羊等接触史囊肿多位于右叶囊内可质性光点囊肿附近组织反应性回声增强层囊壁较厚可钙化有囊中囊,肝血管瘤,原发性肝癌回声,根据肿块回声与正常肝实质强度的比较,可将其分成:高回声型低回声型等回声型混合回声型,原发性肝癌继发性改变,淋巴结肿大,门静脉栓塞,腹水,继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卵巢、结肠、胃及泌尿系恶性肿瘤肝转移灶多为强回声结节。,淋巴瘤、肉瘤及霍奇金病的肝转移灶表现为回声减弱区。,继发性肝癌,脂肪肝,1、肝脏体积增大,形态饱满,肝包膜光滑,边缘处圆钝。2、肝内实质回声增多增强,前半部分(近场)回声呈弥漫性密集的细小光点,回声增强称为“明亮肝”;后部(远场)回声衰减,整个肝区内透声较差,呈云雾状改变。肝脏后方轮廓回声亦显著减弱,甚至极难观察到。3、肝内血管变细,管腔消失导致肝内管道回声明显减少。,不均匀性脂肪肝,肝硬化声像图改变,1、肝脏体积缩小,形态失常,包膜增厚,表面凹凸不平,呈锯齿状或波浪状,肝角变钝不光滑。2、肝实质回声弥漫性增强,光点增粗,呈短线样,分布不均匀,呈“网格状”。其间类似小结节样低回声。3、肝静脉受挤压内径变细或粗细不匀、走向僵直、行径迂曲,甚至因闭塞而消失。门静脉主干增宽,内径13mm,分支减少、扭曲呈“残根”样。4、门静脉高压后,胆囊静脉回流受阻,胆囊壁水肿增厚,呈“双边征”。5、脾脏肿大,实质回声增强,脾静脉迂曲、扩张,脾门区内径大于7mm。6、门脉高压及侧支循环建立:脐旁静脉重新开放、胃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