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参考课件.ppt_第1页
三字经参考课件.ppt_第2页
三字经参考课件.ppt_第3页
三字经参考课件.ppt_第4页
三字经参考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字经宋王应麟撰,1,简介,三字经其书作者说法大致有四种:一、明代黄佐广州人物传十,明末诸生屈大均广东新语十一,清代恽敬大云山房记二,都以为作者应是宋末区适子;二、清代邵晋涵诗:“读得贞黎三字训”,自注:“三字经,南海黎贞撰。”据此以为三字经为明代黎贞撰;三、或者又有区适子所撰,黎贞增广之说;四、世传王应麟撰,王应麟(12231296),南宋学者,字伯厚,号深宁居士。一般来说,三字经作者应为王应麟。,2,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译文:人刚生下来的时候,本性原来是善良,大家的本性差不多,只是因为受到各自环境的影响,于是彼此的本性就逐渐相差远了。如果不加以教导,本来善良的天性就会变坏,教育方法最重要的是一心一意。,3,三字经,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译文:古时候,孟子的母亲选择邻居而住,最后在学校旁边住下来,以便孟子学习礼仪和读书。孟子学习不努力,母亲便用刀割断织布机上的线,以教育孟子。五代时北京人窦禹钧教育五个孩中了进士,成了国家有用之才,声名四方传扬。,故事:孟母三迁、孟母教子、窦燕山教子有方,4,三字经,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译文:生育子女不加以教导,这是父亲的过错,教导不严格,这是老师的失职。小孩子不好好学习,是不应该的,少年不努力,会一辈子平庸无用,成本后有什么作为呢?,故事:仲永的故事,5,三字经,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译文:一块没有经过雕琢的玉石,不能成美玉,人不经过教育学习,不会知道礼仪,作为子弟,年轻时要亲近良师,交结益友,学习礼仪。,故事:和氏璧的故事,6,三字经,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译文:东汉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顺父母,夏天用扇子帮父母纳凉驱蚊,冬天用身体温暖父母的被褥。孝顺父母是人应该做的。孔融年仅四岁能把大梨让给兄长。这种尊敬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故事:黄香温席/扇枕温衾、孔融让梨,7,三字经,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译文: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其次才是增广见闻学习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明白数字的变化,并研读古圣先贤的文章,来修养自己。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如此累计上去,可以无穷无尽。,故事:仓颉造字,8,三字经,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译文:还应该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识,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三纲是维持维持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三种伦常关系,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要有亲情,夫妻之间和顺相处。,故事: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9,三字经,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译文: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是一年四个季节,这四时季节循环往复,永不停止。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说。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都以中央位置为准互相对应。,10,三字经,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译文:金、木、水、火、土为构成物质的五种基本特性,称为“五行”。五行来源于天理。仁、义、礼、智、信,维系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五种道理永远不变,必须遵守不容许混淆。,11,五行相生相克图,12,三字经,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译文:稻子、高粱、豆子、麦子、糜(m)子和谷子,是人类所食用的主要粮食作物。马、牛、羊、鸡、狗和猪,叫六畜。它们是人类所蓄养的主要牲畜。,13,三字经,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译文:高兴、生气、伤感、恐惧、喜爱、憎恶以及欲望,合起来叫七情。这是人生下来就有的七种感情。我国古代人把制造乐器的材料,分为八种,即匏类笙(shng)等、土类埙(xn)等、革类鼓等、木类柷(zh)等、石类磬(qng)、金类钟、铃等、丝类琴、瑟等与竹类管、箫等,称为“八音”。,14,三字经,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译文:由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父亲,父亲生我本身,我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由自己的儿子、孙子再接下去,就是曾孙和玄孙。以本人为中心,上数“四代”,下数“四代”,一共是九代,俗称“九族”。是家族中长幼尊卑基本的伦常关系。,15,三字经,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译文:父母对子女的慈爱,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夫妻感情和顺,兄长对弟弟的爱护,弟弟对哥哥要尊敬。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官吏们就会对他忠心耿耿了。,16,三字经,此十义人所同,译文:前面所说的: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这便是封建社会主张的“十义”。要求人人都应遵守的道德标准,不能违背。,17,三字经,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译文:凡是教导刚入学的儿童的老师,必须把每个字都讲清楚,每句话都要解释明白,并且使学童读书时懂得断句。读书求学,必须有一个好的开始,才能奠定良好的基础。先熟悉宋朝朱熹所著的小学这本书,再来深究四书当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学问。,18,三字经,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译文:论语这本书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们,以及弟子的弟子们,记载的有关孔子言论是一部书。孟子是学生万章与公孙丑等记录老师言行的书,共七篇。内容都是讲述道德仁义的事。,19,三字经,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译文:中庸这一本书是孔夫子的孙子孔伋(j)所作(孔伋字子思,古人以字相称,以字行之。)中是不偏不倚的意思,庸是不易,不变的意思。大学这一本书是孔夫子的学生曾参所写,本书共有十章。阐述一个人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20,三字经,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译文:孝经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共十八章,是孔子门人所作,它论述了封建孝道。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因此古人研究学问,首先读孝经,要把孝经这一部书的道理都融会贯通,再读四书,明白做人处世的道理,并且有了学问的基础,然后才能研究六经这些深奥的典籍。诗、书、易、礼、春秋,再加上乐称六经,这是中国古代儒家的重要经典,应当认真研读这些经典著作。,21,三字经,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译文:古时候的易经有三种版本,分别为连山、归藏和周易,共称为三易,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了,如今流传下来的只有周易一种,孔老夫子曾经审订过,书中的理论比较详尽易懂。书经的内容分六个部分:一典,是立国的基本原则;二谟,即治国计划;三训,即大臣的态度;四诰,即国君的通告。五誓,起兵文告;六命,国君的命令。这些都是书经的奥妙之所在。,22,三字经,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译文:周公制定周礼,分官设职建立国家的政治制度,六官即六卿,包含了天官:吏部大冢宰,地官:户部大司徒,春官:礼部大宗伯,夏官:兵部大司马,秋官:刑部大司寇,冬官:工部大司空,分属于天子之下,各司其职管理国家大事,为后世保存了良好的政治典范。西汉儒家学者戴德和侄子戴圣分别著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内容完整的保存了古圣先贤的言论。小戴礼记中收了乐记,所以礼记一书使“礼”与“乐”齐备无缺了。,23,三字经,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译文:诗经“国风”、“大雅”、“小雅”、“颂”,四种文体称为“四诗”,是一种内容丰富、感情深切的诗歌,实在是值得我们去好好吟咏。后来由于周朝的衰落,作诗的风气就逐渐没落消失了,于是孔子就作春秋。在这本书中隐含着对现实政治的褒贬以及对各国善恶行为的分辩。,24,三字经,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译文:注释和解说春秋的著作很多,最著名的称为“三传”,“三传”就是羊高所著的公羊传,左丘明所著的左传和谷梁赤所著的谷梁传。把儒家的这些经典都通晓之后,方可读诸子百家的书。读诸子的书只要抓住其中的要点,记住主要内容。,25,三字经,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译文:五子是指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和庄子。他们所写的书,便称为子书。经书和子书融会贯通之后,就可以开始研读各种史书。史书是记载一国兴亡的事,要从中考察历代王朝传承的世系,明白各国政治上的利弊得失,和治乱兴亡的原因,给自己一个警惕。,26,三字经,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译文:自伏羲氏、神农氏到黄帝,这三位上古时代的帝王都能勤政爱民、非常伟大,因此后人尊称他们为“三皇”。传至唐尧和虞舜合称“二帝”。他们都把国家当作公器,传贤不传子,把帝位禅让给贤能的人,因为没有一点私心,造就了一番太平盛世。,故事:伏羲氏传说、神农尝百草,27,三字经,太昊伏羲氏,28,三字经,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译文:夏朝的开国君主是禹,商朝的开国君主是汤,周朝的开国君主是文王和武王。这几个德才兼备的君王被后人称为“三王”。后来夏禹准备把帝位传给启,因为人民怀念禹治水的功绩,加上儿子启又非常贤能,因此诸侯拥戴启为天子。中国从此变成家天下。经过四百多年,夏被汤灭掉,从而结束了它的统治。,29,三字经,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译文:夏朝传了四百年就改商朝了,商朝经历了六百年到纣王灭亡。周武王举兵伐纣,在牧野与纣王决战,诛杀了纣王。周朝历时八百多年,这是中国历史上是统时间最长的朝代。,故事:牧野之战,30,三字经,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译文:自从周平王东迁国都后,对诸侯的控制力就越来越弱了。诸侯国之间时常发生战争,一些谋士周游列国担任说客谋取功名,在各国之间进行游说,有的主张连横,有的提倡合纵,从此兵连祸结,天下苍生不得安宁。东周分为两个阶段,开始春秋时期,结束战国时期。春秋时的齐恒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号称“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分别为齐、楚、燕、韩、赵、魏、秦。,31,三字经,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译文:秦始王姓嬴名政,采用远交近攻等策略,将六国逐个击破,兼并六国的领土,统一天下(中国)自称秦始皇。传到第二代胡亥时就被抗暴队伍项羽和刘邦推翻了。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相争,最后项羽兵败自杀,建立汉朝,天下又成统一的局面。汉朝的帝位传了两百多年,到了孝平帝时,就被外戚王莽篡夺了帝位,王莽篡汉后,改国号为新。,32,三字经,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译文:刘秀推翻王莽,恢复国号为汉,史称东汉光武帝,建都洛阳,汉朝包括西汉和东汉,共四百多年,到汉献帝时,被曹操之子曹丕所废。东汉末年,魏国、蜀国、吴国争夺天下,形成鼎立局面。称为三国时期,后来魏灭了蜀国和吴国,但被司马懿(y)篡夺了帝位,建立了晋朝,晋又分为东晋和西晋两个时期。,33,三字经,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译文:晋朝王室南迁以后,不久就衰亡了,继之而起的是南北朝时代。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国都建在金陵(今南京)。北方北朝的拓拔圭建立北魏后,他注重礼乐及教育,又施行汉化政策,改姓元故称元魏。至孝武帝时分裂为东西魏。不久,宇文周篡西魏,建立北周,高洋篡东魏建立北齐。,34,三字经,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译文:等到杨坚建立了隋朝,才结束南北朝,统一天下(中国),即为隋文帝。文帝深知民间疾苦,一生勤俭爱民,只可惜识人不明,因改立次子杨广为太子,种下祸因;杨广即隋炀帝,荒淫无道,刚愎自用又好大喜功,连年征讨的结果,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引起各方声讨,只传了一代,才三十八年隋朝就灭亡了。唐高祖李渊起义反隋。他战胜了各路的反隋义军,取得了天下,建立起唐朝二百八十九年的国基。,故事:扬州古运河,35,三字经,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译文:唐朝的统治近三百年,总共传了二十位皇帝。到唐哀帝被朱全忠篡位,建立了梁朝,唐朝从此灭亡。为和南北朝时期的梁相区别,历史上称为后梁。为了与前面的朝代有所区别,因此另加一后字。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朝代的更替时期,历史上称作五代。五代的生命都很短暂,其兴亡都有原因。,36,三字经,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译文:赵匡胤接受了后周恭帝“禅让”的帝位(实际是逼恭帝逊位),建立宋朝。宋朝相传了十八个皇帝之后,北方的少数民族南下侵扰,结果又成了南北混战的局面。北方的辽人、金人都建立了国家,纷纷自称皇帝。等到元朝消灭了金国时,宋国也随后灭亡了。,历史:陈桥兵变,37,三字经,莅中国兼戎狄九十载国祚废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译文:蒙古人进入中原,又兼并了北方的各个民族,实现中国统一。元朝延续了九十年,被明朝所灭,朱元璋当上了皇帝,号洪武,定都在金陵(今南京)。戎狄:少数据民数统称,古时有南蛮、东夷、北狄、西戎之说。,38,三字经,迨成祖迁燕京十七世至崇祯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译文:等到明成祖的时候,为了抗击北方蒙古的威胁,控制北中国,将国都迁往燕京(北京)。明朝传了十七代皇帝,到崇祯皇帝结束。由于熹宗不理朝政,致阉党弄权,民怨极深,各地起义不断。以闯王李自成为首的起义军攻破北京,崇祯眼见大势已去,自缢于煤山,结束了明朝二百七十七年的历史。,历史:成祖迁都,39,三字经,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廿二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译文:清军入关后,清世祖顺治皇帝在北京登上帝座,平定了各地的混乱局面,使天下恢复安定。平安了南明小朝廷和各地农民起义军,建立了巩固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二十二史里全面记载了从上古以来的的历史,记叙了各个盛世和乱世的史实,从中可以明白各个王朝兴盛和衰亡的原因。,40,三字经,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译文:读历史的人应该考究历代码君臣的实录。了解古往今来事情的前因后果,就好象是自己亲眼所见一样。读书的方法不但要用口去读去背,还要用心去思考其中的道理,不但白天用功,晚上也要不断地精进,才能融会贯通。廿二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史辽史金史等,41,三字经,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译文:从前,孔子是个十分好学的人,当时鲁国有一位七岁的神童名叫项橐,孔子就曾向他学习。像孔子这样伟大的圣贤,尚不忘勤学,何况我们普通人呢?宋朝时赵中令赵普,他官已经做到了中书令了,天天还手不释卷地阅读论语,不因为自己已经当了高官,而忘记勤奋学习。,故事:孔子拜师,42,三字经,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译文:西汉时的温舒。家贫无钱买书,把借来的书抄在蒲草上阅读。公孙弘将春秋刻在竹子削成的竹片上。他们虽然没有书,但学习却一样孜孜不倦。晋朝的孙敬读书时把自己的头发拴在屋梁上,以免打瞌睡。战国时苏秦读书每到疲倦时就用锥子刺大腿,他们没人教导督促,全是自发奋发图强的。,故事:孙晋头悬梁、苏秦锥刺股,43,三字经,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译文:晋朝时的车胤无钱买油点灯读书,于是他就抓些萤火虫放在网袋中,利用一闪一闪的微弱萤光来读书。另外一位名叫孙康,每到夜晚时,就利用雪地上的反光来读书。他们家虽穷苦,并没有停止学习。汉朝的朱买臣,每天边担柴时,把书挂在扁担的一头,边走边读书。隋朝李密放牛把书挂在牛角上,有时间就读。他们为了谋生虽然身体劳苦,依然坚苦卓绝的求学。,44,三字经,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译文: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号大泉,少时失学,到了二十七岁。开始下决心努力学习,后来成了大学问家。象苏老泉上了年纪,才后悔当初没好好读书,你们这些年轻的学子,应该有所警惕,及早用功读书。,45,三字经,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译文:五代时,后宋的梁灏,在八十二岁时才考中状元。在金殿上对皇帝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所有参加考试的人都不如他。梁灏这么大年纪,尚能获得成功,不能不使大家感到惊异,钦佩他的好学不倦。你们这些年轻学子,应该及早用功。,46,三字经,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译文:北齐有个叫祖莹的人,八岁就能呤诗,后来当了秘书监著作郎。唐朝有个叫李泌的人,七岁时就能以下棋为题而作出诗赋。他们两个人的聪明和才智,在当时很受人们的赞赏和称奇,你们应当能从小努力,以他们为模范,好好的学习效法。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