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纵稳定性车轮定位.ppt_第1页
操纵稳定性车轮定位.ppt_第2页
操纵稳定性车轮定位.ppt_第3页
操纵稳定性车轮定位.ppt_第4页
操纵稳定性车轮定位.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检测技术,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汽车检测技术:在汽车使用、维护和修理中对汽车的技术状况进行检查和测试的一门技术。是汽车后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对汽车维修质量监督的重要措施,也是汽车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汽车检测诊断概论汽车检测站汽车外观与整车参数检测发动机技术状况检测诊断底盘技术状况检测汽车车轮定位检测整车技术状况检测汽车仪表照明系统检测汽车排放污染物检测汽车噪声检测汽车电磁兼容性检测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检测诊断,主要内容,主要参考材料,1、凌永成刘树伟汽车检测诊断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3、周建鹏等现代汽车性能检测技术上海科技出版社,2008;4、曹家喆黄文伟现代汽车检测诊断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5、赵英勋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第一章汽车检测诊断概述,汽车检测诊断概述汽车性能检测技术发展概况汽车故障及汽车技术状况汽车诊断周期汽车检测分类与诊断方法,1.1汽车检测诊断概述,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及其体系,汽车检测是指确定汽车技术状况或工作能力的检查;汽车诊断是指为确定汽车技术状况或查明汽车故障部位、原因所进行检查、分析和判断的过程。汽车检测诊断技术是汽车检测技术和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的统称。它是研究汽车检测方法、检测原理、诊断理论以及在汽车不解体(或仅卸下个别小件)条件下的检测手段,以确定汽车技术状况及其故障的一门学科。,汽车检测的目的,尽早发现渐发性故障,在轻微故障阶段将其检测出来,防止故障的继续发展,恢复汽车的性能。建立科学的汽车维修管理体系,减少过剩维修,提高汽车利用率,延长汽车使用寿命,确保汽车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动力经济性。保证交通安全、减少环境污染和改善汽车性能。,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的作用,实施汽车维修制度的重要保证;提高维修效率、监督维修质量的重要措施;确保行车安全的重要手段。,1.2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发展概况,望(眼看)、闻(耳听)、嗅(鼻闻)、切(手摸),不解体检测,汽车检测技术的进步,1.2.1国外汽车检测技术发展状况,20世纪50年代:起步,以故障诊断和性能调试为主。如,发动机综合检测,道路试验速度分析仪。60年代后期:发展迅速,大量应用电子、光学、理化与机械相结合的光机电、理化机电一体化检测技术。如,非接触式车速仪、车轮定位仪。7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汽车检测诊断、数据采集处理自动化、检测结果直接打印等功能的汽车性能检测仪器和设备。90年代,车载诊断系统OBD问世,现已发展到OBD。,1.2.2、我国汽车检测技术发展状况,60年代:开始,开发与研究了发动机气缸漏气量、点火正时检测仪;70年代:大力发展,列入国家科委的开发应用项目,开发了反力式/惯性式汽车制动试验台、发动机综合检测仪和汽车性能综合检验台;80年代:重点推广汽车检测技术,开发了汽车制动检验台、侧滑检验台、轴(轮)重仪、速度检验台、灯光检测仪、发动机综合检测仪和底盘测机,与此同时,在全国范围建立了汽车检测站(网);80年代之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巨大进步,检测技术亦迅速发展,已能生产全套检测设备,同时还颁布实施了有关汽车检测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计量检定规程等100多项,从汽车综合检测站建站到汽车检测的具体检测项目,都基本有法可依。,1.2.3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一)新型的检测设备和新颖的检测方法不断涌现;(二)检测设备正向自动化、智能化、精密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三)在管理上正逐步实现制度化;(四)在检测基础技术方面正逐步实现标准化。,工业发达国家:在管理上已实现了“制度化”;在检测基础技术方面已实现了“标准化”;在检测技术上向“智能化、自动化检测”方向发展。,汽车检测设备的发展方向,1、自动化控制自动化、数据采集自动化和检测结果打印等功能的汽车检测设备,如全自动前照灯检测仪、发动机综合检测仪和四轮定位仪等。通过测量仪表的功能按键,可实现自动检测和结果的自动显示、打印和自动判断结果是否合格,省去大量的人工调节。计算机技术在汽车检测技术领域的应有,出现了集检测工艺、操作、数据采集和打印、存储、显示等功能与一体的检测软件。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可对检测设备的测量仪表进行远程控制,实现多台检测设备同时测量、从而使汽车检测线实现自动化,可避免人为的判断错误,提高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2、智能化主要指测量仪表的智能化。(1)具有自诊断功能;(2)具有自校准功能;(3)具有数据处理功能;(4)智能化控制;(5)可扩展功能强。,3、精密化主要指检测设备采用的传感器日益精密。,汽车检测设备传感器技术的发展,4、集成化即把多个检测功能集成在一起,如“四合一”平板式制动台集成了制动、侧滑、称重和悬架特性等检测功能。,“四合一”制动检验台,1.3汽车故障及汽车技术状况,1.3.1汽车故障,汽车故障:汽车零部件或总成完全或部分丧失工作能力的现象。1、故障类型按存在的系统分:电气故障和机械故障;按形成的速度分:突发性故障和渐发性故障;按存在的时间分:间歇性故障和永久性故障;按显现的情况分:功能故障和潜在故障;按造成的后果分:轻微故障、一般故障、严重故障和致命故障,2、故障产生原因零件失效是产生故障的基本原因。工作条件恶劣;设计制造存在缺陷;使用、维修不当。,1.3.2汽车技术状况汽车技术状况:定量侧得的表征某一时刻汽车外观和性能参数值的总和。,随汽车行驶里程的增加,其技术状况逐渐变坏,最终使汽车达到使用极限。,1.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随时间(行驶里程)的增加,汽车使用性能下降:1、汽车最高行驶速度降低;2、加速时间和加速距离增长;3、最大爬坡能力下降;4、牵引能力下降,以至最终不能拖挂;5、燃料和润滑油的消耗量增加;6、制动效能不良,跑偏和失灵;7、转向沉重、摆振;8、行驶中出现振抖、摇摆或异常声响;9、排黑烟或有异常气味;10、运行中因技术故障而停歇的时间增多。,总成、零件的失效是汽车技术状况变化的主要原因。,零件原有尺寸和几何形状及表面质量发生变化,零件原有的配合特性和正确位置受破坏,磨损疲劳腐蚀变形老化,汽车(或总成)技术状况变坏,2.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规律指汽车技术状况与汽车行驶里程或行驶时间的关系。,渐变性:汽车技术状况随行驶时间或行驶里程单调变化,可用函数式表示,也称随形成的变化过程。突发性:汽车或总成出现故障或达到极限状态的时间是随机的、偶发的、无必然的规律,但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也称随机变化过程。,1.4汽车检测参数及其标准,1.4.1汽车诊断参数诊断参数:供诊断用的,表征汽车、总成及机构技术状况的参数。,1、工作过程参数:汽车、总成和机构在工作过程中输出的一些可供测量的物理量和化学量,如发动机功率、驱动轮输出功率、燃油消耗量等。能表征检测对象总的技术状况,适合总体检测。,2、伴随过程参数:伴随工作过程输出的一些可测量。如振动、噪声、异响和过热等,用于复杂系统的深入检测。3、几何尺寸参数:用于提供总成及机构中配合零件之间或独立零件的技术状况,如配合间隙、自由行程、圆度、圆柱度、端面圆跳动和径向圆跳动等,能够表征检测对象的具体状态。,常用的汽车检测参数(如下表),检测参数的选择原则目的:保证检测结果的可信性和准确性。1、灵敏性指检测对象的技术状况从正常状态进入到故障状态之前的整个使用期内,检测参数相对于技术状况参数的变化率,又称为检测参数灵敏度Kr。选用Kr高的检测参数评价汽车的技术状况时,可使检测的可靠性提高。2、单值性指汽车技术状况参数从初始值变化到终了值得过程中,检测参数的变化不应出现极值;否侧,同一个检测参数将对应两个不同的技术状况参数,给评价检测技术状况带来困难。,3、稳定性指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多次测得同一检测参数的测量值,具有良好的重复性。4、信息性检测参数对汽车技术状况具有的表征性。5、经济性指获得检测参数的测量值所需要的检测作业费用的多少,包括人力、工时、场地、仪器、设备和能源消耗等。,检测参数的选择原则,灵敏度高、单值、稳定性好、信息性强、经济性高,检测参数与测量条件和测量方法的关系,检测参数的测量总是在一定的条件,采用一定的测量方法下进行的,不同的条件和不同的测量方法,所获得的结果是不一样的。,规范检测条件和检测方法。,检测值有可比性,能准确评价汽车的技术状况。,1.4.2检测参数标准检测标准:对汽车检测的方法、技术要求和限制等的统一规定。检测参数标准:对检测参数限制作出统一规定。建立检测参数标准的目的:定量评价汽车、总成及机构的技术状况,确定维修的范围和深度,预报无故障工作里程。,类型: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严格,检测参数标准的组成由初始值、许用值、极限值三部分组成1、检测参数值处于初始值范围内时,表明检测对象技术状况良好,无需维修。初始值往往是最佳值,相当于无故障新车和大修车检测参数的大小,可作为新车和大修车的检测标准。2、检测参数处于许用值范围内时,汽车技术状况发生了变化,仍无需修理(但应按时维护)。超过该值,则应及时维修,否则汽车的故障率会上升,可能行使不到下一个检测周期。3、检测参数超过极限值后,汽车技术状况严重恶化,须立即停驶维修,否则将造成更大损失。,1.5汽车诊断周期,诊断周期:汽车诊断的间隔期,用行驶里程或使用时间表示。最佳诊断周期:根据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能保证车辆的完好率最高而消耗的费用最少的诊断周期。最佳诊断周期的确定:,不同构件的故障率不同系统的重要性不同的技术状况不同的使用条件,1.6汽车检测分类与诊断方法,1.6.1汽车检测分类,按汽车检测目的分类,则汽车检测可分为如下四类:,1.综合性能检测2.安全环保性能检测3.汽车故障检测4.汽车维修检测,安全环保检测,确保在用汽车具有符合要求的外观及车貌、良好的安全性能和排放性能,把诱发交通事故的各种隐患减小到最低程度,使汽车在高效、安全和环保的情况下运行。,综合性能检测,确定在用汽车的技术状况和工作能力,为汽车继续运行、进厂维护或视情修理提供科学依据以及对汽车维修质量实行监督,确保汽车在可靠性、动力性、经济性、环保性、制动性、转向性、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等方面有良好的技术状况。,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包括:,整车,整车性能检测在汽车检测中最为重要,它能直接反映整车的技术状况,因而汽车检测应从整车性能检测开始,当发现整车性能参数发生变化时,再对各系统进行深入检测。,发动机,底盘,汽车综合性能检测项目,动力性:车速、加速时间、底盘输出功率、发动机功率、转矩、点火系和供油系状况。经济性:燃油消耗量。安全性:制动、前照灯、车速表、转向和侧滑。环保性:排气污染物和噪声。可靠性:异响、磨损、变形、裂纹。操纵稳定性:车轮定位。,1.6.2汽车诊断基本方法,汽车诊断是由检查、分析、判断等一系列活动完成的。为了正确地诊断汽车技术状况或故障,必须运用现代检测手段(包括外观、气味、振动、声响、感觉、仪器等)、现代科学技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1.人工经验诊断法2.仪器分析诊断法3.自诊断法,从完成这些活动的方式来看,现代汽车诊断的基本方法有如下几种:,我国在用车的检查制度,实行在用车的定期检查制度,原则是: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维修。定期检查主要在机动车检测站。,I/M制度简介,I/M制度(InspectionandMaintenanceProgram)即在用车检测与维护制度,起源于美国,是一种尾气治理制度。即通过对在用车的检测确定其尾气排放污染严重的原因,然后在针对性采取维护措施,使在用车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尾气排放净化潜力。其核心内容就是对汽车排放控制系统(包括燃油蒸发、曲轴箱和尾气)的进行检测和平稳性养护,从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