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穴位详解:瞳子髎穴_第1页
中医穴位详解:瞳子髎穴_第2页
中医穴位详解:瞳子髎穴_第3页
中医穴位详解:瞳子髎穴_第4页
中医穴位详解:瞳子髎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瞳子髎穴穴位详解,中医穴位详解:瞳子髎穴,瞳子髎穴,拼音:tnzlio别名:太阳穴,前关穴,后曲穴经络:胆经,中医穴位详解:瞳子髎穴,中医穴位详解:瞳子髎穴,取穴:,瞳子髎穴位于面部,眼睛外侧一厘米处(目外眦旁,当眶外侧缘处)。,中医穴位详解:瞳子髎穴,解剖:,有眼轮匝肌,深层为颞肌;当颧眶动、静脉分布处;布有颧面神经和颧颞神经,面神经的额颞支。,中医穴位详解:瞳子髎穴,解析:,(1)瞳子髎。瞳子,指眼珠中的黑色部分,为肾水所主之处,此指穴内物质为肾水特征的寒湿水气。髎,孔隙也。该穴名意指穴外天部的寒湿水气在此汇集后冷降归地。本穴为胆经头面部的第一穴,胆及其所属经脉主半表半里,在上焦主降,在下焦主升,本穴的气血物质即是汇集头面部的寒湿水气后从天部冷降至地,中医穴位详解:瞳子髎穴,解析:,部,冷降的水滴细小如从孔隙中散落一般,故名。,中医穴位详解:瞳子髎穴,解析:,(2)太阳。太,大也。阳,天部的阳气也。太阳穴名意指穴内物质为天部之气。本穴为胆经第一穴,位处头面的天部,而胆经气血所处为半表半里,胆经体内经脉无物外传本穴,穴内气血为空虚之状,穴外的天部之气因而汇入本穴,本穴物质来自天之上部,故名太阳穴。,中医穴位详解:瞳子髎穴,解析:,(3)前关。前,与后相对,指人头面的前面部分,前为阴、后为阳,此指穴内气血为寒湿之性。关,关卡也。前关名意指穴内的寒湿水气被关卡于内,不得吸热外行。理同瞳子髎名解。,中医穴位详解:瞳子髎穴,解析:,(4)后曲。后,与前相对,指人头面的后面部分,后为阳、前为阴,此指穴内气血为阳热之性。曲,隐秘也。后曲名意指穴内外散的阳热之气隐而不见。本穴物质为穴外天部的寒湿水气汇集而成,气血的运行变化主要是散热冷降,而在穴内同时进行的吸热蒸发则如隐而不见,故名后曲。,中医穴位详解:瞳子髎穴,解析:,(5)手太阳手足少阳之会。由穴外汇集本穴的气血物质主要为手太阳经上行外散的阳热之气、手少阳经向外飘散的湿冷之气,故本穴为手太阳手足少阳之会。,中医穴位详解:瞳子髎穴,意义:,穴外天部的寒湿水气在此汇集穴内后冷降归地。,中医穴位详解:瞳子髎穴,运行:,大部分寒湿水气散热后化雨冷降地部,小部分循胆经下传于听会穴。,中医穴位详解:瞳子髎穴,气血:,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寒湿水气。,中医穴位详解:瞳子髎穴,附注:,手太阳,手、足少阳之会。,中医穴位详解:瞳子髎穴,功能:,降浊去湿。,中医穴位详解:瞳子髎穴,主治:,头痛,目赤,目痛,怕光羞明,迎风流泪,远视不明,眼内障,目翳。指压此穴,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治疗常见的眼部疾病,并可以去除眼角皱纹。,中医穴位详解:瞳子髎穴,操作:,刺法:向后斜刺0.3-0.8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中医穴位详解:瞳子髎穴,操作:,灸法:艾条灸5-10分钟。,中医穴位详解:瞳子髎穴,操作:,按摩法:二大拇指相对用力垂直揉按瞳子髎穴,有酸、胀、痛的感觉。每天早晚各揉按1次,每次左右各(或双侧同时)揉按1-3分钟。,中医穴位详解:瞳子髎穴,配伍:,配合谷穴、临泣、睛明穴治目生内障;配少泽穴治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