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I)卷_第1页
成都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I)卷_第2页
成都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I)卷_第3页
成都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I)卷_第4页
成都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都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这座破旧的庙宇如今装修一新,看起来古朴庄严,气宇轩昂。B . 我向来好奇,对于素昧平生的东西,喜欢问问底细。C . 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大人喜欢孩子,孩子也喜欢大人,一家三口,相濡以沫。D . 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2. (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我们深刻地感到,一张报纸的生命力在于能否为读者奉上丰富、新颖、优质的精神食粮。B . 这家老字号制药厂生产的中成药素以选料上乘、工艺精湛、配方独特、疗效显著而驰名中外。C . 可惜,这部在他心中酝酿了很久,即将成熟的巨著未及完篇,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D . 作为喊了多年精神文明建设的无锡人,如今却要从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等最起码的社会公德做3. (2分) 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一个人从出生到老死,一生都经历着审美发展。相对于个体审美发展的阶段性,审美教育也具有不同的特点。也就是说,审美教育伴随着人的一生。然而,由于人的生理和心理在一生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个体的审美发展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所以,个体的审美发展也就呈现出阶段性。A . B . C . D . 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4. (6分) (2015高二上铜陵期中)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后面小题。“龙城”还是“卢城”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首传诵千古的出塞,抒发了王昌龄追昔抚今的感慨。一般认为,诗中的“飞将”指西汉名将李广,他长期戍守北部边境,以勇敢善战著称,匈奴呼之为飞将军,一听到他的名字就畏惧、惊退。那么,诗中的“龙城”又指何处呢?历来唐诗集多作“但使龙城飞将在”。清朝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也持此说,认为“唐人边塞诗中所用的地名,有但取字面瑰奇雄丽而不甚考地理方位者”。此处的“龙城飞将”,“乃合用卫青、李广事。指扬威敌境之名将,更不得拘泥地理方位。而诗中用龙城字,亦有泛指边关要隘者”。就是说,“龙城”不过是象征性的地名,并非特指某一具体城邑。宋朝王安石唐百家诗选,将“龙城”改为“卢城”。为何做此改动呢?阎若璩潜邱札记作了解释:“李广为北平太守,匈奴号曰飞将军,避不敢入塞。右北平,唐为北平郡,又名平州,治卢龙县。唐时有卢龙府、卢龙军。”所以龙城就是右北平,应为卢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的唐诗选即取此说,将“但使龙城飞将在”改作“但使卢城飞将在”,认为卢城即现今河北卢龙。但是,无论汉朝还是唐朝,右北平从来就没有称过卢城,只有汉书西域传中有一个无雷国,其国王“治卢城,去长安九千九百五十里”。显然,此卢城不是右北平。况且,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记载的那次威震敌胆的龙城大捷是卫青指挥的,并未提及与李广有关。清朝孙洙唐诗三百首引晋书张轨传的记载:匈奴曾筑姑臧城,“地有龙行,故曰龙城”。据此说,“龙城”是指姑臧城,即今天的甘肃武威。张际在“龙城”考中则认为,据史记汉书等多处记载,龙城是匈奴祭祀龙神、祖先之地,地方并不固定,但在匈奴境内统称为“龙城”。汉代史籍往往采用音译,分别写成“龙城”“笼城”“龙庭”,“龙城”可能是音近而误讹为“卢城”,两词实为同义。西汉初年,匈奴连年犯境,汉朝无力抵御,直到汉武帝时,国力强盛起来,才命卫青、霍去病等实施反击。元光六年的龙城一战,首战告捷,一扫汉朝70多年的屈辱,大大振奋了军心民心。龙城之战成为汉朝军民心目中扬威敌境、雪耻大胜的象征。李广是屡建战功、威震敌胆的英雄,是汉家大将的杰出代表。因此,王昌龄将大捷的象征龙城,冠于西汉名将的象征李广头上,将卫青和李广的业绩糅合在诗中,表达杀敌制胜、扬威敌境的意思。王昌龄取“龙城”一词,还出于音律的需要,而且字面又瑰奇雄丽,选用了他,使诗句达到了音、义、色具佳的境地。(1) 唐诗选不取“龙城”而用“卢城”,以下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 )A . 宋朝王安石在唐百家诗选中将“龙城”改为“卢城”。B . 李广曾做右北平太守,右北平在唐为北平郡,治所卢龙县就是“龙城”。C . 汉代史籍采用音译,“龙城”与“卢城”音近而生误讹,两词实为同义。D .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编写者们认为,“卢城”就是今河北卢龙。(2) 从体会“但使龙城飞将在”寓意的角度看,以下表述中不含象征意味的一项是 ( )A . 唐人边塞诗中所用地名,有但取字面瑰奇雄丽而不甚考地理方位者。B . 诗中用“龙城”字,亦有泛指边关要隘者。C . 将卫青和李广的业绩糅合在诗中,表达杀敌制胜、扬威敌境的意思。D . “龙城”是指姑臧城,即今天的甘肃武陵。(3)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沈德潜认为,“龙城飞将”是把卫青的事迹加到了李广身上,不能过于拘泥。B . 无论汉朝还是唐朝,从来就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被称为“卢城”。C . 王昌龄用“龙城”一词,除着眼于诗句的深刻寓意、字面的瑰奇雄丽,也是出于诗歌音律的需要。D . 张际认为,龙城是匈奴祭祀龙神、祖先的地方,因其地点并不固定,故而在匈奴内统称为“龙城”。5. (12分) (2017高一下嘉峪关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冬夜的歌谢静太阳像一只橙黄的圆橘,渐渐被灰蒙蒙的暮云遮去。呜呜鸣响的西北风摇撼着树木,摇撼着电线杆。狂舞的雪片碰撞在窗玻璃上,开始了它化为冰凌的再生坐在温暖如春的屋里,靠近银白色热烘烘的暖气片,我在阅读欧亨利的名作最后一片叶子。写字台上的两盆腊梅和玉兰,给房间增添了淡淡的幽香。那圆的、扁的、方的、长的,从海滩捡回来的五彩石,点缀于花盆之间,望去完全没有冬日的景象。妻悠然斜倚于沙发上,正在织一件米黄色的毛线衣。纤细的手指,轻盈地抖动。不知从何处,传进耳鼓一阵时断时续的悠远的喊声:“各家各户注意啰小心煤气中毒防火防盗”这声音由远而近,在寒风凛冽的冬夜回响着,使我油然产生一种苍凉之感。读书的兴致完全被搅乱了。我刚看到“老贝尔门是住在她们这座楼房底层的一个画家。他年过六十,有一些像米开朗琪罗的摩西雕像那样的大胡子”便就此打住,折页合书,忍不住问:“这是谁?神经病?深更半夜在街里大呼小叫的,不怕惹人烦?”“你才出差回来,不知道咱们街里出现的新鲜事儿。”妻继续织着毛线衣,没抬头,“这是一个部队离休的老干部,回来跟女儿、女婿养老的,半个月前开始,天天这么喊呐!”“嘿,干嘛不住干休所?”我诧异了。“大约是怕寂寞。”妻按自己的理解说。“他女儿、女婿也够呛,父亲辛劳了一辈子,晚年应该让他在家享享清福,怎么会让老人到街上干这呢?难道是缺钱花吗?”我不满地嘟哝。“哪里话,他的钱多的花不完,给区幼儿园送了三百,国库券买了一千。”妻抬起头来辩解说,“人家夜间值班,完全是尽义务。”我呆了,有些不可思议。听那喊声越来越大,已接近我居住的楼下。“各家各户注意啦,提高警惕,防火防盗,防止煤气中毒!”这声音倏忽间变得顺耳起来,可以听出是走南闯北、有点走了调儿的中原乡音,带着其特有的悠长的拖腔,容易使人联想到草原上的牧人,在广阔的原野呼唤走失的骏马“喂,这是谁家的自行车?谁的车?快搬进去,天不早啦!”那绝不是民警们手中拿的那种半导体喇叭。是纸喇叭筒,还是铁皮的?我猜测,并直起身来,想看清楚这吆喝的老人的模样。窗玻璃上蒙着一层薄冰。室外是浓深的夜色和飞扬的雪花。“呀,真该死,是我的自行车忘搬了!”妻的脸上含着些微的惊慌。“我去搬!”穿上外套我飞步下楼。刚走到二楼楼梯口,见妻的那辆“凤凰”车已搁在梯口的空档上。我的心热了。此后,每天傍晚至深夜,我的耳边都回响着这老人的吆喝声。渐渐习惯了。像听风声、车声、雨声、树声一般习惯。这吆喝声,穿越深深的夜空,把人安然地带入了温暖甜美的梦乡。因为工作忙,业余时间要赶写技术论文,最后一片叶子一直没有读完,真有点对不住欧亨利先生。也对不住妻,她读了多遍,向我介绍。不过,那吆喝声却必不可少。每当此刻,耳神经似乎变得特别敏锐灵巧。“咦,是时候了,怎么那老人没出来?”我在写字台边不安地问妻子。“哦,他作为区街系统的先进代表,到市里出席劳模会去了!”妻在读英语九百句,乐呵呵地告诉我。“我说呢!”心,释然了。“还有亲爱的,瞧瞧窗子外边,瞧瞧墙上那最后一片藤叶。难道你没有想过,为什么风刮得那样厉害,它却从来不摇一摇,动一动呢?唉,亲爱的,这片叶子才是贝尔门的杰作就是在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的晚上,他把它画在那里的。”我终于读完了最后一片叶子,这最后一段大约是小说的文“眼”吧?我大声地读给刚进门的妻听。妻的眼眶湿润了。肯定是为了贝尔门的献身精神。我看看表,该是老人吆喝的时间了。我凝神静听,没有。我挨近窗户,还没有,我不安起来。贝尔门的死和妻子的泪给我带来了不祥的预感。我拉开门,要到阳台上去“别等了,”妻在身后喊,声音有些哽咽,“他在结冰的街上滑了一跤。从夜校回来时我看到了他,难站起来了”妻变得泣不成声。这难道是真的吗?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各家各户注意啰防火防盗小心煤气中毒”不,我分明听到了那亲切的永不消逝的喊声!像一首动听的灼人心胸的歌。(本文略有删改)(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小说中描写了室内温暖如春的氛围,把盆植的幽香、点缀的五彩石等作为背景,主要目的在于渲染夫妻之间感情的融洽。B . 小说通过“我”的妻子之口叙述了主人公的身份与社会关系、生活与工作现状等情况,表达了她对老人不可思议的行为的不解。C . “诧异”“不满”“呆了”“心热”“释然”“不安”这些词语写出了“我”的心理变化的过程,主要是为了推动情节的发展。D . 小说以“冬夜的歌”为题,反复描写老人的吆喝声,将之喻为“灼人心胸的歌”,起到标明线索、提示主旨的作用。(2) 文中划横线语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 小说写“我”读欧亨利小说最后一片叶子这一情节有什么意图?请结合文本,从情节结构、人物形象、主旨三个角度进行探析。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6. (11分) (2017合肥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钱易字希白。始,父倧嗣吴越王,为大将胡进思所废,而立其弟俶。俶归朝,群从悉补官,易与兄昆不见录,遂刻志读书。易年十七,举进士,试崇政殿,三篇,日未中而就。言者恶其轻俊,特罢之。然自此以才藻知名。太宗尝与苏易简论唐世文人,叹时无李白。易简曰:“今进士钱易,为歌诗殆不下白。”太宗惊喜曰:“诚然,吾当自布衣召置翰林。”值盗起剑南,遂寝。真宗在东宫,图山水扇,会易作歌,赏爱之。易再举进士,就开封府试第二。自谓当第一,为有司所屈,乃上书言试朽索之驭六马赋,意涉讥讽。真宗恶其无行,降第三。明年,第二人中第,补濠州团练推官。召试中书,改光禄寺丞、通判蕲州。奏疏曰:“尧放四罪而不言杀彼四者之凶尚恶言杀非尧仁之至乎古之肉刑者皆非死尚以为虐近代以来,断人手足,钩背烙筋,身见白骨而犹视息,四体分落乃方绝命。以此示人,非平世事也。今四方长吏竞为残暴,婺州先断贼手足,然后斩之以闻。寿州巡检使磔贼于阛阓之中,其旁犹有盗物者。使严刑可诫于众,则秦之天下无叛民矣。臣以谓非法之刑,非所以助治,惟陛下除之。”帝嘉纳其言。景德中,举贤良方正科,策入等,除秘书丞、通判信州。东封泰山,献殊祥录,改太常博士、直集贤院。祀汾阴,幸亳州,命修车驾所过图经,献宋雅一篇,迁尚书祠部员外郎。坐发国子监诸科非其人,降监颍州税。数月,召还。久之,判三司磨勘司。上言:“官物在籍,而三司移文厘正,或其数细微,辄历年不得报,徒扰州县。自今官钱百、谷斗、帛二尺以下,非欺绐者除之。”真宗雅眷词臣,其典掌诰命,皆躬自柬拔。擢知制诰、判登闻鼓院、纠察在京刑狱。累迁左司郎中,为翰林学士,傣直未满,卒。仁宗怜之,召其妻盛氏至禁中,赐以冠帔。(节选自宋史钱易传,有删改)【注】阛阓:街道。(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尧放四罪而不言杀彼四者之凶尚恶言杀非尧仁之至乎古之肉刑者皆非死尚以为虐B . 尧放四罪而不言杀彼四者之凶尚恶言杀非尧仁之至乎古之肉刑者皆非死尚以为虐C . 尧放四罪而不言杀彼四者之凶尚恶言杀非尧仁之至乎古之肉刑者皆非死尚以为虐D . 尧放四罪而不言杀彼四者之凶尚恶言杀非尧仁之至乎古之肉刑者皆非死尚以为虐(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A . 翰林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始设于唐朝,一般从文学侍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充任,明清改从进士中选拔。B . 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所以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文中的“景德”就是年号。C . 泰山,五岳之首,自秦始皇封禅泰山后,历朝历代帝王不断在泰山封禅和祭祀,并且在泰山上下建庙塑神,刻石题字。D . 诰命,又称诰书,是皇帝封赠官员的专用文书。所谓诰是以上告下的意思,古代以大义谕众叫诰。(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钱易自幼苦学,早年怀才不遇。首次参加科举考试时,钱易虽才识卓越,却被特意淘汰;后被苏易简举荐给太宗,又因盗起未被起用。B . 钱易刚正不阿,敢于陈述己见。他认为在第二次科举中自己没有获得第一名,是有关人员压制所致,故上疏直言进谏,真宗对此非常反感。C . 钱易知古鉴今,奏请废除酷刑。他认为当今各地酷刑之风太盛,如果一味施行酷刑,将无法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真宗赞赏并采纳了他的建议。D . 钱易颇具文采,勤于政务。他多次进献文书,被皇帝提拔为文秘机要之臣,负责起草诏书、查核案件等工作,后在任上连日值宿,不幸逝世。(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使严刑可诫于众,则秦之天下无叛民矣。臣以谓非法之刑,非所以助治,惟陛下除之。官物在籍,而三司移文厘正,或其数细微,辄历年不得报,徒扰州县。四、 默写 (共1题;共6分)7. (6分) (2017高三上哈尔滨月考) 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_,_。两句,有人认为流露了他消极悲观的情绪,其实仔细品味,则表现了他看透人生的一种达观。离骚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则的两句“_,_。”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8. (10分) (2015高一上武汉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点绛唇王国维屏却相思,近来知道都无益。不成抛掷,梦里终相觅。醒后楼台,与梦俱明灭。西窗白,纷纷凉月,一院丁香雪。(1) 这首词结句写了丁香的哪些特点?写丁香的目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2) 这首怀人词情感辗转深沉。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请简要分析。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9. (5分) (2016高二上长安期末) 请在庄子、屈原、李白、杜甫、曹雪芹、海明威中任选一人为对象,仿照下面的示例各写一段话。要求修辞手法相同,句式基本一致。示例:鲁迅是寂寞的,在浓黑的悲凉中,在麻木愚弱的民众中,独自彷徨呐喊;但他却在寂寞中找到了民族真正的病根,为昏睡的国人开出了一剂疗救精神的良方。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