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高三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7题;共18分)1. (6分) (2019高三上大同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台湾媒体新近提出一个名曰“语言癌”的概念,一时间应者甚众。“语言癌”这一新概念,引起两岸媒体与学界的关注与热议,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升温,乃因其在一定程度上击中了命门所致。当表情包大面积代替词语表达,当音频和视频大范围代替文字表述,当非规范的网络语言吞噬规范中文,当“西语”未加消化地侵入汉语,“语言癌”悄然生成、蔓延,现代人无法用精准的中文表情达意。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认为,这和中文的“恶性西化”有很大关系,大家只顾学英文、看翻译小说,不再看用字精简的中文经典,结果英文没学好,却把中文学坏了。化简为繁,以拙代巧,加上电视、网络_遂将“讲病态中文”变成时尚。作家张晓风还分析说,电视记者常在现场连线时拉高音调,吐出长串_、不知所云的话语,这种“腔调”潜移默化感染到受众,“癌细胞”就一点点扩散了。这些分析无疑是切中肯綮的。也许有人认为,( )。其实,在这一点上,两岸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咱们大陆这边的电视节目“口水”也不少,“讲变态中文”在现实中更是常见,“英文没学好却把中文学坏了”的例子_。打造健康环保的“绿色语言环境”,一方面,我们需要看到流行语中的健康新生词语,并及时融入语言河海,丰富语言宝库;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适时进行语言清污,对形形色色的“语言癌细胞增生”梳理判别并加以_。唯有如此,“语言癌”才会逐步治愈。(1) 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推波助澜累赘俯拾即是遏止B . 兴风作浪繁杂应接不暇遏止C . 兴风作浪累赘应接不暇遏制D . 推波助澜繁杂俯拾即是遏制(2) 下列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语言癌”的症状在大陆较为明显,台湾地区症状略轻。B . “语言癌”的症状在大陆略轻,台湾地区症状较为明显。C . “语言癌”的症状在台湾地区较为明显,大陆症状略轻。D . “语言癌”的症状在台湾地区略轻,大陆症状较为明显。(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语言癌”这一新概念,引起两岸媒体与学界的热议与关注,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升温,乃因其在一定程度上击中了命门所致。B . “语言癌”这一新概念,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升温,引起两岸媒体与学界的关注与热议,乃因其在一定程度上击中了命门所致。C . “语言癌”这一新概念,引起两岸媒体与学界的热议与关注,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升温,乃因其在一定程度上击中了命门。D . “语言癌”这一新概念,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升温,引起两岸媒体与学界的关注与热议,乃因其在一定程度上击中了命门。2. (2分)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我们一直以来都说中华民族乃“礼仪之邦”,那么何谓“礼”?“礼者,体也,得事体也。”(东汉刘熙释名)B . 李敖访问内地时曾对媒体说,此行“不是怀乡,没有乡愁;不是近乡,没有情怯;不是还乡,没有衣锦;不是黛玉,没有眼泪。”C . 舞剧霸王别姬以项羽、刘邦、虞姬为主线,以十面埋伏鸿门宴楚河汉界四面楚歌等家喻户晓的故事作背景,重新谱写了一曲爱情之歌。D . 休闲方式各种各样:古人看戏,今人看电视;乡下人坐在大树下闲聊,城里人面对电脑玩QQ,真是因时而变,因人而异啊!3. (2分) 下列语段中加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拜别了家乡,远赴异国求学,本想着早日学成以回报我的祖国,没想到一场战争把我阻隔在这万里之外,想着阔别的家乡,想着久违的亲人,心绪怎得安宁,什么时间我能告别异土,回到祖国,回到家乡呢?A . 拜别B . 阔别C . 久违D . 告别4. (2分) 下列句子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 像涂老师这样体弱多病的老师仍在为培养我们而稍尽绵薄,难道我们倒可以对学习不负责任?B . 亲爱的先生,认识您十分荣幸,我们公司随时欢迎您大驾光临!C . 余老师刚退休,接到学生小王的一封信,信中写道:“如今,您离我而去,在我心中您的音容宛在,我一定牢记您的教导,刻苦学习,争取考上重点大学。”D . 你中学时的绘画作品,还惠存在我家,我常拿出来欣赏。5. (2分) 下列词语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A . 南柯一梦:今泛指一场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B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今指事情的成败或好坏都由于同一个人。C . 胡阑:本为“环”的谐音。曲连:本为“圈”的谐音。D . 但有的差使无推故:“推故”意思是推给故交朋友。6. (2分) 下列各选项中对“却”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苏洵六国论(使退,击退。)B .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回头)C .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连词,相当于“又”)D . 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却原来比别离情更增十倍。西厢记长亭送别(连词,表转折)7. (2分) 下列各项中有关中外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家中,觉慧在高老太爷临终时,有过“现在的确是太迟了,他们将永远怀着隔膜,怀着祖孙两代的隔膜而分别了”的想法,说明他后悔曾经与祖父像两个敌人,意识到自己错了,可惜已经迟了。(家)B . 爱斯梅拉达被误认为是刺杀弗比斯的凶手,最终判以绞刑。荷兰塔里的隐修女居第尔并不知道她是自己的女儿,反而感到一阵复仇的狂喜。(巴黎圣母院)C . 王熙凤想了一条偷梁换柱之计,贾府迎娶宝钗为失玉后变得昏愦的宝玉冲喜。娶亲之时,黛玉却在焚稿断情,绝命之时只有紫鹃在侧,凄绝惨绝;主理丧事的是寡嫂李纨。(红楼梦)D . 平定黄巾军后,刘备任安喜县尉,恰逢督邮巡行至县,作威作福,逼勒县官吏。张飞见后大怒,将其扯到县衙前马栓上绑住,折下柳条痛打。(三国演义)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8. (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葛剑雄要考虑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首先必须明确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长期以来,国人认为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丰富灿烂、博大精深,固然都是事实,但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我评价,或者是就东亚汉语文化圈而言。如果放在世界范围内,与其他文化进行比较,整体上说只能是各有千秋。在生产力和交通运输能力都还很落后的古代,世界上各大文化区之间缺少必要的人员和生活必需物资的交流,基本上都是独立发展的。由于不存在交流和比较,也谈不上哪种先进,哪种落后。从不同文化的群体开始相互接触以来,文化的传播一直有两种方式自愿的和强制的。一般来说,对物质文化的接受大多是自愿的,而对精神文化的接受则两者兼而有之。强势文化往往会依靠武力、权力、财力、人力强制推广自己或抵制其他,今天世界上的制度、宗教、语言、文字以至生活方式的分布,大多是这样的结果。在古代中国内部,同样如此。一方面,自认为居于“天下之中”的华夏诸族对自己文化的优越性深信不疑,因而绝不会向“非我族类”、尚未开化的“蛮夷”推广,仅给那些“仰慕华风”又具备学习条件的人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蛮夷”归化以后,就必须接受中国的主流文化。如清朝改土归流后,新设置的府、州、县内就必须办学校,兴科举,尊孔孟,以儒家学说教化百姓。如民间信仰和宗教一旦对主流文化构成威胁,也会被坚决取缔。时至今日,物质文化的传播已经不存在障碍。但在大多数人已经具有宗教信仰或其他信仰,自由平等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的条件下,精神文化的传播只能以自愿接受为前提。中国文化再博大精深,儒家学说再高明玄妙,中国模式再快速高效,也别指望能取代别人已有的信仰、文化、观念、模式。因此,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主要目的,是让世界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由于主观或客观的种种原因,中国与世界各国一直缺少人员和文化的交流。中国文化主动走出去,能让各国人民近距离或直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和独特魅力,有利于改变以往形成的片面和偏见。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大批中国人走向世界,他们本身就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如果他们普遍具备了优良的素质和文明的举止,中国文化的地位就能随之提升。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另一个目的,是要学习世界文化。我们不能坐等各种文化主动传入中国,而且通过走出去后的比较借鉴,不同文化优劣立显,取长补短顺理成章。中国既然以代表世界最先进的文化自许,了解和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是必不可少的。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主要途径,是向世界提供尽可能多的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这也是传播文化的有效途径。到目前为止,中国的文化商品大多还是来样加工、贴牌生产,外销商品中的文化含量还很低,文化服务近于空白,发展的余地非常广阔。费孝通先生曾提出不同文化的相处之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正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期待。(节选自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有删改)(1) 关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后,通过借鉴比较,更能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出中国文化的优越性。B . 强势文化往往依靠武力、权力、财力、人力强制推广自己,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则是为了抵御外来文化。C .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是为了推广快速而高效的中国模式,提高自身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D .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目的是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并学习世界文化,实现各种文明相互促进的愿景。(2) 针对“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的问题,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正确认识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既要防止盲目崇拜西方,也要避免极端仇视西方的情况出现。B . 中国文化应主动出击,让世界近距离或直接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富与魅力,以便消解其他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偏见。C . 要想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向世界提供优质的文化商品及优良的文化服务是现实的必然要求。D . 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就需要大批举止文明的中国人走出去并成为文化传播者。(3)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 . 国人认为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源于中国文化未能与其他文化相融,是国人的自我评价。B . 清朝改土归流后,办学校,兴科举,尊孔孟,教化百姓等措施,表明对精神文化的接受,纯粹出于自愿。C . 中国文化走出去后,就能通过比较借鉴,发现中国及其他文化的优缺点,以达到取长补缺的目的。D . 要想处理好世界各国文明之间的关系,就要遵循相互欣赏、成人之美、共同繁荣之道。9. (12分) (2017高二上湖北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鲁鲁(节选)宗璞鲁鲁原是孤身犹太老人的一只狗。老人前天死去了,他的死和他的生一样,对人对世没有任何影响。后事办完了,这矮脚的白狗却守住了房子悲哭,人们打他,他也不肯离去。房东灵机一动说:“送给下江人范先生养吧。”这小村中习惯把躲避战乱到当地的外省人一律称作下江人。于是他给硬拉到范家,拴在大树上。晚上,鲁鲁坐在地上,悲凉地叫着,声音更带着十分的痛苦、绝望,像一把锐利的刀,把山村的春夜剪碎了。房门开了,两个孩子走了出来。6岁的弟弟捧着一钵饭,对鲁鲁说:“鲁鲁,你吃饭吧,这饭肉多。”10岁的姐姐温柔地说:“鲁鲁,你就住在我们家吧。拉拉手吧?”这话今天姐姐已经说了好几遍,鲁鲁总是发出一阵悲号,并不伸出脚来。姐姐伸手去摸他的头,鲁鲁一阵颤栗,连毛都微耸起来。这只小手很轻,但却这样温柔,使鲁鲁安心。他咻咻地喘着,向姐姐伸出了前脚。“好鲁鲁!”姐姐高兴地和他握手。“爸爸妈妈!鲁鲁愿意住在我们家了!”爸妈走出房来,在姐姐介绍下扣鲁鲁握手。妈妈轻声责备姐姐说:“你怎么把肉都给了鲁鲁?我们明天吃什么?”弟弟忙说:“明天我们什么也不吃。”过了十多天,鲁鲁情绪显然已有好转。有一天,鲁鲁出了门,踌躇了一下,却忽然往山下城里跑去了。他要去解开一个谜。黄昏时他进了城,在一座旧洋房前停住了。他坐在门外,不时发出长长的哀叫。这里是犹太老人和鲁鲁的旧住处。主人是回到这里来了罢?怎么还听不见鲁鲁的哭声呢?有人推开窗户,有人走出来看,但都没有那苍然的白发。鲁鲁在门口蹲了两天两夜。第三天早上,人们气愤起来,拿来绳索棍棒下决心要处理他。他又饿又渴又累,看着屋门,希望在这一瞬间老人会走出来。但是没有。这时他想起了那温柔的小手,便跳起身,冲出重围向城外跑去了。姐弟俩很难过,傻鲁鲁!怎么能离开爱自己的人呢!你一定会回来的吧。他们终于等到了鲁鲁回来。姐姐冲过去弯身抱着他的头,他舐着姐弟俩的手,又给爸爸妈妈作揖。那晚全家都高兴极了。从此鲁鲁正式成为这个家的一员了。日本投降的消息传来的那天,整个小村沸腾了。一家人紧紧抱在一起,他们终于可以回北平去了。但路途遥远,交通不便,鲁鲁是不能去的。最后的决定是把他送给T市爱狗的唐伯伯。T市附近,有一个著名的大瀑布,10里外便听到水声隆隆。车经这里的那天,姐姐发着烧,还执意要下车去看。于是爸爸在左,妈妈在右,鲁鲁在前,弟弟在后,向观瀑亭上走去。急遽的水流从几十丈的绝壁跌落下来,在青山翠峦中形成一个小湖,水气迷蒙,一直飘到亭上。姐姐觉得那白花花的厚重的半透明的水幔和雷鸣般的轰响仿佛离她很远。她努力想走近些看,但它们越来越远,什么也看不见了,倚在爸爸肩上晕了过去。姐姐因病住进了医院,从此鲁鲁再也没有看见姐姐。没有几天,他就显得憔悴,白毛失去了光泽。唐家的狗饭一律有牛肉,他却嗅嗅便走开,不管弟弟怎样哄劝。范家人走时,唐伯伯叫人把鲁鲁关在花园里。在飞机上,姐姐和弟弟为了不能再见鲁鲁,一起哭了一场。他们听不见鲁鲁在花园里发出的撕裂了的嗥叫,看不见鲁鲁因为一次又一次想挣脱绳索,磨掉了毛的脖子。他们飞得高高的,遗落了儿时的伙伴。鲁鲁发疯似地寻找主人。唐伯伯总是试着和他握手,同情地、客气地说:“请你住在我家,这不是已经说好了么,鲁鲁。”有一天,鲁鲁又不见了。过了半年,大家早以为他已离开这世界,他竟又回到唐家。他瘦多了,身上好几处没有了毛。他又一次去寻找谜底后,又历尽辛苦回来,只是为了不违反主人的安排。但后来他却有了观赏瀑布的癖好。他常常跑出城去,坐在大瀑布前,久久地望着那跌宕跳荡、白帐幔似的落水,发出悲凉的、撞人心弦的哀号。(1)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本文运用了拟人手法,赋予小狗以人的心理,细腻地描摹小狗鲁鲁的内心活动,使读者能真切地感受到小狗内心复杂的情感。B . 鲁鲁去城里的旧住处守候旧主人,最后又回到范家,只是因为他遭到了人们的驱赶,再加上饥渴疲累,这让读者看到了他的痛苦和无奈。C . 去到唐家后,鲁鲁得到了很好的优待,但他并不吃那一律有牛肉的饭,这反映了鲁鲁对新主人的不满,以及对旧主人的忠诚。D . 文章以鲁鲁第一次丧家的哀号开篇,又以它第二次丧家的哀号结束,首尾呼应,对小狗被无情抛弃的悲剧命运寄予了无限的同情。(2) 文中两次写到了瀑布,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 著名作家孙犁评价鲁鲁:“表面是动物的悲鸣,内含是人性的呼喊。”请结合文本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10. (11分) (2016吉林模拟)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王文,字千之,初名强,束鹿人。永乐十九年进士。授监察御史。持廉奉法,为都御史顾佐所称。宣德末,奉命治彰德妖贼张普祥狱。还奏称旨,赐今名。英宗即位,迁陕西按察使。遭父忧,命奔丧,起视事。正统三年正月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宁夏,五年召为大理寺卿。明年与刑部侍郎何文渊录在京刑狱,寻迁右都御史。九年出视延绥、宁夏边务。劾治定边营失律都督佥事王祯、都督同知黄真等罪,边徼为肃。明年代陈镒镇守陕西,平凉、临洮、巩昌饥,奏免其租。寻进左都御史。在陕五年,镇静不扰。景泰改元,召掌院事。文为人深刻有城府,面目严冷,与陈镒同官,一揖外未尝接谈。诸御史畏之若神,廷臣无敢干以私者,然中实柔媚。给事中林聪等劾文、镒畏势长奸,下诏狱。二人俱伏,乃宥之。是时陈循最任好刚自用高谷与循不相能以文强悍思引与共政以敌之乃疏请增阁员。循举其乡人萧维祯,谷遂举文。而文得中官王诚助,于是诏用文。寻自江、淮还朝,改吏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直文渊阁。二品大臣入阁自文始。寻遭母丧,夺哀如前。文虽为谷所引,而谷迟重,循性明决,文反与循合而不附谷。其后以子伦故,欲倾考官,又用谷言而罢。由是两人卒不相得。五年进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再进谨身殿大学士,仍兼东阁。英宗复位,即日与于谦执于班内。言官劾文与谦等谋立外籓,命鞫于廷。文力辩曰:“召亲王须用金牌信符,遣人必有马牌,内府兵部可验也。”辞气激壮。逮车驾主事沈敬按问,无迹。廷臣遂坐谦、文召敬谋未定,与谦同斩于市,诸子悉戍边。敬亦坐知谋反故纵,减死,戍铁岭。文之死,人皆知其诬。以素刻忮,且迎驾、复储之议不惬舆论,故冤死而民不思。成化初,赦其子还,寻复官,赠太保,谥毅愍。节选自明史王文传(有删节)【注】忮:zh,刻薄。(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 是时陈循最任好刚自用高谷与循不相能以文强悍思引与共政以敌之乃疏请增阁员B . 是时陈循最任好刚自用高谷与循不相能以文强悍思引与共政以敌之乃疏请增阁员C . 是时陈循最任好刚自用高谷与循不相能以文强悍思引与共政以敌之乃疏请增阁员D . 是时陈循最任好刚自用高谷与循不相能以文强悍思引与共政以敌之乃疏请增阁员(2) 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文中的“授”“迁”“起”“擢”“进”“改”“兼”均指升官。B . 大理寺为掌管刑狱的官署,长官名为大理寺卿。北齐始设,后历代相沿。明清时与刑部、都察院为三法司,会同处理重大司法案件。C . 诏狱,指九卿、郡守一级高官有罪,需皇帝下诏书能系狱的案子。也指皇帝直接掌管的监狱。D . “夺哀”犹“夺服”,也叫“夺情”,指古代官员丧服未满而被朝廷强令出仕。(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王文持廉奉法,为政崇尚清简。镇守陕西五年,百姓安宁。B . 王文深得皇帝倚重。父亲、母亲去世,两次均未能守孝至服除就被起用处理政事。C . 给事中林聪等人弹劾王文、陈镒畏惧权势助长邪恶,关他们到诏狱。二人全都认罪,朝廷反而原谅了他们。D . 英宗皇帝复位后,因人弹劾,王文和于谦同斩于闹市,并祸及后代。王文虽然最后被平反昭雪,但百姓并不怀念他。(4) 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劾治定边营失律都督佥事王祯、都督同知黄真等罪,边徼为肃诸御史畏之若神,廷臣无敢干以私者,然中实柔媚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11. (7分) (2016吉林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新秋夜寄诸弟韦应物两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高梧一叶下,空斋归思多。方用忧人瘼,况自抱微痾。无将别来近,颜鬓已蹉跎。注 这首诗写于唐建中四年(783年),诗人由比部员外郎升任滁州刺史,感秋而有此作。(1) 请指出这首诗颔联的妙处,并简要分析。(2)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12. (3分) (2018高一上通榆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鱼我所欲也全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_。 (2) 三峡中概括三峡春冬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的句子是_。 (3) 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_,_。 (4) 观沧海中对景物总写的句子_,_。 六、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13. (5分) (2019高三上齐齐哈尔月考)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由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 电票相关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电瓶报警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高空作业安全知识培训课件教程
- 北京商务楼宇考试题目及答案
- Trimethylamine-N-oxide-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Tiglyl-Glycine-13C2-15N-生命科学试剂-MCE
- 职业素养考试题及答案
- 幼师舞蹈考试题及答案
- 雅安中考试题及答案
-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考试题及答案
- 2025-2026人教版(PEP)一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 (三篇)
- 2025年燃气送气服务人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江苏南京农业大学新校区建设指挥部、基本建设处人员招聘1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开学第一课:收心班会课件
- VTE的预防及护理
- 2025年济南市中考英语试题含答案
- 2025秋湘科版(2024)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 Unit1单元复习课件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 2025年青海省中考英语试卷真题(含答案及解析)
- 野外文物看护员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