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下学期语文返校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共5题;共20分)1. (3分) (2016高二上台州月考) 下列各句,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自由和平等的爽琅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B . 让自由响自新罕布什尔州高耸的山颠。C . 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D . 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艰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2. (5.0分) (2020高三下杭州开学考) 下面的文字,完后问题。 甲经典是什么意思呢?刘勰文心雕龙宗经篇说:“经也者,恒久之至道。”所谓“经”,就是不刊之论 , 就是永恒不变的又至高无上的道理。乙文学经典就是指承载文学之“至道”的各类文学典籍(特别是作品)。但是,刘勰所说的那种“恒久之至道”并不是对所有的人来说的。丙不同时代拥有不同观点的人,常常对某种文学经典不以为然,认为不是经典,相反,他们可能提出另外一些作家的作品作为经典。文学经典是时常变动的,它不是被某个时代的人们确定为经典后就成为永久经典,一言以蔽之:文学经典是一个不断的建构过程。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力总是制约着文学经典的建构,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认为文学经典建构的决定性因素就是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力的变动,而与作家、作品的状况风马牛不相及。(1) 段中加下划线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刊之论B . 不以为然C . 因此D . 风马牛不相及(2) 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 甲B . 乙C . 丙3. (3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家电下乡”的热潮,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电器大世界的百台电视刚运到桃花乡,就被老乡们抢购一空。B . 宣传、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循序渐进和融会贯通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C .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血浓于水的民族情感。这份情感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强盛所依。D . 世界经济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受资金、人员、技术等劳动要素不流畅的困难的影响造成的。4. (3分) (2018高一下四川开学考) 挽联是集体或个人哀悼逝者,治丧和祭祀时专用的对联,一般表现逝者生平、成绩和美德及对后人的影响等,表达哀悼、崇敬、怀念之情。请从下列人物中选出一位,写一幅挽联,不得抄袭或套用现成的作品,不少于10字。荆轲 樊於期杨德群5. (6分) 下面是上海、浙江等地学生在选择高考选考科目上的群体差异图,请根据两张图所反映的情况各写出两条结论,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每条不超过40个字。图1:男女生在各科选择上的差异(%)图2:城乡学生选择“优先组合”的差异(%)二、 现代文阅读(共30分) (共2题;共30分)6. (10.0分) (2019高一上遵义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金庸武侠小说是一个独特的文学存在龙其林日前,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因病不幸逝世,引发社会各界集体缅怀。金庸作为新武侠小说一代宗师,引发了中国文学研究界的强烈关注与重新评价,拥护者认为金庸的武侠小说超越了时代、民族、地区、性别的限制,成为中国文学一个独特的文学存在;批判者则认为他的小说缺乏现代感,是农耕文明时代审美趣味的体现。金庸武侠小说受众广泛、影响力深远,其文学价值与文学史地位也不断得到学术界的认可。但是对于这位早已被写入文学史的当代作家,质疑与批评的声音始终不曾消失。在批评者看来金庸的武侠小说乃典型的通俗文学,是市场经济大潮兴起的产物。这种观念看似冠冕堂皇,实则经不起推敲。通俗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一支,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中国古代的四大经典名著除红楼梦外,其他几部小说都是当时的通俗小说,但这并不构成对于一些通俗小说经典性的否定。以是否属于通俗小说来评判金庸武侠小说,无异于缘木求鱼。至于批评金庸的小说具有农耕文明时代的审美趣味,因而认为其作品的精神价值、故事缺乏现代性则更是令人莫名惊诧。作为独立的审美个体,作家基于自身审美趣味,思想立场创作出具有特色的文学作品本是应有的创作自由。倘若依据作家审美趣味趋于传统,崇尚农耕文明,以判断作家思想守旧、观念落后、对于现代文明隔膜,显然是一厢情愿的揣测。且不说作家有选择自己独特创作题材与审美偏好的自由,即便是表现传统农耕文明趣味的作品,也丝毫不影响其作品的优秀。若简单地以作品是否具有农耕文明趣味作为臧否标准,则沈从文、汪曾祺、陈忠实、刘亮程、张联等作家都将被剔除出优秀作家之列。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对于同时代人往往评价谨慎。盖棺定论的思维习惯,使得中国文学研究界在评价在世的、同时代的作家时不免较为保守,甚至极为苛刻。金庸武侠小说虽然经过数十年的历史检验,“金学”也日趋兴盛,但这并不妨碍同代学者的批评与苛求。而更值得反思的,或许还在于一些学者对中国文学现代性的一味追求。他们以激进的姿态否定传统文化,在文学现代性的憧憬中排斥古典文学,于是具有章回体小说结构、传统趣味、驳杂文化的金庸武侠小说长期摒弃在经典作家之外。金庸的去世,让中国社会认识到其武侠小说所产生的广泛影响力,也使中国文学研究界越来越意识到以往对于通俗文学简单评价的缺陷,金庸的武侠小说在全球华人地区甚至英语世界都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中国国家形象与民族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之一。金庸是传统文化的坚守者,他通过武侠小说为读者们奉献了一批富于文化内涵、充满奇异想象和民族大义的优秀作品,赋予了中国当代文学以新的语言魅力和文化自信。(来源于2018年11月5日光明日报)(1) 下列选项中,不能佐证作者在本文第二段中的观点的一项是( ) A . 金庸的小说雅俗共赏,曾有“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小说”的说法。B .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文学史教材中,有专门章节探讨金庸小说。C . 三国演义、水游传、西游记在情节上都有重复累赘的弊病。D . 中外文学史中都有不少通俗小说属于经典,为读者与研究者所重视。(2)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金庸是新武侠小说的一代宗师,他的小说在中国文学中是一个独特的文学存在。B . 是否具有农耕文明趣味,并不能作为判断作家是否守旧、作品是否优秀的标准。C . 一味追求现代性有局限性,会导致产生激进的姿态,否定传统文化,排斥古典文学。D . 金庸武侠小说经过了历史检验,“金学”日趋兴盛,这证明金庸的小说不能受到批评。(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的文化语境,让人们习惯盖棺定论,不重视还在世的作家在文学上取得的成就。B . 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金庸小说中的这些传统文化元素的使用丰富了小说的内容。C . 作为通俗小说的金庸武侠小说成为文学经典,不代表其他武侠小说也一定都是经典。D . 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有其相通之处,对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也都可进行理性批判。7. (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日月行色杨闻宇我们村西有一条河,流水清澈,平平的河滩廓大宽展,自远处眺望,浅亮亮的河水仿佛是铺晾在沙滩上的一派银箔,轻轻闪烁。农村兴订婚,“订”者“定”也,仪式既简单又庄重,记得订了婚的第二天,她随我涉水过河以后,有意地、稍稍拉开些距离,不即不离,不紧不慢地行走在匀净细软的沙滩上。夕阳衔山,晚烟萦树,河那边农家矮矮的房屋半掩在烟霭里,上下远近静极了。她不上二十岁,刚刚撞破乡下小女儿的“壳”儿,正要步入农家姑娘的行列。我斗胆拧过头去,想仔细瞧瞧她。她那儿仿佛早就防我呢,倏地摆过脸去,避开了我,故意注视那落日。顺着她的眼光瞄过去,西方天际遥远的地平线上起伏着矮矮的黛青色的山峦,那就地绵延着的黛青色与她那披下的洁亮浓密的乌发是同一个色调。半边脸颊红红的,与衔山半隐的落日遥相映衬,如火的晚霞从侧面铺张开来,勾画出秀婉窈窕的一尊倩影。她没有回头,却轻轻放过一句话来:“村里那么多赢人、出众的女子,你咋就”“村里人说你聪敏、灵性。”我回答。“谁说的?”“老人都这样说。老人经的事稠,我信老人的话。”她顺下睫毛,不吭声了。我反问了一声:“你你对我的印象呢?”滩上晚风习习,清畅、爽凉。她翘起指尖掠掠被晚风扰散了的鬓角,不打算回答。这怎么成!你能问我,我就问不得你么?我暗暗用目光逼住她。她见躲不过去,微微咬咬唇儿,有点不怀好意地瞟了我一眼:“你一定要我说,不说不行吗?”我郑重地点点头。“你是个鳖熊!”声不高,字咬得很重。鳖者,水底烂泥里的硬壳软体爬行运动;熊者,天下蠢笨无二的“黑瞎子”。在我们那个地方,这是恶狠狠的、咬牙切齿的比喻。“谁说的?这是谁说的?”我止住脚步,脚底猛地腾起一股无名火,屏住呼吸,胸脯一起一伏。她那细密的牙儿咬住唇儿,眯缝起细长的眸子,平静地、神秘地斜睨住我:“也是村里老人说的!”说这话时,眼波活似乌油油一眨闪电,那一瞬间,致使她的全身在收束将尽的晚霞里显得益发俏丽、撩人。我“咕咚”咽下一口唾沫,像是咽下一个砣秤锤。“这么说,你你信那些老不死的嚼舌头了?!”她垂低头,没有了任何声息。伸出一只脚在软沙上划过来划过去,划过去又划过来,金黄色的细沙净净亮亮的,宛若凝结在地的晚霞,纯洁无比。“有话早说,回头还来得及,往后后悔就迟啦。”我正告她,催她重新表态。订婚仅仅是个形式,这“订婚”与“结婚”之间,才横亘着爱河里真正的关口。她抬起美丽的细长的眼睛,瞅了瞅东方那刚刚托起新月而呈现暗紫色的山垣,脚趾依然下意识地划着弧圈,划着划着,长长地舒一口气:“唉!老人还说来:灵性人是鳖熊的奴!”(1) 本文开头两段的场景描写有哪些特点和作用?(2) 本文在构思上具有先抑后扬的特点,请作具体说明,并分析其作用。(3) 本文的人物语言有哪些特色?请分别举例分析。(4) 简要概括本文女主人公的形象特点与文章主旨。三、 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共4题;共40分)8. (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 , 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1) 下列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怵惕:恐惧。B .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内:同“纳”,结交。C . 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要:通“徼”,求取。D . 若火之始然 , 泉之始达然:的样子。(2)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人之有是四端也A . 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B . 知皆扩而充之矣C .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D . 治天下可运之掌上(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孟子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突出仁政应该是天经地义的。B . 孟子提出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对孔子关于“人性”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尤其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仁义礼智”,更是成了中国古代哲学中“性善论”的理论基础和支柱。C . 孟子指出“不忍人之心”是人生而固有的,承认“仁义礼智”是人的天性里固有的,体现了孟子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D . 孟子在认为“仁义礼智”是人的天性的同时,并不完全否认后天培养的作用,强调需“扩而充之”才能发扬光大。(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9. (8分) (2017高三下陕西模拟) 阅读下列这首诗歌,完成 小题。过郑山人所居唐刘长卿一径人寻谷口村,春山犬吠武陵源。青苔满地无行处,深映桃花独闭门。送陈靖中舍归武陵宋王安石知君欲上武陵溪,水自东流人自西。到日桃花应已谢,想君应不为花迷。【注释】陈靖,北宋时期人,做孝感令时,因公事忤逆了郡太守,遂弃官,最后以太子中舍的身份致仕。(1) 下列对以上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 刘诗中“春山犬吠武陵源”一句以声衬静,以犬吠反衬春天山林的安静,写出了郑山人所居环境的幽静安谧。B . 刘诗中第三四句中“无行”和“独闭”照应,写出郑山人所居地人迹罕至,也表现郑山人享受高逸出世的生活状态。C . 刘诗全诗用白描手法绘景抒情,语言自然清新,全诗淡雅沉郁,情真意切,回味无穷。D . 王诗中“水自东流人自西”一句暗喻时光、精力的流逝,也暗示友人逆势而行,自有追求。E . 王诗全诗为虚写设想,语言质朴平易,蕴含哲理,情感真切,饱含对朋友的真挚祝福。(2) 两首诗中都有“武陵”和“桃花”,请据此分析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10. (6分) (2017高三下武清月考) 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岁暮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1) 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菌群移植生物标志物-第1篇-洞察及研究
- 油墨厂搅拌桨磨损细则
-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秀峰中学2025-2026学年上学期七年级9月月考数学卷(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湖南省张家界市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 印刷厂油墨存储管理规定
- 手受伤后安全培训课件
- 社区结构预测-洞察及研究
- 手势小星星课件
- 中国银行新员工思想汇报模板图文
- 咨询工程师《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考试题(附答案)
- ISO 22000-2018食品质量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2023-雷泽佳译)
- 卡巴斯基应急响应指南
- 理财规划大赛优秀作品范例(一)
- 2023年四川能投筠连电力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护理管理组织结构与设计
- 静配中心清洁消毒考核试题
- 一级烟草专卖管理师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50道应用题包含答案
-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课件
- 化工试生产总结报告
- 复句与单句的辨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