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_第1页
武汉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_第2页
武汉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_第3页
武汉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_第4页
武汉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汉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8题;共18分)1. (2分) (2017深圳模拟)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 猗郁走头无路一往情深别来无样B . 训鸽没精打彩无是生非因祸得福C . 葳蕤宁死不曲游目乘怀破涕为笑D . 肄业逆来顺受赏心乐事溢于言表2. (4分) (2020高一上蚌埠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在绿色天然的药材上。俗话说:“药对方,一碗汤。”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经典方剂 , 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若药不灵, 切脉准、方子好,中医药的疗效也会大打折扣。同仁堂有一副对联:“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当前,我国中药材质量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的现象。药材好,药才好。( )。中药材具有农产品和药品的双重属性。种植是中药产业的“第一车间”,推进规模化、规范化种植,是中药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既要建立责任可究、来源可查、去向可追的监管制度,更要发展中药饮片标准体系 , 制定中药饮片炮制规范,让道地药材更道地,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呈现汗牛充栋虽然参差不齐B . 体现浩如烟海纵然鱼龙混杂C . 呈现汗牛充栋虽然鱼龙混杂D . 体现浩如烟海纵然参差不齐(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面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既要建立来源可查、责任可究、去向可追的监管制度,更要提高中药饮片标准体系B . 既要建立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监管制度,更要提高中药饮片标准体系C . 既要建立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监管制度,更要健全中药饮片标准体系D . 既要建立去向可追、来源可查、责任可究的监管制度,更要健全中药饮片标准体系(3)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一定要从源头抓起,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全过程保障中药质量B . 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就是要从源头抓起,全过程保障中药质量C . 一定要从源头抓起,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保障全过程中药质量D . 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保障全过程中药质量,就是要从源头抓起3. (2分) (2017深圳模拟)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30来年的改革开放不仅积累了丰硕的物质、科技和体制成果,也让中国找到了一条符合国情、顺应潮流的正确发展之路。B . 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继续尽管国内外旅游业面临的压力和不确定性都在加大,但中国旅游业繁荣与发展的基本状况并未改变。C . 我们的国民,甚至我们的舆论宜传,基本都说日本的经济依赖中国市场,正是因为有了中国的市场,它才能够活着;但是这种观点并不准确。D . 专家经现场勘察确认,汉中门大桥桥梁裂缝是因为桥梁和桥体材质不同,热胀冷缩力有差别所致,但裂缝没有威胁到桥梁本身的安全。4. (2分) (2019高一上三明期中)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 A .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B . 顺流而东也C . 侣鱼虾而友麋鹿D .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5. (2分) (2017高一上安阳月考) 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B . 然余居于此C . 妪,先大母婢也D . 其制稍异于前6. (2分)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论语中,孔子与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等弟子谈及志向时,曾皙说到他的志向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表现了孔子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B . 大卫科波菲尔中大卫童年的篇章是世界文学中的珍品,都是孩子的视角,孩子的心理,其中还有狄更斯特有的幽默情味。小说自始至终采用第一人称来叙述的。C . 徐志摩是现代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是再别康桥,该诗写于1928年。D . 左传战国策史记都是历史散文著作,但体例各不相同:左传是编年体,战国策是国别体,史记是纪传体。7. (2分) (2016桂林模拟)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在当下,行走也不失为一种治疗诸多“现代病”的途径,作为与行走者完全不同的人群,“宅男”“宅女”就是信息时代的产物,_ , 在长时间面对屋内沉重压抑的白墙和单调乏味的摆设之后,行走显然有助于排遣情绪的忧郁,此时行走不再是一项单纯的运动,而是已经转化成为一种改善人类生存状态的方式。A . 更是这一时代不健全的生活方式的折射,而行走无疑可以成为一剂良药B . 也是这一时代不健全的生活方式的折射,而行走无疑可以成为一种对治之策C . 同时折射出这一时代生活方式的不健全,而行走的生活方式可以弥补其缺憾D . 也折射了这一时代不健全的生活方式,而行走才是一种健全的生活方式8. (2分) 横线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许褚赤体上阵,也就很中了好几箭。A . “流言的种子”,指别有用心的人造谣生事、罗织罪名的借口。B . “流血非即等于改革”,意为改革虽难免流血,但其实不应流血。C . “许褚赤体上阵,也就很中了好几箭”,是说交战要选英雄为对手。D . “许多东西”,是指凶残杀害青年,却又掩盖狠毒之心的反动派。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9. (9分) (2017高三上温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毋庸讳言,互联网已经成为舆情的最大集散地。而互联网公共生活这个子集,也正以加速度不断接近全社会公共生活的全集。多年前,我们在思考:“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时至今日,我们不仅早就驶入“高速路”,更在加速前行。网络高速路上,能否清晰分配“路权”“责任”,能否树立更显眼的指示牌和界碑,决定着公共生活的秩序和品格。如果说河流奔腾靠地势高低落差是规律,那么以河岸约束控制流速就是规则。对于网络“新集体生活”,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规律无可抗拒,规则也不可或缺。的确,小如微信群,一旦乘以8亿多用户,即便是“封闭式”的朋友圈,也有海量受众。这就决定了公众与监管者都不能“躲进小楼成一统”。在某种程度上,理解了网络时代非同一般,社会面貌会变得年轻;而理解了网络与现实社会并无二致,时代思维会变得成熟。一年来,现实中的法律规则正用比以往更短的时间向新领域漫溯,公共生活的“经纬线”不断确立,界定着这个时代的公序良俗。公共舆论的判断力不能被新产品、新平台牵着鼻子走,而公共治理的方向则应该尊重民意。魏则西事件催生了“魏则西条款”,我们见证了国家工商总局第一次将“付费搜索广告”定义为互联网广告;快播案网络直播破除了“技术无罪”的迷思,“守护技术创新初心”的社会意识在深化;几起侮辱英雄名誉案中,法庭一锤定音,英雄名誉权背后的言论是有边界的;网上订餐平台黑作坊入驻被接连曝光后,各方都在推动订餐平台的职责从资质等形式审查向经营情况的实质审查过渡;面对公众对电商删除差评、泄露隐私的集体吐槽,电子商务法草案正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民意与法律的交响,构成了互联网公共生活的法治底色。不难发现,各大互联网平台承载舆情喜怒哀乐,也难免偶有失控、稍显混乱。个人固然不能免责,但平台也无法靠怪罪公众无“方向感”而脱责。仅从支付宝“圈子”上线引发的争议看,经过20多年锻炼的中国网民,虽或多或少还在抱怨互联网规矩束身,但正是他们,不自觉地熟练掌握规则的逻辑,呼唤规则的治理,叩问技术的伦理,对照法律看问题,面向监管找答案,让行为越界的互联网巨头屡陷“危机”。从这个角度看,各大平台与其说是在应对监管者,不如说是在应对它们的“上帝”,是在回应时代的新要求。舆情背后是“事情”,舆情对公共生活的关注,必然会从互联网平台延伸到现实平台。无论关注魏则西,还是医患关系,又或者是个人信息泄露,公众的问题是技术之外的生命权、安全权、隐私权,是现实生活场景中的普遍正义,这就需要治理的逻辑向生活更广阔的腹地延伸。同样是关注热点,这几年来的一个变化是:公共事件日益变成法治事件,舆情对热点问题的关注中,情绪的表达、信息的搜集之外,法治的思考、制度的诉求有了更重的分量。这样的趋势,体现在对毒跑道事件的持续关注中,也出现在对山东疫苗案的拷问中,也彰显在对电信诈骗案法治出路的求索中。那些不断深入的观点、表达,聚焦成有建设性的“光束”,对接着公共治理最前沿的议程,倒逼出更深领域的法治进程,照亮了公共生活的更多角落。(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1)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网络平台对公共生活的影响需要依法制约,让规则的“光束”照亮网络公共生活的角落,使网络社会在合理有序的道路上健康而迅速地发展。B . 互联网管理日渐规范,在堵与疏之间激浊扬清。搭建公共生活的“经纬线”,界定时代的公序良俗,是网络与现实社会发展的必然。C . 出于对网络公共生活的秩序和品格的追求,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法律规则的重要性,而在这中间,监管者的责任比一般的公众更大。D . 民意与法律的交响构成互联网公共生活的法治底色,而正能量正在成为舆情的主流、民意的底色,在沧海横流之际透出人心向上的力量。(2)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微信群主创造了传播分享信息的公共空间,如果群成员在群中违法,群主也要担责,因为群主没尽到应有的监督管理职责。B . 虚拟开放的网络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增进公共决策的民主进程,提高公共决策的有效性、交互性与公信力。C . 公共生活以网络技术为壁障,以更清晰成熟的规则实现自定义,去安放善心,去实现善治,抵达“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D . 网络公共生活的秩序需要公众一起来维护,它更需要以道德引导、舆论引导、舆情处理和法治监管为主体的一整套有效机制。(3) 文中说“公共舆论的判断力不能被新产品、新平台牵着鼻子走,而公共治理的方向则应该尊重民意”,你是如何理解的?试作简要分析并举一例加以说明。 10. (20分) (2020高三上长春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安达村的老屋老赵头拎着两瓶小烧走在前街的路上。已经是晚饭的时候,夕阳融化在西边的天幕上,一层一层地暗淡下去,家家户户的烟筒里涌出白色的炊烟。到园子里拔葱的东家的儿媳妇隔着矮墙和西家的老丫头闲扯皮。从地里劳作回来的人骑着车,一边和人打着招呼,一边抽着烟。安达村的傍晚一如往常的宁静,在黑土地上劳作的人们忙碌于各自的生活,就如他们的千百年前的祖先。但是老赵头忙碌着的却不完全是自己的事。今天晚上他要请从乡里开会回来的支书赵三哥吃饭,为他正照管着的那间老屋。街里的人们都知道那间老屋,清朝初年时那是一个将军府下正五品章京的府邸,那是五进院的雕梁画栋、青砖青瓦的大宅子,高大的屋檐下绘画着长白山的风景和仙女佛库伦的传说。但是年久失修的老屋渐渐在关东的繁霜重雪下坍圮,只剩下最后的正房和一排厢屋。老赵头是老屋的看护者。但他只能看着老屋气派的青瓦被荒草覆盖,檐下生动的彩绘被尘烟模糊。三年里他和村支书说过不知多少次申请经费修缮老屋的事儿,但一直到今天一切还只是停留在申请的层面。当那条三斤重大胖头鱼头变成一堆骨头的时候,两瓶小烧也见了底,但三哥和老赵头的话头还正盛。赵三哥说,新来的刘乡长一看就是干大事儿的,咱们乡的公路要重铺了。老赵头说,老哥啊,咱们这个老屋的事儿得抓紧啊,前儿我去归拢房子的时候,差点被掉下来的瓦片打到。赵三哥说,刘乡长打算拿杨树村东边的那块山坡地儿招商办个药厂,咱们村的小子们守家带地就能打着工了。老赵头说,能不能先整点钱儿过来,至少把檐儿底下的画儿描描啊,都开始掉碎渣了,老祖宗留下的多好的画儿啊,看着心疼。赵三哥说,你看你,我和乡里说这个事儿了,刘乡长跟我说,乡里现在有大规划,资金要用在刀刃上,咱这老房子再挺挺,没事儿。老赵头便没再说话了。转过年的六月份,宋家崴子那边儿的一个公园落成了,用了500多顷地儿,一水的仿古式建筑,白墙红柱琉璃瓦。建成当天,县里要办典礼,说是市里的电视台都要来录像,于是各村都组织了节目,要办一台农民联欢。老赵头早早地就被支书安排去了会场当观众,远远地看着陪在市县领导身边的刘乡长的背影,颇为惊讶于他的年轻。老赵头身边的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地瞎聊,说起这个公园是刘乡长拍板修建的,打算把这个地方收拾成一个春天赏花、夏秋钓鱼、冬天滑雪的群众休闲娱乐的地方,为此特意向市里申请了贷款,花了不少钱。听着这些话,老赵头又想起老屋。看着公园里色彩鲜艳的连廊,老赵头心里有了个念头,他打算自己掏点钱,去请隔壁蓝旗屯的那个木匠把式 , 让他给老屋的檐画重新上个色。老赵头心里想,那个老把式是个能耐人,年轻的时候能给人打结婚的家具,在上面画“高山流水”“竹开富贵”的画,估计这个活他能拿得下来。说干就干,老赵头当天晚上就跑到木匠家,软磨硬泡谈好了1000元钱外加两包烟,只描屋檐下的画。开工当天,左右邻居都跑来看热闹,木匠用小铲子将画上的泥污铲去,已经褪色的历史在大家眼前幔慢呈现,那边画的是代表福气的蝙蝠,这边画的是象征长寿的青竹,九天的仙女飘落在雪山间的天池畔,佛库伦似乎正对着她的子孙扬起微笑的脸庞。接下来的两天,木匠一笔一画地给檐画上色,各种颃色一层一层地糊在上面,远远望去却也鲜艳夺日。老赵头虽然感觉描完的画似乎有点不一样,但是他想,刚剪的头还看不习惯呢,看看就好了。大功告成的时候,老赵头高兴得喝了半斤小烧,围着老屋转了两圈,喜滋滋地抬头看画,不提防从台阶上摔了下去老赵头死后的又一年,省博物馆的一支文物排查小组来到了安达村,工作组的成员惊讶且愤怒地看到了老屋檐下鲜艳的色彩,于是老屋终于出名了,成群的专家来到这里,商讨如何进行文物抢救,刘乡长也顺带着露了一把脸,他在全乡的工作会议上严肃批评了文化站的同志,认为他们没能尽到责任,没能及时发现并制止基层农民对文物的破坏,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吸取教训,将文物保护工作落实到位。刘乡长问支书赵三哥,那个瞎胡闹给文物上色的农民哪去了?赵三哥说,他去年就死了。(注释)安达:满语,伙伴。章京:清代官名。佛库伦:传说中的满族的祖先。归拢:整理收拾。把式:老师傅。(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刘乡长的形象不是扁平的,他有着关注百姓民生的执政意识,但也因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不够,导致了文物损坏的结果。B . 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和背景,营造出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生活图景,为故事的发展奠定了基调。C . 老赵头感觉“描完的画似乎有点不一样”,是因为不专业的修补破坏了原画的韵味,而老赵头因为文化程度不高,难以明白这个道理。D . 小说从一个小人物的角度讲述故事,在叙事语言和人物对话中使用了一些关东方言,使小说充满了地方特色。(2) 请结合文本信息,分析老赵头的人物形象。 (3) 本文采取了双线索叙事的结构,请结合文本分析其妙处。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11. (16分) (2019高二上宁波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 , 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二)任安,荥阳人也。少孤贫困,为人将车之长安,留,求事为小吏,未有因缘也。为卫将军舍人,与田仁会,俱为舍人,居门下,同心相爱。此二人家贫,无钱用以事将军家监,家监使养恶啮马(凶暴咬人的烈马)。两人同床卧,仁窃言曰:“不知人哉家监也!”任安曰:“将军尚不知人,何乃家监也!”其后有诏募择卫将军舍人以为郎,将军取舍人中富给者,令具鞍马绛衣玉具剑,欲入奏之。会贤大夫少府赵禹来过卫将军,将军呼所举舍人以示赵禹。赵禹以次问之,十余人无一人习事有智略者。于是赵禹悉召卫将军舍人百余人,以次问之,得田仁、任安,曰:“独此两人可耳,余无可用者。”有诏召见卫将军舍人,此二人前见,诏问能略,相推第 (推举评价) 也。田仁对曰:“提桴鼓立军门,使士大夫乐死战斗,仁不及任安。”任安对曰:“夫决嫌疑,定是非,辩治官,使百姓无怨心,安不及仁也。”武帝大笑曰:“善。”使任安护北军,使田仁护边田谷于河上。此两人立名天下。其后用任安为益州刺史,以田仁为丞相长史。后拜仁为丞相司直,威振天下。其后逢太子有兵事,丞相自将兵,使司直主城门。司直以为太子骨肉之亲,父子之间不甚欲近,去之诸陵,过。是时武帝在甘泉,使御史大夫暴君下责丞相“何为纵太子”,丞相对言“使司直部守城门而开太子”。上书以闻,请捕系司直。司直下吏,诛死。是时任安为北军使者护军,太子立车北军南门外,召任安,与节令发兵。安拜受节,入,闭门不出。武帝闻之,以为任安为详邪,不傅事,何也?任安笞辱北军钱官小吏,小吏上书言之,以为受太子节,言“幸与我其鲜好者”。书上闻,武帝曰:“是老吏也,见兵事起,欲坐观成败,见胜者欲合从之,有两心。安有当死之罪甚众,吾常活之,今怀诈,有不忠之心。”下安吏,诛死。夫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地之常也知进而不知退久乘富贵祸积为祟。故范蠡之去越,辞不受官位,名传后世,万岁不忘,岂可及哉!后进者慎戒之。(选自史记田叔列传,有删节)(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 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孤立:被世人抛弃,以致孤独无依B . 令具鞍马绛衣玉具剑具:准备C . 十余人无一人习事有智略者习:学习D . 会贤大夫少府赵禹来过卫将军过:责备(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使司直部守城门而开太子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B . 为人将车之长安儿之成,则可待乎C . 乃有所不得已也乃使人复葺南阁子D .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阙然久不报(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卫将军不能察人,择人只看外表,不看内在才能,而赵禹则更高一筹。B . 任安死于“太子兵事”,看似祸患无常,意外忽至,实际上有“不忠之心”,武帝常欲杀之,这回终于有了口实,任安死得不冤。C . 按司马迁论,任安不能在沉溺缧绁之前引决自裁,是“臧获婢妾”都不如的。D . 选文(一)从常人恶死说到激于义理者不畏死,再到阐明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说理虽曲折却明白;选文(二)以事实为依据,一步步展示人物由卑到尊,最后下吏诛死的经历,重于揭示人物行事和人物命运之间的关系。(4) 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夫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地之常也知进而不知退久乘富贵祸积为祟(5)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将军呼所举舍人以示赵禹。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12. (6分) (2018高三上永春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各题。九日齐山登高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注释】春秋时,齐景公游于牛山,见落日而北望国都临淄,想到难于永享据有国土之乐,流泪说:“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1) 对于本诗内容与写作技巧的理解,下列解说中错误的两项是( ) A . 首联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影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用“翠微”来代指碧绿的江水,流露出对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B . 颔联写诗人理想中尽兴地过重阳的方式应该将菊花插个满头再归去,旨在表现他对菊花的独特喜爱和对隐逸的向往。C . 颈联用了对比,将大醉无忧与怨恨忧愁相对比。“但将酩酊酬佳节”斟起酒来喝吧,诗人像是劝客,又像是劝自己。D . 尾联用典,诗人由眼前登临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泪,他与齐景公有同感,却宽慰自己不必独自伤感流泪。E . 李清照的醉花阴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