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测试)_第1页
陕西省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测试)_第2页
陕西省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测试)_第3页
陕西省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测试)_第4页
陕西省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8分)1. (6分) (2019高三上安徽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翻拍经典,成为当下不少创作者的选择,其中,不乏超越前作的精品,但随着翻拍频率、数量的不断提升,问题愈发 , 不少翻拍剧泯然众人,遭遇口碑危机。颠覆的改编、雷人的剧情,让不少观众对翻拍剧产生抵触情绪。翻拍剧遭质疑,这不仅是翻拍本身的问题,而且是因为在翻拍的过程中出现种种不良创作倾向造成的。比如,有的翻拍剧只顾热度和流量,导致作品 ;有的为搏眼球,一味搜奇猎艳,牵强附会;有的为了创新而创新,加入不合逻辑和常识的内容;有的海外取材,却机械地复制粘贴,导致严重的“水土不服”创新是文艺的生命,文艺创作是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成,是胸怀和创意的对接。今天,各种拍摄、制作技术不断进步,而我们的胸怀、创意也要跟进。( ),才能发现 的素材,才能创作出具有生命力的作品。(1) 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突显甚至粗枝大叶源源不断B . 凸显或者粗制滥造滔滔不绝C . 凸显甚至粗制滥造源源不断D . 突显或者粗枝大叶滔滔不绝(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这不仅是翻拍本身的问题,而且是因为在翻拍的过程中出现种种不良创作倾向。B . 这不是翻拍本身的问题,而是因为在翻拍的过程中出现种种不良创作倾向造成的。C . 这不是翻拍本身的问题,而是因为在翻拍的过程中出现种种不良创作倾向。D . 这不仅是翻拍本身的问题,而且是在翻拍的过程中出现种种不良创作倾向造成的。(3)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唯有阅读生活的能力不断增强,文艺原创的能力不断提升B . 唯有文艺原创的能力不断提升,阅读生活的能力不断增强C . 唯有不断提升文艺原创的能力,不断增强阅读生活的能力D . 唯有不断增强阅读生活的能力,不断提升文艺原创的能力2. (2分) (2017高二上济南期末)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 作为公司的一名新员工,我很荣幸能莅临这个颁奖舞台。得知自己获奖,既意外又惊喜,心潮澎湃,过去一年的工作场景又浮现在眼前。B . 文学社的成立得到了专家的鼎力支持,不少知名作家忝列其间。C . 刘老师快要退休了,却仍在为培养学生而略尽绵薄,其高尚师德让人敬仰。D . 师德如山,让人仰止;师恩如海,难以为报。适逢先生80岁寿诞之际,诚邀各位回到老师身边,共贺恩师高寿。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3. (6分) (2017高二下临沂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诗品和人品肖瑞峰我们经常说两句话,“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中国古代传统诗论习惯于将诗品与人品相联系,以为人品决定诗品,诗品出于人品,因而总是强调“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才有第一等真诗”。考察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流程,“文如其人”确实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是一种史实,但我要向大家揭示的另一史实是,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也不难找到“言非心声”的例证,在一些诗人那里,诗品和人品其实是割裂的,背离的,永选无法契合的。如果坚持认为“诗品醇者,人品必正”,显然是一种罔顾文学史实的想当然的误判。提及“诗品”,熟悉中国文学史的很容易联想到梁代钟嵘和唐代司空图的两部同名著作,所谓“品”,是就区分诗歌的不同风格、境界而言的,可以理解为类别。今天我们讨论的“诗品”,有别于钟嵘、司空图的指称,指的是诗的品质、品格和品味;与此相应,所谓“人品”指的是人的品行、品性、品德。人们常常将诗品与人品相提并论。二者之间确实有密切的联系,但却不能等同,也无法对应。它们呈现出的是若即若离、错综复杂的双边关系。主张诗品与人品相统一,是追求诗歌理想与人格之美彼此契合的集中反映。在这方面最简明的一个论断就是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倡言:“诗品出于人品。”最早将诗品与人品联系在一起的是先秦时期的“诗言志”思想。所谓“诗言志是指诗应当抒写人的情志,应当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外在表现。这实际上已涉及到“文如其人”和“言为心声”的命题。“文如其人”这一命题,可以追溯至汉代扬雄的法言问神、梁代刘勰的文心雕龙体性。但从现存的文献看,明确表述“文如其人”这一命题的是苏轼的答张文潜书:“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故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这段话是苏轼评论他弟弟的。后人都认为三苏里面最有才气的是苏轼而不是苏辙。在苏轼的眼里,弟弟的文章超过了他,而世人不理解。后来表达类似“文如其人”的观点就太多了,比如徐增而庵诗话里提到,诗是人心灵的一种外化表现,见诗如见其人。验之创作实践,在中国诗歌史上,确实有许多诗人的诗品与人品是统一的,和谐的,读其诗,可以推知其人;反之,观其人,亦可想见其诗。比如李白,文如其人的典型代表;比如刘禹锡,中国古典诗歌中不屈的典型。在中国诗歌史上,“言非心声”的情况也很多。相当一部分诗人的诗品与人品其实是割裂的,背离的,永远无法契合的,以致出现了创作与生活严重脱节的现象:诗品高洁,而人品卑劣。读其诗,分明为志士仁人;观其行,显然是无耻败类。西晋诗人潘岳,后世称他潘安,是少有的美男子代表。他在作品闲居赋中,描述自己对功名的蔑视之情。但现实是,权贵贾谧手下有二十四个谄友,排在首位的就是潘安。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畏敌如虎,丧权辱国,但是读他的诗题金山却是豪气万丈:“屹然天立镇中流,弹压东南二百州。狂虏来临须破胆,何劳平地战貔貅。”俨然以御敌英雄自命。这可归因于人格的二重性:内心深处未必无意御敌,却因懦弱自私故而终不敢御敌。考察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流程,尽管“言非心声”的现象并不罕见,也许永远无法杜绝,但我们仍然倡导坚守“文如其人”的传统,倡导诗品与人品的统一,鄙弃诗品与人品相背离的非正常行为。我们有理由强调:欲醇诗品,先正人品。只有不断加强道德修养,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才能真正提升诗的品质、品格和品位,达到诗品与人品的完美融合。要正诗品就要像孟子说的,养吾浩然之气。(节选自浙江人文大讲堂有删改)(1) 根据文本,下列选项中无法说明“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才有第一等真诗”的一项是( )A . 对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历程做一个全面的考察,“文如其人”确实比较普遍,这是一种史实。B . 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倡言:“诗品出于人品。”可见主张诗品与人品相统一,是追求诗歌理想与人格之美彼此契合的集中反映。C . 诗的品质、品格和品位不断提升,人的品行、品性、品德也会不断提升。D . 要达到诗品和人品的完美融合,就要像孟子说的,养浩然之气。(2) 下列选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 “文如其人”“言为心声”等由来已久的说法,说明我们直在倡导诗品与人品的统一。B . 世人以为苏轼的才气胜于苏辙,苏轼却认为苏辙的文章超过了他,苏辙其文如其为人,诗品和人品达到了统一。C . 李白、刘禹锡的“文如其人”和潘安、赵构的“言非心声”形成了对比,说明了“诗品与人品”并不能完全相统一。D . 我们只要倡导坚守“文如其人”的传统,倡导诗品与人品的统一,鄙弃诗品与人品相背离的非正常行为,就可以杜绝“言非心声”的现象。(3) 综观全文,下列理解和分研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诗品与人品是可以统一的,这是对诗歌理想与人格之美彼此契合的追求。B . 诗品与人品也有割裂、背离、无法契合的情况,以致出现了创作与生活严重脱节的现象。C . 诗人尽量达到诗品与人品的完美结合,坚守“文如其人”的传统,加强道德修养,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D . 诗品出于人品。诗如其人,从作品中就足见其人的品质、德行,有了好的人品,就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4. (9分) (2020高三下桂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从上世纪60年代互联网诞生,到2018 年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另一方面,从“无图无真相”到短视频盛行,互联网“景观”也让越来越多人“沉迷”。网络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与之相对应的“流行色”,自然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无论是校园学子还是城市打工者,在紧张的学习、工作、生活之余,手游、短视频等无疑有效弥补了大家娱乐资源不足的短板,给大家提供了愉悦身心、消遣寂寞的路径,因而短视频的流行本身具有一定的必然性,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不可逆转的现象,直到有更受用户欢迎的网络新产品应用取而代之。(摘编自中国经济网)材料二:8月24日,抖音创作者大会在上海举办。抖音总裁张楠发表演讲说:“从日活跃用户总数的增长速度和未来趋势来看,短视频已成为中国移动互联网继微信之后,成长最快的产品。就在上个月,我们也对外公布了抖音的最新日活跃用户总数超过3.2亿。而且我们在后台发现,这个数据仍然在不停地增长,完全没有减缓的趋势。”基于此,张楠预测到2020年,包括抖音、快手,以及其他短视频产品在内,可能仅仅在中国,整个短视频行业的日活跃用户总数将达到10亿。(摘编自光明网)材料三:昨天,国家网信办依据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先后对“快手”“火山”进行依法约谈,责令其全面进行整改。要求暂停有关算法推荐功能,并将部分违规网络主播列入跨平台禁播黑名单。网信办解释道:“快手”“火山小视频”出于博取眼球、获取流量目的,任由未成年人主播发布低俗不良信息,突破社会道德底线、违背社会主流价值观,污染网络空间,严重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对网络直播和短视频的监督管理,净化网络环境,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摘编自人民日报)材料四:在“流量就是收益”的互联网盈利模式下,视频平台靠增加点击量、拓展传播面来博取眼球、吸引流量的冲动可以理解,不过不能忽视技术无罪、监管有责的基本原则。任何谋利行为均应遵守法律底线,不传播、不热捧有违社会伦理的内容。视频平台应积极采取技术手段,删除、封禁相关视频和账号,不充当滋生和传播不良信息的温床和通道。这才是视频平台的应有担当,也是其避免重蹈快播案覆辙所必须采取的行动。(摘编自法治日报)(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短视频的流行是互联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正常现象,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因为它给大家提供了愉悦身心、消遣寂寞的路径。B . 根据2018年调查结果能够看出,“抖音”和“快手”两大热门小视频APP用户的主要特征为年轻化以及文化层次普遍较低。C . 国家网信办及相关部门为净化网络空间,加大了监管力度,先后对“快手”“火山”进行依法约谈,责令其全面进行整改。D . 涉及视频平台的企业应积极采取技术手段,删除、封禁传播不良信息的视频和账号,担负起理应承担的监管之责。(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短视频之所以流行并成为发展最快的产品,与当前人们普遍工作和生活压力太大有关。B . 预计到2020年整个短视频行业在中国的日活跃用户总数将达到10亿,说明短视频受人喜爱。C . 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应继续加大对网络直播和短视频的监管力度,力促整个行业健康发展。D .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视频平台发布低俗不良信息,这反映出当下年轻人不健康的价值观。(3) 你认为当前规范短视频行业应该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请根据材料内容谈谈你的建议。 5. (12分) (2016高三上祁阳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吉之刀安石榴谷子和糜子是堂兄弟,搭伙进山发财。想要发山里财的人,无非四个路子:沙金子,追棒槌,打茸角,割大烟。这的确是来钱的买卖,弄好了一朝暴富。而实际上却是个万难的事情。不要说不容易得,再说,就是得了,也万难带出山来。发财梦十个九成空。先说鹿茸角,俗话说鹿“脑袋顶着金钱桌子,屁股蛋子是肉案子”浑身是宝。打茸角在春季,万物复苏。鹿本来不是个有牙爪的东西,可是保不齐你盯住鹿的时候,老虎,黑瞎子却早盯上你了。所谓螳螂扑蝉黄雀在后啊。追棒槌的人多了去了,你看过几个真的挖到了稀世宝参。在深山老林里偷种大烟,躲开了官家,可是树敌更多。野猪来糟蹋,胡子来掠夺,还有个莫测的年头作怪,弄不好血本全亏。那么沙金子呢?不得,风餐露宿毁了身体,得了,同伙眼红心热,祸起萧墙,互相残杀,金子最终还是丢在大山里了。谷子和糜子是堂兄弟。两个人十进十出大兴安岭,十年时间两手空空。这是他们第十一次进山。照例他们在山脚下的小庙拜了山神,发了誓言:有难同当,有福同享。两个人进山走了七七四十九天,苍天眷顾,这一次终于得了。他们追到一个人参娃娃。两个人因为梦想成真而喜出望外,赶紧星夜兼程往山外奔。又走了六七四十二天,刚好翻过一座山的阳坡。有几块岩石裸露出来,暖暖的太阳烘得石面滚烫,二人美美地蜷在上面睡着了。谷子一身燥热地醒来时,发现自己被五花大绑地捆在岩石上。糜子说,谷子哥,是兄弟对你不起了,你有啥话就说吧。谷子哭了。谷子说没什么可说的,说也没用,你给哥弄点水吧,我不想当渴死鬼。糜子就去给他找水。糜子去了,谷子就哭得更惨了,哭了一阵子,谷子想哭也没用,想辙吧,闭上眼睛假寐。糜子回来了,看到谷子睡了,就摇醒他,纳闷:你怎么还能睡着呢?谷子说,是这样,刚才我哭呢,突然一股青烟,地里冒出个一尺高的小老头来。他说你哭啥?我说我弟弟要杀了我。他说杀就杀呗。我说为什么?他说,上辈子是你杀了你这个糜子弟弟,这辈子当然轮到他杀你了。你也别委屈,下辈子又轮到你杀他了。我说,我没杀糜子弟。小老头嘿嘿笑了说,你不承认也没用,我有证据。你看到那个鹰嘴状的岩石了没有?它底下有个空隙,那里藏着你上辈子杀糜子用的刀呢!那里风干,刀还没烂完呢。我说你拿来我看,小老头说我才没那闲工夫呢。一冒烟,小老头又钻回地里了。听到这儿,糜子已经一脸的迷惑与恐惧。糜子奔到鹰嘴石下,不一会儿拿回一把烂掉了木柄生满了锈迹的刀。糜子一脸汗水问谷子:你啥意思?谷子说,要杀就杀吧,反正下辈子我再杀你。糜子扑通跪下了,求天求地又求谷子饶恕。两个人最后七天相扶相持走出了大山,卖了人参娃娃,各自娶妻生子,成了殷实的大户人家。好多年之后,谷子给老婆讲了这个故事,老婆说,真有小老头?谷子哈哈大笑,瞎掰!那刀是我有一次进山带的刀中的一把,木把劈了,那刀刀身长,没有木把没法用。当时正好走到那儿,就顺手插岩缝里了。后来有几次进山出山没走这条路,走这条路时又忘了这个事儿,刀就一直没取。恰恰的老天助我,最后一次全用上了。谷子停了一会儿又说,按说呢,每次进山出山都是和糜子在一起,他知道这件事,可是彼时必是贪心蒙了明眼了,他竟然没有想起这个事儿。老婆听了这个故事半天没吱声,好一会儿后,抬眼望着他,流露出敬畏的神情,娇声说,老爷真是仁义,糜子这样对你,你现在对他也没一个不好。谷子沉默着,像是没听见老婆说什么。其实,谷子什么都听见了,只是心里想:在岩石上,我是睡得太实了。如果我先醒来,被五花大绑的人就是糜子了。(选自小小说选刊2011年10期,有删节)(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开篇对“沙金子,追棒槌,打茸角,割大烟”这四种进山发财之道的介绍有着极强的地域特色。B小说中写到谷子的老婆听了谷子的话“半天没吱声”“流露出敬畏的神情”,说明老婆对谷子极其敬佩。C小说中充满了封建迷信色彩,如拜山神,讲生死轮回,冤冤相报,循环不尽。这种思想倾向应该予以批判。D小说的结尾用了留白的艺术手法,整篇小说因为最后一段的情节而奇峰突起,意犹未尽,使小说更加精彩。E小说中兄弟二人最后一起走出大山,卖掉人参,各自娶妻生子,成了大户人家, 说明他们言归于好,再无隔阂。(2) 小说中糜子的性格特点有哪些?请简要分析。(3) 小说以“吉之刀”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4) 有评论者认为:这篇小说写出了人性的复杂和对人性的深刻反思。请结合作品内容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6. (11分) (2019高三上丰县月考)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许子良传宋濂许子良,字肖说,东阳人,姿禀卓荦,幼诵书,一览通大义。及壮,驰骋经史,精文辞,尤长于科目之学,生徒欣欣从之,旬月间,辄知为文肯綮。嘉定丙子,以诗赋魁江东漕司, 试礼部不利,嘉熙戊戌,始登进士第,年已五十馀矣。调馀姚簿,未上。用宰相乔行简荐,监镇江西酒库。前此赢羡率自入,子良不纳一札以上归公家,官吏相顾骇叹。淮东转运司辟主管帐司。濒江有芦场三十里所,民资其利,守边吏议清野,欲悉削去,子良諌之止。迁知晋陵县,版籍纷乱,官赋多放失。诸司督逋急如雷电,吏窜匿殆尽,前令以不良去。子良为稽逃亡,考隠漏,催科定繇,条绪粲然。俄监安溪酒库,改宣教郎、知都昌县。库藏赤立,子良节缩浮冗,两年之间,供输遂有馀。豪右设诡名以欺租赋,莫敢何问。子良列其主名揭于市,复从而一之。豪右慙愤,阴图中子良,无隙可乗而止。未几,有旨俾阅滞狱八十余,子良为翻案,一一谳之。虽累岁不引决者,一旦曲直皆白。复转朝散郎,改知台州。弊蠧相仍,负上供钱三百余万。子良节缩如都昌,凡典例所宜得者亦谢去。居半载,郡计裕如。子良听讼,据案与两造相尔汝,以察其情。情既得,即决遣之,吏袖手旁睨具文书而已。同僚与吏无所容其私,皆忌之。吏白每岁以钱折米二万斛, 子良又不许。而禁卒有不便者,于是嗾其殴狱吏以撼之,且相与出危言。子良知堕其计,即委印出关去。事上,降两官。贾似道开阃荆湖,辟主管机宜文字,且为辨其非辜,叙朝散郎。事有难处,他人不能置笔者,经子良议定,人无异辞。景定庚申三月,卒于沔川,年七十五。(选自宋濂全集,有删节)(1)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以诗赋魁江东漕司 魁:居首位B . 前此赢羡率自入 羡:多余的C . 子良为稽逃亡 稽:核查D . 且为辨其非辜辜:辜负(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许子良天资聪颖,精通经史,富有才华。他教授学生亦很得法,学生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能领悟到文章的关键。B . 许昌豪门大族捏造假名来逃避租税,以前无人敢过问,而许子良上任以后厉行整治,将主使者的姓名公之于众并上报朝廷。C . 在台州时,许子良的同僚和下属因无法营私,都很忌恨他,然后设计陷害子良,子良只好弃官印逃离。D . 撰写文书时他人感到不好下笔的地方,一经与许子良商定,他人也就没有异议了,充分显示了许子良的才能与威望。(3)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诸司督逋急如雷电,吏窜匿殆尽,前令以不良去。虽累岁不引决者,一旦曲直皆白。(4) 文中哪些事例可以看出许子良克己奉公的品质?请简要概括。 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7. (7分) (2019上海模拟) 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唐 孟浩然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注释:颜钱塘:钱塘令颜某,名不详。鸣弦暂辍弹:此句暗用孔子弟子宓子贱任单父县县令时,鸣琴不下堂而把县城治理好的典故,称赞颜钱塘善理政。渤澥:渤海的古称。(1) 从体裁上看,本作品属于( )。 A . 律诗B . 小令C . 古体诗D . 曲子词(2)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百里闻雷震”写未见江潮,先闻其声。潮声巨大如雷鸣,并且震动百里,渲染出江潮的磅礴气势。B . “鸣弦暂辍弹”写善理政的县令被江潮吸引而暂停公务前往观潮,从侧面烘托出了江潮的声势巨大。C .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写县衙门内一个接一个涌出,急速赶到江岸上观潮,进一步渲染气氛。D . 最后“惊涛来似雪”,表现惊涛骇浪排空而来;“一坐凛生寒”写观潮人因潮水汹涌而感到阵阵寒冷。(3)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两句颇受好评,请对这一联加以赏析。 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6分)8. (6分) (2017高一下彭州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赤壁赋中“_,_”两句,借助具体形象,运用夸张、想象的手法,把凄凉婉转、悲凉幽怨的箫声表现得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凄然下泪。(2)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指出生死不同,人生不应消极,表明他对生死问题的看法,暗含积极进取之心的句子是_, _。(3) _,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4) _,悠悠我心。(短歌行)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6分)9. (1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现代意义的幽默是林语堂从日本引进的。有人把“幽默”译成“有情滑稽”,虽不成熟,却有一定道理。幽默中的笑不是对别人的嘲笑,它凝聚看对可悲性格的爱怜之情,因此,人们不把一些廉价的笑料,看作幽默。幽默在中国存在并流行了七十年,人们对它逐渐形成了共识。幽默是人的一种气质,一种人生态度,具有幽默感的人善于以温厚的诙谐和同情的愉悦接人待物,克服人我之间的隔阂。幽默还是一种艺术手段,是一种特殊的喜剧形式,是一种轻快、诙谐而且意味深长的笔调,是一种风趣而机智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它的本质是用“神形倒错”的方法来表现美压倒丑的优势。其表现效果则是一种轻松而有深意的笑。幽默与诙谐、机智、讽刺,其表现效果都是令人发笑。诙谐或者说滑稽一般没有什么深刻的内容和对现实的针砭意义,有的只是逗人一笑。一些喜剧、闹剧的夸张动作,滑稽戏、相声、幽默小品中的嘘头,如无社会含义皆属诙谐。机智主要指人们在应对时反应敏捷,能言善辩、随机应变、富于机趣,这种品质是构成幽默不可或缺的要素,但它本身并非幽默,机智只有伴之以思想与宽容,又能把握好分寸,才能构成幽默。讽刺也有人称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