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孙权: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刘璋: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得民心者得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为“”,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孟子画像,扶槛入文来,孟子是等著。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是儒家经典之一。孟子、合成“四书”。,扶槛入文来,阅读初体验,听读课文,标注读音,实践探真知,疏通文意理清重点,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有利天气时令,地利:有利地理条件,人和:人心所向,内部团结,2、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的,代词,指城郭,而:表转折,而:表修饰,这样却,是:这,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城:城墙,委:放弃,去:离开,弃城而跑,4、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以:凭借、依靠,威:震慑,道:仁政,本句话意思: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之:到,以:凭借,君子:行仁政的君主,冥然深味之,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请找出中心论点。,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战争,域民,固国,威天下,治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本文借论战,深入阐述了怎样的政治主张?,类推,施行仁政,背诵课文:,能力比拼,一、天、地、和,二、环而攻、得天时、不胜者,三、城非、池非、兵革非、米粟非、委,四、域民、固国、威天下、得失、寡多、以、故,阅读下面文言文字,回答问题。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_,_。_,_.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在上文的横线上填入课文原文。(2)这段文字的中心是_。(3)对“域“固”“威”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疆域固定震慑B区域固守威吓C限制巩固震慑D限制巩固威逼,多助之至,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天下顺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C,能力测试,(4)“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正确的翻译是()A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B所以君子不喜欢战斗,可打仗就能够胜利。C所以君子见机行事,打不胜就不打,打得胜才打。D因为君子不主张战争,所以他打仗就一定胜利。(5)作者认为“战必胜矣”的原因是()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