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研究方法_全套PPT__第1页
社会研究方法_全套PPT__第2页
社会研究方法_全套PPT__第3页
社会研究方法_全套PPT__第4页
社会研究方法_全套PPT_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社会研究方法,赵房223 ,2,万卷的方法,做天下的文章。222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加油!采用学生参加型教育,主要形式是上课问题、师生讨论、学生操作实践,各课前有问题,各章的主要内容是上课后有思考问题每次说具体的方法,学生都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实践,这两项工作的成绩是学习一生的主要依据。5、中间、期末实施两次文件关闭考试,考试不一定要采用问题答疑形式,也可以采取提出问题让学生设计问卷、研究纲要、制作研究报告、从理论上构建、理论上分析一些现实问题等形式。 在教育中,结合现实和理论来实践,设计完整的课外研究活动,作为考察学生课堂上所学到的东西的参考。 最后,综合了3个考试得分和研究效果,计算了本课程的总评价成绩。6、1 .包括参加班级、回答班级问题、班级讨论、班级作业,占20%的2 .包括放学后练习、资料检索、放学后作业、课外研究、期中考试。 3 .期末考试占50%。7,3,参考资料,社会研究方法 (上下) 美阿尔比工具华夏出版社,社会研究方法元方北京大学出版社,现代社会研究方法吴增基上海人民出版社,社会研究研究方法宋林飞辽宁人民出版社,现代社会研究方法风笑天.南京大学出版社, 社会研究方法通用教程邹农俭中国监查出版社社会的质性研究与量性研究陈向明北京大学出版社,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法电子商务印刷局,社会理论的基础 美詹姆斯. s .科尔曼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统计学吕淑华北京大学出版社抽样调查设计导论罗纳德扎加沈崇麟译重庆大学出版社调查研究方法佛罗多j福勒孙振东译重庆大学出版社电话调查法保罗j弗拉加斯沈崇麟译重庆大学出版社社会研究中的研究设计大卫沃斯海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SPSSFORWINDOWS高级应用教程阮桂元等电子工业出版社SPSSFORWINDOWS统计分析教程洪等电子工业出版社SPSSFOEWINDOWS从入门到精通吕纹岬等电子工业出版社,9、序言、社会研究方法的概念和特征、传统研究方法的比较、社会研究方法的一般过程和社会研究方法的知识体系,让学生综合理解社会研究方法。 方法论的解说是本章的重点,定量和定性研究的比较是本章的难点,反复强调。10、思考问题:社会研究的方法论是如何发展的? 对社会研究方法的意义是什么?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联系和差异是什么?11、社会是什么? 1、社会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包括人与环境的关系,也包括人与人的关系。 社会构成的基本要素是自然环境、人口和文化。 研究社会的两个脉络,一是横向,一是纵向。 12、2 .这个社会并不完美。 那有很多问题,20世纪的人类也经历了无数的灾害。 如何组织和运营社会事物? 13、3 .如何组织和运营社会事物? 研究理解什么是科学方法,什么是社会研究方法? 1、科学是一种探索方法,学习和理解我们周围的东西。 与形上对立,形上主观、思辨,对一个事实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 科学是客观的,任何人采用相同的科学方法都能得出相同的结论,它通过系统、实证的方法获得知识。 是否科学不是看其研究对象,而是看其研究方法。 帕夫洛夫说:“科学是随着研究方法的成果前进的。“如果事实不符合理论,就进一步检查事实”,15、2 .社会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社会的方法,其特殊价值是提供探究事物的合理、有利于观察的方法,帮助我们超越个人的偏见,超越个人的视野看世界。 我们总是想逃避现实的社会问题,转向关系到自己利益的东西。 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我们直面问题、体验如何改变世界的机会。 16、3 .社会研究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通过具体的方法,了解社会事实的发生和发展,明确社会现象的变化,明确社会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正确的认识和解释社会现象,有助于把握社会现象的变化。17,第一章社会研究的概念和特征,18,一,社会研究的对象,社会事实社会结构社会行动,19,二,社会研究的主题,社会、自然的经验,非意识的科学、非判断性,20,三,社会研究和自然科学研究的差异,1 .研究对象的差异,3 .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社会研究方法的知识体系,上层:方法论的中间层:研究方式的下层:研究技术、22、哲学和科学方法论、学科方法论、研究方法、研究设计类型、资料收集方法、资料分析方法、23、上层:方法论、社会现象的性质和理解; 社会研究的哲学基础及其假设社会研究的过程和结果的客观问题社会研究的价值和研究的关系问题社会研究中的不同模式及其应用6不同研究方式下的内在逻辑。 中层:研究方式,调查研究实地研究文献研究,25,低层:研究技术,查找文献的技术采样技术设计问卷的技术访问技术观察技术实验技术统计技术整理和资料审查的技术照片,录音和使用计算机的技术等,26,5, 社会研究方法的研究过程认识-选择课题-文献检索-探索性研究-假说的制定-指标的制定-研究计划的制定-研究资料-审查整理资料-统计分析资料-检定或修正假说-研究报告的制定- -理论的制定成-实践-27六、社会研究任务是解释规范的预测,28、第二章社会研究的方法论、29,一、社会研究的方法论的观点、历史的观点、社会的观点、概率的观点、系统的观点、透视的观点、30,二、 说明社会研究的方法论的发展;1 .导入实证精神;1)1795年拉普拉斯的概率论;2 )霍华德使用采访法进行了系统社会研究的先驱;3 )家利普对问卷调查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4)布斯是社区生活研究的创始人。 (1908年老年养老金法)、31、(5)19世纪中叶,凯特勒将概率论导入统计学,开始进行社会统计学(6)1977年,戈尔顿提出了“相关指数”的概念。之后,皮尔逊系数、复相关计算、t分布、f分布等相继出现,采样理论和方法逐渐完善(7)20世纪50年代以后,电子计算机技术将数学统计与电子计算机相结合,1966年在斯坦福大学出现了社会科学统计包(SPSS )、,32 .反实证主义方法(实证研究的“弱点”(2)社会现象学派否定了实证主义的许多假说(3)韦伯的解释社会学(4)反对和怀疑实证主义的社会学者只是反对模仿自然科学方法和滥用数量统计方法,不反对根据经验事实建立理论来验证的实证原则。 方法论进一步发展了(1)波普的证据伪造理论(2)库恩的模范概念和科学发展阶段理论,34,“证据伪造理论”代表人物:科学哲学家波普(1902)认为科学知识的起源是从各种“问题”开始的,经验实证主义是从经验观察和归纳开始的他以“自由想象优于经验观察”的命题否定了孔德的“观察优于想象”的命题。 波普提出了自己的“证据假理论”。 其精髓是其著名的“假说检查法”或“试行错误法”。 公式是指P1 (问题) TT (实验性理论) EE (排除错误) P2 (新问题),35,代表性的科学革命的结构 (1962 )正规形是指研究观察问题时的角度视野参照框架。 科学发展动态模式是前科学时代的常规科学时代异常和危机科学革命的新的常规科学时代科学革命表现是抛弃旧模式确立新的模式。 库恩(T.Kuhn )的“模式”概念是统计学方法的发展心理学方法的发展人类学方法的发展、研究方式、1、统计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实地研究2、实证主义、人文主义科学模式、自然模式、38、3、定量研究: (1)特征:标准化结构化-收集资料-正确地分类或转换为数据形式的数量分析(2)作用:广泛、一般情况客观、正确地解释社会现象比较正确地研究人们的意见、态度(3)界限:不深、信息不能详细理解的具体社会生活环境和行动过程资料的正确性受到影响.39,4 定性研究(1)的特征:只深入研究少数案例,没有结构,非标准化,资料不能总结统计主观分析(2)的适用范围:解剖一两个代表性的社会单位,理解社会现象发展变化的具体过程,研究人们行为、态度的具体表现和行动动机的独特40,5,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比较,41,42 .43,6,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结合,44,第一篇初始方法-社会研究准备阶段-研究现场前的工作,45,本篇教授社会研究方法进入研究现场前的准备,主要完成:个理论工作三项实践工作必须完成: (1)文献检索和探索性研究;(2)制定研究方案;(3)进行抽样。46、课题的操作化是本篇的重点,抽样研究的理论和技术是本篇的难点,这两个方面要重复训练,加上课题讨论和练习题。思考问题:每人查找文献,挑选一个课题,完成课题的操作化。 第一章课题的选择,48,一,课题的选择的意义,1 .课题,对象,范围2 .研究水平3 .明确人的认识阶段,49,二,课题的类型,(一) 1,持续课题2,再生课题3,人气课题4,创见课题5,开拓性课题,50 (2)1 课题选择原则,1,价值原则2,可行性原则3,优势原则,52,4,课题的来源,1,现代社会生活2,个人经验3,相关文献,53,5,课题的明确化,1,缩小问题的内容范围2,明确地陈述问题。 54,第二章探索性研究和文献检索,55一,探索性研究,56,二,文献检索,1,文献评论及其意义2,文献评论的方法,57,第三章课题的操作化,58,课题的操作化,可测定的概念,可经验验证的命题,59,第一节概念的操作化,60,一概念的功能是提供一种观察和描绘无法直接观察的东西的方法。 概念包含在名词、抽象定义和经验中。 概念只有在定义之后才有意义。 概念的抽象层次、包含面、特征三者关系、61、2、概念的分类、62、实体概念、非实体概念、63、高、低、大、小、模糊、明确、抽象层次、包含面、特征、物质财产、生活用品、交通工具、64、概念、常数、变量、 1、有用概念指定的对象至少要能潜在地观察。 直接观察或间接观察2,有用的概念必须正确。 必须只指一组现象和一组性质。 3、有用概念是具有理论重要性的观念。 与理论的其他概念联系在一起,在解释现象方面发挥了最基础的作用。66、d (密度)=M (质量) *N (体积) v (速度)=S (距离) t (体积)、概念的正确性、社会学概念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同一概念、不同研究者的意义不同,同一概念在不同研究者处对象不同,67、明确定义概念、68、概念上有一种现象人,太阳2,概念上有几个子类别,属性或子概念性别,教育程度,69,3,概念的定义方法,操作性定义理论定义,70,4,概念的功能,分类比较计量设定模型,71,第2节命题的构建,72, 命题的意义概念和概念间关系的陈述反映了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和属性,73,2,概念间的关系,相关关系因果关系假相关,74,3,命题的类型,普遍性通则性通则倾向通则,75,4,命题的形式,公理规律假说经验的概括,76,5,假说,作用: 1指导研究2逻辑导出3发展77假说是一个特殊的命题:1,命题的基本要素是抽象的概念,假说的基本要素是相对具体的变量,2,假说的变量关系应该可以经验地验证.78,命题:天才往往会不幸,假说:人们的智商和幸福度表的得分有关.79,形式: 1条件式B2差异式描述A是不同的b 3个函数式描述A=F(B ),80,条件式描述:教育程度高,出生率低,差异式描述:不同年龄层的人的生活方式不同,函数式描述: A=F(IE)A是行为,I是天生的特质,e是环境,81, 理论特征1概括了群的相互关系的命题2类或群的事物的本质或共同属性3可验证性,在逻辑上相关地导出实验的一贯性的一系列命题,83,2,理论层次,1宏观理论:对所有社会现象或各种社会行为提供了高度概况的解释框架。 2、中间理论:日常研究中大量出现的微观必要的操作性假说,也不是包罗一切,说明我们能观察到的社会行为、社会组织和社会变迁的一致性的统一理论,也不是两者之间的关系。84、微观理论: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