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论苏辙PPT课件_第1页
国论苏辙PPT课件_第2页
国论苏辙PPT课件_第3页
国论苏辙PPT课件_第4页
国论苏辙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国论,苏辙,.,2,学习目标,1、检查巩固,掌握重点词语、古今异义词(山东出身)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句式。2、通过比较阅读,分析文章的脉络,学习作者论证方法并能够学以致用。,.,3,重点词语解释1、而在韩、魏之郊2、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3、韩、魏塞秦之冲4、而蔽山东之诸侯5、委区区之韩、魏6、然则秦之所忌者可见矣7、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8、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文言检查,.,4,9、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10、然则秦之所忌者可见矣11、以窥齐、楚、燕、赵之国12、佐当寇之韩、魏佐:帮助。13、以阴助其急14、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15、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16、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5,1、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2、而范雎以为忧3、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4、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5、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6、夫韩、魏,诸侯之障7、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8、彼秦者将何为哉!,特殊句式:,.,6,文本探究,两篇文章都以六国破灭作为议题,借史论政。苏询的六国论认为六国破灭的原因是什么?苏辙的六国论中心论点是什么?,.,7,苏洵认为“六国破灭”原因在于韩、魏、楚三国贿赂秦国。苏辙认为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原因在于天下诸侯“不知天下之势”、“虑患之疏、见利之浅”简言之,老苏谈“赂秦”,而小苏谈“明势”。,.,8,文本探究,这两篇文章是如何分析问题的?(论证思路)学习要求:1、自主思考,列出提纲2、小组合作,归纳思路,.,9,苏洵之文,首先,开门见山,第一句就提出“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紧接着将这个论点分解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和“不赂者以赂者丧”两个分论点。再其次,中间部分以史实为依据,先从正面论述,韩、魏、楚因“赂”而亡,再从反面申述齐、燕、赵因力量“孤危”而亡,得出结论若“不赂”秦,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最后讽喻现实,点明作文目的。,.,10,.,11,苏辙之文,首先,从读六国世家入手,以“窃怪”“深思”巧妙引出中心论点“虑患之疏,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提出问题)其次,中间用两段论述韩、魏在诸侯纷争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得韩、魏,秦可“通其兵于东诸侯”,窥视天下;失韩、魏,山东诸侯国便失去了“当虎狼之强秦”的屏障。(分析问题)最后一段指出山东诸侯国的自安之计,识“天下之势”,“厚韩亲魏以摈秦”。(解决问题),.,12,文本探讨,这两篇文章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异同点?学习要求:自主学习、分点阐述并举例,.,13,无论是整体,还是局部,正反对比是这两篇文章的一个共同特色。从全文看,苏洵之文是“赂者”与“不赂者”的对比。苏辙之文是秦“识势”与诸侯“不识势”的对比。从局部看,几乎处处都在对比。苏洵之文,秦“攻取所得”与“受贿所得”对比,诸侯“赂秦所亡”与“战败而亡”对比,“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