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一低频信号发生器和电子电压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为切实掌握电子电路实验技能,顺利进行各类电子实验,首先要求学生熟悉和掌握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1掌握低频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2掌握电子电压表的使用方法。二、实验电路低频信号发生器用来提供幅度和频率可调的正弦波电压,电子电压表用来测量微弱的正弦波电压。实验电路如下,实验时可按实验图11(A)连接,仪器接地端要连在一起。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压较小时,应使用屏蔽线,如实验图11B所示。实验图11测试仪器的连接三、实验器材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测量低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压(1)按图11(A)连接仪器。(2)用低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压。频率为1KHZ,“输出衰减开关”调至“0DB”“输出细调”调至输出电压最大。(1)用电子电压表测量此时的输出电压值,将测量结果记录在实验表11中。(2)逐挡改变“输出衰减”开关位置,用电子电压表测量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压值,将结果记录在表内。2。用低频信号发生器输出所需电压(1)调节信号发生器,使其输出50MV、560HZ正弦波信号。(2)调节信号发生器,使其输出200MV、1KHZ的正弦波信号。(3)用电子电压表测量低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的电压值。记录测量结果于实验表12中。实验表11测量低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压实验表12用信号发生器输出所需电压(二)示波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熟悉示波器面板上各旋钮的位置和作用及开机前应处的正确位置,初步掌握示波器的使用方法。2初步掌握用示波器观测交、直流电压的方法。二、实验电路实验用仪器连接如实验图12所示。三、实验器材实验图12仪器连接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观测正弦波电压(1)低频信号发生器按要求输出正弦波电压。(2)用示波器试低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压的幅度和频率,将被测电压的峰一峰值换算成有效值,与用电子电压表同时测得的数值加以比较,将实验结果记录在实验表13中。2用示波器和万用表测试干电池电压,并记录于实验表14中。实验表13正弦波电压测试数据实验表14直流电压测试数据实验二晶体管的简单测试一、实验目的1用万用表测试晶体二极管的极性并判断二极管的好坏。2用万用表判别晶体三极管的管型和管脚,判断三极管的好坏、电流放大倍数的大小以及ICEO的大小。二、实验电路1用万用表判断三极管的管型等时,可参考实验图21,将三极管等效为双PN结。2用万用表判断二极管的极性可用实验图22。实验图21判别管型时,将三极管等效为两个PN结实验图22用万用表判断二极管的极性三、实验器材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用万用表测试晶体二极管(1)判别二极管的极性测二极管时,使用万用表的“R100”或“R1K”挡这时万用表等效电路如实验图21所示。其中R0为等效内阻,V0为表内电池电压。若用黑表笔接二极管的正极,红表笔接二极管的负极,则二极管处于正向偏置,呈现低阻,万用表指示电阻较小;反之,二极管处于反向偏置,呈现高阻,万用表指示电阻较大。据此可判断二极管的极性,测得电阻较小时,黑笔所连接的是二极管的正极,另一为负极。(3)判断二极管的好坏方法与判别二极管极性相同,若两次没和电阻均小,则二极管内部短路;若两次测得电阻均大或为,则二极管内部开路;若两次测得的阻值差别很大,说明二极管特性较好。2用万用表测试晶体三极管(1)用万用表判别三极管的管型和管脚判别时可将三极管看成是一个背靠背的PN结,如实验图22所示。按照判别二极管极性的方法,可以判断出其中一极为分共正极或公共负极,此即为基极。对NPN型管,它是公共正极;对PNP型管,则是公共负极。据此,可判别三极管的管型。当基极确定后,其余两个极可任意设为集电极和发射极。设被测管为NPN型管,将万用表黑表接假设的集电极,红表笔接假设的发射极,再将假设的集电极、发射极互换,看两次测得电阻的大小。如测得电阻较不时,假设的集电极是正确的,如为PNP管,则按上述方法红表笔接假设的集电极,黑表笔接发射极测得电阻较小时,则假设的集电极是正确的。判别时,一般要将手指捏住基极和假设的集电极,但不要使这两极相碰。了可用一只100K电阻代替手指,如实验图23所示。2判断三极管的好坏实验图24用万用表判别NPN管ICEO的大小(1)判断三极管的好坏。测试时用万用表分别测试三极管集电结与发射结的正反向电阻,若两个PN结正、反向电阻正常,则三极管是好的;只要有一个PN结的正、反向电阻异常,则可判断三极管已损坏。(2)判断电流放大倍数的大小以NPN型三极管为例,将两个NPN管分别接入实验图24所示的测试电路,万用表显示阻值小的,则电流放大倍数大。(3)判别ICEO的大小测试电路实验图24所示。用万用表测试C、E间电阻,万用表所示阻值越大,表示三极管的ICEO越小。实验三整流滤波电路一、训练目的1掌握整流滤波电路的焊接与制作。2学会用万用表测量电源电压、用示波器观测整流及滤波输出电压的波形。3了解滤波电容参数对滤波效果的影响。二、训练器材1示波器一台2指针式万用表一台3电烙铁、镊子、剪线钳等常用工具一套4整流滤波器件一套,焊锡丝、导线若干三、训练内容与步骤(1)按照实验图31在电路板(或实验板)搭接电路。搭接完后,应注意检查二极管的极性是是否正确。实验图31(2)用示波器观察变压器次级电压V2和负载电阻上的电压V1波形,并画出波形图。(3)用万用表的交流挡测量变压器次级电压V2,用直流电压测量整流输出电压VL将数据记入实验表31中。实验表31桥式整流电压与波形2滤波实验(1)按实验图32接入滤波电容,观察滤波电容C分别为47F与470F、负载电阻RL分别为300与1K时的输出电压波形,在表32中绘制波形图。(2)用万用表测量以上情况输出电压的有效值,并记录在实验表32中。3整流电路故障的观察(1)将整流电路中一支二极管开路。观察故障现象,测量输出电压VL。(2)将滤波电容开路,观察输出电压的波形并测量输出电压VL。实验图32实验表32滤波参数变化时的输出电压四、思考题1桥式整流电路中,加滤波电容后输出波形有何变化对平均输出电压值有何影响2整流电路中的滤波电容和负载电阻的参数对滤波效果有何影响3在桥式整流电路中,若有一只二极管反接,电路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实验四放大电路的测试与调整一、实验目的1、验证静态工作和电路参数对放大器工作的影响。2、学会测量电压放大倍数,测绘频率特性曲线。二、实验电路实验电路如实验图41所示。三、实验器材(1)低频信号发生器;(2)示波器;(3)毫伏表;(4)稳压电源;(5)实验图41所示实验电路板。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将稳压电源输出调至12V送入实验电路板,调节RP使VCE5V7V,为三极管建立静态工作点(实验电路暂不接负载RL)2、将信号发生器接入放大器输入端,向放大器输入1KHZ、5MV的正弦优信号。同时将已预热的示波器接至放大电路输出端,观察输出电压V0的波形。3、将信号发生器输入放大器的电压VI调大,使V0的不失真波形幅度最大,用毫伏表测出VI和V0值并记入表实验41中,算出电压放大倍数AV04、将放大器加上负载RL,按上述办法测出VI和V0,一并记入实验表41,算出电压放大倍数AV05、放大器继续接负载,按实验表41的要求改变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频率,并用毫伏表测出VI与V0的对应值记入该表中,再算出各自的电压放大倍数AV,在坐标纸上作出该放大器的频率特性曲线(AVF曲线),确定FL与FH,并算出其通频带。实验五单管低频放大器的调试一、训练目的1通过实验进一步熟悉单管低频放大器的基本原理。2学会使用电子仪器(低频信号发生器、万用表、毫伏表、示波器)测量和调整电路。二、训练器材1示波器2低频信号发生器3直流稳压电源4毫伏表5万用表6电烙铁、镊子、剪线钳等常用工具一套7单管低频放大电路套(见实验图51)三、训练内容与步骤1单管低频放大器的制作实验图21所示为单管低频放大器的原理电路,按图焊接好电路。焊接时应注意三极管的管脚和电解电容的极性不能焊错。2静态工作点的调整(1)工作点的静态调整,在三极管集电极与电阻RC之间串入电流表(可用万用表直流电流挡),接入12V电源,调电位器RP使IC1MA,用电压表测量VBE、VCE。(2)工作点的动态调整,在负载RL未接入时,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VO的波形。在放大器输入端利用低频信号发生器输入1KHZ低频信号,从VI10MV(有效值)开始逐渐增加输入信号幅度,从示波器上观察放大器输出信号波形直到开始出现失真为止。再一次仔细的微调电位器RP,使输出不失真波形的幅度最大,测量静态工作点IC、VCE。将波形图和测量数据记录在实验表51中。实验图51实验表51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的影响3观察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的影响(1)在负载RL接入时,在放大器输入端利用低频信号发生器输入20MV/1KHZ低频号,同时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VO的波形。(2)观察截止失真波形将电位器RP调大,使输出波形顶部出现约1/3的切割失真,画出波形图,测量静态工作点IC、VCE及RP阻值,记录在实验表51中。(3)观察饱和失真波形将电位器RP调小,使输出波形底部出现约1/3的切割失真,画出波形图,测量静态工作点IC、VCE及RP阻值,记录在实验表51中。4放大倍数的测量(1)不接入负载电阻,放大器输入10MV/1KHZ的低频信号,用毫伏表测量输入电压V1和输出电压V2数值,计算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AV,将测量结果记入实验表22。(2)接入负载电阻RL3K,放大器输入10MV/1KHZ的低频信号,用毫伏有测量输入电压VI和输出电压VO数值,计算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AV,将测量结果记入实验表52,并与应用公式计算的结果相比较。实验表52放大倍数的测量5故障现象观察和分析(1)上偏置电阻RB1开路,在放大器输入端加300MV和800MV的正弦波信号,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并分析RB1开路对电路的影响。(2)旁路电容CE开路,放大器输入10MV/1KHZ的低频信号,比较电容CE拉入与开路这两情况下的输出电压VO与电压放大倍数AV,并将数据记录在实验表53中。实验表53旁路电容对放大倍数的影响四、思考题1增大输入信号幅度时会使输出波形出现失真,请分析原因。说明如何消除这种失真。2输出波形的顶部被切割,属何种失真应如何消除这种失真3为什么接入负载后放大倍数会减小4断开射极电阻的旁路电容CE,对放大器的放大倍数有何影响试分析原因。实验六场效晶体管放大器的调试一、训练目的1学会高速场效晶体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2学会测量场效晶体管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二、训练器材1示波器2低频信号发生器3直流稳压电源4毫伏表5万用表6电烙铁、镊子、剪钱钳等常用工具一套7场效晶体管放大电路元件一套(见实验图61)实验图61三、训练内容与步骤1场效晶体管放大电路的装接按实验图61焊接好电路,焊接时应注意场效晶体管的栅极不能焊错。2观察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的影响在放大器输入端利用低频信号发生器输入30MV/KHZ的低频信号,将电位器RP由零逐渐调大,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VO波形的变化。3静态工作点的调整仔细微调电位器RP,直至示波器显示的输出电压波形幅度最大且不失真,用万用表测量静态工作点VDS及最佳工作点时电位器RP的阻值。将波形图和测量数据记录在实验表61中。实验表61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的影响4放大倍数的测量(1)未接入负载电阻时,放大器输入10MV/1KHZ的低频信号,用毫伏表测量输入电压VI和输出电压VO数值,计算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AV,将测量与计算结果记入实验表62。(2)接入负载电阻RL10K,放大器输入10MV/1KHZ的低频信号,用毫伏表测量输入电压VI和输出电压VO数值,计算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AV,将测量结果记入实验表62,并与应用公式计算的结果相比较。实验表62放大倍数的测量四、思考题1自偏置场效晶体管放大电路如何高速静态工作点2输出电压波形的底部若出现失真,应如何高速电路才能消除失真3为什么接入负载RL后,场效晶体管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会减小实验七负反馈放大器性能的测试一、训练目的1通过实践来加深理解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2进一步熟悉放大器性能指标的的测量方法。二、训练器材1直流稳压电源一台2低频信号发生器一台3毫伏表一台4示波器一台5万用表一台6电烙铁、镊子、剪线钳等常用工具7负反馈放大电路器件一套(见实验图71)实验图71三、训练内容与步骤1按实验图71焊接负反馈放大器实验电路,经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2调整直流静态工作点(1)调整RP1使V1管的IC1为15MA。(2)调整RP2使V2管的IC2为2MA。3观察负反馈对放大器放大器放大倍数的影响(1)将输入信号频率调节器至1KHZ,输入信号电压VI5MV,输出端接负载电阻3K用示波器观察输出信号VO波形,若有失真可微调节器RP1和RP2。(2)断开反馈电阻R9,用毫伏表测出VO,将结果填入实验表71。,(3)然后拉入反馈电阻R9(加负反馈),测出VO,将结果填入实验表71。(4)根据实验表71说明负反馈对放大器放大倍数的影响。实验表714观察负反馈对放大器非线性失真的影响(1)断开反馈电阻R9,逐渐调大放大器输入信号VI,由示波器观察输出信号VO波形,直到VO将要失真时,将此时VI和VO值记在实验表72中;,(2)接入反馈电阻R9,逐渐增大输入信号VI,直到示波器显示输出电压达到VO值时。,在实验表72中记下此时输入信号VI值。,(3)VI不变,再断开反馈电阻R9,观察输出信号波形变化情况,将上述结果记入实验表72。(4)根据实验表72说明负反馈对放大器非线性失真的影响。实验表725观察负反馈对放大器放大倍数稳定性的影响(1)改变电源电压,让直流稳压电源输出从12V变到9V,分别测量放大器在输入电压VI5MV,反馈电阻R9断开和接入时的输出电压,并按公式计算两种状态下放大器放大倍数的相对变化值,填入实验表73中(AVL是电源为9V时的放大倍数,AVH是电源为12V时的放大倍数)。(2)根据实验表73说明负反馈对放大器放大倍数稳定性的影响。实验表73四、思考题1在实验电路中,R9构成什么类型的反馈如何高速该电路的反馈深度2实验中用改变电源电压的方法来观察放大器放大倍数的稳定性。如果电源电压不变,还可通过什么办法观察放大倍数的稳定性实验八集成功率放大器的安装与测量一、训练目的1学会组装集成功率放大器典型应用电路。2会用万用表测量集成电路的引脚电压和用示波器观测波形。二、训练器材1低频信号发生器2示波器3万用表4直流稳压电源5毫伏表6电烙铁、镊子、剪线钳等常用工具7集成功放电路器件一套(见实验图81)实验图81三、训练内容与步骤1按实验图81将电路焊接安装好。2检查接线无误后接通电源,在无信号输入时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端有无振荡波形,看有无自激现象。若有,可适当加大消振电容C3的容量。3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挡测量集成电路各引脚的直流电压,并记入实验表81中。实验表813测算最大不失真功率POM(1)将示波器接OTL电路的输出端,低频信号发生器接OTL电路的输入端,将频率调为1KHZ,并逐渐调大输入信号VI的幅度,直至输出信号为最大的不失真波形(2)用毫伏表接在输出端,测出该状态下的信号电压VO。(3)应用POMVO2计算出最大不失真功率。RL5测算功放电路效率(1)在功放电路输出最大不失真信号的状态下,用万用表测量电源电流ICC,并作记录。(2)计算电源供给功率PDCICCVCC。(3)用POM计算电路效率。PDC6观察自举电路的作用步骤如下(1)调节输入信号源泉,使OTL电路输出信号为最大的不失真波形。(2)将自举电容C6断开,观察输出波形,给出波形图,并与正常的波形作比较。四、思考题1试分析实验电路中各个元件的作用。2如集成功率放大电路产生自激现象,应采取什么措施来克服3集成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出端1脚电压与电源电压VCC的关系如何实验九集成运算放大器应用一、训练目的1熟悉集成运放的引脚排列形式和引脚功能。2学会集成运放的使用和调试方法。3为集成运放大模拟运算等方面的应用打下实践基础。二、训练器材1双路稳夺电源(输出15V、15V)2示波器3万用表(MF50)41520V可调直流电源或用稳压管与电位器组成二组5电烙铁、镊子、剪线钳等常用工具6集成运放实验电路器件一套三、训练内容与步骤1安装与高速集成运放电路(1)集成运放LM741的外形如实验图91所示,引脚功能见实验表91。按实验图92搭接好LM741集成运放工作电路。实验图91LM741外形图实验表91集成运放LM741的引脚功能(2)检查电路无误后,在LM741的4脚接15V电源,7脚接15V电源。(3)将LM741的2、3两个输入引脚用导线对地短路,用示波器观测LM741的输出端6脚的电压,通过电位器RP调零(即调整RP使输出电压VO0V)。(4)将LM741的2、3两个输入引脚的对地短路线去除。2反相比例运算器的检测(1)将实验图92所示运算放大电路必接成反相比例运算器,即按实验图63加接R1、R2、RF。实验图92(2)电路检查无误后,接通正、负电源。(3)在反相输入端加入直流信号电压VI,依次将VI调到04V、02V、02V、04V,用万用表测量出每次对应的输出电压VO,记录在实验表92中,并与应用公式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实验表92反相比例运算器的检测数据3。同相比例运算器的检测(1)将实验图92的运算放大电路改接成同相比例运算器,即按实验图94加接R1、04V,用万用表测量出每次对应的输出电压VO,记录在实验表93中,并与应用公式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实验图94实验表93同相比例运算器的检测数据4反相加法运算器的检测(1)将实验图92的运算放大电路改接成反相加法运算器,即按实验图95加接R1、R2、R3、RF。(2)电路检查无误后,接通正、负电源。(3)在电阻V11、V12,用万用表测量出每次对应的输出电压VO,记录在实验表94中,并与应用公式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实验图95实验表94反相加法运算数据四、思考题1运算放大器为什么要调零调零时为什么要将运放电路的输入端对地短路2如何改变比例运算电路的比例关系3应如何保证运算电路同相输入端与反相输入端的输入电阻平衡4用LM741组成一个VO10(V12V11)减法比例运算电路,画出电路,并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表格。实验十电感三点式振荡器的调试一、训练目的1了解电感三点式振荡器的电路结构和制作的全过程。2学会用直流电压测量法判断振荡器是否起振。3了解静态工作点对振荡电路工作的影响。4熟悉振荡电路振荡频率的调整方法。二、训练器材1示波器一台2稳压电源一台3万用表一台4电烙铁、镊子、剪线钳等常用工具一套5。电感三点式振荡器元件一套(见实验图101)实验图101三、训练内容与步骤1电感三点式振荡器的焊接与调试(1)实验图101所示为电感三点式振荡器的原理电路,按电路图焊接好电路。(2)检查电路接线无误后,接通过6V电源。调节RP,使放大管V1的集电极电流IC为期不远MA。2判断电路是否起振将万用表置于25V直流电压挡,测V1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VBE。如果VBE出现反偏或浅正偏(即VBE为负值或小于06V),则说明电路已经起振。如果VBE0607V正偏,说明电路没有起振在已起振的状态下,用镊子L2的两端,VBE由反偏或浅正偏恢复到正偏,则进一步难电路已经起振。3振荡频率的高速与波形的观察(1)用示波器观察电路输出端VO的波形、幅度和频率,并将观测结果记录在实验表101中。(2)谐振电容C2改为02F(再并上一只01F电容)。用示波器观察电路输出端VO的波形、幅度和频率,并将观测结果记录在实验表101中。实验表101频率调整与波形观察续表4验证相位平衡条件(1)将电感线圈L1的1与2脚对调接入电路。(2)通电后,用测量VBE直流电压的方法及用示波器观测来判断电路是否起振。(3)如果不起振,请分析原因,并写入实验报告中。(4)完成该实验后将L1的妆法恢复振荡状态。5验证振幅平衡条件在正反馈回路的耦合电容C1支路中串一个100K的电位器,将其阻值由零逐渐调大,观察振荡输出波形的变化。电位器调至电路刚停振时,测量该电位器的阻值,并记录数据。四、思考题1为什么电路振荡时,振荡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VBE会降低或产生负偏压2振荡电路正反馈越强,越容易自激振荡。但正反馈过强,对振荡电路是否有不良的影响实验十一直流稳压电源制作与性能测试一、训练目的1熟悉集成稳压器的引脚功能,熟悉制作三端可调稳压器的全过程。2掌握测量稳压器基本性能的方法。二、训练器材1万用表2自藕调压器3电烙铁、镊子、剪彩线钳等常用工具4集成稳压电路器件一套(见实验图111),焊锡丝、导线若干三、训练内容与步骤实验图81所示为稳压器的原理电路,制作时可参照该图安装,只要电路装接无误,一般无需调试即可正常工作。2。检测自制的稳压器性能(1)测量输出电压调节范围不接负载电阻,将稳压器通电,调节RP阻值分别为最大和最小,测量输出电压VO的调节范围,并将数据记录在实验表111中。实验表111输出电压调节范围(2)检测负载变化时的稳压情况在空载时将稳压器输出电压调为12V。实验图111在稳压器输出端拉入负载和电流表,如实验图112所示。调节电位器RP,按实验表112的要求使负载电流IO分别为20MA、40MA、60MA、80MA,测量对应的输出电压VO,记录在实验表112中,并由该数据分析负载对稳压性能的影响。根据ROVO/IO计算输出电阻,输出电阻越小,表示稳压效果越好。实验图112实验112负载电流变化时输出电压稳定情况算出输出电流为0MA及80MA的输出电压偏差值VO,根据KI/VO/VO计算电流调整率KI。KI越小,稳压效果越好。四、思考题1说明三端稳压器LM317各引脚的基本功能。2分析制作的集成稳压电源原理图中各元件的作用。实验十二晶闸管的应用一、训练目的1学会用万用表判断晶闸管的管脚和质量的优劣。2熟悉晶闸管的导电特性。3学习应用晶闸管进行电子制作。二、训练器材1稳压电源2万用表3电烙铁、镊子、剪线钳等常用工具一套4实验电路元件一套(见实验图121)5调光/调速器元件一套(见实验图122)三、训练内容与步骤(1)晶闸管的极性判别将万用表拨至R1K挡,分别测量各极间的正反向电阻,如测得某两极间的电阻较大(约80K),再将两表笔对调节器,重测各极之间的电阻,如阻值较小(大约2K),这时黑表笔所接触的为控制极G,红表笔接触的为阴极K,剩余的一个为阳极A。(2)晶闸管质量好坏的初步判断用R1K或R10K挡测阴极K与阳极A之间的正反向电阻控制极不接电压,两个阻值均应很大电阻值越大,表明正反向漏电电流愈小如果测得的阻值很低,或近于无穷大,说明晶闸管已经击穿短路或已经开路,此晶闸管不能使用了将测量的阻值记录在实验表121中。用R1K或R10K挡测阳极A与控制极G之间的电阻,将测量的阻值记录在实验表121中若电阻值很小,表明晶闸管已经损坏用R10或R100挡,测控制极G和阴极K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将测量的阻值记录在实验表121中如出现正向阻值接近天零值或为无穷大,表明控制极与阴极之间的PN结已经损坏反向阻值应很大,但不能为无穷大,正常情况是反向阻值明显大于正向阻值2晶闸管导电性能实验1按实验图121搭接好实验电路将开关S1、S2处于断开的位置,RP旋至阻值最小,然后进行以下实验。实验图121(2)接通S1,晶闸管的AK极间加入工作电压,观察发光二极管是否发光。(3)接通S2,晶闸管的G极加上触发电压,观察发光二极管是否发光。(4)晶闸管导通后,断开S2,撤去触发电压,观察发光二极管是否发光。(5)把S1断开再接通(切断阳极电压再接通),观察发光二极管是否发光。(6)触发电流方向试验把15V电池反接,S1、S2都接通,RP旋至最小值,观察发光二极管是否发光,电流表有无读数。将步骤(2)(6)实验结果记录于实验表122中。实验表122晶闸管导电性能实验3晶闸管白炽灯调光电路制作晶闸管调光电路如实验图122所示,主要由单结晶体触发电路和单向晶闸管调节器压电路构成,若将白炽灯换成电热毯或电风扇,即可进行调节器温或调速。实验图122(1)按实验图122连接各元器件。(2)调节电位器观察灯泡亮度变化,即可检查电路是否正常工作。组装注意事项调压电路各部分都带有较高的电压,必须注意安全,通电时不允许用手触摸元件,电位器套上塑料的绝缘调节钮。四、思考题1通过实验,总结出晶闸管的导电规律。2说出晶闸管应用于调节器光电路的原理。实验十三门电路逻辑功能的测试一、训练目的1了解TTL门电路的使用方法和简单测试方法。2了解MOS门电路的使用方法和简单测试方法。3了解集成电路多余端的处理方法。二、训练器材1直流稳压电源2万用表3集成电路74LS00和CC4001各一块,引脚功能见实验图131。三、训练内容1TTL与非六功能的简单测试方法(1)74LS00接通5V电源(14脚接电源正极,7脚接电源负极)。(2)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挡测与非门输出电压(3、6、8、11脚对地的电压)。输出低电平为0状态,输出高电平为1状态。(3)74LS00的输入端悬空时为逻辑高电平,即1状态;输入端用导线短路至地为逻辑低电平,即0状态。按实验表131要求输入信号,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挡测出相应的输出逻辑电平,并将结果记录于表中。实验图131A74LS00引脚BCC4001引脚实验表13174LS00非门逻辑功能测试2CMOS或非门功能测试1CC4001接通辽10V电源14脚接电源正极,7脚接电源负极。(2)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挡测或非门输出电压(3、4、10、11脚对地电压)。(3)输入端接正电源VDD为1状态,输入端接地为0状态。按实验表102输入信号,测出相应的输出逻辑电平,并将结果记录于表中。为了防止损坏门电路,注意CMOS集成电路多余输入端不可悬空,应按要求接地或通过电阻接VCC。实验表132CC4001或非门逻辑功能测试四、思考题1如何通过实验的办法判定与非门集成电路质量的好坏2TTL、CMOS集成电路的多余输入端应怎样处理实验十四组合逻辑电路的应用与测试一、训练目的1了解集成组合逻辑电路引脚功能,掌握应用方法。2了解组合电路逻辑功能的测试方法。二、训练器材1直流稳压电源2万用表3集成电路74LS00(引脚排列见实验图141)实验图141实验图142三、训练内容与步骤1表决逻辑电路的安装和测试(1)按实验图142安装表决器,接上下班V电源(14脚接电路正极,7脚接电源负极)。(2)按实验表141要求输入信号,测出相应的输出逻辑电平,并将结果记录于表中。难表决逻辑电路的功能输入端A、B、C中,若两个以上输入端加高电平,输出为高电平;否则输出为低电平。实验表141表逻辑电路功能测试2一致判别电路的安装和测试(4)按实验图143安装一致判别电路,接上5V电源。(5)按实验表142要求设置输入端电平,测出相应的输出逻辑电平,并将结果记录于表中。验证一致判别电路的逻辑功能当输入端A、B同为高电平或同为低电平时,输出Y为高电平;输入端电平不一致时,输出Y为低电平。实验图143实验表142一致判别电路逻辑功能测试四、思考题1实验图142所示表决器的功能是什么2如何将与非门作为非门来使用实验十五触发器的功能测试与应用一、训练目的1掌握触发器的逻辑功能。2掌握集成触发器的使用方法和逻辑功能测试方法。3学会用集成触发器构成触摸式按键开关。二、训练器材15V直流稳压电源2万用表3逻辑开关401按钮5面包板6双JK触发器74LS76及触摸式按键开关套件(见实验图151)三、训练内容与步骤1JK触发器功能测试(1)直接置0和置1功能测试将74LS76插入面包板,并按实验图151连接测试电路。实验图151置RD0,SD1,观察Q端状态,改变J、K和CP,观察Q状态是否变化,将测试结果填入实验表121中。置RD1,SD0,观察Q端状态,改变J、K和CP,再观察Q状态是否变化,将测试结果填入实验表121中。实验表151JK触发器置0和置1功能测试(2)逻辑功能测试按实验图152在面包板上连接测试电路。置SDRD1。J、K端的逻辑电平按实验表152由逻辑开关提供,CP脉冲的上升沿,10表示CP脉冲的下降沿),观察Q端的状态,并填入该表中。注意每次测量前,触发器应先置0。实验图152实验表152JK触发器逻辑功能测试2。T触发器功能测试(1)直接置0和置1功能测试将JK触发器的J、K端连接在一起,构成T触发器,测试电路如实验图123所示。实验图153置RD0,SD1,观察Q端状态,将测试结果记录在实验表153中。置RD1,SD0,观察Q端状态,将测试结果填入实验表153中。实验表153T触发器置0和置1功能测试(2)逻辑功能测试按实验图124在面包板上连接测试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子女转学跨区域教育资源共享协议
- 电子产品维修与顾客忠诚度提升协议
- 加油站油品价格风险管理承包经营协议
- 数字影院广告海报印刷与环保型油墨租赁服务合同
- 快速电池更换质保及换新服务协议
- 通信网络设备售后维护与技术支持补充协议
- 国际公司驻中国代表职责与任职条件协议
- 矿产资源市场分析及投资策略顾问合同
- 财务风险控制补充协议书
- 医保定点医院与第三方药品配送服务补充协议
- 2022-2023小学五年级美术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 根本原因分析法(RCA)
- 图神经网络及其应用
- 企业制度 制药集团研发项目考核及奖励管理办法
- 《锦瑟》省级一等奖优秀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课获奖课件
- 实验五生态瓶的制作
- 外科急腹症的鉴别和判断
- 大学生器乐训练基础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丽水学院
- 临床常见功能障碍的传统康复治疗
- 阿片类药物的麻醉应用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习题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