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5203-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淀粉糖》相比于《GB 15203-2003 淀粉糖卫生标准》,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更新:
-
标准性质的转变:最显著的变化是从“卫生标准”升级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这反映了我国食品安全法规体系的完善和对食品安全要求的提升。新标准更加强调了食品安全的全面性,不仅关注卫生指标,还涵盖了生产、加工、包装、储存、运输等多个环节的安全要求。
-
适用范围的明确:2014版标准对淀粉糖的定义和分类做了更细致的规定,明确了适用的产品种类,包括液体葡萄糖、麦芽糖浆、果葡糖浆等,使得标准的适用范围更加清晰。
-
技术指标的修订:新标准对淀粉糖的各项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及污染物限量等进行了调整,部分指标比2003版更为严格,如增加了对重金属、真菌毒素等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确保产品符合当前食品安全的高标准。
-
检测方法的更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2014版标准引入了更多现代检测技术和方法,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例如,对微生物检测、污染物测定等方法进行了改进和规范,以适应新的食品安全检测需求。
-
标签标识的要求:新标准对淀粉糖产品的标签标识提出了更详细的规定,要求明确标注产品名称、成分、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商信息等,增强了消费者知情权,促进了市场的透明度。
-
食品安全管理要求:增加了对企业生产过程控制、原辅料管理、追溯体系建立等方面的要求,强调了企业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地位,要求企业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确保从原料到成品的每一步都符合安全标准。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4-12-24 颁布
- 2015-05-24 实施
文档简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