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6140车床拨叉工艺及铣16槽夹具设计【831006】【优秀机械课程毕业设计论文】[有三维图]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25页)
编号:98633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70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7-01-14
上传人:木***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高**(实名认证)
江苏
IP属地:江苏
40
积分
- 关 键 词:
-
ca6140
车床
工艺
16
夹具
设计
优秀
优良
机械
课程
毕业设计
论文
- 资源描述:
-







- 内容简介:
-
机械设计与制造 专业 1 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设计 说明书 设计题目 : 设计“ 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工艺设备 (生产纲领 10000 件) 设 计 者 : 指导教师 : 学 号 : 设计日期 : 评定成绩: 机械设计与制造 专业 2 目 录 一、序 言 . 1 二、机床夹具概述 . 1 代生产对夹具提出的新要求: . 1 床夹具及其功用 . 1 床夹具在机械加工中的作用 . 2 床夹具组成和分类 . 3 床夹具的设计特点: . 3 三、零件的分析 . 5 四、工艺规程设计 . 5 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 5 面的选择 . 5 定工艺路线 . 5 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 7 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 11 五、夹具设计 . 16 出问题 . 17 计思想 . 17 具设计 . 17 小结 . 21 参考文献 . 22 机械设计与制造 专业 3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 : 设计 ”床拨叉 ”零件的机械加 工工艺规则 及工艺装备 内容 : 1 张 1 张 3.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1 套 4. 机械加工工 序卡片 1 套 5. 课程设计说明书 1 份 1 张 1 张 专业 班级 学生 指导教师 机械设计与制造 专业 1 一、序 言 课程 设计在我们学完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课程 设计对所学各课程的深入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 的 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另外在做完这次 课程 设计之后,我得到一次在毕业工作前的综合性训练,我在想我能在下面几方面得到锻炼: ( 1)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 工质量。 ( 2)提高结构设计能力。通过设计夹具的训练,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而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的能力。 ( 3)学会使用手册以及图表资料。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熟练的运用。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通过这次 毕业设计 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 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 “四化 ”建设打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 个人 能力有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教 ,本人将表示真诚的感谢! 二、机 床夹具概述 代生产对夹具提出 的新 要求 : ( 1)、能迅速方便地装备新产品的投产以缩短生产准备周期; ( 2)、能装夹一组相似性特征的工件; ( 3)、适用于精密加工的高精度的机床; ( 4)、适用于各种现代化制造技术的新型技术; ( 5)、采用液压汞站等为动力源的高效夹紧装置,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 床夹具及其功用 机械设计与制造 专业 2 夹具是一种装夹工件的一种工艺装备,它广泛地应用于机械制造过程的切削加工,热处理装配,焊接和检测等工艺过程中。 在金属切削机床工件是 使用的夹具称为机床夹具,在现代生产过程中,机床夹具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工艺装备,它直接影响着加工的精度,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制造成本等,故机床夹具的设计在企业产品设计和制造以及生产技术装备中占有极其主要的地位。机床夹具设计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工件。 在机床上应用夹具装夹工件时,其主要功能是使工件定位和夹紧。 机床夹具的主要功能是装夹工件,使工件装夹中的定位和夹紧。 ( 1)、定位 确定工件在夹具中占有正确的位置的过程,定位是通过工件定位基准而与夹具定位元件的定位 面接触成配合实现的正的定位可以保证加工面的尺寸和位置的精度要求。 ( 2) 工件定位后将其固定,使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定位位置不错的操作。由于工件在加工时,受到各种力的作用若不将其固定,则工件会松动、脱离,因此夹紧为工件提高了安全和可靠的加工条件。 2机床夹具的特殊功能 机床夹具的特殊功能主要是对刀与导向。 1)、对刀 调整刀具切削相对工件或夹具的正确位置如铣床夹具中饿对刀块,它能迅速地确定铣刀相对于夹具的正确位置。 2)、导向 如铣床夹具中的钻模板与钻套,能迅速的确定钻头 的位置,并引导其进行钻削,导向元件制成模板形成故钻床夹具长称为钻模、镗床夹具(镗模)也是具有导向的功能的。 床夹具在机械加工中的作用 机械设计与制造 专业 3 在机械加工中,使用机床夹具的目的主要有一些六个方面,然而在不同的生产条件下,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点。夹具设计时应该综合考虑加工的技术要求,生产成本个工人操作方面的要求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床夹具组成和分类 ( 1)、系统元件 ( 2)、夹紧元件 ( 3)、夹具体 ( 4)、连接元件 ( 5)、对刀与导向装置 ( 6)、其他元件或装置 机床夹具的基本组成部分 : 虽然各类机床夹具的结构有所不同但按主要功能加以分析。机床夹具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定位元件,夹紧装置和夹具体三个部分,这也好似夹具体的主要内容。 定位元件是夹具的主要功能元件之一 ,通常当工件定位基准面的形状确定后,定位元件的结构也就确定了。 般铰链压板、螺钉、夹紧装置等。 通常夹具作为铸件的结构、锻件结构、焊接结构,形状有回转体形和底座等多种定位元件,夹紧装置等分布在 夹具体不同的位置上。 床夹具的设计特点 : 1)、所保证加工精度 用夹具装夹工件时工件相对刀具及机床的位置由夹具保证不受工人技术的影响,使一批工件的加工精度趋于一致。 2)、提高劳动生产率 使用夹具装夹工件方便、快速工件不需划线找正,可显著的减少辅助工时,提高劳动生产率,工件在夹具装夹后提高了工件的刚性,因此可加大切削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使用多工位夹具,并可采用高小夹紧机构,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 机械设计与制造 专业 4 率。 3)、能扩大机床的使用范围 4)、能降低成本 在批量生产后使用夹具后,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用技术等级较低的工人以及废品率下降等原因,明显的降低了成本夹具制造成本分摊在一批工件上,没个工件制造的成本是极少的,远远小于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降低的成本,元件批量越大使用夹具所取得的经济效应就越大。 5)、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 用夹具装夹工件方便、省力、安全。 当采用气动、液动等夹紧装置时可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安全生产延长工人的操作寿命,提高企业整体的技术水平。 机 床夹具设计与其他装备设计比较有较大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 1)、要有较短的设计和制造周期,一般没有条件对夹具进行原理性实验和复杂的计算工作; ( 2)、夹具的精度一般比工件的精度变了三倍; ( 3)、夹具在一般情况下是单体制造的,重复制造的机会通常要求夹具在投产时一次成功。 ( 4)、夹具和操作工人的关系非常的密切,要求夹具与生产条件和操作密切结合。 ( 5)、夹具的社会协作制造条件较差,特别是商品化的元件较少,设计者要熟悉夹具的制造方法,以满足设计的工 艺要求。 机床夹具的设计要求 : 设计夹具时,应满足下列四项基本要求 ( 1)、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 即在机械加工工艺系统中,夹具在满足以下三项要求,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夹具在机床上的位置,刀具的正确位置。 ( 2)、保证工人的造作安全; ( 3)、达到加工的造作生产率要求 ( 4)、满足夹具一定的使用寿命和经济效应 机械设计与制造 专业 5 三、零件的分析 该零件两个面都没有尺寸精度的要求,也无粗糙度的要求。 25 的孔的粗糙度值要求 要精加工。 因是大批量生产,所以需用钻削。保证其加工精度。下面的叉口有 所以采用先粗铣再精铣来满足精度的要求,同时保证 25 的孔和叉口的垂直度。同时该零件上还需加工 40 16 的槽,其粗糙度值为 以一次铣销即可。但同时要满足该槽与 25 的孔的垂直度。 四、工艺规程设计 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根据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机械工业出版出版社、哈尔滨工业大学李益民主编) 零件材料为 用铸造。根据 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机械工业出版出版社、杨叔子主编) ,得知大批量生 产的铸造方法有两种金属模机械砂型铸造和压铸,由于压铸的设备太昂贵,根据手册数据采用铸造精度较高的金属型铸造。 面的选择 基面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的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会问题百出,甚至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 1)粗基准的选择。 因本零件毛坯是金属模铸造成型,铸件精度较高,所以选择 40一个端面作为粗基准加工另一个端面。再加一个钩形压板和一个 V 形块限制自由度,达到完全定位。 ( 2)精 基准的选择。 主要因该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当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时,应该进行尺寸换算,这在以后还要专门计算,此处不在重复。 定工艺路线 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级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已确定为大批生产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 机械设计与制造 专业 6 性机床配以专用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工艺路线方案一: 工序: 钻、扩、粗铰、精铰 25 孔。以 40 外圆和其端面为 基准,选用 工序:铣 55 的叉口及上、下端面。利用 25 的孔定位,以两个面作为基准,选用 式铣床和专用夹具。 工序:粗、精铣 的叉口的内圆面。利用 25 的孔定位,以两个面作为基准,选用 式铣床和专用夹具。 工序:粗铣 35 3 的 外圆斜面 。以 25 的孔和 55 的叉口定位,选用 工序:精铣 35 3 的 外圆斜面 。以 25 的孔和 55 的叉口定位,选用 夹具。 工序:粗铣 40 16 的槽,以 25 的孔定位,选用 式铣床加专用夹具。 工序:切断 55 的叉口,用宽为 4 的切断刀,选用 式铣床加专用夹具。 工序 检验。 工艺路线方案二: 工序: 钻、扩、粗铰、精铰 25 孔。以 40 外圆和其端面为基准,选用 工序:铣 55 的叉口及上、下端面。利用 25 的孔定位,以两个面作为基准,选用 式铣床和专用夹具。 工序:粗、精铣 的叉口的内圆面。 利用 25 的孔定位,以两个面作为基准,选用 式铣床和专用夹具。 工序:切断 55 叉口,用宽为 4 的切断刀,选用 式铣床加专用夹具。 工序:粗铣 35 3 的 外圆斜面 。以 25 的孔和 55 的叉口定位,选用 工序:精铣 35 3 的 外圆斜面 。以 25 的孔和 55 的叉口定位,选用 械设计与制造 专业 7 立式铣床加专用夹具。 工序:粗铣 40 16 的槽,以 25 的孔定位,选用 式铣床加专用夹具。 工序 检验。 以上工艺过程详见附表 1“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以上 加工方案大致看来是合理的,但通过仔细考虑零件的技术要求以及可能采取的加工手段之后,就会发现仍有问题,主要表现在 25 的孔及其 16的槽和 55 的 端面加工要求上 ,以上三者之间具有位置精度要求。图样规定:先钻 25 孔。由此可以看出:先钻 25 的孔 ,再由它定位加工 55 的内圆面及 端面,保证 25 的孔与 55 的叉口的端面相垂直 。因此,加工以钻 25 的孔 为准。为了在加工时的装夹方便,因此将切断放在最后比较合适。为了避免造成一定的加工误差;通过分析可以比较工艺路线方案 一最为合理。 具体方案如下: 工序: 钻、扩、粗铰、精铰 25 孔。以 40 外圆和其端面为基准,选用 工序:铣 55 的叉口及上、下端面。利用 25 的孔定位,以两个面作为基准,选用 式铣床和专用夹具。 工序:粗、精铣 的叉口的内圆面。利用 25 的孔定位,以两个面作为基准,选用 式铣床和专用夹具。 工序:粗铣 35 3 的 外圆斜面 。以 25 的孔和 55 的叉口定位,选用 。 工序:精铣 35 3 的 外圆斜面 。以 25 的孔和 55 的叉口定位,选用 工序:粗铣 40 16 的槽,以 25 的孔定位,选用 式铣床加专用夹具。 工序:切断 55 的叉口,用宽为 4 的切断刀,选用 式铣床加专用夹具。 工序 检验。 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零件材料为 度 170220坯重量约 根据机械加工工艺师手 机械设计与制造 专业 8 册(以下简称工艺手册机械工业出版出版社、杨叔子主编)知 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采 用金属模铸造毛坯。 根据上述原始资料及加工工艺,分别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如下: 1、毛坯余量及尺寸的确定 毛坯余量及尺寸的确定主要是为了设计毛坯图样,从而为工件毛坯的制造作准备,该工序在这里不做详细说明,主要说明一下毛坯尺寸及相应公差的确定,以便毛坯制造者参考。根据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以下简称工艺手册机械工业出版出版社、杨叔子主编),结合加工表面的精度要求和工厂实际,要合理地处理好毛坯余量同机械加工工序余量之间的不足。 ( 1)粗铣 55 的叉口的上、下端面的加工余量及公差。 该端面的表面粗糙度为 以先粗铣再精铣。 查机械加工余量手册(以下简称余量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孙本序主编)中的表 4得铸件尺寸公等级 9 级,选用 8级。 F。再查表 4得加工余量为 2.0 工艺手册表 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机械工业出版出版社、刘守勇主编)中表 1工厂实际可得: Z=差值为 T= (2)加工 35 3的上表面的加工余量及公差。 同上方法得: 2Z=差值 为 1.3 ( 3)铣 40 16的槽的上表面的加工余量及公差。 同上方法得: 2Z=差值为 1.6 2、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坏尺寸的确定 ( 1) 钻 25 的孔加工余量及公差。 毛坯为实心,不冲出孔。该孔的精度要求在 间,参照 工艺手册表 查 工艺手册 表 批和大量生产铸件的尺寸公差等级,查得铸件尺寸公等级为 79 级,选用 8 级。 F。 公差值 T= 钻孔 23机械设计与制造 专业 9 扩孔 24.8 2Z=1.8 孔 25 2Z=0.2 由于本设计规定的零件为大批量生产,应该采用调整法加工,因此在计算最大、最小加工余量时,应按调整法加工方式予以确定。 25 孔的加工余量和工序间余量及公差分布图见图 1。 由图可知: 由图可知: 毛坯名义尺寸: 42( 钻孔时的最大尺寸: 23( 钻孔时的最小尺寸: 扩孔时的最大尺寸: 23 + 铸件毛坯 钻孔 扩孔 粗铰 精铰 加工前尺寸 最大 23 小 工后尺寸 最大 23 25 最小 工余量 23 5 工 序 加 工 尺 寸 及 公 差 机械设计与制造 专业 10 扩孔时的最小尺寸: 粗铰孔时的最大尺寸: 粗铰孔时的最小尺寸: 精铰孔时的最大尺寸: 5( 精铰孔时的最小尺寸: (2)铣 55 的叉口及上、下端面 因为叉口的粗糙度为 以粗铣再精铣。参照工艺手册表 定工序尺寸及余量为: 查工艺手册表 批和大量生产铸件的尺寸公差等级,查得铸件尺寸公等级为 79 级,选用 8 级。 F。公差值 T=1.4 粗铣 55 的叉口 及上、下端面余量 1.0 2Z=铣 55 的叉口及上、下端面。 2Z= 3)粗铣 35 3的上端面 因为该面的粗糙度为 以粗铣一次即可。参照工艺手册表 定工序尺寸及余量为: 查工艺手册表 批和大量生产铸件的尺寸公差等级,查得铸件尺寸公等级为 79 级,选用 8 级。 F。公差值 T=铣 35 3的上端面 2z= ( 4)粗铣 40 16的上表面 此面的粗糙度要求为 以分粗精加工即可。参照工艺手册表 查工艺手册表 批和大量生产铸件的尺寸公差等级,查得铸件尺寸公等级为 79 级,选用 8 级。 F。公差值 T=偏差 铣 40 16的上表面 2Z= 5)铣 40 16的槽 机械设计与制造 专业 11 此面的粗糙度要求为 以粗铣再精铣。参照工艺手册表 定工序尺寸及余量为: 查工艺手册表 批和大量生产铸件的尺寸公差等级,查得铸件尺寸公等级为 79 级,选用 8 级。 F。公差值 T= 粗铣 40 16的槽 2Z=铣 40 16的槽 2Z= 6)切断 55 叉口 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工序: 钻、扩、粗铰、精铰 25 孔。 工件材料:灰铸铁 工要求:钻 25的孔,其表面粗糙度值为 m;先钻 23的孔在扩 粗铰 精铰 25孔。 机床: 刀具: 23麻花钻, 刀。 ( 1)钻 23的孔。 进给量 查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课程设计指导 2孔进给量 f 为 mm/r,由于零件在加工 23时属于低刚度零件,故进给量应乘系数 f=( r,查表得出,现取 f=r。此工序采用 23的麻花钻。 所以进给量 f= z 钻削速度 切削速度:根据手册表 得切削速度 V=18m/ m (810001000 根据手册 00r/切削速度为 机械设计与制造 专业 12 m (00231000 切削工时 l=23查 工艺手册 削工时计算公式: ( m i n ) 0 n w f 扩孔的进给量 查切削用量手册表 定 ,查得扩孔钻扩 孔时的进给量 ,并根据机床规格选取 F=0.3 mm/z 切削速度 扩孔钻扩孔的切削速度 ,根据工艺手册表 28V= 其中 V 钻为用钻头钻同样尺寸的实心孔时的切削速度 V=m ( 按机床选取 95r/切削工时 切削工时时切入 出 m i n ) 5 n w 粗铰孔时的进给量 根据有关资料介绍 ,铰孔时的进给量和切削速度约为钻孔时的 1/21/3,故 F=1/3f 钻 =1/3 r V=1/3V 钻 =1/3 m ( 切削速度 机械设计与制造 专业 13 按机床选取 95r/以实际切削速度 m i n )/(md w n 切削工时 切削工时 ,切入 出 ( m i n )80211 n w f 精铰孔时的进给量 根据有关资料介绍 ,铰孔时的进给量和切削速度约为钻孔时的 1/21/3,故 F=1/3f 钻 =1/3 r V=1/3V 钻 =1/3 m ( 切削速度 按机床选取 95r/以实际切削速度 m (95251000 md w n 切削工时 切削工时 ,切入 出 ( m i n ) 5 n w f 工序:铣 55 的叉口的上、下端面。 进给量 采用端铣刀,齿数 4,每齿进给量z(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课程设计指导(吴拓、方琼珊主编)。 故进给量 f=铣削速度: vv v v y u f a a a z( m/ ( 表 由数控加工工艺(田 春霞主编)中第五章表 5切削速度为 918m/机械设计与制造 专业 14 根据实际情况查表得 V=15 m/切削工时 引入 l=2出 5 查 工艺手册 削工时计算公式: ( m i n )522311 1 n 工序铣 55 的叉口 进给量 由工艺手册表 得采用硬质合金立铣刀 ,齿数为 5 个, 由数控加工工艺(田春霞主编)中第五章表 5 硬质合金立铣刀每齿进给量 f 为 手册得 z 故进给 量 f=mm/z. 铣削速度: 由数控加工工艺(田春霞主编)中第五章表 5 硬质合金立铣刀 切削速度为4590mm/由手册得 0mm/ 切削工时 引入 l=2出 5 查 工艺手册 削工时计算公式: ( m 522311 n 工序:铣 35 3的上端面。 进给量 采用端铣刀,齿数 4,每齿进给量z(机械制造 工艺与机床夹具课程设计指导,吴拓、方琼珊主编)。 故进给量 f=铣削速度: 机械设计与制造 专业 15 vv v v y u f a a a z( m/ ( 表 由数控加工工艺(田春霞主编)中第五章表 5切削速度为 918m/据实际情况查表得 V=15 m/切削工时 切入 l=3程 5。 查 工艺手册 削工时计算公式: ( m 5311 n w 工序:铣 40 16 槽的表面。 进给量 该槽面可 用变速钢三面刃铣刀加工,由前定余量为 2可一次铣出,铣刀规格为32,齿数为 8。由 工艺手册表 每齿进给量为 z,总的进给量为 f=8=1.2 mm/z。 切削速度 由 工艺手册表 主轴转速为 190r/相应的切削速度为: m (90321000 m 切削工时 切入 l=2程量 0 查工艺手册 削工时计算公式 : ( m i n )022321 n 工序铣 40 16的槽。 进给量 的槽可用高速钢三面刃铣刀加工,铣刀规格为 16,齿数为 10。由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表 21每齿进给量为 z,总的进给量为 f=10=1.5 mm/z。 机械设计与制造 专业 16 切削速度 由工艺手册表 主轴转速为 190r/相应的切削速度为: m ( 00 190161 0 00 m 切削工时 切入 l=2出 0 查 工艺手册 削工时计算公式: ( m 022211 n w ftm 工序:切断 55 叉口。 进给量 采用切断刀,齿数 4,每齿进给量z(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课程设计指导(吴拓、方琼珊主编)。 故进给量 f=铣削速度: vv v v y u f a a a z( m/ ( 表 由数控加工工艺(田春霞主编)中第 五章表 5切削速度为 918m/据实际情况查表得 V=15 m/切削工时 切出 l=2出 程量 =75 查 工艺手册 削工时计算公式: ( m 522211 n w 工序:检验。 五、夹具设计 机械设计与制造 专业 17 夹具是一种能够使工件按一定的技术要求准确定位和牢固夹紧的工艺装备,它广泛地运用于机械加工,检测和装配等整个工艺过程中。在现代化的机械和仪器的制造业中,提高加工精度和生产率,降低制造成本,一直都是生产厂家所追求的 目标。正确地设计并合理的使用夹具,是保证加工质量和提高生产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技术环节之一。同时也扩大各种机床使用范围必不可少重要手段。 出问题 ( 1)怎样限制零件的自由度; 个自由度,定位块限制 1个自由度,限位销限制 1个自由度。 ( 2)怎样夹紧;设计夹具由螺旋夹紧配合 位块起支撑工件的作用。 ( 3)设计的夹具怎样排削;此次加工利用麻花钻和扩刀、铰刀,排削通过钻模板与工件之间的间隙排削。 ( 4)怎样使夹具使用合理,便于装卸。 计思想 设计必须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 ,保证夹具的操作方便,夹紧可靠,使用安全,有合理的装卸空间,还要注意机构密封和防尘作用,使设计的夹具完全符合要求。 本夹具主要用来对 25进行加工,这个孔尺寸精度要求为 、扩、粗铰、精铰以可满足其精度。所以设计时要在满足精度的前提下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具设计 1、定位分析 ( 1)定位基准的选择 据夹具手册知定位基准应尽可能与工序基准重合,在同一工件的各道工序中,应尽量采用同一定位基准进行加工。故加工 25时,采用 40的外圆面和其的下端面作为 定位基准。 ( 2)定位误差的分析 定位元件尺寸及公差的确定。夹具的主要定位元件为 V 形块与定位块,因为该定位元件的定位基准为孔的轴线,所以基准重合 B=0,由于存在间隙,定位基准会发生相对位置的变化即存在基准位移误差。 机械设计与制造 专业 18 Y=d=、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刀具: 23的麻花钻, 刀。 钻孔切削力:查机床夹具设计手册 3钻削力计算公式: P 式中 P 钻削力 t钻削深度 , 80每转进给量 , 麻花钻直径 , 23B布氏硬度, 140所以 =800( N) 钻孔的扭矩: 20 1 式中 S每转进给量 , 麻花钻直径 ,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