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历史名人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历史名人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历史名人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历史名人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历史名人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XX市工程咨询中心二0一一年十二月XX历史名人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1总论711项目概况7111项目名称7112建设地点7113建设性质7114实施机构7115项目提出的理由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情况7116项目性质与定位8117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8118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及编制要求9119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912工程概况9121工程建设范围9122建设规模及内容10123工程建设方案11124建设工期计划及实施方案11125估算投资及资金筹措11126社会效果分析1212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22项目背景、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1321项目背景13211项目所在地XX市基本情况13212XXXX概况14213项目建设的文化背景15214历史名人馆所在地太XX森林公园现状1822宣传XX历史名人的需要1823是宣传XX提高XX知名度的需要183需求分析,工程建设规模与内容,功能及标准2031需求分析20311参观学习人员预测20312工程及配套设施需求分析及预测20313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规模的确定2032工程建设规模与内容20321工程建设规模的确定20322工程建设内容2133功能要求及标准21331功能要求21332工程建设标准234场址及建设条件2541场址25411场址地理位置25412场地交通状况25413场地土地权属及占地面积2542场址建设条件25421地形、地貌25422气象、水文、地质及地震26423周边环境条件27424周边交通条件27425公共设施条件28426移民(拆迁)安置29427施工条件29428建设条件评价295历史名人馆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方案3051工程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30511指导思想30512规划设计原则3052工程及基础设施方案设计30521工程概况30522规划设计方案选择情况31523总体规划设计31524历史名人馆工程建设方案32525场内基础设施设计346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3661劳动安全、卫生3662消防37621设计依据37622消防安全措施377节能397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3972采用的能源品种3973节能措施40731电气节能措施40732节能效果分析418环境保护4381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标准4382项目场址环境现状4383项目对环境的影响44831施工期间环境影响分析44832使用期间对环境的影响4584环境保护措施45841环境保护原则45842设计阶段采取的环保措施46843施工期环保措施46844营运期环保措施488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4986环境保护投资499项目管理组织机构与人员,建设管理5091项目管理组织机构与人员50911项目管理组织机构50912指挥部内设机构主要职责5092项目建设管理51921工程建设管理内容51922工程建设管理要求52923建设资金管理要求5210项目实施进度与招投标方案53101项目实施进度531011建设工期531012实施进度安排531013实施进度表53102项目招标方案541021招标依据541022建设项目招标范围541023招标组织原则551024招标范围及方式5511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56111投资估算561111投资估算的范围561112投资估算依据561113建设投资估算581114投资估算表58112资金筹措5812社会评价59121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59122项目与所在地区的互适性分析59123社会风险分析60124社会评价结论6013研究结论与建议61131结论61132建议61附表投资估算表附图附图一XX历史名人馆建设项目区域位置图附图二XX历史名人馆建设项目总平面图附图三XX历史名人馆建设项目总体鸟瞰图附图四XX历史名人馆建设项目单体透视效果图附图五XX历史名人馆建设项目单体平面图附件1、XXXX城市(镇)土地使用证(NO028825);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编号地字201116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编号址字第201116号);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编号隆环登2011131号)。1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XX历史名人馆建设项目112建设地点XX市XXXXXX森林公园113建设性质新建114实施机构本项目由XXXXXX委组织部负责实施。XX历史名人是XXXX、XX市的重点建设项目。XX历史名人馆建设项目由XXXXXX委组织部成立历史名人馆建设项目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工作。115项目提出的理由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情况为认真纪念、缅怀历史名人,彰显历史名人的高尚品德、奉献精神和丰功伟绩为后人特别是广大的青少年提供一个学习的基地,树立一批鲜活的典范,不断加强全社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深化对历史名人的研究,利用历史名人特有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形成名人效应,宣传XX,提高XX知名度。拟规划建设XX历史名人馆,作为弘扬和传承名人先进事迹、先进思想、先进影响的重要载体。经多场址比选现拟在XX市XXXX太XX森林公园建设历史名人馆,包括历史名人馆建筑及室外配套工程。根据上述要求,为加快项目建设,XX市XXXXXX委组织部要求按照基本建设程序,依据XX历史名人馆规划,尽快编制历史名人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后,审批立项。116项目性质与定位XX历史名人馆,是以纪念XX籍人士和在XX学习、生活和工作过的外籍人士,无论是在XX本土还是在外地,只要是在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等某一方面作出过杰出贡献,产生了广泛影响的名人都可以进馆参展。在世名人不进馆。XX名人馆是全市干部教育基地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缅怀XX名人的主要纪念场所。117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XXXXXX历史名人建设指导协调小组会议纪要。2、XXXX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XX历史名人馆规划设计方案。3、项目建设工程及配套相关工程规范、标准。4、国家发改委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及有关要求;国家和地方相关的规划设计工程规范和技术规定。5、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标准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审规范(CECA/GC12007);当地工程造价水平。6、建设场址土地、环评(申请表)、选址、规划等附件说明。7、其他有关的文件资料等。118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及编制要求1、可行性研究的范围。项目背景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需求分析与项目建设规模、范围、内容及标准、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方案、节能措施、环境影响评价、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项目实施组织管理、项目实施进度、招标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项目风险分析、项目社会影响评价、研究结论与建议等。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根据XX历史名人馆规划设计方案和项目建设要求,预测参观接待规模,明确建设标准,研究确定本项目规划设计及公用配套设施方案;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场址建设条件,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方案,节能,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建设管理及招标方案,社会效益,建设投资等方面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和评价,判断项目建设方案的可行性和投资的合理性。119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1、项目建设意义重大,各级政府部门积极推进。2、XX历史名人馆规划设计方案经比选,已经确定。3、项目建设条件当地相关部门已积极落实。12工程概况121工程建设范围历史名人馆建筑及室外道路、绿地、广场、停车场、给排水管网、电力管沟等。122建设规模及内容1221接待规模日接待人员1200人。1232工程规模1、建设总用地面积9821M2,约1473亩。2、新建历史名人馆建筑面积1385M2。3、停车位14个。1233工程建设内容工程建设内容分历史名人馆、室外配套设施工程两部分。具体见下表表11工程建设内容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工程量单位备注一主体工程1历史名人馆主体工程1385屋面、廊柱采用中国传统古建筑的形式2古城墙恢复80墙高4米(含墙齿),宽5米。二附属工程1道路配套照明设施67套2标识标牌4套3历史名人馆内道路1058沥青路面,垫层,排洪沟4广场及停车场5243广场以青石板铺面,含砼垫层;四周设,排水沟停车场植草铺砖,设排洪沟5公厕1座新型生物自净化卫生厕所;建筑面积约50平方米,含水电,卫生洁具,自净设施,普通砖混结构6混凝土挡墙4300M3建筑之间的台地,设排洪沟7绿化景观4013植草,种树以柏树为主8水电及弱电工程1项配电室及电缆、穿线管9垃圾桶40个10垃圾车1辆小型垃圾车11蓄水池及消防水池1个1000M3/个12历史名人馆外室外灯光1项路灯、景观灯消防桶40个消防栓2个13消防设施灭火器30个主管2KM支管2000M14供水工程提升泵站1座123工程建设方案1、工程规划设计特色。以纪念历史名人事迹为题材,以弘扬历史名人精神为核心,本着庄重、朴素、永久的精神,突出山地建筑特点,彰显纪念建筑气势,体现文化传承性和生命力。2、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功能划分主要有停车场、广场、历史名人馆(由展示长廊、室内展厅、内部庭院和服务用房)、景观绿化等。参观路线停车场入口区展示长廊序厅陈列厅展厅内院放映厅返至入口区。124建设工期计划及实施方案1、建设工期计划。本工程项目总工期安排在7个月内完成,从2011年12月至2012年7月。其中,前期工作2个月,施工安排5个月。2、项目实施管理方案。本项目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实行招投标制;工程施工实行质量监理制;建设资金统一管理。125估算投资及资金筹措经估算,本项目建设投资为221003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用184352万元。其中建筑工程137195万元;安装工程26457万元;设备费207万元。分项工程构成投资历史名人馆工程91107万元古城墙恢复工程12545万元室外工程80700万元其他费用20280万元(不含土地费)预备费(基本预备费)16371万元2、项目所需资金221003万元。126社会效果分析本项目建设是为开展向本区域内历史名人学习提供的重要场所之一,对展示历史名人的优秀品德与本色,体现历史名人的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政治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巨大。项目建成后,每天可接待1200人,通过参观XX历史名人居住、生活、工作的真实场景,开展学习、瞻仰、纪念等活动,将有力地促进向历史名人学习宣传活动,同时可形成名人效应,宣传XX,提高XX知名度。12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指标备注一、工程规划设计方案指标1总用地面积M29821约1473亩2总建筑面积M213853建筑密度14104容积率01415停车位个146绿地面积M240137道路面积M21058历史名人馆内8广场铺地面积M233659用电负荷KW12810总用水量M3/天50二、经济数据2建设投资万元22100321直接工程费用万元18435222其他工程费用万元20280不含土地费23预备费(基本预备费)万元163712项目背景、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21项目背景211项目所在地XX市基本情况XX古称XXXX,地处XXXX西部,市府所在地XXXX距昆明498公里,东与XX州、XX市接壤,北与XX州、西与XX州毗连,西北、正南同缅甸北部山水相连,全市国土面积19637平方公里,辖XXXX、XXXX县、XXXX、XX县和XX县1区4县、72个乡镇及街道办事处,2010年末总人口2527万。有世居少数民族12个,少数民族人口24万人,占总人口的9;有华侨、华人50多万人,归侨、侨眷50余万人,分布在30个国家和地区。XX市集少、边、山、穷于一体,属典型的沿边经济落后区。“十一五”以来,XX市实施“农业稳市、工业立市、科教兴市、城镇强市、文化名市、旅游活市”六大战略,坚持隆阳、腾冲两极带动与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相结合,努力建设全省重要的能源、矿冶和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及国际生态型健康旅游区,着力打造“中国走向南亚第一市”和滇西边境经济社会发展中心。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609亿元,年均增长132。实现人均生产总值10400元,年均增长166。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五”末的364242394调整为303309388。实现财政总收入353亿元,年均增长234,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14亿元,年均增长26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17亿元,年均增长286,超过规划目标106个百分点,五年累计完成投资6907亿元,是“十五”期间的43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89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626元,年均分别增长105和14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4亿元,年均增长186。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9亿美元,年均增长141。完成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347亿元和229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34和171。212XXXX概况XXXX位于XXXX西部,地处怒江山脉尾部、高黎贡山山脉之中,镶嵌于澜沧江、怒江之间,是XX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最高海拔3655米,最低海拔648米,城区海拔1650米,总幅员面积5011平方千米,其中山区、半山区占总面积的926。全区辖16个乡镇、2个街道,有彝、白、傣、傈僳、苗、回、德昂、佤、纳西9个世居少数民族。全区矿产资源富集,至今共发现48种矿产、360处矿床(点),地热资源30处。主要矿产控制资源量钛铁矿58485矿物万吨、占全省储量的9728,能源储量丰富,有分属怒江、澜沧江两大水系的大小河流140多条,总长580公里,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4673万千瓦(不含澜沧江和怒江干流电站),技术可开发量2677万千瓦。2010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10763亿元,同比增长123。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005亿元、3318亿元和444亿元,分别增长65、141和15,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77309414。实现农业总产值482亿元、增长76;实现工业总产值6715亿元、增加值2412亿元,分别增长145、13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975亿元,增长251。实现财政总收入948亿元、一般预算收入607亿元,分别增长267、197。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9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90元,分别增长93,159。2010年末城市建成区面积21平方公里,城镇化率31,总人口90万人。213项目建设的文化背景XX,古称XX,历史文化极为悠远深厚。早在距今800万年至400万年间的混沌岁月,这方水土就已是尚在进化中的人类祖先赖以生存的一个家园,而至迟在七八千年前的人类童蒙时期,XX的先民就作为后来崛起的中华民族的一个原始支系在这里生息和奋斗,并创造了璀璨夺目且独具区域特色的史前人类文明“塘子沟文化”迄今所见的考古成果尤其是“XX古猿”化石和“蒲缥人”化石的发现充分表明XX既是人类重要的起源地之一也是人类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打开典籍,XX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三世纪的周郝王时这里是一度兴盛的哀牢古国的发祥之地和立国之基,其开国之君便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起源神话之一的九隆神话中沙壹“触沉木若有感”而生的“龙的传人”九隆。在哀牢古国存续的数百年历史岁月里,XX先民不仅卓有成效地开发了“三江”流域“东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的热土,还创造了辉煌夺目、独步一方的青铜文明。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开疆拓土,在今XX坝东北的金鸡乡设县置吏,并迁中原文化望族吕氏后裔“实之”。这是中原王朝在澜沧江以西立足扬威的最初据点,也是业已精熟的汉文化消解、吸纳直至最终反客为主取代哀牢本土文化的最初的发端。“汉德广,开不宾。度博南,越兰津。渡兰沧,为他人。”这首有典可考的云南历史上最早的诗歌,便是两种文化碰撞出的最初的精神火花。至公元69年,哀牢王柳貌内属,历史名郡XXXX郡宣告成立,中原文化再度大举西渐。至三国初期,诸葛亮南征,“攻心为上”,当然得双管齐下既要“扬武”,又须“扬文”。汉文化更是“随军南下”。而这时节的XX也已颇有些“修齐治平”的人才。源远流长的哀牢XXXX一XX文化,经历了数千年时光洗磨,而今已成为边地珠链般璀璨夺目的永恒风景,并以其突出的丰富性、多样性特征,为行将拉开大幕的XX民族文化大区建设酿制了无比丰厚的人文底蕴。XX是历史文化聚宝盆,“襟沧江而带怒水”的XX是中国版图上开发极早、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边疆地区。战国中期,这里就建立了统一兴盛的奴隶制国家哀牢国,公元69年,哀牢国内附归汉,东汉在XX设XXXX郡,时为东汉第二大郡,其后的XX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XX踞“八关九隘”之威势,扼“三宣六慰”之咽喉,其地理位置十分优越。XX市毗邻缅甸,国境线长16778千米,南方丝绸古道、滇缅公路、中印公路都从这里通过,是国家级边贸口岸和中国西部重要的国际大通道,同时还是中国面向南亚和西进中东的重要桥头堡。久远历史刻下的岁月铬印,便利交通串起的多彩风情,重大事件留下的厚重沉淀,杰出人物撒下的智慧结晶,使XX成了一个文化的聚宝盆。在这里,从哀牢文化、XXXX文化、民族文化,中原文化、抗战文化到边地文化、异域文化、侨乡文化、兰花文化、翡翠文化、玉佛文化都得到了多元的融合和贯通,从而形成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XX文化。XX以其特有的文化,于1993年1月,被XXXX人民政府授予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随着XX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张,在XX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各个时期都涌现出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其成熟期或黄金时期当出现在明代。明成化至正统年间(15世纪末叶),XX出了个“布衣奇人”杨元,他满腹诗书,甘守清贫,开馆办学,培养出了一批拔尖人才。接着,名满天下的新都状元杨慎谪戍XX,沧怒之间更是魁星高照,文气大炽。此后,XX“决科登仕者代不乏人”,并有大量著述相继问世。出其类而拔其萃的既有“韵著千秋”的张氏父子,也有身历三部尚书人称“永半朝”的王宏祚,尤其是与杨升庵惺惺相惜的诗人张含,其大量诗文“上猎汉魏,下汲李杜”,极大地丰富了地方文库,于滇省亦堪称大家。到了近代多事之秋,激烈震荡的政治风云为XX造就了一大批叱咤风云的著名人物回民起义领袖杜文秀、辛亥革命XXXX起义组织者杨振鸿、爱国侨领梁金山,打响云南辛亥革命第一枪的腾越起义领导人张文光、“天南一枝笔”李日垓、曾任北洋政府代总理的国民党元老李根源、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著名爱国侨僧妙明法师,真是龙腾虎跃,盛极一时;XX的XX这块土地上曾发生过哀牢归汉、XXXX建郡、邓子龙戎边、滇西抗战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这里曾留下永历帝、徐霞客、徐悲鸿、马可波罗等人的足迹;这里曾养育了“九隆传人”柳貌、蜀汉名将吕凯、“永半朝”王宏祚、回民领袖杜文秀、民国元老李根源、一代英哲艾思奇等著名人物。XX,是一个早在汉晋时期就有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在这里,有许多历史名人留下过工作、生活的印记,他们对XX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这些印记是我们的宝贵资源,不仅为学者提供相关的历史研究资料,更为我们这座古老的城市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对这些具有历史影响的人物,我们不能忘却他们为XX所作的一切。名人纪念馆对青少年能起到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同时也对我们广大民众起着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珍惜和平的警示作用。城市的明天需要发展,但城市的昨天也需要保护,因为一座城市一旦割裂了它与历史文化的联系,无论它怎样的奢华和现代,都逃脱不了它的空洞。故而,修建能缅怀历史名人的纪念馆是对XX传统文化的传承,能发挥极大的社会效益,有效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214历史名人馆所在地XX森林公园现状历史名人馆位于XX市XXXX太XX森林公园顶部,太XX森林公园位于XX城西,距城区约两公里,从XX市区的龙泉路往西沿着太XX景区道路上行,即可到达项目建设地点。该用地地势丘陵缓坡,从南面柏油路面可以进入,场地周围森林茂密,用地分为三个台地。22宣传XX历史名人的需要壮丽的滇西横断山系,澜沧江怒江流经的祖国西南边陲,在数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养育了无数杰出的历史名人。名人馆是全面展示历史名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经过历史名人生平介绍等,用图文并茂的形式,鲜活地把XX历史文化、当年名人和革命先烈的历史事实展示给世人,启示后人,教育后人。XX历史名人馆是弘扬和传承历史名人的先进事迹、先进思想、先进影响的重要载体,其建设十分必要。23是宣传XX提高XX知名度的需要利用历史名人特有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形成名人效应,宣传XX,提高XX知名度。XX历史名人馆是宣传XX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慰祭先贤,激励后人,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历史名人崇高精神,在XX市XXXX太XX森林公园建设历史名人馆,项目建成后可更好地供市内外人们参观、瞻仰、纪念,不仅是参观、学习的场所,也是宣传XX提高XX知名度的需要。3需求分析,工程建设规模与内容,功能及标准31需求分析311参观学习人员预测XX历史名人馆作为市内外各界人士参观、学习的场所之一,根据近几年滇西旅游业的逐渐兴起,高黎贡山旅游的开发。据此预测,来历史名人馆参观、学习的各界人士预测为1200人/天。312工程及配套设施需求分析及预测工程配套设施按每天6小时接待时间,每小时接待约200人。313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规模的确定工程配套设施主要是停车场,可停放14辆小车,大型旅游车依托太XX森林公园的停车场停放;供水按每次接待440人确定;供电按工程需求确定。根据以上预测,日接待来自市内外参观、学习的各界人士1200人。32工程建设规模与内容321工程建设规模的确定根据需求分析测算的总建筑面积规模,结合建设场地条件,建设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规模的确定为1、建设总用地面积9821M2,约1473亩。2、新建历史名人馆建筑面积1385M23、停车规模14辆小车。322工程建设内容工程建设内容分历史名人馆、古城墙恢复、室外配套设施工程三部分。具体见下表表31工程建设内容一览表序号项目名称工程量单位备注一主体工程1历史名人馆主体工程1385屋面、廊柱采用中国传统古建筑的形式2古城墙恢复80M二配套工程1道路配套照明设施67套2标识标牌4套3历史名人馆内道路1058沥青路面,垫层,排洪沟4广场及停车场5243广场以青石板铺面,含砼垫层;四周设,排水沟停车场植草铺砖,可停小车14辆,大型车辆3辆,设排洪沟5公厕1座新型生物自净化卫生厕所;建筑面积约50平方米,含水电,卫生洁具,自净设施,普通砖混结构6混凝土挡墙4300M3建筑之间的台地,设排洪沟7绿化景观4013植草,种树以柏树为主9水电及弱电工程1项配电室及电缆、穿线管10垃圾桶40个11垃圾车1辆小型垃圾车12蓄水池及消防水池1个1000M3/个13历史名人馆外室外灯光1项路灯、景观灯消防桶40个消防栓2个14消防设施灭火器30个主管2KM支管2000M15供水工程提升泵站1座33功能要求及标准331功能要求1、名人馆主体工程历史名人馆总体呈东西向布局,从北至南分别由停车场广场、历史名人馆等部分组成。广场各界人士在这里作为宣誓活动的场地。历史名人馆由展示长廊、室内展厅、内部庭院和服务用房组成。从进场公路边设置小广场及台阶通向历史名人馆。广场、序厅、展厅、放映厅几者在一条东西向轴线上,随地形逐渐向上,突出纪念性。2、古城墙恢复XXXX府城。即今XX城,唐代南诏王皮罗阁始建于唐天宝2年(743),是为土城。明代扩建为砖城,仿南京城建制,将太XX围于城内。城区布局规整对称,井然有序,全城共设八道城门,镇南门是其中最大的一座。XXXX府城自古以来是滇西地区的军、政、文化中心,在祖国西南边疆开发史和交通史上占有特殊地位。XX城是XXXX历史文化名城。仁寿门及城墙残垣是XXXX府城保存至今唯一教完整的标志性建筑,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仁寿门是XXXX府城8道城门中唯一保存下来的城门城门通道长199米,券高3米,宽365米,现仍为出城通道之一。城墙残垣北起仁寿门上侧,绕过太XX山顶下至西南龙泉门止,原总长2243米。现拟建设的“XX市历史名人纪念馆”前端有痕迹明显的城墙残垣,被新修的入山公里截断而成两段,是太XX保存较好的城墙残垣之一。是XX历史文化名城和悠远古城的重要载体。目前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根据文物、古树保护的需求和为“XX市历史名人纪念馆”整体布局增添文化景观的现实。在遵循市领导的指示的前提下,结合城墙残垣和古树现场实际。按如下原则建设。A、两段城墙残垣均维持原状,只能局部铲削,其上的古树不能砍伐。B、在两段城墙残垣的断面做成城墙截面结构样式,修葺保护,便于展示城墙的结构。C、在城墙内外皮,从基础砖砌城墙及垛堞,(定制或收集明清城砖来完成)。全面恢复城墙的外观和样式,便于展示城墙的风貌。D、在上述建设保护工作完成的基础上,夯实城墙墙面,保护好古树,形成城墙与古树完整而沧桑的历史印记。3、室外配套设施设水电工程、垃圾设施、蓄水池、消防设施等配套。332工程建设标准1、历史名人馆(1)屋顶、廊柱采用中国传统古建筑的形式,形成高大的门楼殿堂、飞檐翘角。(2)门楼采用重檐歇山顶,长廊处采用攒尖顶,轮廓庄重大气,富有纪念性的美感。(3)屋面特别的深灰色琉璃瓦,使整个建筑与馆周围的绿色树林形成明显对比,协调统一。2、古城墙恢复古城墙的恢复建设需严格按前节提及的原则进行恢复建设。为估算投资,在可研中拟按古城墙外皮采用34016080MM的定制或收集明清城砖建设,中间为山土石料夯实,内墙皮夯实土石体外墙皮宽各为80MM3400MM80M;初拟墙高4M(含城墙齿);内外墙皮基础宽15M,埋深15M。本次恢复建设80米。2、停车场以“8”字型植草砖为主的生态停车场,与周边良好的生态环境融合。3、道路历史名人馆场地内路面为沥青路面,路面宽度6M。工程建设标准具体见表31。4场址及建设条件41场址411场址地理位置历史名人馆位于XX市XXXX太XX森林公园顶部,太XX森林公园位于XX城西,距城区约两公里,从XX市区的龙泉路往西沿着太XX景区道路上行,即可到达项目建设地点。412场地交通状况场地通向外界有车行道一条,即从公园易罗池大门至太XX顶的公路,此工程投资不计入本项目总投资中。全长约2000米,宽约55米。柏油沥青路面,建成于1985年,车行道虽然做过几次局部修补,但现状已路面不平,坑洼较多,从易罗池大门至历史名人馆入口道路长度约为2公里,高差约100米。413场地土地权属及占地面积建设总用地面积9821M2,约1473亩。工程占地为永久占地。按项目组成划分,道路占地1058M2,广场占地3443M2,景观绿化区占地4013M2。42场址建设条件421地形、地貌XXXX是XX市的政治文化中心,它位于XXXX西部,地跨东经984330992646、北纬244632253831之间,为一南向北的构造断陷盆地,盆地海拔高程1650M左右。XX盆地为断陷湖盆,呈南北向展布,长28KM,宽710KM,面积约234KM2。盆地中地势平坦,海拔标高16401670M,盆地周围为波状起伏的低中山地形,标高18002000M盆地西部山前沟口地带,分布有冲洪积扇(裙),形成侵蚀一堆积台地地形,标高16601700M。拟建场地位于XX盆地西侧的太XX,属中低山构造侵蚀地貌,场地为一北东东南西西向的山梁。历史名人馆位于山梁鞍部西侧,原地貌西高东低,坡降165。山梁东西长约500米,南北最窄为75米,西向山顶伸展,历史名人馆在山梁中部靠南一侧,距边坡边缘最短距离1500米。场地东西向为缓坡,南北方向为陡坡,其中北边最陡,最陡处坡度65度,南边相对缓,最陡45度。南北两边距边坡边缘均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场地现状为三个台阶,台阶最大高差577米,其中停车场地形平坦,历史名人馆则为缓坡地形。422气象、水文、地质及地震4221气象、水文1、气象。XXXX属西南季风区,亚热带高原山区气候,垂直变化大,季节变化小,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在149213之间,年均降雨量在10002100毫米之间,森林覆盖率达47,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之一。2、水文。能源储量丰富,有分属怒江、澜沧江两大水系的大小河流140多条,总长580公里,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4673万千瓦(不含澜沧江和怒江干流电站),技术可开发量2677万千瓦。2010年末,全区水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2153万千瓦,年发电量达到895亿千瓦时以上,实现电力产业增加值161亿元以上,水电产业发展潜力巨大。4222地质、地震1、工程地质。据区域地质调查资料,本区大地构造处在左贡耿马褶皱系之XX褶皱带上,主干构造为数条近南北走向的压性压扭性断裂,其次为北东向、北西向的次级断裂,次级断裂往往错切主干断裂,属南北向构造带伴生的扭裂结构面。区内高山深谷相间,海拔高差悬殊,境内河流由东至西分属澜沧江、怒江两大水系,其支流多为南北流向,随山形地势呈羽状分布。区内地势高峻,河流深切,新构造运动较为明显,岩性复杂,、裂隙、断层、滑层、软层等不良地质构造发育,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很好,地基稳固,无需特殊处理,适合于建筑工程建设。2、水文地质。由于场地地势高,未见地下水,四周无泉水点出露,属于干燥场地,以地表水排泄为主。3、地震烈度。根据国家地震区划图,XXXX抗震设防烈度为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特征周期为045S。场地属于中硬土,类建筑场地。423周边环境条件场地周边为森林植被,场地南边有太XX盘山路通往历史名人馆。424周边交通条件太XX公园已建成的主游道共有三条。其中登山步行游道两条,一是从公园正大门(从保岫西路上山的道路)至松山元祠牌坊的石台阶;二是从公园齐心亭以南至安定门的石台阶。车行道一条,即从公园易罗池大门至太XX顶的公路,全长约2000米,宽约55米。柏油沥青路面。步行游道和车行道建成于1985年,2009年结合公园景区改造进行了石台阶翻新。车行道在此工程前已进行改造建设。425公共设施条件1、给水系统太XX公园现用供水管架设于1999年,从老鼠山与风水丫口之间(位于太XX西北方向)的一处水源引水至公园后山的高位水池,管道全长约7000米2011年初对下段改造后,设计引流量为2L/S,引水主管为DN65热镀锌管,配水主管为DN50热镀锌管,支管为DN25热镀锌管。供水量视水源水量不等,正常状况下日供水约1728M3/D,支管供水范围覆盖平场子、武侯祠、动物园和公园正大门,未覆盖车行道与公园南大门。2、排水公园的排水多数是沿山体自然排放,主要的排水途径一是沿公园登山石台阶两侧的山体沟道排放;二是顺公路两侧的山体沟道排放;三是公园南坡平场子南侧山坡有一条毛石支砌的排水沟专用于排放山顶明月池的水;四是2008年在公园北坡至磨坊沟(原看守所南面)架设了一条PVC管用于排放公厕污水。3、电力配电室位于历史名人馆西边武侯祠内,据场地距离约500M,变压器容量75KVA,随着本项目的建设,变压器需要增容。太XX公园在用的路灯架设于2009年,分布于公园步行游道两侧、山顶平场子和公路两侧,共159盏。4、电信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的移动通信塔,覆盖整个项目区,移动电话可以与外界沟通。426移民(拆迁)安置工程建设不涉及移民搬迁问题。427施工条件施工区无居民,可以封闭施工。水泥采用本地水泥厂水泥;沙可在附近沙场沙石厂选用;石料用当地石材;钢材采用昆钢钢材;木材采用当地木材。428建设条件评价建设条件评价结论场地无滑坡、泥石流、矿产压覆,场地稳定,适合建设。各项施工条件表明,可以正常施工。5历史名人馆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方案51工程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511指导思想历史名人馆工程设计功能满足供人们参观、瞻仰、纪念等功能要求,为参观学习历史名人的模范事迹,弘扬历史名人的崇高精神提供生动的纪念素材;配套的公共停车、卫生等设施满足参观学习规模要求;工程和配套设施建设符合国家有关节约用地、节能、节水、环境保护和消防安全等规定。512规划设计原则1、将认真收集历史名人居住、生活、工作的有关资料,作为最重要的精神资源和最好的教材。2、体现历史名人的精神,以朴实、平和的手法来展示历史名人的优秀品德与本色。3、结合场地地形,林木等自然条件进行规划设计,尽量少动土,少砍树。52工程及基础设施方案设计521工程概况1、外部道路利用太XX盘山路进入该地块。2、场地现状有多年树木,规划方案中对现有树木予以保留,营造历史名人馆庄严、肃穆的气氛。3、场地高差较大,利用地形分为三块台地。522规划设计方案选择情况本建设项目由XXXX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提供两个规划设计方案,经比选,确定选用方案一。选择该方案的理由一是符合场地实际,工程方案规模适当;二是设计风格与环境相呼应;建筑符合当地民俗习惯。工程规划设计特色,以历史名人事迹为题材,以弘扬历史名人精神为核心,本着庄重、朴素、永久的精神,突出山地建筑特点,彰显纪念建筑气势,体现文化传承性和生命力。523总体规划设计5231规划总用地面积建设总用地面积9821M2,约1473亩。其中道路占地1058M2硬化广场场地占地3365M2景观绿化区占地4013M2见历史名人馆总体规划总平面图。5232功能分区(见附图总体鸟瞰图,总平面图。)历史名人馆总体呈东西向布局,从北至南分别由停车场广场、历史名人馆等部分组成。广场各界人士在这里作为宣誓活动的场地。历史名人馆由展示长廊、室内展厅、内部庭院和服务用房组成。古城墙在原址恢复。从进场公路边设置小广场及台阶通向历史名人馆。广场、序厅、展厅、放映厅几者在一条东西向轴线上,随地形逐渐向上,突出纪念性。5233参观路线停车场入口区展示长廊序厅陈列厅展厅内院放映厅返至入口区。5234广场、道路在主入口前设一广场,广场以青石板铺面,场地内其他交通道路为沥青路面,宽6M。5235景观绿化保护场地内原有的大树,在历史名人馆周围补植浓密的松、柏。524历史名人馆工程建设方案5241设计依据1公共停车场工程建设规范DB11/T5952008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3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5001620065森林公园管理办法,林业部,1994年;6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办公室,1999年;7XXXX地方公益林管理办法,XXXX人民政府,2009年;8建设单位提供的规划设计相关图纸。5242工程方案设计1、历史名人馆主体工程,建筑面积1385M2,单层结构,具体平面功能布局详见附图。3、古城墙在原址恢复,本次恢复80米,两段城墙残垣均维持原状,只能局部铲削,其上的古树不能砍伐。在两段城墙残垣的断面做成城墙截面结构样式,修葺保护,便于展示城墙的结构。在城墙内外皮,从基础砖砌城墙及垛堞,(定制或收集明清城砖来完成)。全面恢复城墙的外观和样式,便于展示城墙的风貌。在上述建设保护工作完成的基础上,夯实城墙内体,保护好古树,形成城墙与古树完整而沧桑的历史印记。2、历史名人馆范围内新增道路共1058。沥青路面,砼垫层。路两边设排水沟。3、广场包括挖土方、填土移树、广场铺砖、台阶、栏杆等建设内容。排洪沟与广场设计是一起考虑。4、停车场可停小车14辆,大型车辆3辆5、公厕1座,设置在停车场。采用新型生物自净化厕所,采用工艺为无絮凝粪便处理工艺,通过采用专有高效生物菌种、高分子生物填料、高效生物反应器及二元消毒技术对粪便汗水就地消解、消毒、消臭,然后排放或回用,运行过程中无臭味、无污泥、无噪声等二次污染。将粪便中的污染物质全部消解,出水经过二元消毒处理后达标排放,实现粪便处理真正意义上的减量化和无害化。1座新型生物自净化厕所建筑面积约50M2,含水电,卫生洁具,自净设施,普通砖混结构。6、混凝土挡土墙建筑台地之间。7、景观树柏树为主。525场内基础设施设计5251设计依据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500162006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版5252给排水1、供水水源水源地为公园内,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距项目区2KM,水源地高于项目所在地30M,采用重力供水,在项目区建立1000M3的蓄水池。2、供水量供水标准按20L/人,每天参观人数1200人,总用水量为24T/D。3、排水排水采用雨污分流,雨水有组织排放至箐沟。生活污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放。5253场内电气1、供电用电负荷等级为二级。2、用电负荷计算计算负荷为125KW,选用150KVA变压器一台。电气做法配电箱及电缆、穿线管3、防雷园区处于太XX山顶,在屋面按规范设防雷设施。4、垃圾设施项目名称工程量单位备注垃圾桶40个垃圾设施垃圾车1辆小型垃圾车5、消防水池1个,1000M3。6、室外灯光为路灯、景观灯。7、消防设施项目名称工程量单位备注消防桶40个植草砖铺设消防栓2个含挖运停车场灭火器30个含挖运填压526室外工程1、场外供水工程项目名称工程量单位备注主管2KM配管支管2000M供水工程提升泵站1座6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61劳动安全、卫生本项目处于太XX森林公园森林繁茂地区,极易引起森林火灾,为保证项目建设安全顺利的完成,项目实施过程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法规、标准的规定操作。从安全的角度出发,对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杜绝一切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了保证各项工作安全有序的完成,必须采取以下措施1、制定详细的工程实施方案,保证施工期间办公人员、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2、项目建设施工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施工安全的规定,做好各种防护、保护措施。对施工人员,尤其是从事电焊、油漆等特殊工种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消防知识培训,教育他们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懂得本工种的火灾危险性及预防和扑救措施,同时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灭火预案。3、建立健全严格的用电制度、野外用火制度,做到定人定设备,按规范注意电气线路套管的选择、导线的连接方式及灯具的选择和布置。装修材料设专人管理,控制其数量防止堆积过多,易燃物应每日清扫。4、施工现场办公室、仓库等一律不得使用电炉及使用大功率灯泡或碘钨灯烘烤取暖,施工场所禁止吸烟,以防吸烟引起火灾。5、现场还应配备一定数量灭火器材,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501402005的要求配置灭火器,以扑灭初期火灾。6、林区安全保障措施加强领导。督促管理人员认真落实安全管理的各项要求。成立由一把手牵头的安全领导小组,并确定一名主要领导具体负责。健全制度。历史名人馆应进一步健全参观人员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并结合自身实际,制订突发事件、参观高峰及恶劣天气等情况下的应急预案,做到准备充分、应对及时。加强参观者的安全管理。森林公园要通过张贴标语、口头宣传和发放资料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参观者的参观安全教育宣传。对团队参观者,应与领队签订安全责任书,共同做好参观安全工作。62消防621设计依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5014020053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2001年版)622消防安全措施1、总图及建筑历史名人馆建筑面积为1385平方米,在室外建设消火栓。2、室内消防给水与排水室内消防采用灭火器作为火灾初期的灭火之用;室外消防采用消防水池供给,消防水池1000M3。排水采用雨污分流,雨水有组织排放至箐沟,厕所污水不外排,采用新型生物自净化处理。7节能7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发改环资2007199号)3XXXX节约能源条例4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6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令76号)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10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11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其他有关能源的标准G关行业的节能设计规范、规定、导则72采用的能源品种1、项目能源品种及用量。该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引入电力。2、年需用电量15KW10小时365天54750KWH根据以上测算,年用电量5475万KWH,折合673吨标煤(折标系数1229吨标煤/万KWH)。表71项目年能耗计算表能源种类计量单位年需要实物量参考折标系数年耗能量(吨标准煤)电力KWH万01229KGCE/(KWH)673T能源消费总量(吨标准煤)耗能工质种类计量单位年需要实物量参考折标系数年耗能量(吨标准煤)耗能工质总量(吨标准煤)年耗能量项目年耗能总量(吨标准煤)673T73节能措施731电气节能措施7311正确合理的配电系统设计1、选用较高的配电电压深入负荷中心,采用10KV供电。10KV及以上输电线路的导线截面按经济电流密度校正。2、将变压器设置在负荷中心,减少低压侧线路长度,降低线路损耗。3、合理选择变压器,使变压器最小损耗运行。选择低损耗变压器。季节性设备,采用单独变压器供电。变压器的容量、台数和运行方式根据负荷性质、用电容量等确定。4、提高功率因数,抑制谐波。采用滤波方式抑制高波次谐波,其谐波限值符合国家标准GB/T14549的有关规定。7312电气照明节能1、采用高光效节能型灯具及光源。将传统热光源日光灯、白炽灯等改造成新一代T5高效率荧光灯,如新闻中心的公共区域。2、采用高效率灯具。3、尽量采用直接照明方式。在不降低照明质量的前提下,采用LED灯等,尽量减少照明系统中的光能损失。7313节水1、建筑节水公共设施部分拟使用目前推广的最新节水型卫生洁具,选用自动开停和限时冲厕装置和洗手龙头。公共卫生间内的坐便器采用容积为6L的冲洗水箱,蹲式大便器采用感应式大便器冲洗阀。选用密封性能好、质量可靠的给水器具、闸阀和龙头。给水分区时充分考虑市政水压,市政管网保证不了的楼层采用加压给水方式采用市政管网直接供水与变频设备加压供水联合运用的方式,以充分利用市政管网余压,节约能源。具体为设置生活水池及变频泵组,一层以上采用生活变频机组供水,一层给水点采用市政管网直接供水。控制生活给水配水点处管网压力不大于035MPA。室内卫生设备大便器选用节水型产品及节水配件。2、水泵系统。节能方案考虑到目前变频技术在水泵系统当中推广比较广泛,选择的水泵节能技术主推的是流体增压节能技术。该技术装置具有体积小、环保、使用寿命长、免维护,能显著的降低所配循环水泵的用电功率,极大的降低设备的运行成本。732节能效果分析该项目本着成熟可靠、先进合理的原则,合理利用能源和节约消耗,积极采用各种措施、以期获得良好的节能效果。采用高效节能光源将传统热光源日光灯、白炽灯等改造成新一代T5高效率荧光灯,安装后环境的光照度及舒适度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经安装完成后估算,节电效果可达到30。8环境保护81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253号)(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国计字1986002号)(5)关于进一步做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几点意见(国环1993015号)(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7)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一类(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871996)三级(8)建筑施工界噪声值(125231990)82项目场址环境现状(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根据XX市环境监测站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结果,XXXX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可吸入颗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